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離不開書的古詩
讀書有所見作
作者: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觀書
朝代:明代
作者: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柏學士茅屋
作者:杜甫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云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二、關于讀書的古詩
中國古代的“勸學詩”
古代的“勸學詩”,按其內容大體可以分為六類:
一、立志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明 楊繼盛《言志詩》)
二、勤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三、惜時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萬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清 錢泳《明日歌》)
四、方法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唐 韓愈《勸學詩》)
五、體會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月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觀書有感》)
六、樂趣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時讀書樂》冬)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民國 熊伯伊《四季讀書歌》春)
三、描寫讀書的詩句,五年級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懷投助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一垂釣碧溪上,忽得乘舟夢日邊。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司馬將軍歌》
狂風吹古月,竊弄章華臺。北落明星動光彩,
南征猛將如云雷。手中電擊倚天劍,直斬長鯨海水開。
我見樓船壯心目,頗似龍驤下三蜀。揚兵習戰張虎旗,
江中白浪如銀屋。身居玉帳臨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細柳開營揖天子,始知灞上為嬰孩。羌笛橫吹阿亸回,
向月樓中吹落梅。將軍自起舞長劍,壯士呼聲動九垓。
功成獻凱見明主,丹青畫像麒麟臺。 李白名篇
三更燈火五燈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少年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四、帶有書字的詩句
1. 搴幌玩琴書,開軒引云霧。《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2. 學書求墨跡,釀酒愛朝和。《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張籍
3. 逢人寄君一絳囊,書中不得傳此方。《寄菖蒲》張籍
4. 驗炭論時政,書云受歲盈。《至日登樂游園》裴度
5. 對案臨青玉,窺書捧紫泥。包佶
6. 秘殿掖垣西,書樓苑樹齊。包佶
7. 海翻移里巷,書蠹積埃塵。《客自江南話過亡友朱司議故宅》包佶
8. 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彩書怨》上官昭容
9.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彩書怨》上官昭容
10. 書客多呈帖,琴僧與合弦。《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張籍
11. 當時漢武帝,書報桃花春。《仙人》李賀
12. 書此謝知己,吾尋黃綺翁。《東武吟》李白
13. 天書美片善,清芬播無窮。《東武吟》李白
14. 劍是一夫用,書能知姓名。《雜曲歌辭 悲歌》李白
15. 書此謝知己,吾尋黃綺翁。《相和歌辭 東武吟》李白
16. 天書美片善,清芬播無窮。《相和歌辭 東武吟》李白
17. 書留魏主闕,魂掩漢家床。《哭金部韋郎中》盧照鄰
18. 長安風雨夜,書客夢昌谷。《題歸夢》李賀
19. 書司曹佐走如牛,疊聲問佐官來不。《官不來,題皇甫湜先輩廳》李賀
20. 一朝歌舞榮,夙昔詩書賤。《相和歌辭 長門怨》徐賢妃
21. 一朝歌舞榮,夙昔詩書賤。《長門怨》徐賢妃
22. 下傳金版術,上刻玉清書。《賜道士鄧紫陽》李隆基
23. 今朝書奏入,明日凱歌歸。《旋師喜捷》李隆基
24. 政煩方改篆,愚俗乃焚書。《幸秦始皇陵》李顯
25. 落雁帶書驚,啼猿映枝轉。《詠弓》李世民
26. 書言揚盛跡,補闕興洪志。《詠司馬彪續漢志》李世民
27. 垂衣天下治,端拱車書同。《重幸武功》李世民
28. 車軌同八表,書文混四方。《正日臨朝》李世民
29. 書絕龍庭羽,烽休鳳穴戍。《執契靜三邊》李世民
30. 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書。《賜道士鄧紫陽》李隆基
五、關于書香的古詩有哪些
關于書香的古詩如下:
1、信書成自誤,經事漸知非。今日臨岐別,何年待汝歸。——柳宗元《三贈劉員外》
2、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戴叔倫《小雪》
3、柳色驚心事,春風厭索居。方知一杯酒,猶勝百家書。——高適《閑居》
4、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王維《雜詩三首》
5、萬里羽書來未絕,五關烽火晝仍傳。故人多病盡歸去,唯有劉楨不得眠。——戴叔倫《行營送馬侍御》
6、深夜竹亭雪,孤燈案上書。不遇無為化,誰復得閑居。——韋應物《答崔都水》
7、西候情何極,南冠怨有馀。梁王雖好事,不察獄中書。——崔國輔《送韓十四被魯王推遞往濟南府》
8、參差剪綠綺,瀟灑覆瓊柯。憶在灃東寺,偏書此葉多。——韋應物《題桐葉》
9、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遠。落雁帶書驚,啼猿映枝轉。——董思恭《詠弓(一作太宗詩)》
10、此觀十年游,此房千里宿。還來舊窗下,更取君書讀。——顧況《題元陽觀舊讀書房贈李范》
11、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沈如筠《閨怨二首》
12、風筵調桂軫,月徑引藤杯。直當花院里,書齋望曉開。——王勃《贈李十四四首》
13、五十馀年別,伶俜道不行。卻來書處在,惆悵似前生。——顧況《天寶題壁》
14、靈空聞偈夜清凈,雨里花枝朝暮開。故友九泉留語別,逐臣千里寄書來——盧綸《題念濟寺》
15、談笑三軍卻,交游七貴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魯連書。——李白《奔亡道中五首》
六、關于讀書的古詩
四時讀書樂
春
山光拂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夏
修竹壓檐桑四圍,小齋幽敞明朱暉。
晝長吟罷蟬鳴樹,夜深燼落螢入幃。
北窗高臥羲皇侶,只因素諗讀書趣。
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
秋
昨夜前庭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
不覺商意滿林薄,蕭然萬籟涵虛清。
近床賴有短檠在,對此讀書功更倍。
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
木落水盡千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
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四壁圖書中有我。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七、關于書香的古詩
《寄福清翅山舅陳夢寔》
年代: 宋 作者: 敖陶孫
路岐引人不作長,野梅官柳野風光。
看山看水入詩眼,歲月不覺須眉蒼。
請從丈人開肺腸,身非石人忘故鄉。
五年江湖枕書睡,夢隨南云落翁堂。
亦知行坐歌白頭,池南隱幾浴鳧雙。
鰥孤肯復有羈旅,石塘破寺魂悲涼。
行錐不補萬事裂,存者積壓天一方。
善和里第知幾易,遼東城郭空相望。
平生何用酷似舅,政似嫫母顰施嬙。
兒時拊頭祝文章,祗今未入崔蔡行。
三年一書愿見貰,骨肉滿縣愁難當。
屋頭荼醾定過墻,滿窗日色文書香。
眼前欠甥頗念否,我亦口掛蠔山旁。
煩將歸意作泉下,小待錦衣漫俗妝。
忽雨(二首)
【作者:張宇初】
飄風急雨燕初泥,新竹成陰小閣西。
數卷殘書香篆息,園花落盡到荼蘼。
八、古代詩人有關讀書的詩句
1、《絕句》陳師道(宋)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2、《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陶淵明(東晉)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
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
時來茍冥會,宛轡憩通衢。
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
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
我行豈不遙,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
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
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
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
3、《勸學詩》詩人趙恒(宋)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無車毋須恨,書中有馬多如簇。
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
4、《柏學士茅屋》杜甫(唐)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云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九、有關于讀書的古詩有哪些
觀書有感
作者:朱熹 (南宋)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說明:原作二首,此為第一首。這首詩談讀書的好處,全用比喻說出,有形象可見,頗覺鮮明、親切。把書比作方塘,方塘如鏡,對著它可與“天光云影”共徘徊。意思是說讀書不僅能夠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有著無窮的樂趣。接著說明它之所以如此清澈,就因為有源頭活水不停地灌注,因而能明鑒一切,這是書的作用,也是讀書的好處。
鑒:鏡子。
開:展開。
渠:他,這里指方塘。
如許:如此,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