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香草美人”象征手法的詩句(《離騷》除外)
《楚辭》中的“香草美人”《離騷》《九章》《遠游》(1)離、芷、蘭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2)木蘭、宿莽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中洲之宿莽.(3)草木、美人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4)眾芳 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5)申椒、菌桂、蕙、茝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 (6)荃 荃不揆馀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 (7)蘭、蕙 馀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畮. (8)留夷、揭車、杜衡、芳芷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蘅與芳芷. (9)眾芳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10)木蘭、秋菊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1)木根、茝、薜荔 擥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 (12)菌桂、蕙、胡繩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 (13)蕙、茝 既替馀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二、描寫“香草”的詩句有哪些
1、《臨高臺》
兩漢:佚名
臨高臺以軒,下有清水清且寒。
江有香草目以蘭,黃鵠高飛離哉翻。
關弓射鵠,令我主壽萬年。
2、《湘月》
清代:龔自珍
天風吹我,墮湖山一角,果然清麗。
曾是東華生小客,回首蒼茫無際。
屠狗功名,雕龍文卷,豈是平生意。
鄉親蘇小,定應笑我非計。
才見一抹斜陽,半堤香草,頓惹清愁起。
羅襪音塵何處覓,渺渺予懷孤寄。
怨去吹簫,狂來說劍,兩樣銷魂味。
兩般春夢,櫓聲蕩入云水。
3、《題道光上人山院》
唐代:張祜
真僧上方界,山路正巖巖。
地僻泉長冷,亭香草不凡。
火田生白菌,煙岫老青杉。
盡日唯山水,當知律行嚴。
4、《送尹樞令狐楚及第后歸覲》
唐代:盧綸
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蘭。
寶器金罍重,清音玉佩寒。
貢文齊受寵,獻禮兩承歡。
鞍馬并汾地,爭迎陸與潘。
5、《貢院對雪》
唐代:權德輿
寓宿春闈歲欲除,嚴風密雪絕雙魚。
思君獨步西垣里,日日含香草詔書。
三、形容含香草的句子或是詩詞
香草是屈原提出來的,在他的作品中經常出現。
《離騷》中充滿了種類繁多的香草,如:“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者兮遠者。”
香草意象作為一種獨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潔;另一方面和惡草相對,象征著政治斗爭的雙方。 司馬遷贊屈原道:“其志潔,故其稱物芳。”
故屈原常常以香草美人代表美好的政治制度和高尚的人品。在詩人眼里,各種香草顯得那么可愛,詩人愛香草幾乎到了成癖的程度。
他把它們佩戴在身上。王逸說:“行清潔者佩芳。”
張德純說:“蘭芳秋而彌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草,取譬甚繁,指各有屬。”(見游國恩《〈離騷〉纂義》)這充分說明了香草的喻義以及它與人格美的關系。
四、描寫“香草”的詩句有哪些
1、《臨高臺》 兩漢:佚名 臨高臺以軒,下有清水清且寒。
江有香草目以蘭,黃鵠高飛離哉翻。 關弓射鵠,令我主壽萬年。
2、《湘月》 清代:龔自珍 天風吹我,墮湖山一角,果然清麗。 曾是東華生小客,回首蒼茫無際。
屠狗功名,雕龍文卷,豈是平生意。 鄉親蘇小,定應笑我非計。
才見一抹斜陽,半堤香草,頓惹清愁起。 羅襪音塵何處覓,渺渺予懷孤寄。
怨去吹簫,狂來說劍,兩樣銷魂味。 兩般春夢,櫓聲蕩入云水。
3、《題道光上人山院》 唐代:張祜 真僧上方界,山路正巖巖。 地僻泉長冷,亭香草不凡。
火田生白菌,煙岫老青杉。 盡日唯山水,當知律行嚴。
4、《送尹樞令狐楚及第后歸覲》 唐代:盧綸 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蘭。 寶器金罍重,清音玉佩寒。
貢文齊受寵,獻禮兩承歡。 鞍馬并汾地,爭迎陸與潘。
5、《貢院對雪》 唐代:權德輿 寓宿春闈歲欲除,嚴風密雪絕雙魚。 思君獨步西垣里,日日含香草詔書。
。
五、香草美人的詩句
眉目如畫,花容月貌,貌美如花,如花似玉,玉潔冰清,冰雪聰明,明艷動人,人見人愛,傾國傾城,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人間尤物,出塵脫俗,吹彈即破,白璧無瑕,美艷絕倫,美倫美奐,楚楚可人,人淡如菊,嬌艷如花,至真至純,盡善盡美美若天仙,溫文爾雅,品貌端莊,麗質天成,窈窕淑女,天姿絕色,國色天香,風姿綽約,風華絕代,語笑嫣然,含苞待放,嬌艷欲滴,玲瓏剔透,人間極品 北方有佳人 遺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 再顧傾人國 櫻桃樊素口 楊柳小蠻腰 休言女子非英雄 夜夜龍泉壁上鳴 送行淡月微云 若有人兮山之阿 被薜荔兮帶女蘿。
既含睇兮又宜笑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不過我喜歡的幾句詞寫的不是女人 君莫舞 君不見 玉環飛燕皆塵土 千金縱買相如賦 默默此情誰訴!經典的: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洛神賦的: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襛纖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娟。
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
柔情綽態,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
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
壤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暗送秋波 本指女子暗中以眉目傳情,引申為獻媚取寵,暗中勾結。
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語本宋蘇軾《百步洪》詩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
霞裙月帔 以云霞為裙,明月為披肩。借指仙女或美女 楚腰衛鬢 謂細腰秀發。
借指美女 吹氣勝蘭 ①謂美女氣息之香勝于蘭花。②形容文詞華美 東施效顰 《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
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絜妻子而去之走。”成玄英疏:“西施,越之美女也,貌極妍麗。
既病心痛,嚬眉苦之。而端正之人,體多宜便,因其嚬蹙,更益其美。
是以閭里見之,彌加愛重。鄰里丑人見而學之,不病強嚬,倍增其丑。”
后因以“東施效顰”嘲諷不顧本身條件而一味模仿,以致效果很壞的人。亦為模仿別人的謙語。
顰,同“矉”,蹙眉 蛾眉曼睩 形容女子容貌之美。蛾眉,比喻美女的眉毛像蠶蛾眉那樣又細又彎;曼睩,眼珠轉動 皓齒明眸 三國魏曹植《洛神賦》:“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后因以形容女子的美貌。亦借指美女 皓齒青蛾 形容女子美貌。
喻稱美女或美好的人才 紅顏薄命 謂美女遭遇不幸 刻畫無鹽 《晉書·周顗傳》:“庾亮嘗謂顗曰:‘諸人咸以君方樂廣。’顗曰:‘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
’”亦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無鹽,齊國丑婦;西施,越國美女。
謂以丑比美,比擬不倫不類 明眸皓齒 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的美貌。
亦指代美女 柳腰蓮臉 腰如柳,臉似蓮。形容女性之美。
亦代指美女 六朝金粉 ①吳、東晉、宋、齊、梁、陳崇尚華靡,仕女以艷麗見稱,因以指美女、粉黛。②指六朝國都金陵的奢侈豪華景象 美女破舌 謂用美女迷惑君王,擾亂國政,使諫臣的進諫不為君王所聽信。
舌,指諫臣 美女簪花 語出《太平御覽》卷七四八引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衛常書,如插花美人,舞笑鏡臺。”后因以“美女簪花”形容詩文或書法的娟秀多姿 螓首蛾眉 如螓之首,如蛾之眉。
謂額廣而眉彎。形容女子美麗的容貌。
亦借指美女 十二金釵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金釵十二行”本用以形容美女頭上金釵之多,后以“十二金釵”喻指眾多的妃嬪或姬妾 瘞玉埋香 指埋葬已故的美女 霧鬢風鬟 ①指女子細密而蓬松的美發。
②借指美女 霧鬢云鬟 形容女子細密柔美的頭發。亦借指美女 傾國傾城,天生尤物,天香國色,蕙質蘭心,絕代佳人,小鳥依人,美若天仙,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一時想不起來,寫個郵箱吧 詩經》里《衛風·碩人》,形容美女的詩句有「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詩·召南》出現:“何彼濃矣,華若桃李。”
還有曹植“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于語言。
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
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休迅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
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