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這首詩的大意
出自中唐詩人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賞析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 們。然而對于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游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 莫過于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 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 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 感。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 衣”,實為兩個詞組,而不是兩句句子, 這樣寫就從人到物,突出了兩件最普通 的東西,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 情。緊接兩句寫出人的動作和意態,把 筆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時此刻, 老母一針一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 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 縫制得更為結實一點兒罷。其實,老人 的內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 呢!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 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樸素自 然,親切感人。這里既沒有言語,也沒 有眼淚,然而一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 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一個讀 者的心弦,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 們親切的聯想和深摯的憶念。 最后兩句,以當事者的直覺,翻出進一 層的深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誰言”有些堪比作“誰知”和“誰將”,其 實按詩意還是作“誰言”好。詩人出以反 問,意味尤為深長。這兩句是前四句的 升華,通俗形象的比興,加以懸絕的對 比,寄托了赤子熾烈的情意:對于春天 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小小的萱草花表達 的孝心怎么報答得了呢。真有“欲報之 德,昊天罔極”之意,感情是那樣淳厚真 摯。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 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 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 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 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 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全 詩最后用一雙關句,寫出兒子對母親的 深情。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 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
二、《西北偏北》詩歌賞析
這是一首帶韻的詩歌,讀起來朗朗上口,韻律鏗鏘,西北深沉蒼涼的獨有風格歷歷在目。“羊馬很黑”,羊和馬當然有黑的,但不必太拘泥。沒有白的嗎,當然是有的,只是強調了黑這個顏色。飲酒還要落淚,還要把蘭州喝醉,口氣夠大的。
蘭州,一個大城市都被喝醉了,這是一種什么胸懷呢?令人慨嘆。看來是傷心了,非要喝個大醉酩酊不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生活不是桃花源。
為什么還要在中間加一個“西北偏北”呢,我想,還是強調這個地方,也有加強整首詩節奏韻律的考慮吧。但是不是可以不要這個“西北偏北”呢,值得考慮。
因生活居無定所而產生不良情緒,要把蘭州喝醉,確實是一個年輕人的情緒化表現。馬姓估計是回族的一個大姓,如英雄馬本齋。母親在喊他,而他是回族的后生,母親的心肝寶貝。
或者說他也是有心肺,有良知的主人公想到了麥加,伊斯蘭的圣地,也想到了姐妹,是什么原因讓他難于入睡呢?僅僅是居無定所嗎,估計還有別的吧。“河水的羊燈火的嘴”,這其實講的是河水邊的羊,燈火邊的嘴,隱喻了一種生活狀態,不很如意的生活。
“夜里唱過古蘭經做過懺悔”, 《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經典,用經典的真理,智慧與光芒來陶冶自己,反思自己的行為,該懺悔的也懺悔了。
孤獨多么強大,那是大西北的孤獨,大西北的寂寞,是對大西北現實的一種不如人意的傾吐。這孤獨多么害怕,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子,還能夠把黃河的水給殺了。殺了,就滿意了,就如愿以償了,有這種五體投地的酣暢淋漓,有這種從里到外的爽快。
如果僅僅只是殺了黃河水的痛快,那這首詩的意義就小了。作者深知自己寫這首詩的目的,在結尾,在這最后的兩行里,作者反復追問,這是誰的孤獨,這孤獨是誰?
有那么一種代天而言的味道。是啊,由于生活的不盡如意,所產生的孤獨與不爽恐怕不是一個人的,它即是個人的,又是這塊土地的。只有把這塊土地建設好了,才不會有那么多的孤獨與不爽。
整首詩有回環往復的韻味,有反復吟誦的內在脈息。地域特點濃郁,與整個大西北的蒼涼雄渾,長天遼闊深深契合,值得贊賞。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
小引,原名王朝暉,詩人、作家。筆名出自“無人可論江南事,小引春風上畫圖”。
楚天都市報、深圳特區報、武漢商報、《人與城市》等報刊專欄作家;《國家人文地理》特約撰稿人。
他的另外一些標簽,是武漢大學土建學院的老師、建筑工程師、旅行家,與中國諸多民謠歌手交情深厚的昔日樂隊貝斯手。
2000年以短詩《西北偏北》獲首屆榕樹下全球網絡文學大獎賽詩歌金獎,并被譜曲傳唱。著有詩集《我們都是木頭人》、《北京時間》、《即興曲》,散文集《悲傷省》、《世間所有的寂靜 此刻都在這里》。
三、形容住處的詞語有哪些
形容住處的詞語有:浮家泛宅、衡門圭竇、居無定所、牽船作屋、萍蹤浪跡。
釋義:
1. 【浮家泛宅】:泛:漂浮;宅:住所。形容以船為家,在水上生活,漂泊不定。
2. 【衡門圭竇】:衡門:橫木為門;圭竇:在墻上挖圭玉形的洞作窗。形容住所極其簡陋。
3. 【居無定所】:指沒有固定住所。形容人很忙或者十分貧窮。
4. 【牽船作屋】:拉住一小船作居室。形容生活貧窮,沒有固定的住所。
5. 【萍蹤浪跡】:象浮萍、波浪一般的無定。比喻到處漂泊,沒有固定的住所。
造句:
1. 與此同時,疍民是浮家泛宅,隨著水道能到達不同的村,不同的聚會演奏也使得冼星海的音樂啟蒙具有多元化特征。
2. 在公司破產之后,以前的別墅也換成了衡門圭竇。
3. 他這個人總是居無定所、行為怪異,讓人感到莫名其妙。
4. 在沒有錢的時候,只能牽船作屋,勉強過日子了。
5. 風塵天涯,恩仇快意;琴心劍膽,萍蹤浪跡;徐遣酒興詩懷,且縱才情雅趣。
四、游子吟的詩句意思是什么
1、譯文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 為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 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2、全文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游子:古代稱遠游旅居的人。
(2)吟:詩體名稱。
(3)游子: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鄉的游子。
(4)臨:將要。
(5)意恐:擔心。
(6)歸:回來,回家。
(7)言:說。
(8)寸草:小草。這里比喻子女。
(9)心:語義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10)報得:報答。
3、創作背景
《游子吟》題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于是寫出這首發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