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粽子的詩句
1: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唐杜甫《端午日賜衣》
3:靈均死波后,是節常浴蘭。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4: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5: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正月十五夜》
6: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宋楊無咎《齊天樂端午》
7: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8: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上元竹枝詞》
9: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宋蘇軾《少年游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10:朱顏老去,清風好在,未減佳辰歡聚。趣臘酒深斟,菖蒲細糝,圍坐從兒女。還同子美,江村長夏,閑對燕飛鷗舞。——宋晁補之《永遇樂端午》
11: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唐殷堯潘《端午日》
12: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蘇軾《浣溪沙端午》
13:醉看葵柳懷舊事,饞思櫻筍夢吾廬。向時癡絕今愁絕,自讀《離騷》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懷舊》
14: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元夕無月》
二、有不喜歡吃粽子的么
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我們許多傳統節日都搞不清來歷,端午節只是其中之一。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端午節,本名端五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天長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作端午。
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于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宋景為了討好皇帝,避“五”字的諱,將“端五”正式改為“端午”。
關于端午的起源,就史籍來看,截至六朝,共有五種說法:一說是紀念屈原;一說是紀念介之推,流行于山西一帶;一說是紀念伍子胥,吳楚兩地習俗;一說是紀念曹娥,浙江會稽一帶習俗;一說是祭“地臘”,道教弟子的風俗。另有學者認為端午節是古代的兒童節,因為這個節日圍繞兒童的活動較多,比如給兒童掛香包、吃喜蛋、點雄黃等等。
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后端午節的內容為紀念屈原一說流傳最廣。
吃粽子、懸白艾、菖蒲、戴香草驅五毒、射柳是端午節傳統風俗習慣及活動。婦女和孩子們喜歡用絲綢之類縫制成小小的粽子、雞心、葫蘆、櫻桃、桑葚以及小猴、小虎形狀的手工藝品,或用絲線纏成小小的粽子,端午節時和香包一塊兒,選出一兩件掛在胸前。
認為這樣做可以防病,戴到端陽正午時,把它扔掉,稱謂“扔災”。現在多數地方把端午節和屈原聯系得最緊密。
屈原的故事是這樣的:戰國時期,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
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國。
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皇撤離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汨羅江的滾滾激流中。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并紛紛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免遭傷害。從此,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地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這種風俗漸漸擴展開了。杭州市蔣村的劃龍船比賽遠近聞名,今年規模聽說更大。
三、描寫棕子的好詞好句
1、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了出來,我貪婪地嗅著這一絲絲、一縷縷棕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2、粽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后,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
3、輕輕剝開青綠色的粽葉,一股粽香味撲鼻而來,露出乳白色的糯米。沾點白糖,輕咬一口。
嗯,粽子的味道真好!4、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里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了!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呢!我要開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
我真喜歡粽子呀!5、粽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后,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
四、端午吃棕子這個傳說的由來
于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
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
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五月初五端午節; 雄黃燒酒菖蒲劍; 三角棕子裹糯米, 各色香袋掛胸前。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但在世界的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吃粽子的習俗。端午節,又名端陽、重午、端五、重五、端節、蒲節、天中節、詩人節、女兒節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有許多說法。
過去比較通行的說法是楚國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人們為了紀念他,才有五月五端午節。但是近代學者的研究證明,端午節的許多活動早在屈原以前就存在了,據宋高承《事物紀源》記載,端午源于春秋時期。
越王勾踐為了操練水兵而劃龍舟,這說明端午節起源較早。也有人認為該節是龍圖騰的祭祀節日,或來源于 夏至,或起源于惡日。
還有的認為是紀念伍子胥投錢塘江,還有曹娥救父之說。也有人主張五月五端午節與介子推有關。
還有的說是為了祭祀先祖。類似傳說五花八門。
端午節的起源可能是為了祭祀水神或龍神而舉行的祀神儀式,后來各地又根據自己的歷史文化,對端午節起源作了自己的解釋,其中紀念屈原是比較流行的說法。? (一)祀神? 端午節是一個祭祀諸神的節日,其中有屈原、曹娥、蠶神、農神、張天師和鐘馗之祭。
? 曹娥是浙江地區五月五日祭祀的神靈之一,至今民間還流傳有關歷史傳說。由于她是孝女的楷模,為東漢時期的統治者所提倡,于是加以宣傳,并把她與龍舟聯系起來。
浙江建德地區認為白娘子盜仙草救了許仙,也救了百姓,所以當地在端午節祭白娘子。? 端午節的另一避邪之神是鐘馗。
是日各戶都購買鐘馗圖,掛于門上驅鬼,各戶之間也以贈送鐘馗像為榮。鐘馗既可打鬼,又可驅疫。
古代早期就迷信鐘馗,如銅鏡上的圖案。張天師、鐘馗皆為道教歷史人物,道教正是善于驅鬼降妖,而五月五日為毒月日,自然會把道教的神仙搬到節日中來,所以這是較晚興起的信仰。
? 浙江衢州地區把五月五視為藥王神農的生日,以該日陰晴占卜年成好壞及藥品的質量。而端午采藥則由來已久,在全國各地都較流行。
? 另外,在福州稱瘟神為大帝,曾修建廟宇供奉,五月端午舉行大帝誕,殺牲祭祀,搭臺唱戲。而浙江湖州地區過謝蠶神節。
? (二)劃龍舟 劃龍舟是端午節的重要活動,中國絕大多數縣市在端午節劃龍舟。所謂龍舟,就是龍與船的結合,是一種以龍為標志的競賽船只。
劃龍舟不僅在漢族地區流行,在少數民族地區也相當活躍,如壯族、傣族、苗族都有盛大的龍舟賽會,云南西雙版納舉行潑水節活動時,傣族也舉行龍舟比賽,龍舟華麗,觀者人山人海,頗有民族特色。另外在朝鮮族、白族、土家族、拉祜族、仫佬族、京族、黎族地區,也過端午節,劃龍舟,其中滿族又稱“重五節”。
龍舟的特征表現在龍頭、龍尾上,此外還有各種裝飾,如舟上有神樓、神位、旗幟、彩燈、大鼓、銅鑼等等。每逢端午節時,事先要修龍舟,訓練水手,到節日進行龍舟比賽。
比賽前,必須請龍、祭龍,然后進行競渡。? 劃龍舟的主要目的:一是祈求農業豐收,二是驅除瘟疫。
有的地方還以龍舟送鬼,即驅邪避瘟疫。在廣東民間流行一種紙符,書有“天生火官除百害,八卦水御滅兇災”,就是劃 龍舟時用的,目的是去災求吉。
? (三)吃粽子? 粽子,又稱角黍。角黍的做法是把粽葉即大竹葉泡濕,糯米發開,以肉、豆沙、棗仁等為餡,包成三角或四角形狀,蒸煮熟而食之。
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呢?傳說是為了紀念歷史人物屈原,向他獻的供品。其實吃粽子懷念屈原是較晚的,在此之前粽子是一種夏令或夏至食品,同時用以祭祀水神或龍,后來才把紀念屈原附會上去,并流傳至今。
? 端午節的特點和活動內容,在一首民謠中有充分的反映:? 五月五,是端陽。? 門插艾,香滿堂。
? 吃粽子,灑白糖。? 龍船下水喜洋洋。
? 雞蛋也是端午節的重要食品,早晨小孩還沒出被窩時,大人就把雞蛋送到小孩嘴邊,認為雞蛋有健身之效,也與蛋生神話有關。? 雄黃酒,是酒內加入藥物——雄黃,其中含三硫化二。
五、給點端午節幽默句子
1.雖然你身體很好,但屈原說:多鍛練身體,少打麻將,才能多吃粽子,天天健康。
2.我絕望了,紫霞離開了我,師傅太嘮叨,牛魔王欠的錢又不還,好不容易買下水簾洞又被菩薩惡意收購,只剩下一毛錢發條短信祝二師弟端午快樂!
3.聽說今年端午節期間出了個怪事,我當時正好路過,但我不相信我所見到的一切:那只豬居然真地像人一樣拿著手機在看短信!
4.很久以前,屈原先生下崗后發明了粽子,可是不但銷量不好,還要受地痞剝削,心灰意冷,終于跑到廣東跳海了搞笑短信。
5.☆你的臉比陳世美還美你的眼比諸葛亮還亮;我的愛比魯智深還深我的情比關云長還長,但我的諾言比孫悟空還空。端午節快樂
6.不管天多高,海多深,鋼多硬,風多大,尺多長,河多寬,酒多烈,冰多冷,火多熱……我只想告訴你,這些都不關你的事!
7.知道我想啥嗎?想你!知道為啥想你嗎?因為喜歡你!知道為啥喜歡你嗎?因為你有味道!知道為啥有味道嗎?因為你是粽子。祝你端午節快樂喲!
8.端午節餓了咋辦?來份火鍋涮涮!渴了咋辦?去海邊轉轉!沒錢咋辦?找個傻子騙騙!沒膽咋辦?找拉登練練!要是想你咋辦?到豬圈看看
9.端午節想你是最快樂的事;見你是最開心的事;愛你是我永遠要做的事;把你放在心上是我一直在做的事;不過,騙你是剛剛發生的事。
10.你有天使般容顏,魔鬼般身材,就連你放屁的姿勢都那么完美無暇。可在大庭廣眾之下,控制一下節奏好不好?端午節快樂。
11.關掉你的手機,慢慢的閉上眼睛,想想我,想想粽子,你會發現我和粽子一樣可愛。端午節快樂!搞笑祝福語
12.想念你的微笑,回味你的味道,脫掉你的外套,露出你的美妙,控制我的心跳,壓抑我的狂燥,想想我的需要,還是早點把你干掉……啊,粽子,節日快樂!
13.您手機6月起已具買粽子功能,預訂粽子撥110,送貨119,有疑問請與本中心聯系,網址:三達不溜點不坑你坑誰點抗么!
14.喜訊:端午節當天,**頭兩位數字是13的用戶,可以到街邊小攤上免費領取粽子,當然,事先要抹上燙傷膏以防被攤主的開水潑到。
15.秘訣:將手機用粽葉包好,放在鍋里煮60分鐘,手機電池續電能力將延長兩倍,信號增強,而且打電話時能聞到粽子香味。
16.端午節電信新功能測試,本月免費,請按任一數字鍵測試你的智……………測試您的智商為零。
17.端午節,我好想請你去體驗一下KTV!知道什么是KTV嗎?就是K你一頓,再T你一腳,最后我再做個V的手勢!耶!端午節搞笑短信。
18.我是粽葉你是米,一層一層裹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記得給我發信息,不然粽子噎死你!端午節快樂!
19.脫去你的外衣,你是那樣白嫩,發著淡淡的幽香,舔一舔再咬上一口,我心飛上九霄云外,啊,粽子我的至愛!
20.聞著粽子的飄香,想起遠方的你是否安好?讓我們托偉大詩人的福多吃些粽子!快快樂樂過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