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句話叫:"有眼不識荊山玉” ,荊山玉何許人也
“有眼不識金鑲玉”這句俗語乃是由“有眼不識荊山玉”諧音訛傳而來。而“有眼
不識荊山玉”這句俗語則典出《韓非子·和氏》:春秋時期,楚人卞和看見一只鳳凰落在荊山(位于今湖
北南漳縣境內)的一塊青石上。由于當時的人們皆認為鳳凰神鳥不落無寶之地。于是,卞和就認定那塊青
石中必有寶玉,便將它獻給了楚厲王。楚厲王命玉工辨識,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楚厲王大怒,命
人砍下了卞和的左腳。楚厲王死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寶。楚武王又命玉工辨識,玉工仍然說那只
是一塊石頭。于是,卞和又因為欺君之罪而失去了右腳。楚武王死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
下痛哭,一直哭得淚水流盡、眼中滴血。楚文王聽說此事后,感到很奇怪,便派人去問他:“天下受刑被
砍掉腳的人很多,你為什么如此悲傷?”卞和答:“我悲傷的不是被砍掉了雙腳,而是美玉被當成石頭、
忠貞之士被當成騙子。”楚文王聽后便命玉工剖開璞玉,發現里面果真是一塊稀世之寶玉。后來,為了彰
顯卞和之名,楚文王遂將此玉命名為“和氏璧”。因和氏璧出自荊山,故后人又稱之為“荊山玉”,如三
國·曹植《與楊祖德書》中即有句云:“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
二、求 關玉石的詩句
1)國運興則玉業旺,國運興則玉運興。
——民間諺語
2)每臨滄海覓珠玉,遍借金針繡鳳凰
——對聯
3)隋珠和璧,明月清風
——對聯
4)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唐.李商隱詩句
5)洛陽親友若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王昌齡詩句
6)玉在山而木潤,玉韞石而山輝。
——前人句
7)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唐.李白詩句
8)贊日之異月之恒,喜國之瑞玉之祥
——對聯
9)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凡人回。
——唐?王翰詩
10)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唐.李白詩
11)鳳至金風舞,柳拂玉堂春
——對聯
12)知其是玉疑非玉,謂此非真孰為真。
——清.乾隆詩句
13)磊落光明其人如玉,慈祥豈弟與物皆春
——清.曾國藩聯
14)璧十五城方得價,樹三千年一開花
——近代?梁啟超聯
15)家家抱荊山之玉,人人所握靈蛇之珠。
——現代.徐遲句
16)清思握珠玉,虛懷學古今。
——仿于右任聯
17)凈瓶甘露年年盛,紫竹玉果歲歲青。玉面潔凈清世塵,禪心慈悲渡眾生。
——袁嘉騏?詠觀世音菩薩
18)明珠還合浦,寶輝耀東南。
——喜慶香港回歸
三、與玉石相關的詩句
1.玉在山而木潤,玉韞石而山輝. 2、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3、玉聲貴清越,玉色愛純粹.作詩亦如之,要在工夫至. 4、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5、玉器七千陳湛露,翠蛾三百舞靈風. 6、玉瓶瀉尊中,玉液黃金脂. 7、玄關評兔角,玉器琢雞冠.傲野高難狎,融怡美不殫.冀迎新渥澤,遽逐逝波瀾. 8、小序見賣玉器者.或人欲買.疑其是珉.不肯成市.聊作此詩. 9、細觀玉軒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復雕琢,片玉萬黃金. 10、天公嬌子性通靈,風沙磨礪俏玉容.冰晶玉肌飄清韻,暴雨洗禮駐彩虹. 11、緬思冰雪容,重想金玉玉器.可但發其蒙,端能病斯愈. 12、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13、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4、綠水結綠玉,白波生白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