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一個人很蠢而且還自以為是的成語或者名言
1. 高自期許:比喻自高自大,自以為是。
2. 師心自是:師心:以心為師,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是:按自己的主觀意圖行事。形容自以為是,不肯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
3. 好為人師:喜歡當別人的教師。形容不謙虛,自以為是,愛擺老資格。
4. 以宮笑角:宮、角,均為古代五音之一。拿宮調譏笑角調。比喻用自以為是的偏見去諷刺、否定別人。
5. 自鳴得意:鳴:表示,以為。自以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6. 妄自尊大:過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別人放眼里。
7. 沾沾自喜:形容自以為不錯而得意的樣子。
8.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
9. 自作聰明:自以為聰明而亂作主張。指過高地估計自己,主觀地辦事。
10. 善游者溺: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11. 固執己見: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
1. 班門弄斧: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2. 目中無人:眼里沒有別人。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人。
3. 搖頭稾腦:腦袋搖來搖去。多形容自得其樂、自以為是的樣子。
4. 自行其是:自己認為對的就做,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5. 以白詆青:以白色詆毀青色。比喻用自以為是的偏見去否定別人。
6. 自以為然:然:這樣。自己認為自己是對的。形容主觀、不虛心的態度。
7. 故作姿態:指假裝具有藝術效果的姿勢或假裝的模樣。
8. 南轅北轍: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9. 高自標置:標置:放在某種位置。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10. 剛愎自用:愎:任性;剛愎:強硬回執;自用:自以為是。十分固執自信,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二、形容一個人無知,不懂裝懂的詩句
1、《戲為六絕句·其二》 唐 杜甫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2、《春秋戰國門再吟》 唐 周曇
好龍天為降真龍,及見真龍瘁厥躬。
接下不勤徒好士,葉公何異魯哀公。
3、《詩經·王風·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4、《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 宋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5、《天香》 宋 賀鑄
煙絡橫林,山沉遠照,迤邐黃昏鐘鼓。
燭映簾櫳,蛩催機杼,共苦清秋風露。
天眠思婦,齊應和、幾聲砧杵。
驚動天涯倦宦,骎骎歲華行暮。
當年酒狂風自負,謂東君、以春相信。
流浪征驂北道,客檣南浦,幽恨無人晤語。
賴明月曾知舊游處,好伴云來,還將夢去。
三、形容一個人笨的成語
1、人窮智短成語拼音:rén qióng zhì duǎn成語解釋:指人窮了,言行也就顯得笨拙不聰明。
成語出處:《雞肋編》下卷引陳無己詩:“人窮令智短,百巧千窮只短檠。”2、泥足巨人成語拼音:ní zú jù rén成語解釋:比喻實際非常虛弱的笨大東西。
成語出處:郭沫若《憶秦娥·歌劇<白毛女>重上舞臺》:“多威武,泥足巨人,過街老鼠。” 3、笨嘴拙舌成語拼音:bèn zuǐ zhuō shé成語解釋:拙:不巧。
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辭。也作“笨口拙舌”。
成語出處:楊朔《石油城》:“劉公之低著頭,用大手搓著大腿,挺為難地說:‘我這個人,笨嘴拙舌的,談什么呢?’” 4、愚昧無知成語拼音:yú mèi wú zhī成語解釋:非常愚笨;糊涂;又沒有知識。成語出處: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自顧寡德,國人推尊,令襲大位,光父之業。
愚昧無知,敢稀圣旨!” 5、愚不可及成語拼音:yú bù kě jí成語解釋:及:趕上。形容愚笨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四、形容一個人愚蠢的成語
笨嘴笨舌 笨:不靈巧。說話表達能力很差,沒有口才
鈍口拙腮 指口才笨拙,說話不流利
哀感頑艷 原意是指內容凄切,文辭華麗,使愚笨和聰慧的人同樣受感動。后多用來指艷情的小說、戲曲、電影中的感人情節。
不辨菽麥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呆頭呆腦 呆:呆板,不靈活。形容思想、行動遲鈍笨拙。
頓口拙腮 比喻嘴笨,不善于說話。
泥足巨人 比喻實際非常虛弱的笨大東西。 。
心拙口夯 心思笨,又不善于說話。
愚不可及 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別人比不上。形容極其愚笨。
愚昧無知 形容又愚笨又沒有知識。
拙口鈍腮 比喻嘴笨,沒有口才。
枉曲直湊 〖解釋〗指在彎曲的路上卻筆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變通。
呆童鈍夫 指愚昧笨拙的人。
坌鳥先飛 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時,怕趕不上別人,搶先動手。多用作謙詞。同“笨
不辯菽麥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不辨菽粟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小黠大癡 好弄小聰明而實際上很愚笨。 。
拙口笨腮 猶拙嘴笨舌。
拙嘴笨腮 見“拙嘴笨舌”。
拙嘴笨舌 拙:笨。嘴舌笨拙,形容不善于講話。
傻頭傻腦 〖解釋〗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癡呆。
五、形容人笨的詩句
《石榴》李商隱
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
感石榴二十韻
元稹
何年安石國,萬里貢榴花。迢遞河源道,因依漢使槎。
酸辛犯蔥嶺,憔悴涉龍沙。初到摽珍木,多來比亂麻。
深拋故園里,少種貴人家。唯我荊州見,憐君胡地賒。
從教當路長,兼恣入檐斜。綠葉裁煙翠,紅英動日華。
新簾裙透影,疏牖燭籠紗。委作金爐焰,飄成玉砌瑕。
乍驚珠綴密,終誤繡幃奢。琥珀烘梳碎,燕支懶頰涂。
風翻一樹火,電轉五云車。絳帳迎宵日,芙蕖綻早牙。
淺深俱隱映,前后各分葩。宿露低蓮臉,朝光借綺霞。
暗虹徒繳繞,濯錦莫周遮。俗態能嫌舊,芳姿尚可嘉。
非專愛顏色,同恨阻幽遐。滿眼思鄉淚,相嗟亦自嗟。
六、找些形容一個人愚蠢的成語
乳臭未干, 羽毛未豐,少不更事、涉世不深, 初生牛犢,蔽聰塞明 不學無術 不辨菽麥 不識一丁不識之無 不省人事 面墻而立 目不見睫 人云亦云 隨聲附和 五谷不分 胸無點墨 一無所知 一無所聞 一竅不通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有眼如盲有眼不識泰山 愚昧無知 牗中窺日 , 不知薡蕫 呆頭呆腦 焚林而獵 竭澤而漁 黎丘丈人 買櫝還珠 冥頑不靈 明珠暗投 弄巧成拙 陪了夫人又折兵 親痛仇快 網漏吞舟 枉己正人 無的放矢 愚不可及知薡蕫 呆頭呆腦 焚林而獵 竭澤而漁 黎丘丈人 買櫝還珠 冥頑不靈 明珠暗投 弄巧成拙 陪了夫人又折兵親痛仇快 網漏吞舟 枉己正人 無的放矢 愚不可及 懵懵懂懂。
七、比喻一個人目光短淺的詩句
1、
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
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前面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兩粒小小的豆子塞住了耳朵,就連雷聲也聽不見了。比喻為局部的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不能認清全面的或根本的問題。
2、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戰國·莊周《莊子·遭遙游》。朝菌:一種菌類植物,傳說見太陽就死。晦朔:指早晚。蟪(huì惠)蛄:一種蟬,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這兩句大意是:早晨生出的菌類不到夜里就死去,所以它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黑夜和黎明;蟪蛄只能活兩季,所以它根本不知道一年的春與秋。戰國·莊子以朝菌、蟪蛄作比喻,說明壽命短暫則見聞有限。現在可用來嘲諷某些人目光短淺、弧陋寡聞。
莊周,戰國哲學家 莊子 《莊子·遭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