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人知道描寫苗族蠟染的一句詩,詞或者句子么
《詩經》提到的有“綠兮綠兮,綠衣黃里”、“素衣朱繡”、“載玄載黃”等。
這是講染色的工具,相傳有染缸和染棒。根據顏料和染料的特性,分別采用膠黏劑和媒染劑,建立了套染、媒染以及“草石染”并用等工藝。
所以苗族蠟染歷史悠久,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蠟染歌》(古歌),敘述蠟染的起源。早在秦漢時代,苗族的先民就已經掌握了蠟染技術,據《貴州通志》記載:“用蠟繪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蠟,則花紋如繪”,這種蠟染布曾被稱為“闌干斑布”。
宋代五溪地區的“點蠟幔”(蠟染)已很盛行。明、清時代,黔中一帶苗族也多用蠟染衣料。
綜上所述,彩陶繪色、織物染色等歷史事實說明蠟染產生已經具備充分的條件。
供參考。
二、有沒有關于描寫蠟染這一手工藝品的詩詞歌賦
所謂詩詞歌賦,是人們對我國傳統文學的概稱;雖然如此,這一稱謂幾乎可說是業已概括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文化尤其是傳統文學的大成。
其中,詩詞在人們的通常思維中是有著嚴格格律(主要指平仄、用韻和對偶等嚴格要求)的兩種詩歌體式(古體詩的平仄略微放寬些),是不能亂行押韻和誤用平仄的;究其實,所謂的賦,其實也是有著非常嚴格的對仗規則和平仄要求,只是當今一些習作者因不知而寫著罷了。而這,無疑是對傳統文化的嚴重摧殘。
但這詩詞歌賦的創作還是有其自身的獨特要求和寫作技巧的,人們一旦掌握了,寫好它們應該也不是什么太難之事。
三、描寫青年有魄力的詩句有哪些
揮斥方遒意謂熱情和才華的奔放。
遒,強勁也。**沁園春?長沙》:“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意氣風發意謂意志力強,精神振奮,氣概豪邁。三國? 魏?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凌殘,義氣風發。
” 風華正茂意謂青春煥發,風采動人,才華橫溢。** 《沁園春?長沙》:“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形容青年人生氣 勃勃,追求上進的精神面貌。
學老于年意謂青年人好學、博學。《宋史?文苑傳七? 熊克》:“克幼而翹秀,既長,好學善屬文,郡博士胡憲器之,曰: ‘子學老于年,他日當以文章顯。
’ ” 芳年華月意謂美好的年華。南朝?宋?劉鑠《擬行行重 行行》:“芳年有華月,佳人無還期。”
逸群之才意謂才華橫溢、出眾。唐?楊炯《后周宇文公 神道碑》:“有如荀美,獨負逸群之才。”
燕侶鶯儔意謂有稱心如意的伴侶。亦可喻指年輕的女 伴。
元?徐琰《青樓十詠?小酌》:“結鳳世鸞交鳳友,盡今生 燕侶鶯儔。” 桃李爭春意謂年輕人向著美好的目標互相砥礪。
春華秋實意謂人生在青年時代開花,到將來結果。華, 花。
清?錢泳《履園叢話?夢幻?永和銀杏》揚州鈔關官署 東隅,有銀杏樹一株,其大數圍,直干凌霄,春花秋實。 ”亦作 “春花秋實”。
社會的柱石意謂青年能擔當社會重任的中堅力量。《漢。
四、描寫手工藝的詩句
1、織婦詞 唐代:元稹 繅絲織帛猶努力,變緝撩機苦難織。
東家頭白雙女兒,為解挑紋嫁不得。 檐前裊裊游絲上,上有蜘蛛巧來往。
一般的繰絲織作本來已夠費力的了,織有花紋的綾羅更是難上加難。撥動織機、變動絲縷,在織品上挑出花紋極為不易,需要很高的工藝水平。
培養挑紋能手實為不易,竟有巧女因手藝出眾為娘家羈留而貽誤青春。 2、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 宋代:黃公紹 年年社日停針線。
怎忍見、雙飛燕。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 春衫著破誰針線。
點點行行淚痕滿。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譯文 年年春社的日子婦女們停下針線,孤單的她怎忍看見,雙飛雙棲的春燕?今日江城春色已過去大半,我獨自還羈身于亂山深處,寂寞地佇立在小溪畔。
春衫穿破了誰給我補綴針線?點點行行的淚痕灑滿春衫。落日時分我解鞍駐馬在芳草萋萋的河岸,雖有花枝卻無人佩戴,雖有美酒卻無人勸酒把盞,縱然醉了也無人照管。
3、南鄉子·璧月小紅樓 宋代:孫惟信 塵暗鹔鹴裘。針線曾勞玉指柔。
一夢覺來三十載,休休。空為梅花白了頭。
譯文 灰塵蒙蓋了雁羽做的衣裳,縫制它曾讓你玉指多日繁忙。三十年過去猶如大夢一場,風流早成昔日往事,而今只能空對梅花嘆息,眼下我已白發蒼蒼! 4、觀鄭州崔郎中諸妓繡樣 / 詠繡障 唐代: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
繡成安向春園里,引得黃鶯下柳條。 譯文 黃昏余暉之下,廳堂前面鮮花嬌美。
一群可愛繡女,爭拿筆上繡床寫生。繡成美麗屏風,靜靜放進花園,逗得黃鶯好奇,離開柳條飛來。
5、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譯文 每天當雞叫的時候我就進入機房紡織,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三天就能在機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還故意嫌我緩慢松弛。
五、描寫年末的詩句
濃墨重彩春節詩 中國金壇新聞網 發表日期:2005年2月19日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歷代詩人著力描寫的重要內容。
在這些詩章中,有記錄各種傳統習俗的,有抒發個人情懷的,有描寫喜慶氣象的,可謂五彩紛呈。 臘月廿五日,人們開始打掃衛生,以迎新春。
清代詩人寫道:“茅舍春回事事歡,屋塵收拾號除殘。太平甲子非容易,新歷頒來仔細看。”
年末歲尾,百姓希望來年五谷豐登,有“祭灶”風俗。晚清詩人羅昭隱這樣描述:“一盞清茶一縷煙,灶神老爺上青天。
玉皇若問人間事,為道文章不值錢。” 除夕守歲,一家人開懷暢飲,團圓取樂,共祝新年。
宋代席振起在《守歲》詩中云:“相邀守歲阿咸家,蠟炬傳紅映碧紗。三十六歲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
歲尾年初,家家爆竹,戶戶焰火,不絕于耳,氣勢如虹。元代詩人趙孟頫在《歲月》中說:“柳絮飛殘鋪地白,桃花落地落階紅。
紛紛燦爛如星隕,霍霍喧逐似火攻。 ” 描寫春節喜慶氣氛者,王安石可算寫到極致,他的《元日》詩膾炙人口:“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尤眨馨研綠一瘓煞!? 更有文人志士借春節抒發情懷,留下不少上乘之作。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被俘,在獄中度過春節,他慷慨高歌:“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
清代林則徐流放新疆,時刻心系禁錮。1842年除夕他在伊犁過除夕,當夜心潮起伏,難以入眠,賦詩道:“流光代謝歲應除,無亦無心判莞枯。
裂碎肝腸憐爆竹,借棲門戶笑桃符。新幡彩勝為爭奮,晚節冰柯也不孤。
正是中原薪瞻日,誰能高枕醉屠蘇。”意境豪雄悲壯,讀來令人振奮。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留下不少的春節賦詩。**的“舉杯互敬屠蘇酒,席散分賞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遙祝延安景物華”;林伯渠的“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若狂。正是今年風景好,千紅萬紫報春光”,寫得有聲有色,無疑是對祖國的美好禮贊。
還有: 。
六、描寫春的詩句有哪些
陽春白曰風在香意謂春光明媚,春風傳遞著花朵的芬 芳。
語出晉?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意謂春雨落下,潤澤大地,萬物 欣欣向榮。
語出杜甫《春夜喜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意謂青草戀著春天,山里已有 了綠意。
語出唐?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意謂繁花盛開,常有花瓣落下, 花香隨著水流飄向遠方。
語出唐?劉奮虛《闕題 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意謂春天伴隨飄飛的雪花返回 大地,我怡然自得地在庭院中欣賞這一美景。語出唐?劉眘虛 《積雪為小山》。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意謂早春的湖水清澈,家家戶 戶的窗前都響起了鳥的歡鳴。語出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 尋》。
不覺春風換柳條意謂不知不覺中,柳條都綠了。唐?韓 混《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意謂春天的陽光溫暖大地,萬 物復蘇,煥發勃勃生機。 語出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隨風潛入夜,潤物絀無聲意謂春天的雨悄無聲息地潤澤著大地萬物。語出唐?杜甫《春夜喜雨》。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意謂一江春水碧綠得 像被染過一樣,剛出水的蓮葉浮在水面上宛如古錢。語出唐? 張籍《春別曲》。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意謂東風像太陽的使 者,吹到草上,吹到花上,讓萬物復蘇。東風,即春風。
語出 唐?錢起《春郊》。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意謂春風邁著輕盈的 腳步,沒有聒噪,只帶來滿園成排亮眼的杏花。
語出唐?趙嘏 《喜張潰及第》。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意謂春風吹拂,春草萌生,過不了多久,就會綠透江南的岸邊,明月的光輝能照亮路 途,什么時候才能照著返回故里。
語出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