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師徒的詩句有哪些
1. 《憶住一師》
唐代:李商隱
無事經年別遠公,帝城鐘曉憶西峰。
爐煙消盡寒燈晦,童子開門雪滿松。
2. 《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唐代: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3. 《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
宋代:陸游
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4. 《贈上都先業大師》
唐代:李中
懶向人前著紫衣,虛堂閑倚一條藜。
雖承雨露居龍闕,終憶煙霞夢虎溪。
睡起曉窗風淅淅,病來深院草萋萋。
有時乘興尋師去,煮茗同吟到日西。
5. 《訪澄上人》
唐代:李中
尋師來靜境,神骨覺清涼。一餉逢秋雨,相留坐竹堂。
石渠堆敗葉,莎砌咽寒螀。話到南能旨,怡然萬慮忘。
二、形容“師徒”有詩意的唯美的句子有哪些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疾學在于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師者,人之模范也.――楊雄
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北周書》
1.疾學在于尊師.――《呂氏春秋》
2.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
3.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
4.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荀子勸學》
5.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6.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7.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8.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9.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10.疾學在于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12.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13.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14.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15.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參考資料
百度知道:https://**question/*
三、有詩意的唯美句子形容師徒
好吧,詩意地生活.提出了對詩意生活的懷疑,我覺得這比一味贊美詩意的生活更深刻一些.作者看到了詩意與現實的矛盾,并通過一些具體的事例展開自己的思索,但遺憾的是,作者在否定了人是通達與富貴千金的詩意后,沒有進一步找到詩意的源泉.他只是用自己的偏執否定了別人的偏執.詩意的生活是指我們內心的平和,或者用“自然”這兩個字來形容最貼切.內心有了詩意,少了執著,自然外境的影響就很小了,這樣的生活,我認為就是詩意的生活. 這里舉一個例子,明代心學的代表人物王陽明曾被貶至貴州的龍場,那個地方,四境荒涼,人煙稀少,蟲蛇怪獸橫行,蠱毒瘴癘彌漫.剛到時沒有住房,王陽明只好棲居在山洞中;糧食不夠,他又親手種糧種菜,有時還要采蕨菜充饑.即使在此逆境中,他每日端居靜坐,苦苦體驗圣人的心境.當他看到當地老百姓居住條件落后,就教他們用磚石木材蓋房子.他還親自動手蓋了一座龍岡書院,在此授徒講課,與學生們討論儒學經典,并以此為樂.王陽明寫過一首《諸生夜坐》的詩:“講習有真樂,談笑無俗流.緬懷風沂興,千載相與謀.”可見,只要內心有詩意,外境是能夠變化的. 還舉一個更極端的例子,文天祥被關在元朝兵馬司監獄的土牢里三年,他卻寫了流芳百世的長詩《正氣歌》,你能說他內心沒有詩意嗎!所以,有沒有詩意,能否詩意地生活,并不在于外境,而在于我們的內心,在于我們的思想境界的高下.順便再說一句,這位同學的文筆十分老練,行文有魯迅之風,而且對歷史文化也有相當的了解,這都是值得同學們學習的.。
四、描寫師徒的詩句有哪些
《憶住一師》 唐代:李商隱 無事經年別遠公,帝城鐘曉憶西峰。
爐煙消盡寒燈晦,童子開門雪滿松。《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唐代: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 宋代:陸游 雪曉清笳亂起。
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
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
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
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贈上都先業大師》 唐代:李中 懶向人前著紫衣,虛堂閑倚一條藜。
雖承雨露居龍闕,終憶煙霞夢虎溪。 睡起曉窗風淅淅,病來深院草萋萋。
有時乘興尋師去,煮茗同吟到日西。《訪澄上人》 唐代:李中 尋師來靜境,神骨覺清涼。
一餉逢秋雨,相留坐竹堂。 石渠堆敗葉,莎砌咽寒螀。
話到南能旨,怡然萬慮忘。
五、鼓勵的魅力中從描寫徒弟的語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一單元 課內閱讀 《草原》一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新鮮清鮮),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 ?柔軟),就像只用綠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 ?驚訝),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道奇麗的小詩。
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1、用“√”在文段中的括號里選擇恰當的詞。
2、我會劃去文段中括號內不正確的讀音。 3、我能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奇麗( ? ?) ? 愉快( ? ) ? 舒服( ? ? ) 4、文中有2個表示“綠”的意思的詞語,分別是 ? ? ? ? ? 和 ? ? ? ? ? ?。 我還從課外積累了2個,分別是 ? ? ? ? ? ? ?和 ? ? ? ? ? ? ? ? 。
5、用“~~”畫出文中的擬人句。 6、作者為了說明小丘線條柔美,把小丘比作 ? ? ? ? ? ? ? ? ? ? ? ?。
7、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 ? ? ? ? ? ? ? ? 。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海可以比作什么?寫一寫。
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一”有一下解釋:A、相同 ? B、數量詞 ? C、專一 ? D、滿,全 “一碧千里”的“一” 應取 ? ? ? ?解釋; “一模一樣”的“一” 應取 ? ? ? ?解釋; “高歌一曲”的“一” 應取 ? ? ? ?解釋。
9、作者為了突出草原的美麗,在這段中寫了 ? ? ? ?、? ? ? ?、? ? ? ?、? ? ? ?和 ? ? ? ?,寫出了草原 ? ? ? ?、? ? ? ?的特點。 10、作者是按 ? ? ? ? ? ? ? 來描寫草原的,主要通過描寫 ? ? ? ? ? ? 襯托了蒙古族同胞的心靈美,民族團結的精神美。
11、“這種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 ? 12、如果牛馬真的會回味,它們可能在回味什么呢? ? 13、在這個自然段中,你最喜歡哪句話?為什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草原》二 我們訪問的是陳巴爾虎旗。 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
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聲音,也看不見什么東西,除了些忽飛忽落的小鳥。
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明如玻璃的帶子——!牛羊多起來,也看到了馬群,隱隱有鞭子的輕響。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為。這是主人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
見到我們,主人們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靜寂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
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1、從文中為下面解釋找出相應的詞語,填在括號里。
言談舉止等自然,不拘束。 ? ( ? ? ? ? ? ) 衣襟和綢帶迎風飄舞。
? ? ? ( ? ? ? ? ? ) 2、從文中找出一對反義詞。( ? ? )——( ? ? ?) 3用“~~”畫出文中的比喻句。
并仿寫一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
這兩句話說明草原 ? ? ? ? ? ? ? ? ? ? ? ? ? ? ? ? ? ? ? ? ? 。 5、“像一陣風吹來似的”說明了什么? ? 6、“這是主人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
”你從這句話中看出了什么? 7、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從哪看出?請用“ ? ? ”畫出句子。“灑脫”這個詞可以換成什么詞? ? ? ? ? ? ? 8、“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群馬疾馳”中的“疾”的意思是( ? ? );“疾風知勁草”中“疾”的意思是( ? ? )。 9、從這一段的描寫中,除了感受到美麗的草原風光之外,你還能感受到什么?請寫出來吧! ? 10、請發揮想象,我們到了蒙古包后,主人會跟我們說什么?做什么呢?。
六、表達師傅對徒弟幫助的詩句有哪些
1、《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唐代: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2、《尋雍尊師隱居》
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云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3、《己亥雜詩》
清代: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4、《七絕·師恩難忘》
佚名
相逢一見太匆匆,校內繁花幾度紅。
厚誼常存魂夢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5、《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代: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