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悼念親人的詩句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出自:[漢]韓嬰《韓詩外傳》親人已仙游,未呈兒孫福。游魂于千里,如何度思量。
親人仙游去,兒孫福未觸。游魂千里處,思量千百度。
親人已仙游,未聚兒孫樓。游魂千里奏,如何思量愁。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1]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注釋】[1]孟啟《本事詩·徵異第五》載張姓妻孔氏贈夫詩:“欲知腸斷處,明月照孤墳。” 蘇軾十九歲與同郡王弗結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調和,甘苦與共。
十年后王弗亡故,歸葬于家鄉的祖瑩。這首詞是蘇軾在密州一次夢見王弗后寫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
生者與死者雖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紐帶卻結而不解,始終存在。“不思量,自難忘”兩句,看來平常,卻出自肺腑,十分誠摯。
“不思量”極似無情,“自難亡”則死生契闊而不嘗一日去懷。這種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難以消除。
讀慣了詞中常見的那種“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柳永)的愛情濃烈的詞句,再來讀蘇軾此詞,可以感受到它們寫出不同人生階段的情感類型。前者是青年時代的感情,熱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
后者是進入中年后一起擔受著一生憂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樣,平淡無奇,然而淡而彌永,久而彌篤。蘇軾本來欣賞“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的藝術風格,這首詞表達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此詞還有一個值得注意之處,即這次夢中的夫妻相會,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別的烙櫻夢中的王弗“小軒窗,正梳妝”,猶如結縭未久的少婦,形象很美,帶出蘇軾當年的閨房之樂。但是十年來的人世變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創傷在雙方都很顯然。
蘇軾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塵滿面,鬢如霜”,心情十分蒼老。王弗見了蘇軾,也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似乎在傾訴生離死別后的無限哀痛。
生活的磨難,對于無意識的夢境,同樣起著潛在而深該的影響。末了三句設想亡妻長眠于地下的孤獨與哀傷,實際上兩心相通,生者對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二、悼念親人的詩句家人去世,送葬前的詩句
1、遣悲懷三首·其二 唐代:元稹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身后意 一作:身后事)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譯文:往昔曾經戲言我們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說的展現在眼前。
你穿過的衣裳已經快施舍完了,你的針線盒我珍存著不忍打開。 因懷念你我對婢仆也格外戀愛,多次夢到你我便為你焚紙燒錢。
誰不知夫妻永訣人人都會傷懷,想起許多往事令人極度地傷悲。 2、遣悲懷三首·其一 唐代:元稹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藎篋 一作:畫篋)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譯文:你如同謝公最受偏愛的女兒,嫁給我這個貧士事事不順利。
你見我沒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釵因我相求而買酒。 你用野蔬充饑卻說食物甘美,你用落葉作薪你用枯枝做炊。
如今我高官厚祿你卻離人間,為你寄點延請僧道超度士靈。 3、遣悲懷三首·其三 唐代:元稹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譯文:閑坐無事為你悲傷為我感嘆,人生短暫百年時間又多長呢! 鄧攸沒有后代是命運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鳴。
即使能合葬也無法傾訴衷情,來世結緣是多么虛幻的企望。 只能睜著雙眼整夜把你思念,報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雙眉。
4、青衫濕·悼亡 清代:納蘭性德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 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
忽疑君到,漆燈風飐,癡數春星。 譯文:最近有太多的傷心事,我能與誰傾訴于這漫漫長夜?一切聽從命運的安排,早春時節,窗外綠影婆娑,大雁歸來,黃鶯歌舞,任憑淚流滿面。
當年與你欣賞美景,如今卻喪失了,辜負了往日的一片深情。忽然一陣風吹,明燈隨風搖動,我以為是你的魂魄回來了,罷了,我只能癡情地數星等待。
5、妾薄命·為曾南豐作 宋代:陳師道 主家十二樓,一身當三千。 古來妾薄命,事主不盡年。
起舞為主壽,相送南陽阡。 忍著主衣裳,為人作春妍。
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死者恐無知,妾身長自憐。
葉落風不起,山空花自紅。 捐世不待老,惠妾無其終。
一死尚可忍,百歲何當窮? 天地豈不寬?妾身自不容。 死者如有知,殺身以相從。
向來歌舞地,夜雨鳴寒蛩。 譯文:我夫主家富貴豪華,高樓連云;我受到夫主的看重,寵愛集于一身。
自古以來女子薄命的不知有多少,如今輪到我,侍奉夫主,不能盡自己的天年。 正在輕歌曼舞為夫主祝壽,忽然間送殯南陽雨淚漣漣。
我怎忍心穿著夫主為我做的衣裳,為別人歌舞打扮強作歡顏? 我悲痛呼叫,聲徹云天;我淚如雨下,灑到黃泉。 死去的人恐怕不會知道,我是這樣地日日夜夜惆悵自憐。
殘葉落地,秋風再也不能把它吹回故枝;空曠的山野中,花兒寂寞地開放,一片慘紅。 你撒手西歸還不待年老,我受到你的恩惠,卻已是無盡無窮。
死亡的痛苦還能夠忍受,茍活世上的慘味,何時能夠告終? 誰說天不高地不廣?只不過我自己不能與世相容。 死去的人如果有知覺,我一定會殺身到地下相從。
先前歌舞繁華之地,如今是一派荒涼,只有瀟瀟夜雨,把凄涼的蟋蟀鳴聲伴送。
三、求悼念親人的詩句或者一句話
1、一夜思親淚,天明又復收。 恐傷慈母意,暗向枕邊流。——《元日哭先大人》清代:周淑媛
譯文:想起故去的親人不自覺的流下眼淚,天亮前趕緊收回這悲傷的情緒。擔心母親看到了會難過,只能偷偷的在枕頭上哭泣不讓人看見。
2、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清代:納蘭性德
譯文:往事追憶茫茫,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償。
3、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江城子》 蘇軾 宋
譯文: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沒有地方跟她訴說心中的凄涼悲傷。
4、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遣悲懷三首·其二》唐代:元稹
譯文:你生前穿的衣裳眼看施舍快完;只有針線活計還保存不忍打開。
5、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清代:納蘭性德
譯文:我在秋日,面對你的墳塋,高歌一曲,然而愁緒絲毫沒有削減。我是多么希望能和你像春天里雙飛雙宿的蝴蝶那樣在草叢里嬉戲啊。
6、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沈園》 陸游 宋
譯文:城墻上的畫角聲仿佛也在哀痛,沈園已經不是原來的池閣亭臺。令人傷心的橋下春水依然碧綠,在此曾見她的倩影如驚鴻飄來。
四、悼念剛死去的親人的詩句
1、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__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2、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__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3、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__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三》
4、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幾多時。 __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三》
5、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__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6、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__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
7、惟將終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__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三》
8、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__張籍《沒蕃故人》
9、前年伐月支,城上沒全師。 __張籍《沒蕃故人》
10、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關情。 __周邦彥《綺寮怨·上馬人扶殘醉》
11、故人在其下,塵土相豗蹴。 __蘇軾《送頓起》
12、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__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
13、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__李忱《吊白居易》
14、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__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5、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__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16、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__陸游《沈園二首》
17、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__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18、手攜稚子夜歸院,月冷空房不見人。 __白居易《為薛臺悼亡》
19、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__陸游《沈園二首》
20、傷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 __吳文英《鶯啼序·春晚感懷》
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__納蘭性德《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五、悼念去世的親人的詩句有哪些
《浪淘沙·簾外五更風》
宋代:李清照
簾外五更風,吹夢無蹤。畫樓重上與誰同?記得玉釵斜撥火,寶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潤煙濃。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羅襟前日淚,彈與征鴻。
《遣悲懷三首·其二》
唐代:元稹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悼亡三首》
宋代:梅堯臣
結發為夫婦,于今十七年。
相看猶不足,何況是長捐!
我鬢已多白,此身寧久全?
終當與同穴,未死淚漣漣。
每出身如夢,逢人強意多。
歸來仍寂寞,欲語向誰何?
窗冷孤螢入,宵長一雁過。
世間無最苦,精爽此銷磨。
從來有修短,豈敢問蒼天?
見盡人間婦,無如美且賢。
譬令愚者壽,何不假其年?
忍此連城寶,沉埋向九泉!
六、悼念親人的詩句
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化為黑蝴蝶,
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暮狐鼠眠冢上,
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佳節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
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
滿眼蓬蒿共一丘。
梨花風起正清明,
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萬株楊柳屬流鶯。
無花無酒過清明,
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
曉窗分與讀書燈。
滿衣血淚與塵埃,
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
幾家墳上子孫來?
細雨紛飛又清明,
萬水千山我獨行;
夢里幾度嬌兒笑,
誰解游子思鄉情.
春風重拂地;
佳節倍思親。
燕子來時春社;
梨花落后清明。
三月光陰槐火換;
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馬上紛桃雨;
喜見樹前鬧杏花。
清風明月本無價;
近水遙山皆有情。
槐火光陽春替換;
杏花消自雨傳知。
睹物思親常入夢;
訓言在耳猶記心。
杏酪榆羹當來次第;
石泉槐火夢到賞時。
煙景催槐葉;
風期數楝花。
山清水秀風光好;
月明星稀祭掃多。
年年祭掃先人墓;
處處猶存長者風。
禁火今年逢節早;
飛花鎮日為誰忙。
寒食雨傳百五日;
花信風來廿四春。
流水夕陽千古恨;
春風落日萬人思。
百六日佳晨杏酪榆羹何處夢;
甘四番花信石泉槐火為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