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詠物抒情的詩詞
葬花吟
《紅樓夢》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鄉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著處;
手把花鋤出鄉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捧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掉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二、有什么詠物抒懷的古詩
詠物抒懷的古詩
梅花 / 梅
作者: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詠柳 / 柳枝詞
作者: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墨梅
作者: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版本一)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版本二)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菊花
作者: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三、詠物抒情的詩有哪些
抒情詩 《錦瑟》——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萬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己亥雜詩》——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秋風清》——唐·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敘事詩 《石壕吏》——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木蘭辭》——南北朝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賣炭翁》——唐·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官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送別詩 《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送元二使安西(一作渭城曲)》——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思鄉詩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靜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雜詩》——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山水田園詩 《過故人莊》——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飲酒》其五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懷古詩(詠史詩) 《赤壁》——唐·杜牧 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銷二喬。
《絕句》——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過華清宮》——唐·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詠物詩 《詠石灰》——明·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顧,要留清白在人間。
《題竹石》——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墨梅》其三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四、有什么詠物抒懷的古詩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菊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詠蟬》【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呤。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石灰吟》【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王安石《梅花》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鄭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李賀《馬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五、詠物抒懷的古詩有哪些
鄭板橋的《題竹石畫》(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李商隱《初食筍呈座中》(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云一片心。)
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東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李商隱《屏風》(六曲連環接翠幃,高樓夜半酒醒時。掩燈遮霧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蘇軾的《東欄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六、有什么詠物抒懷的古詩
詠物抒懷的古詩梅花 / 梅作者: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春夜喜雨作者: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詠柳 / 柳枝詞作者: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墨梅作者: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版本一)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版本二)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作者: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菊花作者:元稹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七、詠物抒情的詩有哪些
抒情詩《錦瑟》——唐·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萬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己亥雜詩》——清·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秋風清》——唐·李白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敘事詩《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木蘭辭》——南北朝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賣炭翁》——唐·白居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官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送別詩《別董大》——唐·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送元二使安西(一作渭城曲)》——唐·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思鄉詩《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靜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雜詩》——唐·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山水田園詩《過故人莊》——唐·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飲酒》其五——晉·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懷古詩(詠史詩)《赤壁》——唐·杜牧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銷二喬。
《絕句》——宋·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過華清宮》——唐·杜牧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詠物詩《詠石灰》——明·于謙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顧,要留清白在人間。
《題竹石》——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墨梅》其三——元·王冕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八、關于詠物抒情的詩
景抒情 這是詩歌慣用的“伎倆”,凡詩歌中有描寫的景物,一般都具有這一作用。
“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曾鞏的《詠柳》:“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崔灝《黃鶴樓》)
日暮鄉關何處去,煙波江上使人愁。(同上)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王維《送別》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王維 《田園樂七首》)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杜甫《春日億李白》)
極蒲三春草,高樓萬里心 (賈至《岳陽樓宴》)
青山數行淚,滄海一窮鱗 (劉長卿《負譴后登干越亭》
暮熱游荷池上 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齊安郡中偶題 杜牧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