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有“朱”字的詩句
帶有”朱“字的詩句:
湖上朱橋響畫輪,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凈無塵。
【出處】:原文為宋詞《浣溪沙·湖上朱橋響畫輪》
【作者】:歐陽修
【原文】:
湖上朱橋響畫輪,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凈無塵。
當路游絲縈醉客,隔花啼鳥喚行人,日斜歸去奈何春。
【譯文】:
帶有彩繪的的豪華馬車經過朱紅色的橋,車輪的響聲在湖上響起。春水豐盈的湖面,倒映著柔美的白云。湖面平靜的好像碧綠的玻璃,平滑干凈沒有灰塵。春季里昆蟲吐出來的細絲,隨風飄舞在花草樹木之間,網住春光,留住游人。花叢中的鳥兒不停地名叫,仿佛在召喚行人。湖光春色如此誘人,游人游賞到夕陽西斜才無可奈何地離去。
【賞析】:
歐陽修這首《浣溪沙》抒發了作者對春光的深深眷戀。詞中的春光,使讀者聯想到人生的青春、愛情、理想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它那深沉委婉的情思,那雋永蘊藉的意境,給讀者以無盡的遐思。從藝術上看,詞人借景抒情,在描寫“樂景”之中,暗示了“哀情”,具有含不盡之意現于言外,把那深沉委婉的情思意念蘊含在寬闊的境界之中,給讀者以無盡的想象和思考。
二、帶“朱”字的詩句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晏殊《珠玉詞》
菩薩蠻
人人盡道黃葵淡,儂家解說黃葵艷。可喜萬般宜,不勞朱粉施。
摘取承金盞(一作摘承金盞酒),勸我千長算(一作壽)。擎作女真冠,試伊嬌面看。
采桑子
林間摘遍雙雙葉,寄與相思。朱槿開時,尚有山榴一兩枝。
荷花欲綻金蓮子,半落紅衣。晚雨微微,待得空梁宿燕歸。
燕歸梁
金鴨香爐起瑞煙,呈妙舞開筵。陽春一曲動朱弦,斟美酒,泛觥船。
中秋五日,風清露爽,猶是早涼天。蟠桃花發一千年,祝長壽,比神仙。
睿恩新
芙蓉一朵霜秋色,迎曉露、依依先拆。似佳人、獨立傾城,傍朱檻、暗傳消息。
靜對西風脈脈,金蕊綻、粉紅如滴。向蘭堂、莫厭重新(一作深),免清夜、微寒漸逼。
玉樓春
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墜。
朝云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
玉樓春
朱簾半下香銷印,二月東風催柳信。琵琶旁畔且尋思,鸚鵡前頭休借問。
驚鴻去后生離恨,紅日長時添酒困。未知心在阿誰邊,滿眼淚珠言不盡。
三、帶“朱”字的詩句
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晏殊《珠玉詞》菩薩蠻人人盡道黃葵淡,儂家解說黃葵艷。可喜萬般宜,不勞朱粉施。
摘取承金盞(一作摘承金盞酒),勸我千長算(一作壽)。擎作女真冠,試伊嬌面看。
采桑子林間摘遍雙雙葉,寄與相思。朱槿開時,尚有山榴一兩枝。
荷花欲綻金蓮子,半落紅衣。晚雨微微,待得空梁宿燕歸。
燕歸梁金鴨香爐起瑞煙,呈妙舞開筵。陽春一曲動朱弦,斟美酒,泛觥船。
中秋五日,風清露爽,猶是早涼天。蟠桃花發一千年,祝長壽,比神仙。
睿恩新芙蓉一朵霜秋色,迎曉露、依依先拆。似佳人、獨立傾城,傍朱檻、暗傳消息。
靜對西風脈脈,金蕊綻、粉紅如滴。向蘭堂、莫厭重新(一作深),免清夜、微寒漸逼。
玉樓春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墜。
朝云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玉樓春朱簾半下香銷印,二月東風催柳信。
琵琶旁畔且尋思,鸚鵡前頭休借問。驚鴻去后生離恨,紅日長時添酒困。
未知心在阿誰邊,滿眼淚珠言不盡。
四、求含有“朱”字的詩詞或古文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李煜《虞美人》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朱戶凌晨啟,碧梧含早涼。 劉禹錫《酬鄭州權舍人見寄二十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晏殊《蝶戀花》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劉禹錫《烏衣巷》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王維《酌酒與裴迪》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揚花。 王安國 《清平樂 晚春》
月橋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賀鑄《青玉案》
五、朱字開頭的詩句
1、朱實鳥含盡,青樓人未歸。
出自:唐·李商隱《嘲櫻桃》。
譯文:樹林中成熟的紅櫻桃,都已被鶯鳥吃個精光。自從我去到青樓,至今尚未返回家鄉。
2、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出自:宋·曾鞏《西樓》。
譯文:在海浪聲聲北風吹起雷雨即將來臨之際,我在朱樓上鉤起了窗戶四面垂掛的疏簾,準備躺著看急雨沖刷千山的壯美場景。
3、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出自:唐·李約《觀祈雨》。
譯文:富貴人家卻處處觀賞歌舞,還怕春天的陰雨使管弦樂器受潮而發不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4、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出自: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譯文:那朱門里啊,富人家的酒肉飄散出誘人的香氣,這大路上啊,凍餓死的窮人有誰去埋葬。
5、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出自:宋·黃庭堅《登快閣》。
譯文:友人遠離,早已沒有弄弦吹簫的興致了,只有見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