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有鄭字的詩句
有鄭字的七言情詩句
1、鄭衛不足聽唐白居易 《答《桐花》》
2、鄭君得自然唐白居易 《鄭生嘗隱天臺,徵起而仕。今復謝病,隱于此》
3、鄭公詩人秀唐李白 《游水西簡鄭明府》
4、鄭氏才振古唐杜甫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
5、鄭公樗散鬢成絲唐杜甫 《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
6、鄭公縱得歸唐杜甫 《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虔》
7、鄭注用事唐杜牧 《秋娘詩并序》
8、--鄭愔陳師振旅清九垓唐李顯 《十月誕辰內殿宴群臣效柏梁體聯句》
9、--鄭愔萬邦考績臣所詳唐李顯 《景龍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萊宮,御大明殿,》
10、鄭生運其謀唐盧照鄰 《詠史四首》
二、看《竹頌》圖分析竹子的優點和生活中竹子的優點 《墨竹圖題詩》中高
這是鄭板橋的《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詩句,全詩是: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兩句詩表面上是寫竹子的,意思是:我們這些小小的州縣官吏,衙門臥室外竹子的一枝一葉,都牽動著我們的感情。
而實際的含義是:我們雖然只是小小的州縣官吏,但老百姓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們的感情。充分體現了鄭板橋對百姓疾苦的關心。
這首詩是鄭板橋在乾隆十一、二年間出任山東濰縣知縣時贈給包括的。一二兩句托物取喻。
第一句“衙齋臥聽蕭蕭竹”,寫的是作者在衙署書房里躺臥休息,這時聽到窗外陣陣清風吹動著竹子,蕭蕭叢竹,聲音嗚咽,給人一種十分悲涼凄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間疾苦聲”,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聲音產生的聯想。
作者由自然界的風竹之聲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饑寒交迫中掙扎的老百姓的嗚咽之聲,充分體現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懷。三、四兩句暢述胸懷。
第三句“些小吾曹州縣吏”,既是寫自己,又是寫包括,可見為民解憂的應該是所有的“父母官”,這句詩拓寬了詩歌的內涵。第四句“一枝一葉總關情”,這句詩既照應了風竹畫和詩題,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點點滴滴都與“父母官”們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呀!鄭板橋的這首題畫詩,由風吹竹搖之聲而聯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對老百姓命運的深切的關注和同情,一個封建時代的官吏,對勞動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確實是十分可貴的。
三、<<墨竹圖題詩>>詩、詩意、中心
1、作者簡介:
介紹作者: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應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官山東范縣、濰縣知縣,有政聲“以歲饑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做官前后,以書畫營生。擅畫蘭、竹、石、松、菊等,而畫竹五十余年,成就最為突出。體貌疏朗,風格勁峭。
2、題目意思:墨竹:單用墨畫的竹子。墨竹圖題詩就是單用墨畫竹子的圖畫上面的詩。
3、本詩含義:
我們這些小小的州縣官吏,衙門臥室外竹子的一枝一葉,都牽動著我們的感情。而實際的含義是:我們雖然只是小小的州縣官吏,但老百姓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們的感情。充分體現了鄭板橋對百姓疾苦的關心。
感知詩意:這首詩以“竹”為依托之物運用象征手法,表達了詩畫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風雨來襲,我自巋然不動”的氣概。)
這首詩是鄭板橋在乾隆十一、二年間出任山東濰縣知縣時贈給包括的。
第一句“衙齋臥聽瀟瀟竹”,寫的是作者在衙署書房里躺臥休息,這時聽到窗外陣陣清風吹動著竹子,瀟瀟叢竹,聲音嗚咽,給人一種十分悲涼凄寒之感。
第二句“疑是民間疾苦聲”,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聲音產生的聯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風竹之聲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饑寒交迫中掙扎的老百姓的嗚咽之聲,充分體現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懷。
第三句“些小吾曹州縣吏”,既是寫自己,又是寫包括,可見為民解憂的應該是所有的“父母官”,這句詩拓寬了詩歌的內涵。
第四句“一枝一葉總關情”,這句詩既照應了風竹畫和詩題,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點點滴滴都與“父母官”們緊緊聯系在一起呀!鄭板橋的這首題畫詩,由風吹竹搖之聲而聯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對老百姓命運的深切的關注和同情,一個封建時代的官吏,對勞動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確實是十分可貴的。
4、1句與2句之間的關系:
第1句是實寫,作者聽到了竹子瀟瀟作響。第2句是虛寫,是作者自己的聯想。第1句的實是第2句發揮聯想的基礎。有這樣的聲音才有了作者這樣的聯想。這樣的聲音可能誰都能聽見,可是也只有那些關心百姓疾苦的人才會有這樣的聯想。這是又一次對中心的強化。
5、我們如何理解“一枝一葉總關情”一句?
明確:似是寫竹,實則寫人。寫詩人對百姓的仁愛之心,體恤之情,令人嘆為觀止。文中作者以竹喻人,比喻新穎奇物,把一個錚錚鐵骨的文人寫得極入情理,表現了他的高標挺立、特立獨行、充滿愛民之氣節。
6、回顧反思:竹象征了“有氣節”,象征詩人“我自巋然不動”的氣概。
四、閱讀鏈接:
揚州八怪:包括鄭燮、羅聘、李方膺、高翔、金農、李鯇、汪士慎八位畫家。從康熙末年崛起,到嘉慶四年“八怪”中最年輕的畫家羅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們繪畫作品為數之多,流傳之廣,無可計量。 “揚州八怪”生前即聲名遠播。李鯇、李方膺等先后分別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先試畫,后授職。乾隆八年,弘歷見到鄭燮所作《櫻筍圖》,即印了“乾隆御覽之寶”朱文橢圓璽。乾隆十三年,弘歷東巡時,封鄭燮為“書畫史”。
“揚州八怪”大膽創新之風,不斷為后世畫家所傳承。徐悲鴻曾在鄭燮的一幅《蘭竹》畫上題云:“板橋先生為中國近三百年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書畫亦奇。觀其詩文及書畫,不但想見高致,而其寓悲奇妙,成為古今天才之難得者。“揚州八怪”大膽創新之風,不斷為后世畫家所傳承。
四、開頭是鄭的五言律詩
《獻滎陽公詩五十韻》 作者:元稹
鄭驛騎翩翩,丘門子弟賢。文翁開學日,正禮騁途年。駿骨黃金買,英髦絳帳延。趨風皆蹀足,侍坐各差肩。解榻招徐稚,登樓引仲宣。鳳攢題字扇,魚落講經筵。盛氣河包濟,貞姿岳柱天。皋夔當五百,鄒魯重三千。科斗翻騰取,關雎教授先。篆垂朝露滴,詩綴夜珠聯。逸禮多心匠,焚書舊口傳。陳遵修尺牘,阮瑀讓飛箋。中的顏初啟,抽毫踵未旋。森羅萬木合,屬對百花全。詞海跳波涌,文星拂坐懸。戴馮遙避席,祖逖后施鞭。西蜀凌云賦,東陽詠月篇。勁芟鰲足斷,精貫虱心穿。浩汗神彌王,鷂飏興欲仙。冰壺通皓雪,綺樹眇晴煙。驅駕雷霆走,鋪陳錦繡鮮。清機登穾奧,流韻溢山川。墨客膺潛服,談賓膝誤前。張鱗定摧敗,折角反矜憐。句句推瓊玉,聲聲播管弦。纖新撩造化,澒洞斡陶甄。衛磬琤鍧極,齊竽僭濫偏。空虛慚炙輠,點竄許懷鉛。憊色秋來草,哀吟雨后蟬。自傷魂慘沮,何暇思幽玄。喜到樽罍側,愁親幾案邊。菁華知竭矣,肺腑尚求旃。抵滯渾成醉,徘徊轉慕膻。老嘆才漸少,閑苦病相煎。瓦礫難追琢,芻蕘分棄捐。漫勞成懇懇,那得美娟娟。拙劣仍非速,迂愚且異專。移時停筆硯,揮景乏戈鋋。儀舌忻猶在,舒帷誓不褰。會將連獻楚,深恥謬游燕。蒲有臨書葉,韋充讀易編。沙須披見寶,經擬帶耕田。入霧長期閏,持朱本望研。輪轅呈曲直,鑿枘取方圓。呼吸寧徒爾,沾濡豈浪然。過簫資響亮,隨水漲淪漣。惜日看圭短,偷光恨壁堅。勤勤雕朽木,細細導蒙泉。傳癖今應甚,頭風昨已痊。丹青公舊物,一為變蚩妍。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鄭表現自己高標挺立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