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檀香詩詞
諒公洞庭孤橘歌(顧況) 不種自生一株橘,誰教渠向階前出,不羨江陵千木奴。
下生白蟻子,上生青雀雛。飛花檐卜旃檀香,結實如綴摩尼珠。
洞庭橘樹籠煙碧,洞庭波月連沙白。待取天公放恩赦,儂家定作湖中客。
經曠禪師院(貫休) 吾師楞伽山中人,氣岸古淡僧麒麟。曹溪老兄一與語,金玉聲利,泥棄唾委。
兀兀如頑云,驪珠兮固難價其價,靈芝兮何以根其根。真貌枯槁言樸略,衲衣爛黑燒岳痕。
憶昔十四五年前苦寒節,禮師問師楞伽月。此時師握玉麈尾,報我卻云非日月,一敲粉碎狂性歇。
庭松無韻冷撼骨,搔窗擦檐數枝雪。邇來流浪于吳越,一片閑云空皎潔。
再來尋師已蟬蛻,薝卜枝枯醴泉竭。水檀香火遺影在,甘露松枝月中折。
寶師往日真隱心,今日不能墮雙血。清平樂(賀鑄) 吳波不動。
四際晴山擁。載酒一尊誰與共。
回首江湖舊夢。長艚珠箔青篷。
櫓聲鴉軋征鴻。淚□鏤檀香枕,醉眠搖□春風。
望江南/憶江南(廖剛) 無諸好,方面鎮全閩。千騎泛云歸洞府,三山明玉外風塵。
依約是蓬瀛。賢刺史,龍虎檀香名。
金花已傳當日夢,錦衣聊慰故鄉情。和氣萬家春。
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三首(皮日休) 寒嵐依約認華陽,遙想高人臥草堂。半日始齋青饣迅飯,移時空印白檀香。
鶴雛入夜歸云屋,乳管逢春落石床。誰道夫君無伴侶,不離窗下見羲皇。
住在華陽第八天,望君唯欲結良緣。堂扃洞里千秋燕,廚蓋巖根數斗泉。
壇上古松疑度世,觀中幽鳥恐成仙。不知何事迎新歲,烏納裘中一覺眠。
五色香煙惹內文,石飴初熟酒初醺。將開丹灶那防鶴,欲算棋圖卻望云。
海氣平生當洞見,瀑冰初坼隔山聞。如何世外無交者,一臥金壇只有君。
短歌寄鼓山長老(齊己) 雪峰雪峰高且雄,峨峨堆積青冥中。六月赤日燒不熔,飛禽瞥見人難通。
常聞中有白象王,五百象子皆威光。行圍坐繞同一色,森森影動旃檀香。
于中一子最雄猛,稱尊獨踞鼓山頂。百千眷屬陰□影,身照曜,吞秋景。
我聞岷國民歸依,前王后王皆師資。寧同梁武遇達磨,過后彈指空傷悲。
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蘇軾) 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壽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臍柏所薰。香螺脫黡來相群,能結縹緲風中云。
一燈如螢起微焚,何時度驚繆篆紋。繚繞無窮合復分,綿綿浮空散氤氳,東坡持是壽卯君。
君少與我師皇墳,旁資老聃釋迦文。共厄中年點蠅蚊,晚遇斯須何足云。
君方論道承華勛,我亦旗鼓嚴中軍。國恩當報敢不勤,但愿不為世所醺。
爾來白發不可耘,問君何時返鄉枌,收拾散亡理放紛。此心實與香俱焄。
聞思大士應已聞。桃源憶故人(無名氏) 寒苞初吐黃金瑩。
色染薔薇猶嫩。枝上紫檀香噴。
灑落饒風韻。南枝一種同春信。
何事不忺朱粉。自稱霓裳孤冷。
怨感宮腰恨。岳麓道林寺(韋蟾) 石門迥接蒼梧野,愁色陰深二妃寡。
廣殿崔嵬萬壑間,長廓詰曲千巖下。靜聽林飛念佛鳥,細看壁畫馱經馬。
暖日斜明螮蝀梁,濕煙散冪鴛鴦瓦。北方部落檀香塑,西國文書貝葉寫。
壞欄迸竹醉好題,窄路垂藤困堪把。沈裴筆力斗雄壯,宋杜詞源兩風雅。
他方居士來施齋,彼岸上人投結夏。悲我未離擾擾徒,勸我休學悠悠者。
何時得與劉遺民,同入東林遠公社。南歌子(張元干) 桂魄分馀暈,檀香破紫心。
高鬟松綰鬢云侵。又被蘭膏香染、色沈沈。
指印纖纖粉,釵橫隱隱金。更闌云雨鳳帷深。
長是枕前不見、殢人尋。
二、描寫檀香的詩句
1、《諒公洞庭孤橘歌》 年代: 唐 作者: 顧況 不種自生一株橘,誰教渠向階前出,不羨江陵千木奴。
下生白蟻子,上生青雀雛。飛花檐卜旃檀香, 結實如綴摩尼珠。
洞庭橘樹籠煙碧,洞庭波月連沙白。 待取天公放恩赦,儂家定作湖中客。
2、《望江南》 年代: 宋 作者: 廖剛 無諸好,方面鎮全閩。 千騎泛云歸洞府,三山明玉外風塵。
依約是蓬瀛。賢刺史,龍虎檀香名。
金花已傳當日夢,錦衣聊慰故鄉情。 和氣萬家春。
3、《南歌子·桂魄分馀暈》 年代: 宋 作者: 張元干 桂魄分馀暈,檀香破紫心。 高鬟松綰鬢云侵。
又被蘭膏香染、色沈沈。 指印纖纖粉,釵橫隱隱金。
更闌云雨鳳帷深。 長是枕前不見、殢人尋。
4、《桃源憶故人·寒苞初吐黃金瑩》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寒苞初吐黃金瑩。色染薔薇猶嫩。
枝上紫檀香噴。灑落饒風韻。
南枝一種同春信。何事不忺朱粉。
自稱霓裳孤冷。怨感宮腰恨。
5、《短歌寄鼓山長老》 年代: 唐 作者: 齊己 雪峰雪峰高且雄,峨峨堆積青冥中。 六月赤日燒不熔,飛禽瞥見人難通。
常聞中有白象王,五百象子皆威光。 行圍坐繞同一色,森森影動旃檀香。
于中一子最雄猛,稱尊獨踞鼓山頂。 百千眷屬陰□影,身照曜,吞秋景。
我聞岷國民歸依,前王后王皆師資。 寧同梁武遇達磨,過后彈指空傷悲。
6、《宮詞》 年代: 宋 作者: 夏竦 柳帶分陰接殿基,笙歌還擁翠華歸。 前宮曉赭勻妝臉,別館春紅曬舞衣。
槐影對籠苔點細,桐花西倚夕陽稀。 夜來夢上檀香閣,猶映珠簾避貴妃。
7、《頌古》 年代: 宋 作者: 釋道顏 老僧正在東司上,不將佛法為人說。 一般屎臭旃檀香,父子之機俱漏泄。
三、有關檀香的詩詞有哪些
1. 《南歌子》
宋代:張元干
桂魄分余暈,檀香破紫心。高鬟松綰鬢云侵。又被蘭膏香染、色沈沈。
指印纖纖粉,釵橫隱隱金。更闌云雨鳳帷深。長是枕前不見、殢人尋。
2. 《清平樂(三之一)》
宋代:賀鑄
吳波不動。四際晴山擁。載酒一尊誰與共。回首江湖舊夢。
長曹珠箔青篷。艫聲鴉軋征鴻。淚□鏤檀香枕,醉眠搖春風。
3. 《醉桃源》
宋代:呂渭老
檀香新染砑紅綾。腰肢瘦不勝。合歡小幌掩余酲。芙蓉入夢頻。
山不盡,水無情。錦河隔錦茵。劉郎仙骨未應輕。桃花已誤人。
4. 《短歌寄鼓山長老》
唐代:齊己
雪峰雪峰高且雄,峨峨堆積青冥中。六月赤日燒不熔,
飛禽瞥見人難通。常聞中有白象王,五百象子皆威光。
行圍坐繞同一色,森森影動旃檀香。于中一子最雄猛,
稱尊獨踞鼓山頂。百千眷屬陰影,身照曜,吞秋景。
我聞岷國民歸依,前王后王皆師資。寧同梁武遇達磨,
過后彈指空傷悲。
5. 《諒公洞庭孤橘歌》
唐代:顧況
不種自生一株橘,誰教渠向階前出,不羨江陵千木奴。
下生白蟻子,上生青雀雛。飛花檐卜旃檀香,
結實如綴摩尼珠。洞庭橘樹籠煙碧,洞庭波月連沙白。
待取天公放恩赦,儂家定作湖中客。
四、關于檀香的古詩
諒公洞庭孤橘歌(顧況)
不種自生一株橘,誰教渠向階前出,不羨江陵千木奴。
下生白蟻子,上生青雀雛。飛花檐卜旃檀香,
結實如綴摩尼珠。洞庭橘樹籠煙碧,洞庭波月連沙白。
待取天公放恩赦,儂家定作湖中客。
經曠禪師院(貫休)
吾師楞伽山中人,氣岸古淡僧麒麟。曹溪老兄一與語,
金玉聲利,泥棄唾委。兀兀如頑云,驪珠兮固難價其價,
靈芝兮何以根其根。真貌枯槁言樸略,衲衣爛黑燒岳痕。
憶昔十四五年前苦寒節,禮師問師楞伽月。
此時師握玉麈尾,報我卻云非日月,一敲粉碎狂性歇。
庭松無韻冷撼骨,搔窗擦檐數枝雪。邇來流浪于吳越,
一片閑云空皎潔。再來尋師已蟬蛻,薝卜枝枯醴泉竭。
水檀香火遺影在,甘露松枝月中折。寶師往日真隱心,
今日不能墮雙血。
清平樂(賀鑄)
吳波不動。四際晴山擁。載酒一尊誰與共。回首江湖舊夢。長艚珠箔青篷。櫓聲鴉軋征鴻。淚□鏤檀香枕,醉眠搖□春風。
望江南/憶江南(廖剛)
無諸好,方面鎮全閩。千騎泛云歸洞府,三山明玉外風塵。依約是蓬瀛。賢刺史,龍虎檀香名。金花已傳當日夢,錦衣聊慰故鄉情。和氣萬家春。
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三首(皮日休)
寒嵐依約認華陽,遙想高人臥草堂。半日始齋青饣迅飯,
移時空印白檀香。鶴雛入夜歸云屋,乳管逢春落石床。
誰道夫君無伴侶,不離窗下見羲皇。
住在華陽第八天,望君唯欲結良緣。堂扃洞里千秋燕,
廚蓋巖根數斗泉。壇上古松疑度世,觀中幽鳥恐成仙。
不知何事迎新歲,烏納裘中一覺眠。
五色香煙惹內文,石飴初熟酒初醺。將開丹灶那防鶴,
欲算棋圖卻望云。海氣平生當洞見,瀑冰初坼隔山聞。
如何世外無交者,一臥金壇只有君。
短歌寄鼓山長老(齊己)
雪峰雪峰高且雄,峨峨堆積青冥中。六月赤日燒不熔,
飛禽瞥見人難通。常聞中有白象王,五百象子皆威光。
行圍坐繞同一色,森森影動旃檀香。于中一子最雄猛,
稱尊獨踞鼓山頂。百千眷屬陰□影,身照曜,吞秋景。
我聞岷國民歸依,前王后王皆師資。寧同梁武遇達磨,
過后彈指空傷悲。
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蘇軾)
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壽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臍柏所薰。
香螺脫黡來相群,能結縹緲風中云。
一燈如螢起微焚,何時度驚繆篆紋。
繚繞無窮合復分,綿綿浮空散氤氳,東坡持是壽卯君。
君少與我師皇墳,旁資老聃釋迦文。
共厄中年點蠅蚊,晚遇斯須何足云。
君方論道承華勛,我亦旗鼓嚴中軍。
國恩當報敢不勤,但愿不為世所醺。
爾來白發不可耘,問君何時返鄉枌,收拾散亡理放紛。
此心實與香俱焄。
聞思大士應已聞。
五、有關牡丹,檀香的詩詞
1、賞牡丹
唐.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2、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
北宋.蘇軾
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壽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臍柏所薰。
香螺脫黡來相群,能結縹緲風中云。
一燈如螢起微焚,何時度驚繆篆紋。
繚繞無窮合復分,綿綿浮空散氤氳,東坡持是壽卯君。
君少與我師皇墳,旁資老聃釋迦文。
共厄中年點蠅蚊,晚遇斯須何足云。
君方論道承華勛,我亦旗鼓嚴中軍。
國恩當報敢不勤,但愿不為世所醺。
爾來白發不可耘,問君何時返鄉枌,收拾散亡理放紛。
此心實與香俱焄。
聞思大士應已聞。
3、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六、描寫“檀香”的句子有哪些
1、我在黑夜中彷徨,點燃千年前的你贈的香燭,忽聞檀香,恰如你衣袂翩躚的幽香。
2、一盞清茗,一柱檀香,一人獨對一山,一心靜面一世。
3、讓我們點上一支檀香,平息我們那顆因生活而疲憊的心吧!找一處蔭翳,用心去慢慢品味這變幻、美妙而又艱難的人生,人生之美將在你瞬息的感悟中成為永恒的美!
4、在靜夜,在花香、草香都高攀不上的高樓內,檀香和西洋樂。
5、檀香木材,經縱鋸或縱削、平切或旋切,不論是否經刨平、砂磨或端接,其厚度超過6公厘者。
6、檀香彌漫,那是我擁抱你的手;清風拂面,那是我輕吻你的唇;微雨輕揚,那是我思念你的淚。
7、檀香久覓不著。心如香爐,捂一份好心情,心香自生。
8、與紫檀木同類的木料還有檀香,為常綠灌木,產于我國廣東、云南等地。
9、殿內的金漆雕龍寶座上,坐著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底下,歌舞升平,衣袖飄蕩;鳴鐘擊磬,樂聲悠揚。臺基上點起的檀香,煙霧繚繞。深深宮邸,糜爛與紙醉金迷,將人性腐朽殆盡。
10、空渺的梵音是為了洗去一切塵念,讓世間薄弱的靈魂有了寧靜的偎依。清淡的檀香,凈化了人間百味,在悲憫的佛前,連罪惡都是慈悲的。
11、中國的檀香扇香氣高雅。
12、檀香引窗花透窗欞,暗夜臨剪紙憶剪影,我參透斑白了發鬢,故事嶙峋心不平曰命。
13、一卷經書,裝載了佛祖全部的記憶,一炷檀香,點燃多少明滅的時光;一縷鐘聲,喚醒世間迷夢之人。
14、碼字人最好的狀態不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這種狀態,容易肉體悲憤、仇恨社會,不容易體會無聲處的驚雷,看不到心房角落里一盞鬼火忽明忽暗,沒心情等待月光敲擊地面、自己的靈魂像蛇聽到動聽的音樂、閉著眼睛檀香一樣慢慢升騰出軀殼。
15、可以想像得出當時莊嚴的情景,一縷檀香的煙霧從香爐升起,輝煌的大廳散發出濃郁的芬芳,皇帝身穿朝服坐在座上,而畢恭畢敬的百官肅立兩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