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名里帶鼎字的詩詞有哪些
寶鼎詩
作者:班固 朝代:漢
岳修貢兮川效珍。
吐金景兮歊浮云。
寶鼎見兮色紛缊。
煥其炳兮被龍文。
登祖廟兮享圣神。
昭靈德兮彌億年。
《送玄同真人李抱樸謁灊山仙祠》李隆基
城闕天中近,蓬瀛海上遙。
歸期千載鶴,春至一來朝。
采藥逢三秀,餐霞臥九霄。
參同如有旨,金鼎待君燒。
《端午》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李隆基
三千初擊浪,九萬欲摶空。
天地猶驚否,陰陽始遇蒙。
存貞期歷試,佐貳佇昭融。
多謝時康理,良慚實賴功。
長懷問鼎氣,夙負拔山雄。
不學劉琨舞,先歌漢祖風。
英髦既包括,豪杰自牢籠。
人事一朝異,謳歌四海同。
如何昔朱邸,今此作離宮。
雁沼澄瀾翠,猿巖落照紅。
小山秋桂馥,長坂舊蘭叢。
即是淹留處,乘歡樂未窮。
二、詩名里帶鼎字的詩詞有哪些
寶鼎詩作者:班固 朝代:漢岳修貢兮川效珍。
吐金景兮歊浮云。寶鼎見兮色紛缊。
煥其炳兮被龍文。登祖廟兮享圣神。
昭靈德兮彌億年。《送玄同真人李抱樸謁灊山仙祠》李隆基城闕天中近,蓬瀛海上遙。
歸期千載鶴,春至一來朝。采藥逢三秀,餐霞臥九霄。
參同如有旨,金鼎待君燒。《端午》李隆基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李隆基三千初擊浪,九萬欲摶空。
天地猶驚否,陰陽始遇蒙。存貞期歷試,佐貳佇昭融。
多謝時康理,良慚實賴功。長懷問鼎氣,夙負拔山雄。
不學劉琨舞,先歌漢祖風。英髦既包括,豪杰自牢籠。
人事一朝異,謳歌四海同。如何昔朱邸,今此作離宮。
雁沼澄瀾翠,猿巖落照紅。小山秋桂馥,長坂舊蘭叢。
即是淹留處,乘歡樂未窮。
三、含有鼎字的四字成語
[鐘鳴鼎食]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鐘: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具。指吃飯時敲鐘奏樂,列鼎。形容富貴人家奢侈豪華的生活。
[言重九鼎]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鼎:古代煮東西用的三足兩耳式的器物。九鼎:比喻力量重。說話的分量,有如九鼎之重。形容說話極有份量。
[笙歌鼎沸]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形容樂聲歌聲熱鬧非常。
[幕燕鼎魚]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在帳幕上筑巢的燕子,在炊器中游動的魚。比喻處境極其危險。
[三分鼎足]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鼎:古代烹煮器具,多用青銅制成,一般圓形三足。比喻像鼎的三只腳一樣,三者各立一方,并立對峙。也形容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亦作“分三鼎立”、“鼎足三分”。
[舉鼎拔山]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鼎:古代的青銅炊器,大且重。能將大鼎舉起,能將高山拔動。比喻力大氣壯。
[擊鐘鼎食]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鐘:金屬制打擊樂器。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古代高官顯貴用食時,打著樂器,列著鼎器。形容生活優裕,奢侈豪華。亦作“擊鐘陳鼎”、“鐘鳴鼎食”、“鳴鐘列鼎”、“鼎食鐘鳴”。
[鼎足之勢]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勢:局勢。局勢像鼎的三個足一樣。比喻勢均力敵的三方面對立的局勢。亦作“鼎足而居”,“鼎足而立”,“鼎峙而立”,“鼎足三分”,“鼎足而三”,“三分鼎足”。
[鼎鑊刀鋸]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鼎:古代烹煮用的青銅器物,三足兩耳。鑊:大鍋。鼎鑊: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種酷刑的刑具,因用指稱最殘酷的刑罰。
[春秋鼎盛]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春秋:年齡。人年齡正處在旺盛、強壯之際。舊時比喻人正當壯年,精力充沛。
[一言九鼎]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九鼎:古代象征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比喻份量重。一句話抵得上九鼎之重。形容言語極有份量,能起決定性作用。亦作“一語九鼎”、“片言九鼎”、“九鼎一言。”
[問鼎中原]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問: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中原:黃河中下游一帶,指疆域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人聲鼎沸]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鼎:古代煮食的器物,有三足兩耳。沸:沸騰。人聲嘈雜,就像水在鼎里沸騰一樣。
[三足鼎立]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鼎:古代青銅制的炊具,一般是三只腳。像三只腳的鼎那樣立著。比喻三種勢力的并立對峙。亦作“三分鼎足”。
[力能扛鼎]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扛:用雙手舉起沉重的東西。鼎:三足兩耳的青銅器。①形容氣力特別大。②亦比喻筆力雄健。
[九鼎大呂]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九鼎:傳說夏禹曾鑄九鼎,代表九州,象征著國家政權,是夏、商、周三代的傳國之寶。大呂:周朝大鐘。比喻非常貴重的事物。多指地位、作用非常重要。
[革故鼎新]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革:除掉。故:舊的。鼎:更換。去掉舊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換代或重大改革。亦作“鼎新革故”。
[鼎魚幕燕]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幕:帳篷。在鼎中的魚,在帳篷上筑巢的燕子。比喻處境非常危險而自己不知道。
[大名鼎鼎]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鼎鼎:盛大,顯赫。形容人的名氣很大。亦作“鼎鼎大名”。
[嘗鼎一臠]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臠:切成小塊的肉。品嘗鼎中一塊肉的味道(可以知道整個鼎中食物的味道)。常比喻由部分可以推知全體,由小見大。亦作“鼎中一臠”、“一臠知鼎”。
[拔山扛鼎]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拔:拔起來。扛:兩手舉起。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為青銅鑄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圓形的三足兩耳,方形的四足兩耳。拔起大山,舉起鼎。形容力大無比。亦作“拔山舉鼎”。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古詩中包含鼎字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