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賞菊花的詩句
《菊》:“雪菊金英兩斷腸,蝶翎蜂鼻帶清香。
寒村宿霧臨幽徑,廢苑斜暉傍短墻。近取松筠為伴侶,遠將桃李作參商。
年來病肺疏杯酒,每憶龍山似故鄉。”(唐彥謙) 《菊》:“籬下霜前偶得存,忍教遲晚避蘭蓀。
也銷造化無多力,未受陽和一點恩。栽處不容依玉砌,要時還許上金尊。
陶潛歿后誰知己,露滴幽叢見淚痕。”(李山甫) 《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桓景登高事可尋,黃花開處綠畦深。
消災辟惡君須采,冷露寒霜我自禁。籬物早榮還早謝,澗松同德復同心。
陶公豈是居貧者,剩有東籬萬朵金。”(元稹) 《菊花》:“桓景登高事可尋,黃花開處綠畦深。
消災辟惡君須采,冷露寒霜我自禁。籬物早榮還早謝,澗松同德復同心。
陶公豈是居貧者,剩有東籬萬朵金。”(徐夤) 《菊》:“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開。
榮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靃靡寒潭側,豐茸曉岸隈。
黃花今日晚,無復白衣來。”(李嶠) 《菊》:“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李商隱) 《菊》:“籬落歲云暮,數枝聊自芳。
雪裁纖蕊密,金拆小苞香。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叢莫輕薄,彼此有行藏。”(羅隱) 《菊》:“日日池邊載酒行,黃昏猶自繞黃英。
重陽過后頻來此,甚覺多情勝薄情。”(鄭谷) 《菊》:“王孫莫把比荊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鄭谷) 《菊》:“東籬搖落后,密艷被寒催。
夾雨驚新拆,經霜忽盡開。野香盈客袖,禁蕊泛天杯。
不共春蘭并,悠揚遠蝶來。”(無可) 《菊》:“細麗披金彩,氛氳散遠馨。
泛杯頻奉賜,緣解制頹齡。”(徐鉉) 《白菊》三首(司空圖): “不疑陶令是狂生,作賦其如有定情。
猶勝江南隱居士,詩魔終裊負孤名”; “自古詩人少顯榮,逃名何用更題名。詩中有慮猶須戒,莫向詩中著不平”; “登高可羨少年場,白菊堆邊鬢似霜。
益算更希沾上藥,今朝第七十重陽”。 《白菊》三首(司空圖): “人間萬恨已難平,栽得垂楊更系情。
猶喜閏前霜未下,菊邊依舊舞身輕。 莫惜西風又起來,猶能婀娜傍池臺。
不辭暫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卻回。 為報繁霜且莫催,窮秋須到自低垂。
橫拖長袖招人別,只待春風卻舞來。” 《白菊》:“所尚雪霜姿,非關落帽期。
香飄風外別,影到月中疑。發在林凋后,繁當露冷時。
人間稀有此,自古乃無詩。”(許棠) 《白菊》:“秋天木葉干,猶有白花殘。
舉世稀栽得,豪家卻畫看。片苔相應綠,諸卉獨宜寒。
幾度攜佳客,登高欲折難。”(張蠙) 《對菊》:“九日不出門,十日見**。
灼灼尚繁英,美人無消息。”(賈島) 《對菊》:“無艷無妖別有香,栽多不為待重陽。
莫嫌醒眼相看過,卻是真心愛澹黃。”(齊己) 《對菊》:“蝶醉風狂半折時,冷煙清露壓離披。
欲傾琥珀杯浮爾,好把茱萸朵配伊。孔雀毛衣應者是,鳳凰金翠更無之。
何因栽向僧園里,門外重陽過不知。”(齊己) 《詠菊》:“霜間開紫蒂,露下發金英。
但令逢采摘,寧辭獨晚榮。”(陳淑達) 《秋菊》:“擢秀三秋晚,開芳十步中。
分黃俱笑日,含翠共搖風。碎影涵流動,浮香隔岸通。
金翹徒可泛,玉斝竟誰同。”(駱賓王) 《霜菊》:“素萼迎寒秀,金英帶露香。
繁華照旄鉞,榮盛對銀黃。琮璧交輝映,衣裳雜彩章。
晴云遙蓋覆,秋蝶近悠揚。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觴。
滿叢佳色在,未肯委嚴霜。”(席夔) 《霜菊》:“秋盡北風去,律移寒氣肅。
淅瀝降繁霜,離披委殘菊。華滋尚照灼,幽氣含紛郁。
的的冒空園,萋萋被幽谷。騷人有遺詠,陶令曾盈掬。
儻使懷袖中,猶堪襲余馥。”(無名氏) 《野菊》:“晚艷出荒籬,冷香著秋水。
憶向山中見,伴蛩石壁里。”(王健) 《野菊》:“苦竹園南椒塢邊,微香冉冉淚涓涓。
已悲節物同寒雁,忍委芳心與暮蟬。細路獨來當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處,不敢霜栽近御筵。”(李商隱) 《采菊》:“簇簇竟相鮮,一枝開幾番。
味甘資麹糵,香好勝蘭蓀。古道風搖遠,荒籬露壓繁。
盈筐時采得,服餌近知門。”(李建業) 《折菊》:“籬東菊徑深,折得自孤吟。
雨中衣半濕,擁鼻自知心。”(杜牧) 《詠新菊》:“黃金色未足,摘取且嘗新。
若待重陽日,何曾異眾人。”(姚合) 《詠白菊》:“雖被風霜競欲催,皎然顏色不低摧。
已疑素手能妝出,又似金錢未染來。香散自宜飄淥酒,葉交仍得蔭香苔。
尋思閉戶中宵見,應認寒窗雪一堆。”(羅隱) 《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 《憶白菊》:“稚子書傳白菊開,西成相滯未容回。
月明階下窗紗薄,多少清香透入來。”(陸龜蒙) 《庭前菊》:“為憶長安爛熳開,我今移爾滿庭栽。
紅蘭莫笑青青色,曾向龍山泛酒來。”(韋莊) 《十日菊》:“昨日尊前折,萬人酣曉香。
今朝籬下見,滿地委殘陽。得失片時痛,榮枯一歲傷。
未將同腐草,猶更有重霜。”(薛瑩) 《十日菊》:“ 節去蜂愁蝶不知,曉庭還繞折殘枝。
二、范云有哪些是描寫酒的詩句呢
范云(451?503年),南朝詩人。
字彥龍,南朝舞陰(今河南泌陽北)人。范縝從弟。
年少即能賦詩,兼善屬文,下筆成章。官至侍中、吏部尚書、尚書右仆射,封霄城侯。
有集三十卷,已佚。范云描寫酒的詩句有: 對酒心自足,故人來共持。
方悅羅衿解,誰念發成絲。 徇性良為達,求名本自欺。
迨君當歌日,及我傾樽時。 ——《當對酒》 春釀煎松葉,秋杯浸菊花。
相逢寧可醉,定不學丹砂。 ——《贈學仙者》 對酒誠可樂,此酒復芳醇。
如華良可貴,似乳更甘珍。 何當留上客,為寄掌中人。
金樽清復滿,玉椀亟來親。 誰能共遲幕,對酒惜芳辰。
君歌尚未罷,卻坐避梁塵。 ——《對酒》。
三、《皺菊》講的是什么啊
在陽光明媚的阿姆斯特丹,惠英(全智賢飾演)從燦爛的雛菊花園前走過,她是個畫家,溫柔而恬靜的特質和這個溫和的老城市很相配,和她一樣住在這座有著大運河的古老城市的還有位殺手(鄭宇成飾演),然而,殺手愛上了這個喜歡雛菊的女孩。
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因此每天把一束帶著清香的雛菊偷偷送到惠英窗前成了殺手表達感情的方式。 惠英對這位偷偷送她雛菊的神秘人越來越有好感,她一天天地等待,期望有一天能見到這位神秘人,活潑的她漸漸地變得悲觀,她不明白為什么對方老是藏匿在黑暗中。
同樣痛苦的還有殺手,作為一個沒有未來的人,他始終不敢鼓起勇氣當面向惠英表達自己的心意。 然而,國際型警政宇(李成宰飾演)的到來讓殺手感到憤怒,來追捕殺手的政宇同樣喜歡上了恬靜的惠英,陰錯陽差之間,惠英錯將政宇當成是送雛菊的神秘人,一下墮進了愛河。
殺手憤怒了,他既要擺脫政宇的追捕,又面臨著心上人被搶走的危險,兩人的較量再所難免,而無助的惠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