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送元二使安西》全詩意思是什么
一、譯文
清晨的細雨打濕了渭城的浮塵;青磚綠瓦的旅店和周圍的柳樹都顯得格外清新明朗。請你再飲一杯離別的酒吧;因為你離開陽關之后,在那里就見不到老朋友了。
二、原詩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三、作者
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維。王維以清新淡遠,自然脫俗的風格,創造出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的意境,在詩壇樹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幟。
擴展資料:
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邊疆的詩。安西,是唐中央政府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治所在龜茲城(今新疆庫車)。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從長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別。渭城即秦都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酒是離別的曲。”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情別緒,而是別具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勸君更盡一杯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與祝福,使人不難想到這對好友頻頻祝酒、殷殷話別的場景。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渭城曲
二、《送元二使安西》詩意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賞析
渭城朝雨裛輕塵[1],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2]。
賞析
安西,安西都護府。治所故址在今新疆庫車縣。
本詩為贈別而作,后由樂人譜曲.其曲名為《陽關》,又名《渭城》;作為送別曲,流傳很廣。
我們這個民族自古重離別。歷代留下來的贈別送行的詩文多得不可勝計。南朝江淹專門寫了一篇《別賦》,賦的一開頭就說。“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送別曲也很多,漢橫吹曲有《折楊柳》、《小折楊柳》,相和大曲有《折楊柳行》,南朝清商曲有《月節折楊柳》等。
詩開頭“渭城”一語點出詩人餞別元二的地方。“客舍”自然是渭城中的一個所在,是餞別的具體地點。并說這是一個春天的早晨,天下了一陣小雨。首句的“朝雨”因次句“柳色新'三字而知為春雨,這種寫法叫做互文見義。這可以使語言更精煉。
寫離情別緒。詩人筆下的景物也往往成為有情之物。代人傷心,為人垂淚。本詩寫春朝兩,下“襄輕塵”三字,表明兩不大,只是沾濕了地皮。接著又說,環繞客舍四周剛剛放葉的柳樹。經春雨洗過,益發顯得青翠嫩綠。這里描繪的是一個空氣清新。盎然生意的春天的早晨。此種寫法。似與“送行”的氣氛不十分諧調。然而。詩人心甲已先裝著一個“別”字。雖有良辰勝景。也無心流連。別意正是以潛意識的形式籠罩景物、環境的。由此可以看到,主觀情感在一篇抒情詩中的決定性作用。
其中的關鍵詞語是“柳色”。古有折柳送行的習俗。漢代長安城東郊有一條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橋名“灞橋”,人們在這座橋上送別親友,要折下橋頭的柳枝送給行人,這就是所謂折柳贈別。從漢魏到隋唐,這一習俗相沿下來。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離別之意。這種不同的心理反應,是長期文化積淀的結果。因此,作為文化標志的一事一物寫入詩中,就使詩具有十分豐厚的情感意蘊。“柳色新”三字在詩中有雙重含義:既是寫時令節候,也是離情別緒的心理映現。“柳色新”三字是前二句和后二句的關節。
后二句直接寫離別之情,全部感情都傾注在一杯“酒”中。此時主客彼此可能有許多話要說,由于離別在即,心情復雜,卻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因而,飲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離別飲酒,自不同于久別重逢那樣的痛快酣暢,總不免有些苦澀的味道。但是這一斟一酌,情意卻格外重。詩中“勸君更盡一杯酒”一句即寫出了主客依依惜別的心情。兩人對飲,一杯又一杯,主人總覺得似未盡意,總是勸客人再飲一杯。這類常情寫在此處,讀來特別樸實深厚,緊相呼應的第四句“西出陽關無故人”,使這杯酒具有極重的分量。那是故人的一片心腸。唐代由于國力強盛,對外的交流往來也空前頻繁,因此經常有人“西出陽關”,或出使,或經商。出陽關向西,面對異域山川,風俗不同,語言有別,而且要涉足杳無人煙的大漠,所以將出陽關的入,內心無限凄涼。前來送客的親友自然也懷有同樣的心情。本詩中的元二的心情,當不勝故國他分之感。此時的故人之情,較之尋常情況下,彌足珍貴。“西出陽關無故人”一句,可謂筆力千鈞。
白居易《對酒》詩:“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注云:“第四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也。”可見此詩打動人心的力量。正因為這首詩說出每個出關、送行人的內心感情,得到許多人的強烈共鳴,成為廣泛傳唱的出塞曲。
注釋
[1]裛(yi意):沾濕。
[2]陽關: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南。因處玉門關之南而得名。
三、送元二使安西的詩意是
渭城早晨的細雨,濕潤了路上輕微的浮塵, 客舍旁邊一片青翠,嫩柳色綠清新。 勸您再喝完一杯酒, 向西出了陽關,再也沒有老朋友了。
答案補充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六.注釋 ①元二:作者的友人,在兄弟中排行老二。古人常以兄弟排行稱呼,類似現在的“元老二”。 ②使:出使。 ③安西:唐代安西都護府,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 ④渭城:秦置咸陽縣,漢代改稱渭城縣(《漢書·地理志》),唐時屬京兆府咸陽縣轄區,在今陜西咸陽市東北,渭水北岸。 ⑤浥:濕潤。 ⑥客舍:旅店。 ⑦更:再。 ⑧陽關:漢朝設置的邊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古代跟玉門關同是出塞必經的關口。《元和郡縣志》云,因在玉門之南,故稱陽關。 ⑨故人:老朋友。 ⑩盡:喝盡。注譯 咸陽縣的清晨下著小雨,淅淅瀝瀝,打濕了地上的塵土。旅店門前的一排排柳樹,顯得更加新鮮。 請在喝一杯酒吧!西出陽關后就沒有舊的朋友了!
四、送元二使安西的詩句是什么意思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注釋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護府,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附近。
渭城:秦時咸陽城,漢代改稱渭城(《漢書·地理志》),唐時屬京兆府咸陽縣轄區,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ì):濕潤。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顏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陽關:漢朝設置的邊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古代跟玉門關同是出塞必經的關口。《元和郡縣志》云,因在玉門之南,故稱陽關。
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 故人:老朋友。
更盡:先飲完。譯文 清晨的細雨打濕了渭城的浮塵; 青磚綠瓦的旅店和周圍的柳樹都顯得格外清新明朗。
請你再飲一杯離別的酒吧; 因為你離開陽關之后,在那里就見不到老朋友了。
五、《送元二使安西》的詩意
(1)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2)使:到某地;出使。
(3)安西:指唐代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附近。
(4)渭城:故址秦時咸陽城,漢代改稱渭城(《漢書·地理志》),位于渭水北岸,唐時屬京兆府咸陽縣轄區,陜西咸陽縣東。
(5)浥:(yì):濕潤,沾濕。
(6)客舍:旅店,本是羈旅者的伴侶;楊柳更是離別的象征。
(7)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顏色。
(8)君:指元二。
(9)更:再。
(10)陽關:漢朝設置的邊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古代跟玉門關同是出塞必經的關口。《元和郡縣志》云,因在玉門之南,故稱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
(11)故人:老朋友,舊友。
(12)更盡:再喝完。
編輯本段
作品譯文
作者送元二去安西
清晨的細雨打濕了渭城的浮塵;
青磚綠瓦的旅店和周圍的柳樹都顯得格外清新明朗。
請你再飲一杯離別的酒吧;
向西走出了陽關,就可能再也碰不到認識的人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送元二使西的詩句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