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居易的哪首詩描繪了“阮”的音色
《和令狐仆射小飲聽阮咸》 《和令狐仆射小飲聽阮咸》 原文: 掩抑復凄清,非琴不是箏。
還彈樂府曲,別占阮家名。古調何人識,初聞滿座驚。
落盤珠歷歷,搖佩玉琤琤,似勸杯中物,如含林下情。時移音律改,豈是昔時聲。
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阮[ruǎn]是一種中國傳統樂器,阮咸的簡稱。
還有一意即長頸琵琶,形似今之月琴,與從龜茲傳來的曲項琵琶不同。西晉竹林七賢之一阮咸善彈琵琶,唐代開元年間從阮咸墓中出土銅制琵琶一件,命名為“阮咸”,簡稱“阮”。
結構是直柄木制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唐時琵琶是軍中傳令之器,故有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說法。
近代中國的發展的中樂團中,阮咸類樂器有中阮、大阮。作為彈撥樂器中的中音聲部。
1949年以后,阮咸類樂器經過改良,發展成阮族樂器,包括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其中高音阮在香港中樂團被用于替代柳琴作為高音彈撥樂器,中阮和大阮為各民樂團常用中低音彈撥樂器。
阮音箱圓形,十二個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撥片彈,可用于獨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參加民族樂隊演奏,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
二、有沒有那首古詩詞里有“阮”字的
《詩·大雅·皇矣》,此處阮為阮國
密人不恭,侵阮徂共。
王赫斯怒,愛整其旅。
以篤于周祜,以對于天下,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
徙彼高崗,無矢我陵,
我陵我阿,無飲我泉,
我泉我池,度其鮮原。
居岐之陽,在渭之將。
萬邦之方,下民之王。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仙呂調:此處阮為樂器。
西洛張生多俊雅,不在古人之下。苦愛詩書,素間琴畫。
德行文章沒包彈,綽有賦名詩價。選甚嘲風詠月,擘阮分茶。
三、有沒有阮字開頭的七句詩句
《贈閭丘宿松》李白
阮籍為太守,乘驢上東平。
剖竹十日間,一朝風化清。
偶來拂衣去,誰測主人情。
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掃地物莽然,秋來百草生。
飛鳥還舊巢,遷人返躬耕。
何慚宓子賤,不減陶淵明。
吾知千載后,卻掩二賢名。
《題從叔沆林園》李端
阮宅閑園暮,窗中見樹陰。
樵歌依遠草,僧語過長林。
鳥哢花間曲,人彈竹里琴。
自嫌身未老,已有住山心。
《寄武陵道友》齊己
阮肇迷仙處,禪門接紫霞。
不知尋鶴路,幾里入桃花。
晚樹陰搖蘚,春潭影弄砂。
何當見招我,乞與片生涯。
《康造錄事宅送太祝侄之虔吉訪兄弟》皎然
阮咸別曲四座愁,賴是春風不是秋。
漫漫江行訪兄弟,猿聲幾夜宿蘆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