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秋天上海螃蟹的句子,急
原創我是沒有啦不過我有古代名家描寫秋天螃蟹的語句:
農歷八月,天氣漸涼了。桂花飄香,金菊競放,游蕩在河汊湖蕩里的螃蟹也到了一年中最為肥美的時節。在風雅的古人眼里,這時節最瀟灑最具詩意的,莫過于手把螃蟹,面對一輪皎潔的秋月,在后園子里飲酒看花并分韻作詩了。
魯迅先生有句關于螃蟹的名言:“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這話有些道理。螃蟹不僅長相古怪怕人,而且那堅硬的外殼如同鎧甲,不是勇士焉能想到吃它的肉呢?不過,在第一個人因為吃螃蟹而成為勇士之后,第二個乃至第N個吃螃蟹者,便只可以是食客了,至多他們之間有雅與不雅之分罷了。
螃蟹確也是一種有詩意的東西。大約自魏晉以來,秋日里吃螃蟹便成了一種時尚和風雅的象征。《世說新語》中就明明白白地寫道:“畢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大約打那時起,吃蟹、飲酒、賞菊、賦詩,遂成了名士秋天里的風流韻事。
《紅樓夢》中,曹雪芹也在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里花了不少篇幅來描寫吃螃蟹并賦詩的雅事:小說先寫李紈和鳳姐伺侯賈母、薛姨媽剝蟹肉,又吩咐丫頭取菊花葉兒桂花蕊兒熏的綠豆面子來,準備洗手。談笑之際,平兒要拿腥手去抹琥珀的臉,卻被琥珀躲過,反抹在鳳姐臉上,引得眾人哈哈大笑。賈府里的多情種子寶玉就說:“今日持蟹賞桂,亦不可無詩。我已吟成,誰還敢作呢?”沒想到的是,寶玉的那首詠蟹詩寫得很糟糕,倒是此后薛寶釵那一首,“眾人看畢,都說這是食螃蟹的絕唱”,那詩寫道:“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眼前道理無經緯,皮里春秋空黑黃。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而今農業養殖技術發達,螃蟹不僅秋天里肥美,一年四季都又肥又大,有的竟夸張得有些讓人生疑。在這樣的前提下,人們吃螃蟹也就成了一種過氣的時尚。君不見如今稍像樣的餐館里,哪家的菜譜上沒有香辣蟹之類的大路菜呢?至于品蟹時作詩,那也早已是一種古老的不可復生的行為了。
依我看來,食螃蟹之所以成為一種時尚和潮流,并不真的在于它的味道就有多么美好,因為當今好吃的東西多的是,但像螃蟹這樣歷千年而不衰的,也真是罕見得很。吃螃蟹是一件慢工出細活的事情,需有極好的閑情逸致。如果是一個餓了三天的人,那他在一盤上好的香辣蟹和一碗煎蛋面之間,一定會選擇后者。這樣,吃螃蟹就有了一個前提:不餓而食。即是說,只有在不餓的前提下,食客們才可能從容地將螃蟹肉費力地從它那堅硬的殼里弄出來(實際上弄半天,也不過只夠吃一嘴罷了)。豐子愷寫他的父親時就曾回憶說,他老人家的一大愛好便是就著一只螃蟹喝上幾個時辰的黃酒。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食螃蟹,其意原本也不在螃蟹的,而是在于那份可供渲染的優雅或自命優雅。所以,現在有些人想泡美眉的時候,往往會打電話對人家說:“晚上我請你去吃香辣蟹嘛。”好像一只香辣蟹在手,人就可以立即小資起來、白領起來似的。
明末文人張岱曾寫過一篇關于螃蟹的短文,大談自己年輕時的風雅:“食品不加鹽而五味全者,為蚶,為河蟹。河蟹至十月與稻粱俱肥,殼如盤大……掀其殼,膏膩堆積,如玉脂珀屑,團結不散,甘腴雖八珍不及。一到十月,余與友人兄弟輩立解會,期于午后至,煮蟹食之,人六只,恐冷腥,迭番煮之。從以肥臘鴨、牛乳酪,醉蟹如琥珀,以鴨汁煮白菜如玉飯。果蓏以謝橘,以風栗,以風菱。飲以玉壺冰,蔬以兵坑筍,飯以新余杭白,漱以蘭雪茶。由今思之,真如天廚仙供,酒醉飯飽,慚愧慚愧。”
張岱早年為貴公子,錦衣玉食,晚年卻國破家亡,披發入山。在幾乎餓死的晚景里,這先生仍然津津樂道于早年的螃蟹盛宴,令人嘆息。任何一個年代,嗜奢之風若真如此橫行,鮮有不亡之理。
二、有關吃螃蟹的詩句
1、紫蟹霜肥秋縱好
唐
殷堯藩
《九日病起》
2、悲同秋照蟹
宋
蘇軾
《云龍山觀燒得云字》
3、江上秋高蟹正肥
宋
蔡戡
《思歸》
4、秋風憶蟹螯
宋
蔡襄
《游靈峰院龍龕山》
5、秋風憶蟹螯
宋
陳襄
《觀海》
6、好在黃雞紫蟹秋
宋
陳造
《閑題》
7、秋與霜斫蟹泥滑
宋
程公許
《淩云李圣可西郊別墅創小亭屬馀作風月無邊古》
8、菊盤秋熟蟹
宋
戴表元
《次韻答寄閬風先生》
9、擘蟹談秋風
宋
方岳
《次韻酬季兄》
10、秋風誰怒水中蟹
宋
方岳
《寄生蟲餉銀茄不敢送場屋士》
11、天生紫蟹秋
宋
高似孫
《句》
12、稻花秋晚蟹洗手
宋
洪諮夔
《次韻游龍門十絕》
13、水痕秋落蟹螯肥
宋
林逋
《秋日湖西晚歸舟中書事》
14、稻蟹三吳正得秋
宋
劉宰
《奉酬友人登多景樓見懷》
15、秋葉蕭蕭蟹應老
宋
梅堯臣
《送弟禹臣》
16、淮境秋傳蟹螯美
宋
梅堯臣
《送陸子履學士通判宿州》
17、秋來魚蟹不知數
宋
梅堯臣
《送謝寺丞知馀姚》
18、到日魚蟹秋
宋
梅堯臣
《送許當職方通判泉州》
19、是時新秋蟹正肥
宋
歐陽修
《病中代書奉寄圣俞二十五兄》
20、秋月桐陰把蟹螯
宋
齊唐
《句》
21、秋老蟹螯肥
宋
齊唐
《句》
22、吳蟹沈波秋稻富
宋
宋祁
《送貴溪尉周懿文先輩》
23、秋風魚蟹松江上
宋
孫應時
《和次山見寄》
24、水國秋深紫蟹肥
宋
王珪
《送人東歸》
25、東里此時魚蟹秋
宋
吳潛
《三用出郊韻三首》
26、旋蒸湖蟹切秋橙
宋
徐集孫
《習懶》
27、紫蟹先成水國秋
明
梁有譽
《出郭小園二首》
28、眼前秋蟹要人持
明
湯顯祖
《初入秣陵不見帥生有懷太學時作》
29、秋蟹入斷相淩躐
明
王彝
《己酉練圻寓舍詠雪》
三、描寫秋天螃蟹肥美的詩句有哪些
1、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出處:唐·李白《月下獨酌》
釋義:螃蟹的蟹螯就像金液般鮮嫩,糟丘可以視為蓬萊仙境。
2、骨清猶似含春靄,沫白還疑帶海霜。
出處:唐·陸龜蒙《酬襲美見寄海蟹》
釋義:螃蟹的殼上還似乎帶著春日的露水,吐出的白沫好像是海水的霜花。
3、漫夸豐味過蝤蛑,尖臍猶勝團臍好。
出處:唐·唐彥謙《蟹》
釋義:大家都夸獎螃蟹的美味賽過蝤蛑,尖臍的還要比圓臍的更好。
4、海饌糖蟹肥,江醪白蟻醇。
出處:宋·黃庭堅《次韻師厚食蟹》
釋義:海饌配上糟蟹非常肥美,江水釀成的酒非常醇美。
5、稻熟江村蟹正肥,雙鰲如哉挺青泥。
出處:明·徐渭《題畫蟹》
釋義:這個季節稻子熟了江村的螃蟹正是肥美,兩只蟹螯插進青色的泥里十分生氣。
四、秋天螃蟹肥美的詩句
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里春秋空黑黃。
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馀禾黍香。
----------------------------薛寶釵的
《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衡蕪諷和螃蟹詠”,大觀園中姐妹們共聚海棠詩社,席間吃了螃蟹,于是寶玉、黛玉和寶釵興致,便各作了一首螃蟹詠。
其一(賈寶玉)
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
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
臍間積冷讒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其二(林黛玉)
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
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
對茲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
五、形容吃螃蟹的詩句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李白
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蘇軾
蟹 唐彥謙 湖田十月清霜墮,晚稻初香蟹如虎。扳罾拖網取賽多,篾簍挑將水邊貨。縱橫連爪一尺長,秀凝鐵色含湖光。蟛蜞石蟹已曾食,使我一見驚非常。買之最厭黃髯老,償價十錢尚嫌少。漫夸豐味過蝤蛑,尖臍猶勝團臍好。充盤煮熟堆琳瑯,橙膏醬渫調堪嘗。一斗擘開紅玉滿,雙螯啰出瓊酥香。岸頭沽得泥封酒,細嚼頻斟弗停手。西風張翰苦思鱸,如斯豐味能知否?物之可愛尤可憎,嘗聞取刺于青蠅。無腸公子固稱美,弗使當道禁橫行。
詠蟹 皮日休 未游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
詠蟹 李貞白 蟬眼龜形腳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趨。如今饤在盤筵上,得似江湖亂走無。
賈寶玉 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 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卻無腸。 臍間積冷饞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林黛玉 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 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 對斯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 薛寶釵 桂靄桐陰坐舉殤,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里春秋空黑黃。 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糟蟹 陸游 舊交髯簿久相忘,公子相從獨味長。醉死糟丘終不悔,看來端的是無腸。蟹肥暫擘饞涎墮,酒綠初傾老眼明。—— 陸游
六、形容吃螃蟹的句子
雖說一年四季皆有蟹吃,但是秋天才是吃蟹的最好季節.話說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每年9至10月正是螃蟹黃多油滿之時,所以有食家言“秋天以吃螃蟹為最隆重之事”.
據說,蟹,自古就有“四味”之說.“大腿肉”,肉質絲短纖細,味同干貝;“小腿肉”,絲長細嫩,美如銀魚;“蟹身肉”,潔白晶瑩,勝似白魚;“蟹黃”,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蛋白質、脂肪、磷脂、維生素等營養素,營養豐富.正是如此,廚師們也是費盡苦心,搞了許多有關“蟹”美食創意,如生蒸大閘蟹、香辣蟹、姜蔥蟹、椒鹽蟹等.
說秋天是吃蟹的季節,這是因為季節與蟹的生長質量有很大的關系,秋季是螃蟹生長最好的時期,它們的肉厚肥嫩,且味美色香,為一年當中最鮮美.什么膏蟹、肉蟹、大閘蟹等,都在秋天長得最好.特別是大閘蟹,肉質細嫩,膏似凝脂,味道鮮美,是蟹中上品,價值不菲.
不過,也有人說,秋季的蟹固然好吃,但要吃出個悠閑勁來,才算是“爽爽的天,爽爽地吃”.可一個人獨吃,這樣沒人跟你爭吃,你大可以慢悠悠地嘗,一直連那蟹蚶中的汁水都給吸出來為止;其次,你可以邀請兩三個好友,圍上一小桌,一邊聊一邊嘗,不失滋味.因為人一雜,那就不是品蟹,而是大口大口地嚼蟹了.
吃螃蟹也有許多講究許多技巧.吃蟹時要放姜,其原因在于海產品性寒,喝紅茶、放點姜可以祛其寒性.而性溫之物在秋冬季吃又容易上火,兩者中和剛好.螃蟹還不能與柿子同食,原因在于蟹肉中富含蛋白質,而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二者同食,柿子中的鞣酸可使蟹肉中的蛋白質凝固成塊狀物,食后難以消化,長時間停留在腸道內還會發酵腐敗,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不適.
關于蟹的學問還真的多,有食家說,吃蟹的時候不是一口咬下去就表示這是吃蟹,其實要懂得如何吃才是真正可謂“吃”蟹.不會吃蟹的人,一般是連殼帶肉,一口咬下去,然后嚼幾下,連殼帶肉吐出來,這樣真正食入肚內的蟹很有限.也有些人是這樣吃蟹的,是先掀起蟹殼,吮食蟹膏,然后再拗開蟹身分成兩邊,吃完一邊又一邊,最后吃蟹鉗、蟹爪.其實,這些人都是不懂得吃蟹.
正確的吃法是,先把螃蟹身上圓形的蓋子揭開,如果是母的,你會在肚子的地方看到黃澄澄的蟹黃——這是螃蟹身上最好吃的東西.你也會在兩邊靠近大腿的地方看到一些白的像刷子毛一樣的東西,那是不能吃的.吃完蟹黃,就可以吃蟹肉了.蟹肉是白色像魚肉一樣的東西.最好把螃蟹掰成兩半,這樣可以把白花花的蟹肉暴露出來.
一般人最后吃螃蟹腿,因為吃螃蟹腿很費時間,而且腿里肉不多.但是人們還是盡量把腿吃完,有人覺得腿里的肉好吃,有的人則不想浪費.你得想辦法把螃蟹腿里的肉弄出來,可以用專門吃螃蟹用的夾子把腿的硬殼夾碎,也可以用牙簽或者叉子把蟹肉弄出來.因為,螃蟹殼很硬,螃蟹的腿也很尖,容易把牙給咬壞了.
七、形容吃螃蟹的詩句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李白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蘇軾蟹 唐彥謙 湖田十月清霜墮,晚稻初香蟹如虎。
扳罾拖網取賽多,篾簍挑將水邊貨。縱橫連爪一尺長,秀凝鐵色含湖光。
蟛蜞石蟹已曾食,使我一見驚非常。買之最厭黃髯老,償價十錢尚嫌少。
漫夸豐味過蝤蛑,尖臍猶勝團臍好。充盤煮熟堆琳瑯,橙膏醬渫調堪嘗。
一斗擘開紅玉滿,雙螯啰出瓊酥香。岸頭沽得泥封酒,細嚼頻斟弗停手。
西風張翰苦思鱸,如斯豐味能知否?物之可愛尤可憎,嘗聞取刺于青蠅。無腸公子固稱美,弗使當道禁橫行。
詠蟹 皮日休 未游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
詠蟹 李貞白 蟬眼龜形腳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趨。如今饤在盤筵上,得似江湖亂走無。
賈寶玉 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 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卻無腸。
臍間積冷饞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林黛玉 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 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 對斯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
薛寶釵 桂靄桐陰坐舉殤,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里春秋空黑黃。
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糟蟹 陸游 舊交髯簿久相忘,公子相從獨味長。醉死糟丘終不悔,看來端的是無腸。
蟹肥暫擘饞涎墮,酒綠初傾老眼明。—— 陸游。
八、關于吃螃蟹的古詩
一、《詠螃蟹呈浙西從事》 作者:唐代皮日休 未游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
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 譯文: 還沒有游歷滄海就知道蟹的名聲,它的肉上長著骨頭,長相奇特無比。
不要說它沒有心腸,它哪里怕什么雷電,大海龍王那里也是橫行無忌。 二、《九日水閣》 作者:宋代韓琦 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 酒味已醇新過熟,蟹螯先實不須霜。
年來飲興衰難強,漫有高吟力尚狂。 譯文: 池畔的堂館已經坍塌,古老的臺閣一片荒涼,我在此地殷勤接待嘉客,共同度過這美好重陽。
雖然慚愧古舊的園圃秋色疏淡,就像我老去的面容一樣,但請看一看晚年的氣節,正如盛開的**散放清香。 新釀的美酒已經很熟,味道醇厚而又芬芳。
螃蟹早就長得肥嫩,不必再等秋日的寒霜。近年來豪飲的興致衰敗難以勉強,只有高吟詩歌的才力還十分健旺。
三、《漁父 漁父飲》 作者:宋代蘇軾 漁父飲,誰家去。魚蟹一時分付。
酒無多少醉為期,彼此不論錢數。 譯文: 漁父想飲酒,到哪一家去好呢,魚和螃蟹同時交給了酒家換酒喝。
飲酒不計多少量,一醉方休。漁父的魚蟹與酒家的酒彼此之間何必談論錢數。
擴展資料 相關背景: 《詠螃蟹呈浙西從事》是唐代文學家皮日休創作的一首詠物詩。此詩首句寫出螃蟹在海洋中的名聲,次句指出螃蟹肉上生骨的奇特長相,后二句詠螃蟹本無心腸,故無所顧忌,渾身是膽,在海龍王處橫行。
全詩語言幽默傳神,不著一個蟹字,卻把螃蟹的形象和神態寫得活靈活現。其藝術特色表現為多側面的形象描寫以及把深厚的思想感情含蓄地寄寓在妙趣橫生的形象中。
螃蟹,一般被視為橫行無忌、為非作歹的反面典型形象,皮日休在這首詩中所吟詠的螃蟹可以有不同的詮釋。在這首詩中,詩人熱情地贊揚了螃蟹的錚錚之骨、無畏之心和不懼強權、敢于“犯上”的壯舉,寄托了他對無私無畏、敢于“橫行”、沖撞人間“龍庭”的反抗精神的熱烈贊美和大聲呼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詠螃蟹呈浙西從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九日水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漁父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