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絕句的詩意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詩意:
成對的黃鸝在新綠的柳枝上鳴叫,一行白鷺在青天上自由飛翔。憑窗望去,西山千秋雪景好像是嵌在其中的一幅畫,門外停泊著來自東吳,暢行萬里的船只.
比較全面的:
白鷺――一種水羽毛鳥,羽毛白色,腿很長,捕食魚蝦。
西嶺――指岷山,在成都西面。
東吳――指現在江蘇省一帶地方,古代是吳國所在地。
黃鸝有兩只,各自占據一株青青楊柳的梢頭,你一句,我一句,甜蜜舌,嫩聲泣語,比唱歌還要動聽。水邊上的沙灘那里,正有一行白鷺展翅起飛,向高高的藍天忘記翩翩而去,它們雪白的身影映著碧藍的晴空,顯得十分瀟灑,優美。
草堂的四壁并沒有限制詩人的視野,更沒有妨礙詩人的想象,反而給他的觀賞增添了幾分藝術情調。那終年戴雪、千古不化的西山群峰,被小小窗口從百里之外收納進來,不恰好成為一幅山水壁畫?那停泊在門前的幾艘航船,聽說正準備揚帆萬里,定然是下岷江、轉長江、遠到東吳去吧!西嶺遠隔百里,卻說它含在自家窗口;航船泊在門外,又說它要遠下東吳。遠景把它移近,近景將它推遠,在遠和近的推移變化之間,千秋西嶺和萬里東吳,全都聚攏到詩人的草堂跟前來了。
這首四名小詩,句句都是寫景。遠遠近近、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景物,發聲的,飛行的,靜止的,靜而欲動的,紛然呈現在草堂 周圍,與詩人共同組成一個多姿多彩、生動和諧的廣闊天地,在這個天地里,寄托著詩人濃而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對自然萬物、對祖國山河的無限深情。
二、夏日絕句的詩意
《夏日絕句》李清照原詩: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譯文: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應該做人中的豪杰!即使是已經死了,也應該成為鬼中的英雄!我至今還在懷念楚漢爭雄時的項羽,即便是自刎于烏江,也不逃離江東的場景. 賞析: 李清照這首詩,手起筆落處,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不是幾個字的精致組合,不是幾個詞的巧妙潤色;是一種精髓的凝練,是一種氣魄的承載,是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那種凜然風骨,浩然正氣,充斥天地之間,直令鬼神徒然變色.“當作”之所“亦為”,一個女子啊!纖弱無骨之手,嬌柔無力之軀,演繹之柔美,繞指纏心,凄切入骨,細膩感人無以復加.透過她一貫的文筆風格,在她以“婉約派之宗”而著稱文壇的光環映徹下.筆端勁力突起,筆鋒剛勁顯現時,這份剛韌之堅,氣勢之大,敢問世間須眉幾人可以匹敵?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女詩人追思那個叫項羽的楚霸梟雄,追隨項羽的精神和氣節,痛恨宋朝當權者茍且偷安的時政.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僅一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卻是存亡之抉.項羽,為了無愧于英雄名節,無愧七尺男兒之身,無愧江東父老所托,以死相報.“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個“不肯”筆來神韻,強過鬼斧神工,高過天地造化.一種“可殺不可辱”、“死不懼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氣,漫染紙面,力透紙背,令人叫絕稱奇而無復任何言語.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杰,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于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茍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旗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后自刎.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須眉了.。
三、【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釋】 1.遲日:春天日漸長,所以說遲日. 2.泥融:這里指泥土滋潤. 3.鴛鴦:一種水鳥,雌雄成對生活在水邊.首短小的絕句極其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景色,美麗如畫.前兩句對大好的春光作概括的描寫,短短的十個字囊括了陽光、江山、春風、花草及其香味,調動了讀者的多種感官去體會、感受、聯想春天的美好.后兩句則集中筆墨寫燕子和鴛鴦.燕子圍著暖融融的春泥高低飛翔,銜泥筑巢,給人一種輕松愉悅的感覺.詩人用“時時”、“恰恰”這種極富韻律的字眼,使得這一幅明麗紛繁的畫面充滿了動感,也使得詩歌有著更明快、更流利的節奏.全詩語言充滿了口語化色彩,讀起來令人感到非常親切,絕句的意思 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麗,陣陣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飛翔的燕子銜著濕泥忙筑巢,美麗的鴛鴦睡在沙上曬太陽.而詩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樂也躍然紙上.。
四、絕句的詩意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詩意:
成對的黃鸝在新綠的柳枝上鳴叫,一行白鷺在青天上自由飛翔.憑窗望去,西山千秋雪景好像是嵌在其中的一幅畫,門外停泊著來自東吳,暢行萬里的船只.
比較全面的:
白鷺――一種水羽毛鳥,羽毛白色,腿很長,捕食魚蝦.
西嶺――指岷山,在成都西面.
東吳――指現在江蘇省一帶地方,古代是吳國所在地.
黃鸝有兩只,各自占據一株青青楊柳的梢頭,你一句,我一句,甜蜜舌,嫩聲泣語,比唱歌還要動聽.水邊上的沙灘那里,正有一行白鷺展翅起飛,向高高的藍天忘記翩翩而去,它們雪白的身影映著碧藍的晴空,顯得十分瀟灑,優美.
草堂的四壁并沒有限制詩人的視野,更沒有妨礙詩人的想象,反而給他的觀賞增添了幾分藝術情調.那終年戴雪、千古不化的西山群峰,被小小窗口從百里之外收納進來,不恰好成為一幅山水壁畫?那停泊在門前的幾艘航船,聽說正準備揚帆萬里,定然是下岷江、轉長江、遠到東吳去吧!西嶺遠隔百里,卻說它含在自家窗口;航船泊在門外,又說它要遠下東吳.遠景把它移近,近景將它推遠,在遠和近的推移變化之間,千秋西嶺和萬里東吳,全都聚攏到詩人的草堂跟前來了.
這首四名小詩,句句都是寫景.遠遠近近、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景物,發聲的,飛行的,靜止的,靜而欲動的,紛然呈現在草堂 周圍,與詩人共同組成一個多姿多彩、生動和諧的廣闊天地,在這個天地里,寄托著詩人濃而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對自然萬物、對祖國山河的無限深情.
五、《夏日絕句》的詩句和意思,最好是字數少點的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注釋] 1.人杰:人中的豪杰.漢高祖曾稱贊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杰”.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3.項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曾領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為西楚霸王.后被劉邦打敗,突圍至烏江(在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今譯] 活著的當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應是鬼中的英雄.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解說]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杰,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于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但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但求茍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齊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后自刎.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須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