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竹石的詩句
《竹石》是清代畫家鄭燮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全詩如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首詩是一首詠竹詩。詩人所贊頌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剛毅。前兩句贊美立根于破巖中的勁竹的內在精神。開頭一個“咬”字,一字千鈞,極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再以“不放松”來補足“咬”字,勁竹的個性特征表露無遺。次句中的“破巖”更襯托出勁竹生命力的頑強。后二句再進一層寫惡劣的客觀環境對勁竹的磨練與考驗。不管風吹雨打,任憑霜寒雪凍,蒼翠的青竹仍然“堅勁”,傲然挺立。“千磨萬擊”、“東南西北風”,極言考驗之嚴酷。這首詩借物喻人,作者通過詠頌立根破巖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二、<竹石>這首詩是作者什么題寫在竹石上的詩前兩句描繪了竹子的什么
竹 石(清)鄭燮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ú fàng sōng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lì gēn yáun zài pò yán zhōng 立 根 原 在 破 巖 中 .qiān mó wàn jī hái(wàn) jiān jìn 千 磨 萬 擊 還(萬) 堅 勁 ,rèn ěr dōng xī nán běi fēng任 爾 東 西 南 北 風 .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巖石中.經受了千萬種磨難打擊,它還是那樣堅韌挺拔;不管是哪個方向的風,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讓它屈服.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不松口一樣.磨:折磨.堅勁:堅定強勁.爾:那.這句意思說:隨那東南西北風猛刮,也吹不倒它.[簡析] 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首二句說竹子扎根破巖中,基礎牢固.次二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仍然堅定強勁.作者在贊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中,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斗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
三、關于竹石的詩句
詠竹 (齊.謝眺)
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
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
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
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
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
竹 (梁.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賦得階前嫩竹 (陳 . 張正見)
翠云梢云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
欲知抱節成龍處,當于山路葛陂中。
詠竹 (唐.李嶠)
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氣。
白花搖風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云。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郡齋左偏栽竹百余詩 (唐 . 令狐楚)
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
青藹近當行藥處,綠陰深到臥帷前。
風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
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 . 許渾)
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
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初食筍呈座中 (唐 .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云一寸金。
詠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風 (唐.唐彥謙)
竹映風窗數陣斜,---人愁坐思無涯。
夜來留得江湖夢,全為乾聲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裴說)
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
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
詠竹 (唐.張必)
樹色連云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
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
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
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云撫翠苔。
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賦園中所有 (宋.蘇轍)
寒地竹不生,雖生常若病。
斸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
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
繁華見孤深,一個敵千頃。
令人憶江上,森聳緣崖勁。
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
新竹 (宋.楊萬里)
東風弄巧補殘山,一夜吹添玉數竿。
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
詠東湖新竹 (宋.陸游)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野竹 (元.吳鎮)
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
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
虛心抱節山之河,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新筍歌 (明.岳岱)
滿林黃鳥不勝啼,林下新筍與人齊。
春風閉門走山兔,白晝露滴驚竹雞。
雨中三日春已過,又近石床添幾個。
競將頭角向青云,不管階前綠苔破。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 (清.鄭燮)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竹
唐·李賀
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汗,栽堪釣綿鱗。
四、關于竹石的詩句
1、《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2、注釋
緊緊咬定青山不放松,
原本深深扎根石縫中。
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
任憑你刮東西南北風。
咬定:咬緊。
立根:扎根。破巖:裂開的山巖,即巖石的縫隙。
千磨萬擊:指無數的磨難和打擊。堅韌:堅強有力。
任:任憑,無論,不管。爾:你。
3、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詠竹詩。詩人所贊頌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剛毅。前兩句贊美立根于破巖中的勁竹的內在精神。后二句再進一層寫惡劣的客觀環境對勁竹的磨練與考驗。不管風吹雨打,任憑霜寒雪凍,蒼翠的青竹仍然“堅勁”,傲然挺立。
4、作者簡介
鄭燮(1693~1765),清代書畫家、詩人。字克柔,號板橋,興化(今江蘇興化)人。擅畫竹、蘭、石,書法以“六分半書”名世,詩文也寫得很好,所以人稱“三絕”。其畫在畫壇上獨樹一幟。與羅聘、李方膺、李鱔、金農、黃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稱”揚州八怪“。
五、描寫竹石的詩句
《竹石》是清代畫家鄭燮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全詩如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首詩是一首詠竹詩。詩人所贊頌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剛毅。
前兩句贊美立根于破巖中的勁竹的內在精神。開頭一個“咬”字,一字千鈞,極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
再以“不放松”來補足“咬”字,勁竹的個性特征表露無遺。次句中的“破巖”更襯托出勁竹生命力的頑強。
后二句再進一層寫惡劣的客觀環境對勁竹的磨練與考驗。不管風吹雨打,任憑霜寒雪凍,蒼翠的青竹仍然“堅勁”,傲然挺立。
“千磨萬擊”、“東南西北風”,極言考驗之嚴酷。這首詩借物喻人,作者通過詠頌立根破巖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六、《竹石》詩句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注釋]
1. 《竹石》是一首題畫詩。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不松口一樣。
3. 磨:折磨。堅勁:堅定強勁。
4. 爾:那。這句意思說:隨那東南西北風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說]
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首二句說竹子扎根破巖中,基礎牢固。次二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仍然堅定強勁。作者在贊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中,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斗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