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人技藝高超的俗語`詩句`諺語
1、閻王老子做木匠——鬼斧神工
2、太上老君煉丹——爐火純青
3、電線桿上練把式——藝高膽大
4、半天云里拍巴掌——高手
5、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唯手熟爾。”——宋歐陽修《賣油翁》
譯:于是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蘆里,油從錢孔注入而錢卻沒有濕。于是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熟練罷了。”
6、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戰國《莊子·徐無鬼》
譯:郢都有個人用石灰涂在他的鼻尖上,像蒼蠅翅膀(那樣薄),讓一個叫石的工匠用斧頭削掉它。叫石的工匠揮起斧子像一陣風似的,放手砍去,石灰都砍掉了而鼻子一點沒受傷。那個郢都人站著面不改色。
二、形容用功的詩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有點牽強。
推薦古文《送東陽馬升序》里面好多句子描寫宋濂讀書之用功。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硯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
以上是節選。
三、求古代煉丹房的布局和這樣練丹
煉丹藥物
常用的煉丹藥物有礦石和草藥等:
金
銀
銅
鉛
錫
汞
石灰
礬石
芒硝
石炭
石棉
砒霜
朱砂
雄黃
雌黃
云母
曾青
硫磺
戎鹽
硝石
煉制方法
煉制的方法主要有:
煉(加熱)
鍛(高溫加熱)
養(低溫加熱)
炙(局部加熱)
抽(蒸餾)
飛升(升華)
淋(過濾)
澆(冷卻)
煮(加水加熱)
歷史
外丹術形成于道教形成以前,道教出現以后,成為道士實現長生不老的手段之一。
煉(外)丹術在唐朝發展最盛,到北宋后逐漸衰落。
重要著作與人物
重要的煉丹術文獻有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被稱為“萬古丹經王”。此外葛洪和陶弘景也是著名的煉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