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述“當歸”的詩句有哪些
1、《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王質
何藥能醫腸九回。榴蓮不似蜀當歸。卻簪征帽解戎衣。淚下猿聲巴峽里,眼荒鷗磧楚江涯。夢魂只傍故人飛。
2、《南歌子·搔困麻仙爪》
年代: 宋 作者: 劉辰翁
搔困麻仙爪,含暄忍客衣。夜長窗月露成幃。不說明朝風雨、自當歸。
3、《促拍滿路花》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若論修養事,知有幾多門。諦當歸宿處,是靈根。至真至道,簡易合乾坤。坎離并水火,止是筌蹄,粹然一點長存。個中如薦得,悟了五千言。金晶飛肘后,透昆侖。清江九曲,一棹破煙昏。水擊三千里,九萬鵬程,化成元是冥鯤。
4、《歸園田居 其四》
年代: 魏晉 作者: 陶淵明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5、《書懷示友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陳與義
我策三十六,第一當歸田。
柴門種雜樹,婆娑樂余年。
是中三益友,不減二仲賢。
柏樹解說法,桑葉能通禪。
二、有關當歸的詩句
1、遠望可以當歸
漢
兩漢樂府
《悲歌》
2、念子何當歸
唐
杜甫
《送高三十五書記》
3、且駐當歸別
唐
杜正倫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節》
4、遠寄當歸草
唐
張說
《代書寄吉十一》
5、自當歸第日
唐
源乾曜
《奉和御制乾曜與張說宋璟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賜》
6、分明記得約當歸
宋
陳亞
《生查子 藥名閨情》
7、榴蓮不似蜀當歸
宋
王質
《浣溪沙》
8、當歸處
宋
張風子
《滿庭芳·咄哉牛兒》
9、不說明朝風雨、自當歸
宋
劉辰翁
《南歌子·搔困麻仙爪》
10、諦當歸宿處
宋
無名氏
《促拍滿路花》
11、夢里還家不當歸
唐
許渾
《臥病》
12、老當歸去時節
元
許有壬
《念奴嬌 汴中見寄》
13、當歸去
元
王哲
《滿庭芳 文登張公邵公要起玉花社》
14、待五喬、來控當歸
元
馬鈺
《*心香 詠鶴》
三、有關當歸的詩句
1、遠望可以當歸漢兩漢樂府 《悲歌》2、念子何當歸唐杜甫 《送高三十五書記》3、且駐當歸別唐杜正倫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節》4、遠寄當歸草唐張說 《代書寄吉十一》5、自當歸第日唐源乾曜 《奉和御制乾曜與張說宋璟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賜》6、分明記得約當歸宋陳亞 《生查子 藥名閨情》7、榴蓮不似蜀當歸宋王質 《浣溪沙》8、當歸處宋張風子 《滿庭芳·咄哉牛兒》9、不說明朝風雨、自當歸宋劉辰翁 《南歌子·搔困麻仙爪》10、諦當歸宿處宋無名氏 《促拍滿路花》11、夢里還家不當歸唐許渾 《臥病》12、老當歸去時節元許有壬 《念奴嬌 汴中見寄》13、當歸去元王哲 《滿庭芳 文登張公邵公要起玉花社》14、待五喬、來控當歸元馬鈺 《*心香 詠鶴》。
四、【詩歌】當歸當歸 為何不歸
當歸當歸 為何不歸 題記:當歸:是補血良藥,含有當其實而歸的意思。
當歸一名來源于一典故古時有一青年藥農當歸而不歸,害的妻子改嫁的沉痛教訓,遂將此藥取名為“當歸”。 —— 憐兒 青梅竹馬連理婚 吹吹打打娶進門 告別爹娘轉家去 侍奉阿婆似娘親 舉案齊眉不相厭 粗茶淡飯呼“官人” [1] 官人 奴與君從此一顆心 官人 奴與君從此不離分 家徒四壁百事哀 進山挖藥別新婚 臨走留下改嫁言 三年不回自由身 日思夜想盼郎歸 怎料三年無音信 官人 奴肝腸寸斷 官人 奴愿做望夫崖上癡情人 奴與阿婆苦無依 忍羞含辱受欺凌 阿婆哭瞎一雙眼 內外奔忙瘦嶙峋 阿婆勸奴早改嫁 不違君命早脫身 官人 為何不歸 可知奴心? 官人 為何不歸 為何不把親人尋? 百般無奈擇配偶 嫁做別家享溫馨 接濟阿婆有余力 好似枯木又逢春 不想官人今突現 臉臟衣破汗涔涔 官人 怎地今日才歸?我的官人! 你我已成陌路人! 官人 怎地當歸不歸!我的官人! 注:[1]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時代。
在夫妻間的稱呼上,也是稱謂較多的朝代。靈感來源:當歸:是補血良藥,含有當其實而歸的意思。
當歸一名來源于一典故古時有一青年藥農當歸而不歸,害的妻子改嫁的沉痛教訓,遂將此藥取名為“當歸”。據傳古代云南邊疆某村莊有一青年藥農,新婚不久,為生活所迫進山挖藥;囑咐愛妻在家里艱苦度日,如果三年不能歸家允許她改嫁。
哪知青年一去三年,全無消息。婆婆見媳婦形體日瘦,神情日疲,生憐恤之心,勸她改嫁。
經不住人們的勸說而另擇配偶了。誰知她改嫁后不久的一天,采藥青年突然回來了。
后來人們記取青年藥農當歸而不歸,害的妻子改嫁的沉痛教訓,遂將此藥取名為“當歸”。
五、描寫中藥的詩句
《滿庭芳》
辛棄疾
“云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詞中巧借二十四味中藥名,活龍活現地刻畫出了一位貴婦人的形象。將她思念遠征沙場的丈夫的那一腔纏綿之意表達得淋漓盡致,生動地抒發了她怨恨戰爭給自己帶來夫妻久別、難以團聚的心聲。
《藥名詩》
洪皓
獨活他鄉已九秋,腸肝續斷更剛留;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治盡白頭。
該詩十分巧妙地將五味中藥“獨活、續斷、知母、相思子、白頭”嵌入詩中,表達了自己深沉摯誠的愛國懷鄉思母之懷,感人肺腑。
六、含有中藥名的詩句
驅豎子摘蒼耳 杜甫
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猶劇。畦丁告勞苦,無以供日夕。
蓬莠獨不焦,野蔬暗泉石。卷耳況療風,童兒且時摘。
侵星驅之去,爛熳任遠適。放筐亭午際,洗剝相蒙冪。
登床半生熟,下箸還小益。加點瓜薤間,依稀橘奴跡。
亂世誅求急,黎民糠籺窄。飽食復何心,荒哉膏粱客。
富家廚肉臭,戰地骸骨白。寄語惡少年,黃金且休擲。
http://**wornhome/blog/item/*
七、描寫醫藥的古詩詞
四季歌
春風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
遠志去尋使君子,當歸何必找澤蘭。
端陽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樂半年;
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
秋菊開花遍地黃,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國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來無處可防風,白芷糊窗一層層;
待到雪消陽起石,門外戶懸白頭翁。
馮夢龍的《桂枝兒》:
你說我,負了心,無憑枳實,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對威靈仙發下盟誓。細辛將奴想,厚樸你自知,莫把我情書也當破故紙。
想人參最是離別恨,只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黃連心苦苦嚅為伊耽悶,白芷兒寫不盡離情字,囑咐使君子,切莫做負恩人。你果是半夏當歸也,我情愿對著天南星徹夜的等。
中藥名聯
煩暑最宜淡竹葉
傷寒尤妙小柴胡
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旋復回朝,不愧將軍國老
紅娘子,插金簪,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蓯蓉出閣,宛若云母天仙
玫瑰花開,香聞七八里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丸
辛棄疾 滿庭芳
云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北宋 洪皓 集藥名次韻
獨活他鄉已九秋,腸肝續斷更剛留;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治盡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