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好久不見重逢的詩句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出自唐代:李商隱《夜雨寄北》
釋義:
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準,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
何時歸去,共剪西窗燭花,當面訴說,巴山夜雨況味。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首詩選自《玉溪生詩》卷三,是李商隱留滯巴蜀(今四川省)因思念長安親友而作。因為長安在巴蜀之北,故題作《夜雨寄北》。
這首詩所寄何許人,有友人和妻子兩說。前者認為李商隱居留巴蜀期間,正是在他三十九歲至四十三歲做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僚時,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
持者認為在此之前李商隱已有過巴蜀之游。也有人認為它是寄給“眷屬或友人”的。從詩中所表現出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來看,似乎寄給妻子更為貼切。
開首點題,“君問歸期未有期”,一問一答,先停頓,后轉折,跌宕有致,極富表現力。其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已躍然紙上。
詩前省去一大段內容,可以猜測,此前詩人已收到妻子的來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歸故里。詩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團聚。但因各種原因,愿望一時還不能實現。首句流露出離別之苦,思念之切。
二、關于“好友好久不見,突然重逢”的古詩有哪些
1、《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3、《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時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唐:李白
送客謝亭北,逢君縱酒還。
屈盤戲白馬,大笑上青山。
回鞭指長安,西日落秦關。
帝鄉三千里,杳在碧云間。
4、《魏城逢故人》唐:羅隱
一年兩度錦城游,前值東風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
山將別恨和心斷,水帶離聲入夢流。
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5、《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宋:朱敦儒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6、《戲贈杜甫》唐:李白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7、《阮郎歸·耒陽道中為張處父推官賦》宋:辛棄疾
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云。鷓鴣聲里數家村,瀟湘逢故人。
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
三、形容老同學好久不見重逢的詩句有哪些
1、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
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唐代:權德輿《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譯文:十年之前我們曾經分別,在漫漫征途上再次相遇。
驅馬作別又將去向何處?看那夕陽下的萬壑千峰。 2、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孤燈寒照雨,深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出自唐代司空曙的《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譯文:自從和老友在江海分別,隔山隔水已度過多少年。
這次突然相見反而懷疑是夢,悲傷嘆息互相詢問年齡。孤燈暗淡照著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著云煙。
明朝更有一種離愁別恨,難得今夜聚會傳杯痛飲。 3、不見生公四十秋,中間多少別離愁。
重逢寧用傷頭白,難得相看盡白頭。——出自宋代:釋文珦《重逢故人》 譯文:四十年未見,中間多少離別愁緒。
這次重逢的時候不需要感傷已經頭發斑白,最難的是我們在白頭的時候還能再次重逢相聚。 4、一年兩度錦城游,前值東風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山將別恨和心斷,水帶離聲入夢流。
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唐代:羅隱《魏城逢故人 /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譯文:一年曾經兩次到錦城去游玩,頭一次利春風第二次是秋天。
芳草有情礙馬蹄不讓我們走,彩云片片把樓閣層層來遮掩。青山把我們隔斷產生了別恨,綠水把離愁夢中送到我心田。
今天為你向錦官城回首眺望,只見綿州的喬木和淡淡云煙。 5、燕趙悲歌士,相逢劇孟家。
寸心言不盡,前路日將斜。——唐代:錢起《逢俠者》 譯文:趙、燕兩地多慷慨悲歌的俠士,今天我們相逢于俠士劇孟的故鄉洛陽。
心中悲壯不平之事向你訴說不完,無奈太陽西斜,只好再次分手而去。
四、形容“好久不見、重逢”的詩句有哪些
1、《烏夜啼·離恨遠縈楊柳》 金朝:劉迎 離恨遠縈楊柳,夢魂長繞梨花。
青衫記得章臺月,歸路玉鞭斜。 翠鏡啼痕印袖,紅墻醉墨籠紗。
相逢不盡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譯文:離恨啊常常縈繞在分手的楊柳前,夢魂啊總是忘不了美人庭院中那雪白的梨花,記得自己官微職冷時身穿青衫妓院中曾得到她的賞識,一直玩到月色西斜才跨馬沿著歸路返家。
美人啊常常在翠鏡中照著自己憔悴的顏容,兩袖上沾滿了相思啼哭的淚花,當年醉后舞墨題詩紅墻之上,美女仿效前人在題詩的壁上籠上碧紗。今日重新相逢說不盡平生心事,無限情思全都凝聚在傳情的琵琶。
2、《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唐代:權德輿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 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譯文:十年之前我們曾經分別,在漫漫征途上再次相遇。驅馬作別又將去向何處?看那夕陽下的萬壑千峰。
3、《重逢故人》 宋代:釋文珦 不見生公四十秋,中間多少別離愁。 重逢寧用傷頭白,難得相看盡白頭。
譯文:四十年未見,中間多少離別愁緒。這次重逢的時候不需要感傷已經頭發斑白,最難的是我們在白頭的時候還能再次重逢相聚。
4、《遇舊友》 清代:吳偉業 已過才追問,相看是故人。 亂離何處見,消息苦難真。
拭眼驚魂定,銜杯笑語頻。 移家就吾住,白首兩遺民。
譯文:已經錯過才想起追問,仔細看才發現是故人。戰亂隨處可見,消息很難得到,即使得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擦一擦眼睛穩定一下自己激動的心情,舉杯與朋友笑談。請你搬到我家附近來住,兩個白了頭發的(明朝的)遺民。
5、《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沉醉》 唐代:韋莊 勸君今夜須沉醉,尊前莫話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譯文:今天晚上勸您務必要喝個一醉方休,酒桌前千萬不要談論明天的事情。就珍重現在熱情的主人的心意吧,因為主人的酒杯是深的,主人的情誼也是深的。
我憂愁的是像今晚這般歡飲的春夜太短暫了,我不再推辭說您又將我的酒杯斟得太滿。既然有酒可喝再怎么樣也得打起精神來,人生能有多長呢?。
五、形容好久不見重逢的詩句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出自唐代:李商隱《夜雨寄北》 釋義: 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準,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
何時歸去,共剪西窗燭花,當面訴說,巴山夜雨況味。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首詩選自《玉溪生詩》卷三,是李商隱留滯巴蜀(今四川省)因思念長安親友而作。
因為長安在巴蜀之北,故題作《夜雨寄北》。 這首詩所寄何許人,有友人和妻子兩說。
前者認為李商隱居留巴蜀期間,正是在他三十九歲至四十三歲做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僚時,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 持者認為在此之前李商隱已有過巴蜀之游。
也有人認為它是寄給“眷屬或友人”的。從詩中所表現出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來看,似乎寄給妻子更為貼切。
開首點題,“君問歸期未有期”,一問一答,先停頓,后轉折,跌宕有致,極富表現力。其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已躍然紙上。
詩前省去一大段內容,可以猜測,此前詩人已收到妻子的來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歸故里。詩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團聚。
但因各種原因,愿望一時還不能實現。首句流露出離別之苦,思念之切。
六、形容好久不見重相逢的好友的詩句
1、《別董大二首·其二》
唐代:高適
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余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譯文:
就像鳥兒六翮飄搖自傷自憐,離開京城已經十多年。
大丈夫貧賤誰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錢。
2、《江南逢李龜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譯文:
當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
沒有想到,在這風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時節,能巧遇你這位老相熟。
3、《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唐代:司空曙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深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譯文:
自從和老友在江海分別,隔山隔水已度過多少年。
突然相見反而懷疑是夢,悲傷嘆息互相詢問年齡。
孤燈暗淡照著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著云煙。
明朝更有一種離愁別恨,難得今夜聚會傳杯痛飲。
4、《秋夜月·當初聚散》
宋代:柳永
當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向尊前、閑暇里,斂著眉兒長嘆。惹起舊愁無限。
盈盈淚眼。漫向我耳邊,作萬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難見。待信真個,恁別無縈絆。不免收心,共伊長遠。
譯文:
當時離開的時候,就說了,沒有機會再和你見面。最近呢,沒有想到我們卻再次相遇。閑暇的時候,喝著酒,你皺著眉頭嘆氣。又想起舊時的無限憂愁。
你眼睛里閃著淚光,在我耳邊說著你的萬種怨恨。但是我也許多的無可奈何,不可能這樣永遠陪你。等我沒有什么牽絆的時候,我就會和你永遠在一起。
5、《重逢故人》
宋代:釋文珦
不見生公四十秋,中間多少別離愁。
重逢寧用傷頭白,難得相看盡白頭。
譯文:
四十年未見,中間多少離別愁緒。
這次重逢的時候不需要感傷已經頭發斑白,最難的是我們在白頭的時候還能再次重逢相聚。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好久不見又重逢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