一、夏末秋初的詩句
《村晚》是宋代詩人雷震的作品,描寫的是夏末初秋時鄉村的景色。
詩的前兩句主要講池塘,后兩句是久被傳誦的名句,主要講牧童。詩的前兩句寫靜景,后兩句寫動景,有靜有動,有聲有色,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一幅牧童晚歸圖,表達了詩人對鄉村晚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秋興八首 作者: 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華。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
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
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
直北關山金鼓震,征西車馬羽書遲。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
云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圣顏。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
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花萼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
珠簾繡柱圍黃鵠,錦纜牙墻起白鷗。回首可憐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蓮房墜粉紅。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閣峰陰入美陂。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彩筆昔曾干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
新秋 杜甫 火云猶未斂奇峰,欹枕初驚一葉風。幾處園林蕭瑟里,誰家砧杵寂寥中。
蟬聲斷續悲殘月,螢焰高低照暮空。賦就金門期再獻,夜深搔首嘆飛蓬。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夏末秋初(一) 散了 一個淚眼回眸 別了 一個痛苦微笑 何時,再遇 相遇,再別 匆匆的相遇在人海 又揮手作別在月臺 等了 日思月想 忘了 不著痕跡 回憶 走過的街頭 遺忘 那個夏末秋初 每一站,人生的列車依舊停靠 只是,換了,同行的人 錯了,沒有留戀 悔了,沒有開口 別了,沒有聯系 讓夢,圓了該演的畫面 夏末了, 秋初了, 罷了 別了 該留戀的人 夏末秋初(二) 這個城市的街景, 那個城市的明燈。 同一個月光之下, 或許, 就是千里的對望 錯過了,奢求著 夏末秋初, 相遇過,分別了 等待······ 下一個, 夏末秋初 書中的楓葉 沒有光澤, 褪色了 留下,回憶······ 落葉飄零, 擦將而過, 初遇相識, 短暫快樂。
留下回憶 罷了 只是仍在奢求中回味 夏末秋初(三) 綿綿細雨 絲絲涼意 秋,散發著初到的氣息 仍有一絲綠意單調的仍在掙扎 一個人、一個人的抒情歌 譜寫著是兩個人的電影 曾經的風雨同行 曾經的蹉跎歲月 而如今各奔東西 經歷了火熱的夏 來到了寂寥的秋 忘卻了 回到現實 夏末秋初(四) 七年,又一個夏末秋初 淡忘,一切曾今的記憶 生活,來往的過客 七年,再回到這個城市 淡忘,那個陽光男孩 生活,充滿了未知 雨后,穿梭在濕漉漉的街頭 想象,轉角的風光,是否還是記憶的顏色 換了服務員的咖啡廳換了落地窗 換了風景的十字路口換了指路牌 七年,與多少行人擦肩而過 又與多少人結伴同行 淡忘,多少人是過去 多少人是未來 生活,又讓我來到這個城市 讓你遇見如今的我 雨后,不經意的再見 再見是否才是真正的再見 淡忘的微笑, 兩個人卻是四個人的故事 繼續的一切繼續 昨天的開始遙遠 夏末秋初 只是兩個季節的交替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參考資料:唐·白居易《司馬宅》 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巖溜句:巖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云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二、描寫“夏末秋初”的詩句有哪些
1、片紅隨水赴溝渠,難還清白托春草。——《古風 桃花詩》
2、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出自《為農》杜甫
3、荷香隨坐臥,湖色映晨昏 ——出自《留題李明府溪水塘》劉長卿
4、荷深水風闊,雨過清香發 ——出自《和圣俞百花洲》歐陽修
5、沙上草閣柳新暗,城邊野池蓮欲紅壯 ——出自《暮春》杜甫
6、荷葉似云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 ——出自《湖上偶居雜詠》姜夔
7、岸葦新花白,山梨晚葉丹——出自《貶降至汝州廣城驛》鄭喑
8、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 ——出自《宮中行樂詞八首》李白
9、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 ——出自《送楊子》岑參
10、月朧朧,一樹梨花細雨中 ——出自《豆葉黃》陳克
11、高枝百舌猶欺鳥,帶葉梨花獨送春 ——出自《殘春獨來南亭因寄張祜》杜牧
12、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 ——出自《碧瓦》范成大
13、玉容寂寞淚欄桿,梨花一枝春帶雨——出自《長恨歌》白居易
1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出自《寓意》晏殊
15、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出自《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三、夏末秋初的詩句
《村晚》是宋代詩人雷震的作品,描寫的是夏末初秋時鄉村的景色。
詩的前兩句主要講池塘,后兩句是久被傳誦的名句,主要講牧童。詩的前兩句寫靜景,后兩句寫動景,有靜有動,有聲有色,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一幅牧童晚歸圖,表達了詩人對鄉村晚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秋興八首作者: 杜甫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華。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
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
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
直北關山金鼓震,征西車馬羽書遲。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
云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圣顏。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
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花萼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
珠簾繡柱圍黃鵠,錦纜牙墻起白鷗。回首可憐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蓮房墜粉紅。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閣峰陰入美陂。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彩筆昔曾干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
新秋 杜甫 火云猶未斂奇峰,欹枕初驚一葉風。幾處園林蕭瑟里,誰家砧杵寂寥中。
蟬聲斷續悲殘月,螢焰高低照暮空。賦就金門期再獻,夜深搔首嘆飛蓬。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夏末秋初(一) 散了 一個淚眼回眸 別了 一個痛苦微笑 何時,再遇 相遇,再別 匆匆的相遇在人海 又揮手作別在月臺 等了 日思月想 忘了 不著痕跡 回憶 走過的街頭 遺忘 那個夏末秋初 每一站,人生的列車依舊停靠 只是,換了,同行的人 錯了,沒有留戀 悔了,沒有開口 別了,沒有聯系 讓夢,圓了該演的畫面 夏末了, 秋初了, 罷了 別了 該留戀的人 夏末秋初(二) 這個城市的街景, 那個城市的明燈。 同一個月光之下, 或許, 就是千里的對望 錯過了,奢求著 夏末秋初, 相遇過,分別了 等待······ 下一個, 夏末秋初 書中的楓葉 沒有光澤, 褪色了 留下,回憶······ 落葉飄零, 擦將而過, 初遇相識, 短暫快樂。
留下回憶 罷了 只是仍在奢求中回味 夏末秋初(三) 綿綿細雨 絲絲涼意 秋,散發著初到的氣息 仍有一絲綠意單調的仍在掙扎 一個人、一個人的抒情歌 譜寫著是兩個人的電影 曾經的風雨同行 曾經的蹉跎歲月 而如今各奔東西 經歷了火熱的夏 來到了寂寥的秋 忘卻了 回到現實 夏末秋初(四) 七年,又一個夏末秋初 淡忘,一切曾今的記憶 生活,來往的過客 七年,再回到這個城市 淡忘,那個陽光男孩 生活,充滿了未知 雨后,穿梭在濕漉漉的街頭 想象,轉角的風光,是否還是記憶的顏色 換了服務員的咖啡廳換了落地窗 換了風景的十字路口換了指路牌 七年,與多少行人擦肩而過 又與多少人結伴同行 淡忘,多少人是過去 多少人是未來 生活,又讓我來到這個城市 讓你遇見如今的我 雨后,不經意的再見 再見是否才是真正的再見 淡忘的微笑, 兩個人卻是四個人的故事 繼續的一切繼續 昨天的開始遙遠 夏末秋初 只是兩個季節的交替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參考資料:唐·白居易《司馬宅》 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巖溜句:巖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云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四、關于夏末秋初的氛圍的古詩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片語時.《古風 桃花詩》 年年桃風動春曉,春曉鏡前紅顏老。
紅顏老去無人憐,憐人只為花又少。 花開盛時蝶也吵,落英飛去無人掃。
片紅隨水赴溝渠,難還清白托春草。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杜甫 ——出自《為農》 荷香隨坐臥,湖色映晨昏劉長卿 ——出自《留題李明府溪水塘》 荷深水風闊,雨過清香發歐陽修 ——出自《和圣俞百花洲》 沙上草閣柳新暗,城邊野池蓮欲紅壯杜甫 ——出自《暮春》 荷葉似云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姜夔 ——出自《湖上偶居雜詠》 岸葦新花白,山梨晚葉丹鄭喑 ——出自《貶降至汝州廣城驛》 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 ——出自《宮中行樂詞八首》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岑參 ——出自《送楊子》 月朧朧,一樹梨花細雨中陳克 ——出自《豆葉黃》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 ——出自《破陣子》 高枝百舌猶欺鳥,帶葉梨花獨送春杜牧 ——出自《殘春獨來南亭因寄張祜》 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范成大 ——出自《碧瓦》 玉容寂寞淚欄桿,梨花一枝春帶雨白居易 ——出自《長恨歌》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出自《寓意》 寂寂空庭春欲曉,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 ——出自《春怨》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宋之問。
桂香多露。石響細泉回宋之問。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劉禹錫。 江云漠漠桂花濕,梅雨荔子然蘇軾。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一抹雕欄,噴清香桂花初綻洪升。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宋之問 ——出自《有所思》 南陌青樓十二重,春風桃李為誰容賀之章 ——出自《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王維 ——出自《輞川別業》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杜甫 ——出自《江畔獨步尋花》 短短桃花臨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杜甫 ——出自《十二月一日》 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杜甫 ——出自《絕句漫性》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賈至 ——出自《春思二首》 城邊流水桃花過,簾外春風杜若香劉禹錫 ——出自《寄朗州溫右史曹長》 蕙蘭有恨枝猶綠,桃李無言花自紅歐陽修 ——出自《舞春風》 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曾鞏 ——出自《城南》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楊萬里 ——出自《閑居初夏午睡起》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白居易 ——出自《南湖早春》 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杜牧 ——出自《杏園》 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溫庭筠 ——出自《經李徵君故居》 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范成大 ——出自《碧瓦》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秦觀 ——出自《春日》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 ——出自《賞牡丹》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劉禹錫 ——出自《思黯南墅賞牡丹》 一年春色摧殘盡,更覓姚黃魏紫看范成大 ——出自《再賦簡養正》 嫩竹猶含粉,初荷未聚塵徐陵 ——出自《侍宴》 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洛賓王 ——出自《晚泊》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王維 ——出自《臨湖亭》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孟浩然 ——出自《夏日南亭懷辛大》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李白 ——出自《別儲邕至剡中》關于花的詩句第三部分:■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 ——出自《過故人莊》■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李白: ——出自《月下獨酌》■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出自《春曉》■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杜甫: ——出自《春望》■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 ——出自《春夜喜雨》■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常建: ——出自《題破山寺后禪院》關于花的詩句第四部分:■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 ——出自《惠崇〈春江晚景〉》■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 ——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 ——出自《清明》■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 ——出自《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司馬光 ——出自《客中初夏》■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 ——出自《過故人莊》■ 聞說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孟浩然 ——出自《訪袁拾遺不遇》■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劉禹錫 ——出自《再游玄都觀》■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韓愈 ——出自《晚春》■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 ——出自《琵琶行》■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李白 ——出自《金陵酒肆留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南宋志南和尚 ——出自《絕句》■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李白 ——出自《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 ——出自《贈汪淪》■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辛棄疾 ——出自《西江月?明月別枝》■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 ——出自《題菊花》■ 蔌蔌衣巾落棗。
五、夏末秋初優美的句子
1、太陽透過榆樹的密密層層的葉子,把陽光的圓影照射在地上。夏末秋初的南風刮來了新的麥子的香氣和蒿草的氣息。北滿的夏末秋初是漂亮的季節,這是全年最好的日子。天氣不涼,也不頂熱,地里還有些青色,人也不太忙。
2、夏日的繁華日漸淡盡,天空清澈悠遠,干凈的沒有一絲云彩。只剩下那純粹的湛藍,像是被墨水渲染過一般
盛夏以瀾,清秋將至。
這是夏末秋初。
秋天的步伐越來越近。
3、南方的夏末秋初,始終悶熱而煩躁,猶如蝸牛背負著重重的殼,又如仿佛身臨干涸的沙漠,渴望尋找綠洲水源的心情。似乎窒息般虛脫的乏力。據說這個重疊的時節,可以改變萬物心態和命運的轉折,鐫刻始末終結的唯美圖畫.思索醞釀,頗有啟發,自古以來,萬物初茁,只有強者才能在逆境中經過掙扎磨練而生存。只有在逆境中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才能接受生命的挑戰,才能在驕陽與風雨中茁壯成長。
4、使我非常驚奇的,是那江水的綠,綠得濃極了。夏末秋初,但那濃綠,卻給人春深如海之感。原來雄偉的山,蒼郁的樹,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下綠油油的倒影,事實上是天空和地面整個綠成一片,就連我自己也在那閃閃綠色之中了。
5、水流雖然比起上游來已經從群山之中解放了,但依然相當湍激,因此頗有放縱不羈之概,河面相當遼闊,每每有大小的洲嶼,戴著新生的雜木。春夏雖然青翠,入了秋季便成為疏落的寒林。水色,除夏季洪水期呈出紅色之外,是濃厚的天青。遠近的灘聲不斷地唱和著。
6、一江秋水,依舊是澄藍澈底。兩岸的秋山,依舊在裊娜迎人。蒼江幾曲,就有九簇葦叢,幾彎村落,在那里點綴。你坐在輪船艙里,只須抬一抬頭,劈面就有江岸烏桕樹的紅葉和去天不遠的青山向你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