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龜雖壽》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龜雖壽》中揭示主旨的句子: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意思是:良馬雖因年老力衰臥伏于槽中,但仍有馳騁與千里的雄心;有志之士即使到了晚年,也不會放棄他的雄圖壯志。
[賞析]:馬老了,就只能臥伏在槽中,人老了,也只能從人生舞臺上隱退,這是自然規律的安排,他們不甘衰老,仍是積極奮發,努力不止。詞 目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釋 義 驥:良馬,千里馬;櫪:馬槽,養馬的地方。
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出 處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詞 目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釋 義 烈士:志向遠大的英雄。已:停止,衰減。
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并不衰減。出 處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希望能幫到你~。
二、分別寫出《觀滄海》與《龜雖壽》兩首詩揭示主旨的句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北征消滅了烏恒部隊,得勝而來到曾經秦皇漢武來到的地方,躊躇滿志,事業到達頂峰。
故詩中有“日月”、“星漢燦爛”等氣勢恢弘的詞語,表達詩人的豪邁心情。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同樣的歷史背景。此詩約作于公元208年初他平定烏桓叛亂、消滅袁紹殘余勢力之后,南下征討荊、吳之前。
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詩一開頭便無限感慨地吟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莊子·秋水篇》說:“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
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說神龜縱活三千年,可還是難免一死呀!《韓非子·難勢篇》記載:“飛龍乘云,螣蛇游霧,云罷霧霽,而龍蛇與 同矣!”“螣蛇”和龍一樣能夠乘云駕霧,本領可謂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霧散,就和蒼蠅螞蟻一樣,灰飛煙滅了!古來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漢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長生之術的蠱惑,而獨曹操對生命的自然規律有清醒的認識,這在讖緯迷信猖熾的時代是難能可貴的。更可貴的是如何對待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掃漢末文人感嘆浮生若夢、勸人及時行樂的悲調,慷慨高歌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里的豪情。
三、《龜雖壽》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龜雖壽》中揭示主旨的句子: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意思是:良馬雖因年老力衰臥伏于槽中,但仍有馳騁與千里的雄心;有志之士即使到了晚年,也不會放棄他的雄圖壯志。
[賞析]:馬老了,就只能臥伏在槽中,人老了,也只能從人生舞臺上隱退,這是自然規律的安排,他們不甘衰老,仍是積極奮發,努力不止。詞 目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釋 義 驥:良馬,千里馬;櫪:馬槽,養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出 處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詞 目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釋 義 烈士:志向遠大的英雄。已:停止,衰減。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并不衰減。
出 處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希望能幫到你~
四、《龜雖壽》這首詩,主題意思是什么
曹操對人生的看法頗有一點辯證的思維,他首先講尊重自然規律,人總是要死的。接著講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積極進取,建功立業。
最后再談到人在自然規律面前也不是完全無能為力的,一個人壽命的長短雖然不能違背客觀規律,但也不是完全聽憑上天安排。如果善自保養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壽嗎?曹操所云“養怡之福”,不是指無所事事,坐而靜養,而是說一個人精神狀態是最重要的,不應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壯心不已” --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精神,永遠樂觀奮發,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體驗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對健康的重要意義,從這方面來說,它不又是一篇絕妙的養生論嗎!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龜雖壽點明詩歌主旨的詩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