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白寫的“向往自由”的詩句有哪些
1. 《江上吟》唐代:李白 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
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2. 《江上望皖公山》唐代: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氣。
清晏皖公山,巉絕稱人意。獨游滄江上,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何由討靈異。默然遙相許,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3. 《襄陽歌》唐代:李白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蘺花下迷。
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旁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翁醉似泥。
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 一日須傾三百杯。
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筑糟丘臺。
千金駿馬換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車旁側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催。
咸陽市中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龜頭剝落生莓苔。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
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鐺,李白與爾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東流猿夜聲。4. 《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5. 《敘舊贈江陽宰陸調》泰伯讓天下,仲雍揚波濤。
清風蕩萬古,跡與星辰高。開吳食東溟,陸氏世英髦。
多君秉古節,岳立冠人曹。風流少年時,京洛事游遨。
腰間延陵劍,玉帶明珠袍。我昔斗雞徒,連延五陵豪。
邀遮相組織,呵嚇來煎熬。君開萬叢人,鞍馬皆辟易。
告急清憲臺,脫余北門厄。間宰江陽邑,翦棘樹蘭芳。
城門何肅穆,五月飛秋霜。好鳥集珍木,高才列華堂。
時從府中歸,絲管儼成行。但苦隔遠道,無由共銜觴。
江北荷花開,江南楊梅熟。正好飲酒時,懷賢在心目。
掛席拾海月,乘風下長川。多沽新豐醁,滿載剡溪船。
中途不遇人,直到爾門前。大笑同一醉,取樂平生年。
6. 《夢游天姥吟留別》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7. 《古風》其十九 西岳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臺。高揖衛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
二、形容向往自由生活,不被世俗困擾的詩句有哪些
1、江上吟 唐代:李白 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
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譯文 在木蘭為槳沙棠為舟的船上,簫管之樂在船的兩頭吹奏著。
船中載著千斛美酒和美艷的歌妓,任憑它在江中隨波逐流。黃鶴樓上的仙人還有待于乘黃鶴而仙去,而我這個海客卻毫無機心地與白鷗狎游。
屈原的詞賦至今仍與日月并懸,而楚王建臺榭的山丘之上如今已空無一物了。 我興酣之時,落筆可搖動五岳,詩成之后,嘯傲之聲,直凌越滄海。
功名富貴若能常在,漢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 2、題紅葉 唐代:宣宗宮人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譯文 流水為什么去得這樣匆匆,深宮里卻整日如此的清閑。
我殷勤地辭別這一片紅葉,離開這好去到自由的人家。 3、漁家傲·暖日遲遲花裊裊 宋代:歐陽修 暖日遲遲花裊裊。
人將紅粉爭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
金壺倒。花開未老人年少。
車馬九門來擾擾。行人莫羨長安道。
丹禁漏聲衢鼓報。催昏曉。
長安城里人先老。 譯文 春天來了,天氣變暖了,花兒綻放了。
踏青的青年帶著姑娘春游賞花,而姑娘的美麗堪與花爭艷。其實花兒美,人兒也美,只是“花不能言”。
金壺斟酒,暢飲開懷,享受著人生的快樂。 京城雖然車水馬龍,往來客商,紛紛擾擾,但行人不要羨慕京城此般繁華熱鬧。
禁城傳來擊鼓報時的鐘聲和銅壺滴漏聲,這“催”著日出日落,但京城的人們會先衰老的。 4、夏日過鄭七山齋 唐代:杜審言 共有樽中好,言尋谷口來。
薜蘿山徑入,荷芰水亭開。 日氣含殘雨,云陰送晚雷。
洛陽鐘鼓至,車馬系遲回。 譯文 我們都有喜愛酒的嗜好,我就找到你的山中別墅來。
薜荔女蘿伸向山上的的小徑,荷花菱花開在水亭的周圍。太陽尤散發著的熱氣含著殘雨,陰云傳送看黃昏的雷聲。
洛陽城里報暮的鐘、鼓之聲清晰地傳來,但車馬仍然拴著,遲遲沒有起程。 5、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 清代:納蘭性德 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寧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 譯文 夕陽西下,漁人收起魚竿準備回家。
連秋風都是溫柔的,不肯讓荷花凋謝了。煙水蒙蒙,漁人悠閑自得,聽短笛的旋律,被秋風吹進蘆花蕩的深處。
三、白居易“向往自由”的詩有哪些
池鶴
【唐】白居易
高竹籠前無伴侶,亂群雞里有風標。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
轉覺鸕鶿毛色下,苦嫌鸚鵡語聲嬌。
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云水遙。
重點句: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云水遙。
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白居易
《題四皓廟》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臥逃秦亂起安劉,舒卷如云得自由。
若有精靈應笑我,不成一事謫江州。
《對酒勸令公開春游宴》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時泰歲豐無事日,功成名遂自由身。前頭更有忘憂日,向上應無快活人。自去年來多事故,從今日去少交親。宜須數數謀歡會,好作開成第二春。
《苦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頭痛汗盈巾,連宵復達晨。不堪逢苦熱,猶賴是閑人。朝客應煩倦,農夫更苦辛。始慚當此日,得作自由身。
四、關于向往自由的詩歌 急
自由之詩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
只是為了尋求自由,
不在乎世俗的嘲諷,
不屈服于現實的黑暗,
任何的迫害和恐嚇都無法摧毀我頑強的意志。
經過多少世事辛酸,
見證少血雨腥風,
生命在不停的戰斗中升華為崇高的精神。
為自由而戰!
這是生命存在之本。
為了存在的自由,
寧可放棄安寧的生活;
為了自由的存在,
寧可放棄舒適和享樂,
在飄泊和流浪中譜寫生命的光輝!
五、向往自由生活 不被世俗困擾的詩句
1、《歸園田居 其一》晉代 陶淵明 原文: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譯文:年輕時就沒有適應世俗的性格,生來就喜愛大自然的風物。
錯誤的陷落到仕途羅網,轉眼間遠離田園已十余年。籠子里的鳥兒懷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魚兒思念原來嬉戲的深潭。
我愿到南邊的原野里去開荒,依著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種田園。繞房宅方圓有十余畝地,還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間。
榆樹柳樹成蔭遮蓋了后屋檐,桃樹李樹整齊的栽種在屋前。遠處的鄰村屋舍依稀可見,村落上方飄蕩著裊裊炊煙。
深深的街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庭院內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靜室里有的是安適悠閑。
久困于樊籠里毫無自由,我今日總算又歸返林山。2、《歸園田居 其二》晉代 陶淵明 原文: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對酒絕塵想。時復虛里人,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以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譯文:我住在郊野外很少交住,僻巷里難聞到車馬聲響。
白天里經常地關閉柴門,獨處在空室中不生雜想。偏遠的村落里人情淳厚,撥開草叢不時互相來往。
相見時不談論世俗之事,只說道桑麻的生長情況。我種植的桑麻不斷長高,我開墾的土地日益增廣。
常擔心嚴霜雪突然早降,使桑麻也像那零落草莽。3、《歸園田居 其三》晉代 陶淵明 原文: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譯文:南山下田野里種植豆子,結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
清晨起下田地鏟除雜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鋤回去。狹窄的小路上草木叢生,傍晚時有露水沾濕我衣。
身上衣沾濕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違背歸隱心意。4、《歸園田居 其四》晉代 陶淵明 原文: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隴間,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一世棄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譯文:離山澤去做官已經很久,現在又返林野嘗到歡娛。
且攜著我的兒女侄子們,撥開那亂草木尋訪廢墟。我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間,依稀地可認出往日舊居。
房屋的井灶下留有遺跡,桑和竹殘存著枯朽干株。我打聽在這里打柴的人:過去的居住者都到哪里?這里的打柴人便對我說:都死光了沒有留下后裔。
三十年就改變朝市面貌,這句話可真是一點不虛!人一生就好似虛幻變化,到最終都不免歸于空無。5、《南陵別兒童入京》唐代 李白 原文: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譯文:白酒剛剛釀熟時我從山中歸來,黃雞在啄著谷粒秋天長得正肥。
喊著童仆給我燉黃雞斟上白酒,孩子們嬉笑吵鬧牽扯我的布衣。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與秋日夕陽爭奪光輝。
游說萬乘之君已苦于時間不早,快馬加鞭奮起直追開始奔遠道。會稽愚婦看不起貧窮的朱買臣,如今我也辭家去長安而西入秦。
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么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