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藍天綠水的詩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 賀知章《詠柳》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南宋 志南和尚《絕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約客》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宋·陸游《初夏絕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宋·范仲淹《蘇幕遮》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
二、藍天碧水萬綠湖的詩句
飲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蘇軾水光瀲艷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錢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望洞庭唐-劉禹錫洞庭”就是(洞庭湖 ),在我國(湖南 )省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注釋]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諧,這里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3.潭面:指湖面。
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水面無風 ,波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
兩說均可。4.白銀盤:形容洞庭湖。
青螺: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 這里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今譯]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賞析]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廖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里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屬于古代漢語中“偏義復詞”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
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致,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瀘湖明代 胡墩賦瀘湖秋水間,隱隱浸芙蓉。
并峙波間鼎,連排海上峰。應識仙源近,乘搓訪赤松。
【宋】范仲淹蘇幕遮·碧云天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宋]范仲淹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②,追旅思③,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作者簡介]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吳縣(今屬江蘇)人。
宋真宗朝進士。慶歷三年(1043)七月,授參知政事,主持慶歷改革,因守舊派阻撓而未果。
次年罷政,自請外任,歷知州、鄧州、杭州、青州。卒謚文正。
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成就亦卓然可觀。散文《岳陽樓記》為千古名篇,詞則能突破唐末五代詞的綺靡風氣。
有《范文正公集》,詞僅存五首。[注釋]①此調為西域傳入的唐教坊曲。
宋代詞家用此調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霧斂》《鬢云松令》。
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②黯:形容心情憂郁。
黯鄉魂:用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語。③追:追隨,可引申為糾纏。
旅思:羈旅之思。[賞析]這首詞抒寫思鄉之情、羈旅之思,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尤見深摯。
“碧云天,黃葉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現了際天極地的蒼莽秋景,后為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所化用。“秋色連波”二句,落筆于高天厚地之間濃郁的秋色和綿邈的秋波:秋色與秋波相連于天邊,而依偎著秋波的則是空翠而略帶寒意的秋煙。
在這里,碧云,黃葉,綠波,翠煙,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山映斜陽”一句,又將青山攝入畫面,并使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
同時,“斜陽”點出所狀者乃薄暮時分的秋景。“芳草無情”二句,由眼中實景轉為意中虛景,而離情別緒已隱寓其中。
“芳草”歷來是別離主題賴以生發的意象之一,比如相傳為蔡邕所作的《飲馬長城窟行》寫“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李煜《清平樂》寫“離恨恰如草,更行更遠還生”。埋怨“芳草”無情,正可見作者多情、重情。
下片“黯鄉魂”二句,直接托出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說只有在美好的夢境中才能暫時泯卻鄉愁。
“除非”一詞,強調舍此而別無可能。但天涯孤旅,“好夢”難得,鄉愁也就暫時無計可消除了。
“明月樓高”一句順承上文: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皎皎,反而使他倍感孤獨與悵惘,于是不由得發出“休獨倚”之嘆。歇拍二句,寫作者試圖借飲酒來消釋胸中之塊壘,但這一遣愁的努力也歸于失敗——“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全詞低徊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不愧為真情流溢、大筆振迅的千古名篇。上片起首兩句點明節令,從高低兩個角度描繪出廖廓蒼。
三、藍天碧水萬綠湖的詩句
飲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蘇軾 水光瀲艷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錢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望洞庭 唐-劉禹錫 洞庭”就是(洞庭湖 ),在我國(湖南 )省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注釋]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諧,這里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3.潭面:指湖面。
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水面無風 ,波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
兩說均可。4.白銀盤:形容洞庭湖。
青螺: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 這里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今譯]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賞析]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廖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里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屬于古代漢語中“偏義復詞”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
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致,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瀘湖 明代 胡墩賦 瀘湖秋水間,隱隱浸芙蓉。
并峙波間鼎,連排海上峰。應識仙源近,乘搓訪赤松。
【宋】范仲淹 蘇幕遮·碧云天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宋]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②,追旅思③,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作者簡介]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吳縣(今屬江蘇)人。
宋真宗朝進士。慶歷三年(1043)七月,授參知政事,主持慶歷改革,因守舊派阻撓而未果。
次年罷政,自請外任,歷知州、鄧州、杭州、青州。卒謚文正。
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成就亦卓然可觀。散文《岳陽樓記》為千古名篇,詞則能突破唐末五代詞的綺靡風氣。
有《范文正公集》,詞僅存五首。[注釋] ①此調為西域傳入的唐教坊曲。
宋代詞家用此調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霧斂》《鬢云松令》。
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②黯:形容心情憂郁。
黯鄉魂:用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語。③追:追隨,可引申為糾纏。
旅思:羈旅之思。[賞析] 這首詞抒寫思鄉之情、羈旅之思,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尤見深摯。
“碧云天,黃葉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現了際天極地的蒼莽秋景,后為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所化用。“秋色連波”二句,落筆于高天厚地之間濃郁的秋色和綿邈的秋波:秋色與秋波相連于天邊,而依偎著秋波的則是空翠而略帶寒意的秋煙。
在這里,碧云,黃葉,綠波,翠煙,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山映斜陽”一句,又將青山攝入畫面,并使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
同時,“斜陽”點出所狀者乃薄暮時分的秋景。“芳草無情”二句,由眼中實景轉為意中虛景,而離情別緒已隱寓其中。
“芳草”歷來是別離主題賴以生發的意象之一,比如相傳為蔡邕所作的《飲馬長城窟行》寫“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李煜《清平樂》寫“離恨恰如草,更行更遠還生”。埋怨“芳草”無情,正可見作者多情、重情。
下片“黯鄉魂”二句,直接托出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說只有在美好的夢境中才能暫時泯卻鄉愁。
“除非”一詞,強調舍此而別無可能。但天涯孤旅,“好夢”難得,鄉愁也就暫時無計可消除了。
“明月樓高”一句順承上文: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皎皎,反而使他倍感孤獨與悵惘,于是不由得發出“休獨倚”之嘆。歇拍二句,寫作者試圖借飲酒來消釋胸中之塊壘,但這一遣愁的努力也歸于失敗——“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全詞低徊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不愧為真情流溢、大筆振迅的千古名篇。上片起首兩句點明節令,從高低兩個角度描繪出廖廓蒼。
四、關于藍天綠水的詩句有哪些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釋義: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顯得蕭瑟。
2.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釋義:不知那絲絲柳葉是誰裁出,原來二月的春風像巧匠手中的剪刀。 3.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釋義: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4.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釋義: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 5.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約客》 釋義:梅子黃時,家家都被籠罩在雨中,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
6.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釋義: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7.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釋義: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
8.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釋義: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細雨。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釋義: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10.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陸游《初夏絕句》 釋義:在春天開的那些大紅大紫的花朵都凋謝的時候,布谷鳥的聲聲啼叫喚來了夏天。
五、形容藍天的詩詞有哪些
藍天也叫碧天,古詩文中有: 1、《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宋:張昪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
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云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
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 譯文: 金陵風光美麗如畫,秋色明凈清爽。
碧天與秋水一色,何處是盡頭呢?雨后晴朗的天色與秋水閃爍的冷光相輝映。蓼草荻花叢生的小島上,隱約可見幾間竹籬環繞的草舍。
江水盡頭客船上的帆仿佛高掛在云端,煙霧籠罩的岸邊,有低垂的酒旗。那些六朝興盛和衰亡的往事,如今已成為漁民、樵夫閑談的話題。
在高樓上獨自遙望,倍感蒼涼,凄冷的太陽默默地向西落下。 2、《瑤瑟怨》 唐:溫庭筠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譯文: 秋夜床席冰冷夢也難以做成,天空碧藍如水夜云像沙樣輕。
雁聲凄厲遠遠地飛過瀟湘去,十二樓中的明月空自放光明。 3、《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宋: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
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 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
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譯文: 芙蓉花和金黃的菊花在爭妍斗艷,日子已將近重陽的時候。
遠處的村莊秋色如畫,紅紅的樹葉間雜著稀疏的黃葉。 流水清淺,碧空萬里,道路茫茫難有盡頭。
我登上高處,極目遠望,看見鴻雁飛來,心中涌起了無限的思量。 4、《醉蓬萊·漸亭皋葉下》 宋:劉永 漸亭皋葉下,隴首云飛,素秋新霽。
華闕中天,鎖蔥蔥佳氣。嫩菊黃深,拒霜紅淺,近寶階香砌。
玉宇無塵,金莖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萬幾多暇,夜色澄鮮,漏聲迢遞。
南極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際宸游,鳳輦何處,度管弦清脆。
太液波翻,披香簾卷,月明風細。 譯文: 樹葉慢慢落在岸邊之上,白云悠悠飄在高山之巔,秋雨之后天氣初晴。
華美的宮殿聳入高空,鎖住象征吉祥興隆的旺盛美好的云氣。臺階旁邊,新開的菊花深黃耀眼,盛開的芙蓉淺紅醉人。
華麗的殿宇潔凈無塵,銅仙人承露盤里盛滿了延年的甘露,碧藍的天空明凈如水。 正值太平盛世,皇帝日常處理紛繁的政務后有了更多閑暇,夜色清新,銅壺滴漏之聲遙遠婉轉。
南極星里有位老人正呈現治平、壽昌之祥瑞。這時候皇帝的車駕在何處呢?也許就在那清晰悅耳的管弦樂聲中吧。
明月微風中,汴京禁苑池沼波光鱗鱗,宮殿吹卷起了門簾。 5、《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枝間鳴叫,一行白鷺向湛藍的高空里飛翔。
西嶺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來東吳的航船就停泊在門旁。
六、描寫藍天白云的詩句有哪些
1.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張志和《漁歌子》
2.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
3.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4.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南朝宋·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5.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宋.朱熹《春日》
6.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7.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唐.王昌齡《從軍行》
8.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唐.王之渙《涼州詞》
9.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唐.李白《獨坐敬亭山》
11. 錦甸平鋪鴨綠水,白云飛動蔚藍天。——明.王寵《湖上(二首)》
1. 唐.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釋義: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飛翔,江岸桃花盛開,春水初漲,水中鱖魚肥美。
2. 唐.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釋義:成對的黃鸝在新綠的柳枝上鳴叫,一行白鷺在青天上自由飛翔。
3. 《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釋義:敕勒川的天空四面與大地相連, 看起來好像牧民們的氈帳一般。藍天下的草原翻滾著綠色的波瀾, 那風吹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4. 南朝宋·謝靈運《入彭蠡湖口》: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釋義:有時晨起遠眺,近處晚春秀野,碧綠無際,遠處蒼巖高峙,白云如聚。
5. 宋.朱熹《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釋義: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6.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釋義: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7. 唐.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釋義:青海湖上烏云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
8. 唐.王之渙《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釋義:黃河好像從白云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
9.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釋義:沙漠結冰百丈縱橫有裂紋,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云。
10. 唐.李白《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釋義: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云獨去自在悠閑。
11. 明.王寵《湖上(二首)》:錦甸平鋪鴨綠水,白云飛動蔚藍天。
釋義:鴨子在碧綠的湖面游戲,而藍天上白云在飛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