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淡如秋菊何妨瘦,清似蓮花不染塵”出自哪里
同治末,貴溪姚密齋進士步瀛宰吾縣,特多惠政,予撰縣書為之列傳,茲復得其縣齋數聯。
一云:“舉動即愆尤,常恐已過不聞,獲戾于朝廷百姓;官民多壅隔,安得下情上達,推恩如父子一家。”二云:“爾室有青天,只此一片冰心,夜夜焚香盟上帝;群黎皆赤子,唯余滿腔熱血,時時灑淚到吾民。”
三云:“國法不容寬,可憐赤子何知,誤蹈桁楊三尺苦;君恩非易報,自愧長官無狀,空叨雨露九重恩”。四云:“慈惠戒優容,總在誠心行實政;利名都擺脫,本來廉吏即真儒。”
五云:“民不可欺,常愁自折兒孫福;官非易做,怕聽人呼父母名。”六云:“百里才疏勤補拙;一官俸薄儉能廉。”
七云:“宦海浮沉容吏隱;官衙清凈似僧寮。”以上各聯,予兒時從縣堂皇抄得者,今多不可復見,豈后來者惡其語悚切不便于己而撤去耶?然姚之實心為政,即此可得其大凡。
又有二聯亦清迥拔俗。一云:“池小堪留月;亭虛不礙風。”
一云:“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接次聯結語可以證見其清不畏人知矣。
與姚作同一用心者,為成果亭格題廣東巡撫署廳事云:“花竹一庭,是亦中人十家產;軒窗四壁,可無廣廈萬間心。”尤為能言其大。
又,山東巡撫署珠泉精舍聯云:“對一碧淵潭,便欲澄清及民物;看百年喬木,須知盤錯待冰霜。”下語尤為見道。
二、淡如秋菊無妙瘦,清似蓮花不染塵的意思
如菊花一樣淡雅,像蓮花一樣高潔,用來形容人的品格操守。
出處:
同治末貴溪姚密齋進士步瀛宰吾縣特惠政予撰縣書列傳茲復其縣齋數聯云:舉即愆尤恐已聞獲戾于朝廷百姓;官民壅隔安情達推恩父家二云:爾室青片冰夜夜焚香盟帝;群黎皆赤唯余滿腔熱血灑淚吾民三云:容寬憐赤何知誤蹈桁楊三尺苦;君恩非易報自愧官狀空叨雨露九重恩四云:慈惠戒優容總誠行實政;利名都擺脫本廉吏即真儒五云:民欺愁自折孫福;官非易做怕聽呼父母名六云:百才疏勤補拙;官俸薄儉能廉七云:宦海浮沉容吏隱;官衙清凈似僧寮各聯予縣堂皇抄者今復見豈者惡其語悚切便于撤耶姚實政即其凡二聯亦清迥拔俗云:池堪留月;亭虛礙風云:淡秋菊何妨瘦;清梅花畏寒接聯結語證見其清畏知矣與姚作同用者亭格題廣東巡撫署廳事云:花竹庭亦十家產;軒窗四壁廣廈萬間尤能言其山東巡撫署珠泉精舍聯云:碧淵潭便欲澄清及民物;看百喬木須知盤錯待冰霜語尤見道。
三、時光清淺,歲月安暖
【時光清淺,歲月安暖。我只愿心素如蓮,人淡如菊。不以己悲,不以物喜。】是指女孩已經看淡了你們的關系,希望你也能淡然。
【坐在阡陌紅塵里,一手煙火,一手詩意,雙手合十,做快樂的自己。擇一江南古鎮詩意的棲居,春來,看綠意蔥蘢;夏日,賞花紅葉碧;秋至,用果香熏染自己;冬季,和素雪、梅花一起在時光里旖旎。】是指希望你們都能快樂,找到自己想到的生活,詩意又隨性、恬淡而寧靜地度過漫長歲月。
【典故】【不以己悲,不以物喜。】出此范仲淹《岳陽樓記》: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這段話網上有原話的,應該不是原創。網址如下:
http://**article/*
PS:不要太傷心了,祝以后幸福。
,我答得很用心QAQ
四、清如菊花和防瘦,廉如梅花不畏寒是誰的詩
沒找到 看到個相似的
淡如菊花無防瘦,清若蓮花不染泥
淡如秋菊何妨瘦 清到梅花不畏寒 此聯作者姚步瀛,清同治進士,曾任湖南慈利知縣,為官清正,這是他為官署題寫的對聯。 “菊花如志士,過時有余香。”(宋·陸游《晚菊》)上聯以秋菊明志,警策自己淡泊名利,寧靜處世。時值秋天,草木凋零,山寒水瘦,唯獨菊花“不隨眾草出,能后百花榮。”(明·李夢陽《菊花》)傲霜臨風,競放吐艷,姿容萬千,清香陣陣。正如南宋詩人陸游所詠:“菊花如端人,獨立凌冰霜。……紛紛零落中,見此數枝黃,高情守幽貞,大節凜介剛”(《陶淵明云三徑就荒松菊猶存蓋以菊配松也余讀而感之因賦此詩》)。
五、跪求
菊花的話……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裛(yì):沾濕。
裛露:沾帶露水。掇:收取。
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澗松寒轉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績《贈李征君大壽》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 唐·杜甫《宿贊公房》 轉到蓮花上…………以下: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古風(其二十六)】[唐]·李白饑罰觀核攥姑硅太亥咖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六、關于荷花,菊花的古詩
1、荷花的古詩
蓮 花
唐 溫庭筠
綠塘搖滟接星津,
軋軋蘭橈入白草。
應為洛神波上襪,
至今蓮蕊有香塵。
蓮 唐
唐彥謙
新蓮映多浦,
迢遞綠塘東。
靜影搖波月,
寒香映水風。
金塵飄落蕊,
玉露洗殘紅。
看著余芳少,
無人問的中。
詠雙開蓮花
唐·劉商
菡萏新花曉并開,
濃妝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畫迦陵鳥,
早晚雙飛池上來。
2、菊花的古詩
《菊花》——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題菊花》——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菊花》——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菊》——鄭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七、經典愛情蓮花詩句大全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詠同心芙蓉詩》隋·杜公瞻
2、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唐·李商隱
3、鑿破蒼苔漲作池,芰荷分得綠參差。曉開一朵煙波上,似畫真婦出浴時。——《詠蓮》宋·杜衍
4、玉雪竊玲瓏,紛披綠映紅;生生無限意,只在苦心中。——《蓮藕花葉圖》元·吳師道
5、雨馀無事倚闌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萬瓊珠天不惜,綠盤擎出與人看。——《荷花》宋·王月浦
6、涌金門外涼生早,無數荷花斗嬌好。自憐貧病不出門,無奈心情被花惱。夜來一雨愁思濃,晚看玉露垂庭草。便須扶杖買蘭舟,莫待紅妝被霜老。——《荷花》宋·湛道山
7、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搖柄柄香。多謝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蓮葉》唐·鄭谷
8、一雨池塘水面中,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雨后池上》宋·劉頒
9、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飐,愛煞江南。——《水仙子·詠江南》元·張養浩
10、夜深庭院寂無聲,明月流空萬影橫。坐對荷花兩三朵,紅衣落盡秋風生。——《秋初夜坐》 元·趙雍
11、秀樾橫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靜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山黛遠,月波長。暮云秋影照瀟湘。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鷓鴣天.賞荷》金·蔡松年
12、斜雨飛絲織曉空,疏簾半卷野亭風。荷花開盡秋光晚,零落殘紅綠沼中。——《北亭》唐·李群玉
13、小橋劃水剪荷花,兩岸西風暈晚霞。恍似瑤池初宴罷,萬妃醉臉沁鉛華。——《荷花》宋·白玉蟾
14、霞包霓荷碧,天然地,別是風流標格。重重青蓋下,千嬌照水,好紅紅白白。每悵望,明月清風夜,甚低迷不語,妖邪無力。終須放,船兒去,倩香深處住,看伊顏色。——《荷花媚·荷花》宋·蘇東坡
15、西子湖邊水正肥,鴛鴦雙浴濕紅衣。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風不肯飛。——《湖邊》宋·崔復初
16、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采蓮曲二首》唐·王昌齡
17、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采蓮曲》梁·蕭綱
18、團團堤路行無極,一株一步楊柳碧。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鬢邊簪不得。——《東湖看荷花呈愿父》宋·宋自遜
19、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新荷》唐·李群玉
八、比喻蓮花的句子
1.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2.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唐·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 《東林寺白蓮》
唐·白居易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
白日發光彩,清爽散芳馨。
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4. 《荷花》
清·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5. 《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淡如秋菊清如蓮花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