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示科學的學習方法的古詩句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二、形容學習的詩句
關于學習的名人名言
把學問過于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培 根
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 ——弗萊格
重復是學習之母。 ——狄慈根
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么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 ——利希頓堡
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于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 ——佚 名
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勞
人天天都學到一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現昨日學到的是錯的。 ——B.V
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 ——笛卡兒
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 ——洛 克
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 ——阿卜·日·法拉茲
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 ——烏申斯基
游手好閑的學習并不比學習游手好閑好。 ——約·貝勒斯
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 ——普列漢諾夫
勤奮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韓愈
★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卡萊爾
★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 --華羅庚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好學者。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 --達·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 -郭沫若
★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 -茅以升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 --列賓
★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說空話 --愛因斯坦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真心英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自古以來學有建樹的人,都離不開一個“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愛迪生
★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卻步,只有意志堅強的人例外 --雨果
惜時
★你熱愛生命嗎?那么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富蘭克林
★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倫·凱勒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落日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 --陳師道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 --歌德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
★歲去弦吐箭 --孟效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蕭繹
勸導學生努力學習的格言:
千言萬語,從頭學起
立下大志,能辦大事
三分靠教,七分靠學
寫作沒有巧,多看多思考
刀越磨越亮,文越寫越好。
要想寫得好,必須肯動腦。
筆桿沒多重,不寫拿不動。
寫作如繡花,認真不出差。
少而不學,老而不識。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刀怕沒鋼,人怕沒志。
胸無大志,枉活一世。
三、關于學習方法的詩句
一、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譯文
富家的子弟不會餓死,清寒的讀書人大多貽誤自身。韋大人你可以靜靜地細聽,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陳。我在少年時候,早就充當參觀王都的來賓。先后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
二、冬夜讀書示子聿
【作者】陸游 【朝代】宋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三、觀書有感
【作者】朱熹 【朝代】南宋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四、柏學士茅屋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云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譯文
安史之亂的戰火使柏學士失去了官職,昔日常參議朝政,直言相諫的他,將茅屋搭建在險峻的碧山之中,隱居于此。但他仍象漢代文學家東方朔一樣的刻苦讀書,
雖然他年少,但已學業有成。觀茅屋戶外,那祥云如車蓋一樣密密地聚集,秋水順著道路,如大水決渠一樣地湍急流去。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一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五、《論語》
【作者】孔子 【朝代】春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鉆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
四、有哪些形容學習收獲的詩句和名言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5、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6、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論語·子張》:廣博地學習以堅定自己的意志,懇切的提問并且聯系實際進行思考。7、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孟子·離婁下》8、學至乎沒而后止。——《荀子·勸學》:學習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10、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1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里仁》1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14、行成于思,毀于隨。
——韓愈《進學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隨聲附和而毀掉。15、圣人無常師。
——韓愈《師說》16、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潛書·講學》17、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1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
五、形容學習態度認真的句子有哪些
1. 我沒有什么特別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
2. “世界上沒有笨的人,只有不勤奮的人”這句話是我們的語文董老師經常對我們說的一句口頭禪,告訴我們要勤奮學習,要珍惜時間,要樂于助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3. 竹根,即使被埋在地下無人得見,也決然不會停止探索而力爭冒出新筍。
4. 一帆風順,并不等于行駛的是一條平坦的航線。
5. 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
6. 沉湎于希望的人和守株待兔的樵夫沒有什么兩樣。
7. 春秋時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就闡述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說明,學習是要經過思考的,否則將一事無成。思考后就能得出學習成果,說的是非常對的。
8. 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躍,心靈的勤奮,就是天才。
9. 只要能收獲甜蜜,荊棘叢中也會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10. 瀑布——為了奔向江河湖海,即使面臨百丈深淵,仍然呼嘯前行,決不退縮
11. 只要不放棄努力和追求,小草也有點綴春天的價值。
12. 我們的事業就是學習再學習,努力積累更多的知識,因為有了知識,社會就會有長足的進步,人類的未來幸福就在于此。
13. 韓愈說過這樣一句話:“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努力。成績優與良;才思濃與淡,都是由勤奮注定的。
14. 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鋒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磨,也會生銹,成為廢物。
15. 勤奮靠的是毅力,是永恒。文學家說,勤奮是打開文學殿堂之門的一把鑰匙;科學家說,勤奮能使人聰明;而政治家說,勤奮是實現理想的基石;而平凡的人則說,勤奮是一種傳統的美德。可見,勤奮富有了多么巨大的底蘊與魅力,人類如果丟棄了它,絕對不行。
六、形容學習古詩的詩句
關于學習的名言學無止境。
——荀子2.學者先要會疑。——程頤3.學然后知不足。
——禮記4.活到老學到老。——諺語5.學習永遠不晚。
——高爾基6.重復是學習之母。——狄慈根7.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8.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9.單學知識仍然是蠢人。
——歌德10.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11.師以質疑,友以析疑。
——李惺12.不知則問,不能則學。——董仲舒13.學問難窮,幫親師取友。
——湯斌14.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子15.問學必有師,講習必有友。——陸佃16.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
——袁牧17.背得爛熟還不等于掌握知識。——蒙田18.愛學出勤奮,勤奮出天才。
——郭沫若19.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華羅庚20.學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
——李嘉圖2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22.勤學和知識是一對最美的情人。
——佚名2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佚名24.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增廣賢文》25.刀要磨才鋒利,人要學才聰明。——越南諺語26.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
——弗萊格27.聞見廣則聰明辟,勝友之而學易成。——魏源28.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
——弗萊格29.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張載30.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31.學者觀書,每見每知新意則學進矣。——張載32.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
——弗萊格33.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曹雪芹34.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
——烏申斯基35.不向前不知道路遠,不學習不明白真理。——諺語36.在學習中取得知識,在戰斗中取得勇敢。
——佚名37.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吳晗38.惜時、專心、苦讀是做學問的一個好方法。
——蔡尚思39.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40.作者不一定能寫到老,但是他一定應該學到老。
——佚名41.游手好閑的學習并不比學習游手好閑好。——約·貝勒斯42.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勞43.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普列漢諾夫44.要想一下子全知道,就意味著什么也不會知道。
——巴甫洛夫45.學到很多東西的決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東西。——洛克46.不奮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來窘隘而已。
——鄭板橋47.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達爾文48.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佚名49.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陶行知50.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孫中山51.多詐的人藐視學問,愚魯的人羨慕學問,聰明的人運用學問。
——培根52.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鄒韜奮53.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于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
——佚名54.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阿卜·日·法拉茲55.學貴精不貴博。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戴震56.人天天都學到一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現昨日學到的是錯的。
——B.V57.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么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利希頓堡58.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
——笛卡兒59.把學問過于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培根60.應當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知道一切。
——高爾基61.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學,如炳燭之光。——劉向62.把學問過于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
——培根63.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綴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陶淵明64.學習這件事不在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法布爾65.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
他們的獨創精神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貝弗里奇66.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67.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朱熹68.做學問的功夫,是細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飯一樣,要嚼得爛,方好消化,才會對人體有益。——**69.知識不是某種完備無缺、純凈無瑕、僵化不變的東西。
它永遠在創新,永遠在前進。——普良尼施尼柯夫70.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
——托爾斯泰71.攀登科學文化的高峰,就要沖破不利條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條件,并去創造新的條件。——高士其72.學習外語并不難,學習外語就像交朋友一樣,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見面,朋友之間就親密無間了。
——高士其73.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自然哲學使人精邃,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使人善辯。——培根74.天分高的人如果懶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
七、表達學習的詩詞
一、為學作事,忌求近功。
白話釋義:為學習做的事情,切忌過于急求功利。 朝代:明 作者:黃宗羲 出處:《明儒學案》 二、學者之患,在于好談高妙,而自己腳根卻不點地。
白話釋義:學者的憂慮,在于喜歡談論高妙,而自己卻不夠腳踏實地。 朝代:宋 作者:朱熹 出處:《朱子文集·答胡寬夫》 三、學者功夫,寧下而勿高,寧沉而勿浮。
白話釋義:學習的功夫,寧不恥下問而不能高傲,寧沉默而不能浮躁 朝代:明 作者:胡居仁 出處:《居業錄學問》 四、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白話釋義:東西要一點點積少成多,書要熟讀才會理解里面的意思 朝代:清 作者:張伯行 出處:·《學規類編》 五、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白話釋義: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勞神而沒有什么收獲 朝代:春秋 作者:孔子 出處:《論語十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