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的特點
現代詩的基本特點
對于現代詩的創作,首先必須了解一下現代詩的特點,這對于我們學習創作現代詩顯得 異常重要,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現代詩是現代人在現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現代情緒,用現代的詞藻排列而成的語句群體。所以,現代詩是寫對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代的感受,并且是用現代的語言(即是現代漢語,而不是文言)來寫的——這是現代詩最基本的特點。
現代詩還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特點:
1、內容上:美麗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寫出動人的情意。就是說,要加入個人的情感和體會;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內容分行。
詩的格式也是一個必須注意的問題,除了要按內容分行來寫或按句分行來寫之外,特別是在語言的組織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修辭的運用;一是打破常規組合。靈活地運用各種修辭能增強詩的生命力,大膽打破常規組合(即不按語法要求搭配)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可太過濫。
修辭是詩歌的一種重要技巧。包括擬人、比喻、排比、設問、反復、頂針、對偶、夸張、象征等。可以說每一種表現手法都有其獨到之處。比的運用可以更生動,形象地表現詩歌內容。興的運用可以讓讀者自開篇就能體會詩歌的意境,使詩歌更富于深情和韻味;而夸張,象征,通感等手法的運用可以給詩歌注入更新鮮的血液,使詩歌更富于想象力和親和力,而不會讓人感覺意思朦朧曖昧,晦澀難懂,使讀者真正讀懂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而象征手法,則是用具體事物來表現某種特殊意義,這是詩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比如冰心的《紙船》象征了對母親的思念,馮至的《我是一條小河》中“小河”象征了對愛情的追求。平常我們也愛用象征,如用“梅花”來象征堅貞不屈,用“蠟燭”來象征默默奉獻。王家新的《在山的那邊》中用“海”和“山”來象征“理想”與“追求理想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下面這幾種物體的常用象征意義你知道嗎?太陽、蜜蜂、蒼蠅、蚊子、雪花?(光明、無私奉獻、骯臟、剝削、純潔)。
二、格律詩的特點
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七言句,簡稱五律、七律。
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尾聯)。每首的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習慣是對仗句。
排律除首尾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仗。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律詩通常押平聲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
廣義律詩允許失粘,狹義律詩不允許失粘。有“仄起”與“平起”兩式。
另外,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于絕句。
三、詩歌語言的特點
詩歌的語言1.平實質樸、樸素自然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語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辭藻的華麗,顯現出質樸無華的特點,但平淡中蘊含深意.2含蓄雋永,含蓄委婉不把意思直接說出來,而是藏在形象中,讓讀者自己展開想象,思而得之.3清新明麗,含蓄清雅用清麗的語言來營造優美的意境,表達怡然喜悅的感情.其藝術境界多如大雨過后的青青柳色、荷葉上顫動著的晶瑩水珠.4.形象生動詩歌的語言往往以其生動形象而感人至深.5.絢麗飄逸色彩繽紛,景象綺麗,變化莫測,這是絢麗飄逸之美.6婉約細膩體現“曲,細,柔”的特點,即曲徑通幽,情調纏綿,表達感情細如抽絲.7幽默諷刺此在詩中多指詼諧、風趣或辛辣的筆調和趣味.8.雄渾骨力挺建,氣壯山河,氣吞宙宇,氣度豁達,氣概恢弘,氣宇軒昂,氣勢浩瀚,氣魄雄偉,剛毅雄健.有的胸襟豁達,豪情橫溢.雄渾是盛唐詩歌的時代風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榮的景象和朝夕蓬勃的活力.9.豪放 豪邁奔放,謂之豪放.其特點既表現了作為主體的詩人的特點,又表現了作為客體的描繪對象的特點.就主體而言,其表現為:情感激蕩,格調昂揚;想象奇特,夸張出格;志向高遠,襟懷闊達;氣吞宇宙,力拔河山;傲骨嶙峋,狂蕩不羈.就客體而言,往往擁有巨大的體積、偉大的力量而顯示出特有的壯美、崇高,或顯示出渾茫、浩渺的無限的闊達的景象,因而氣勢崢嶸,場面壯闊,境界飄渺,極目無垠.宋詞中的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杰出代表,蘇軾的詞注重將慷慨激昂、悲壯蒼涼的感情融入詞中,善于在寫人、詠景、狀物時,以奔放豪邁的形象、飛動崢嶸的氣勢、闊達雄壯的場面取勝.10.沉郁當詩人沉思默處、義憤填膺時,就變得沉郁.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渾厚、濃郁、憂憤、蘊藉.憂愁是杜甫詩沉郁的主要內容,他的憂愁,不只是個人的,更是國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這種憂愁具有豐富的情感層次,使其沉郁獲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價值.11.悲慨觸景生情,睹物傷懷,悲壯慷慨,謂之悲慨.詩人慨嘆風云變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擊人民災難之重,深受命運坎坷之苦,郁積壯志未酬之憤,而憂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稱之.可見,悲慨是時代的心聲、詩人的呼喊,詩人面對動亂的現實,出于嚴肅的責任感,遂作悲慨.12.俊爽俊爽,即英俊豪縱,颯爽流利.代表詩人是杜牧.他的詩縱橫古今,雄視萬代,暢談歷史,痛扁時弊,總結教訓,憂國憂民,懷撐天之洪志,感報效之無門;另一方面,又矯健豪舉,瀟灑風流,流轉風動,暢快爽利.13.沖淡沖淡,級沖和、淡泊,含有閑逸、靜穆、淡泊、深遠的特點.王維的山水詩有閑、靜、淡、遠的特點,他是沖淡派大師.14.曠達曠達,即疏狂不羈,通俗豁達,瀟灑飄逸,高潔特立,代表作家是蘇軾.。
四、詩歌的特點
你這個問題太寬泛,我就回答現代詩歌的特點吧:現代新詩,是在繼承發揚民歌和中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借鑒吸收西方詩歌的表現形式、表現手法而逐漸發展形成的。
具有形式自由、韻律靈活、自然清新的特點。新詩采用了自己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詩家語”),它高度凝練,大幅跳躍,富有暗示性。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劉勰《文心雕龍?知音》)劉勰的這段話告訴我們,作家詩人創作時,是先有了情思抒發的沖動,再發而為文辭形成作品,讀者必先通過文辭才能了解作品傳達的情思。
這樣,由文辭入手,去解讀作品,發幽探微,即使是隱微的內容,也會使它顯露出來。因此,在閱讀鑒賞現代詩歌時,就必須把握其語言特點,從解讀詩歌語言入手,進而探究詩歌的意蘊和思想內涵。
現代詩歌沖破了舊體詩的格律束縛,語言趨于口語化、散文化,其語言與散文的距離縮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點。 第一,語序倒置。
詩人為了強化某種情感,或由于葉韻、節奏和換行的需要,往往要調整語序。如杜運燮《秋》:“連鴿哨也發出成熟的音調,/過去了,那陣雨喧鬧的夏季。”
這里的“過去了,那陣雨喧鬧的夏季”就是“那陣雨喧鬧的夏季過去了”的倒置。這樣寫,突出了夏季過去的時間意識。
再如,席慕蓉的《一棵開花的樹》:“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這里的“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就是“如何讓你在我最美麗的時刻遇見我”的倒置,詩句突出了“如何讓你遇見我”的迫切心情。
明乎此,在解讀詩歌的時候,要善于將倒置的詩句還原,以便于把握詩歌的內容。同樣,臺灣詩人紀弦的《你的名字》中第一節“用了世界上最輕最輕的聲音,/輕輕地喚你的名字每夜每夜”兩句,將“每夜每夜”置于“輕輕地呼喚你的名字”之后,強調了“輕輕地呼喚”之意。
第二,成分省略。日常表達中,句子的成分不能隨意地省略,必備的成分必須交代清楚。
而在詩歌中,為了使表達更凝練,更簡約,使詩句更硬朗、更堅實,往往省略一些成分,讓讀者去體味,去填補詩句的空白。如,舒婷的《神女峰》(第二節):“美麗的夢留下美麗的憂傷/人間天上,代代相傳/但是,心/真能變成石頭嗎”。
這里,詩人將“神女峰”這一陳述對象省略。其意為,詩人對神女峰“人間天上,代代相傳”的“美麗的夢”(神話傳說),卻留給了神女“美麗的憂傷”,進行了歷史反思:“心/真能變成石頭嗎”?詩人揭掉了“神”的面紗,將“神”還原為大寫的“人”!和詩的結尾“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相呼應,凸現了呼喚人性復歸的主題。
再如,唐祈《老妓女》:“無端的笑,無端的痛哭/生命在生活前匍伏,殘酷的買賣,/竟分成兩種饑渴的世界。”“無端的笑,無端的痛哭”分別省略了“嫖客”和“妓女”,二者對比,寓意自明。
第三,詞性轉變。詩歌中為表情達意的需要,而臨時改變詞性,是很常見的現象。
如聞一多《口供》:“我不騙你,我不是什么詩人,/縱然我愛的是白石的堅貞,……”句中的“堅貞”本是形容詞,在這里轉變成了名詞。余光中的《碧潭》寫道:“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憂傷的側影/如果舴艋再舴艋些/我的憂傷就滅頂”。
句中的“玻璃”“舴艋”本為名詞,在這里,余先生用作動詞,其用語新奇,意蘊豐厚。紅旗插上 謝謝。
五、【詩歌的基本特點是什么
詩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它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于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于散文的語言.”這個定義性的說明,概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象、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六、【現代詩的特點】
現代詩歌是指“五四運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詩歌.中國近現代詩歌的主體新詩﹐誕生于“五四”新文化運動.它是適應時代的要求﹐以接近群眾的白話語言反映現實生活﹐表現科學民主的革命內容﹐以打破舊體詩 格律形式束縛為主要標志的新體詩.“現代詩”名稱,開始使用于1953年—紀弦創立“現代詩社”時確立 編輯本段現代詩歌特點 1.形式是比較自由的. 2.內涵是開放的 . 3.意象經營重于修辭. 4.有高度的概括性、鮮明的形象性、濃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諧的音樂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編輯本段現代詩歌的分類 詩歌的分類有多種方法,根據不同的原則和標準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基本的有以下幾種: 今風體韻律詩歌和現代格律詩歌 這是按照詩歌語言節奏和諧性的層級,是一般和諧還是非常和諧(最高和諧)來劃分的. (1)今風體韻律詩歌:就文學體裁而言,今風體韻律詩歌是以漢語言白話文為載體,以語言節奏的一般和諧性再現生活抒情言志的語言藝術.代表作是我國當代詩人于進水的《姐姐》. (2)現代格律詩歌:就文學體裁而言,現代格律詩歌是以漢語言白話文為載體,以語言節奏的最高和諧性再現生活抒情言志的語言藝術.現代格律詩歌的格律要求與古典格律詩歌的要求一樣,定字、定句、定節、定平仄、定韻等. (見于進水《漢語言韻律詩歌理論綱要》) 敘事詩和抒情詩 這是按照作品內容的表達方式劃分的. (1)敘事詩:詩中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詩人滿懷激情的歌唱方式來表現.史詩、故事詩、詩體小說等都屬于這一類.史詩如古希臘荷馬的《伊里亞特》和《奧德賽》;故事詩如我國詩人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詩體小說如英國詩人拜倫的《唐璜》,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 (2)抒情詩:主要通過直接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社會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頌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諷刺詩.這類作品很多,不一一列舉. 當然,敘事和抒情也不是絕然分割的.敘事詩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過它的抒情要求要與敘事緊密結合.抒情詩也常有對某些生活片斷的敘述,但不能鋪展,應服從抒情的需要. 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和韻腳詩 這是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類的. (1)格律詩: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規則寫成的詩歌.它對詩的行數、詩句的字數(或音節)、聲調音韻、詞語對仗、句式排列等有嚴格規定,如,我國古代詩歌中的“律詩”“絕句”和“詞”“曲”,歐洲的“十四行詩”. (2)自由詩:是近代歐美新發展起來的一種詩體.它不受格律限制,無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內在的節奏,押大致相近的韻或不押韻,字數、行數、句式、音調都比較自由,語言比較通俗.美國詩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歐美自由詩的創始人,《草葉集》是他的主要詩集.我國“五四”以來也流行這種詩體. (3)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作品中有詩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樣不分行,不押韻,如,魯迅的《野草》. (4)韻腳詩:屬于文學體裁的一種,顧名思義,泛指每一行詩的結尾均須押韻,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如同歌謠.這里的韻腳詩指現代韻腳詩,屬于一種新型詩體,類似流行于網絡的方道文山流素顏韻腳詩.出道于2000年之后. 現代詩和當代詩 按照詩歌發展的階段分類. (1)中國現代詩歌:二十世紀上半葉以前的詩歌稱為中國現代詩歌 (2)中國當代詩歌:二十世紀下半葉以后的詩歌稱為中國當代詩歌 編輯本段表現手法 舉例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其間有一個絕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 這“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手法. 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傳》的注釋中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詩經》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這種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且何謂為比也?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詩經》中的《螽斯》《碩鼠》等篇即用此法寫成. 興:是托物起興,即借某一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寫法.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朱熹更明確地指出:“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中的《關雎》《桃夭》等篇就是用“興”的表現手法. 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很多的,而且歷代以來不斷地發展創造,運用也靈活多變,夸張、復沓、重疊、跳躍等等,難以盡述.但是各種方法都離不開想象,豐富的想象既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一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還有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是象征.象征,簡單說就是“以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