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達“在他鄉遇到朋友”的詩句是什么
1.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釋義】:請你問問東流江水,別情與流水,哪個更為長遠?
2.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釋義】:請你在喝一杯.出關后就沒有朋友陪你如此開懷暢飲了.
3.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
【釋義】:暮色深沉天已晚,孤舟一葉停何方?心隨友人望天涯,無限思念痛斷腸。
4.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釋義】: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5.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釋義】:我們分手之后,雖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傷。海內有知心的朋友,即使遠隔天涯,也像是近鄰一樣。
6.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釋義】: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7.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釋義】: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8.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釋義】: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9.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 ——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釋義】:若能身化成千萬,隨風散落山峰仍然注視著故鄉。
10.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李商隱《夜雨寄北》
【釋義】: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準,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
11.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洲》
【釋義】: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12.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釋義】:浮云像游子一樣行蹤不定,夕陽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
二、有關思念遠在他鄉的親人或朋友的詩句
⑴除 夜 作 〔唐〕高 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 ⑵歸 家 〔唐〕杜 牧 稚子牽衣問, 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 贏得鬢邊絲? ⑶鄉 思 [宋]李 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⑷京 師 得 家 書 〔明〕袁 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⑸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戴叔倫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⑹聞雁 [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⑺雜詩(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⑻題大庾嶺北驛(宋之問) 陰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⑼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⑽月夜億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⑾送別(隋朝民歌)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尺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⒀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⒁示兒(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⒂漁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⒃一剪梅 舟過吳江(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⒄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⒅獄中題壁(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⒆有感一章(譚嗣同) 世間萬物抵春愁,今向蒼冥一哭休。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三、描寫遠在他鄉的朋友的詩句有哪些
1.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二首》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4.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張九齡《西江夜行》
5.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李覯《鄉思》
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7.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8.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馬戴《灞上秋居》
9.《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注釋
⑴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于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⑵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⑶佳節:美好的節日。
⑷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⑸茱萸: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四、有關思念遠在他鄉的親人或朋友的詩句
⑴除 夜 作 〔唐〕高 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
⑵歸 家 〔唐〕杜 牧
稚子牽衣問, 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 贏得鬢邊絲?
⑶鄉 思 [宋]李 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⑷京 師 得 家 書 〔明〕袁 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⑸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戴叔倫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⑹聞雁 [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⑺雜詩(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⑻題大庾嶺北驛(宋之問)
陰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⑼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⑽月夜億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⑾送別(隋朝民歌)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尺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⒀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⒁示兒(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⒂漁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⒃一剪梅 舟過吳江(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⒄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⒅獄中題壁(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⒆有感一章(譚嗣同)
世間萬物抵春愁,今向蒼冥一哭休。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五、形容他鄉遇故知意思相近的,在他鄉遇到老鄉的句子或詩句
1、唐代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釋義:當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
現在正好是江南風景秀美的時候,在這暮春季節再次遇見了你。 2、唐代崔顥《長干行·君家何處住》: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釋義:請問大哥你的家在何方。
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橫塘。停下船吧暫且借問一聲,聽口音恐怕咱們是同鄉。
3、唐代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釋義: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連朦朧的遠山也顯得孤單!到了洛陽,如果洛陽親友問起我來,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那樣晶瑩純潔! 4、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釋義:三秦之地護衛著巍巍長安,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蜀川。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
5、唐代王維《雜詩三首·其二》: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釋義:您是剛從我們家鄉來的,一定了解家鄉的人情世態。
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畫花紋的窗戶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有?。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在他鄉遇到朋友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