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納蘭性德鄉愁詩句
詞的上片從“山一程,水一程”的疊用,來說明身離故鄉之遠。
下片以“風一更,雪一更”氣候上的轉變來渲染作者此時孤寂情懷。風雪打斷了他思鄉之夢,懊喪之余,他更加懷念故園的寧靜詳和,作者于清麗哀婉之中又不乏邊寨之雄奇風情的描述,這兩者結合到一起,就升華了羈旅懷鄉的主題。
面對眾人直及心靈的追問,納蘭性德不得不反問——“輕離別?你們居然說我輕離別?我,納蘭性德真的輕離別嗎?真的對離別無所謂嗎?”詞人反問自己,反問“父親”,反問“妻子”,在一次次地反問中表述著自己的理想與壯志。我們在詞人“不得不離,不得不別”的矛盾中體悟到詞人“身向榆關那畔行”并非“輕離別”,而是為了保家衛國。
至此,詞人的情感得到了升華,一顆思鄉懷故、感情細膩哀怨而又勇赴疆場、戍邊衛國的高大鮮活形象生成在我們的語言和精神中。 盡情地美讀、心靈的回想和生命的追問,是王崧舟語感訓練的三大裝備。
以語感能力為閱讀教學的目標,情感、想象和生命意義造就了王崧舟詩意的課堂。
二、納蘭性德寫的思鄉詩詞(除長相思外)
1、《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清) 納蘭性德
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圞月。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
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舊事逐寒朝,啼鵑恨未消。
2、《采桑子·九日》 (清) 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3、《南鄉子·秋暮村居》(清) 納蘭性德
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試上小樓極目望,高低。一片煙籠十里陂。
吠犬雜鳴雞,燈火熒熒歸路迷。乍逐橫山時近遠,東西。家在寒林獨掩扉。
4、《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清) 納蘭性德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5、《如夢令·萬帳穹廬人醉》(清) 納蘭性德
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
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
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