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友誼是什么
《別董大》,是唐代詩人高適在送別友人董庭蘭時創作的兩首七絕,其中第一首堪稱千古絕唱,是送別詩中的典范之作。作品當是寫高適與董大久別重逢,經過短暫的聚會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贈別之作。而且,兩個人都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貧賤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詩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卻胸襟開闊,寫別離而一掃纏綿憂怨的老調,雄壯豪邁,堪與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情境相媲美。
別董大 第一首 懷禪微刻《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別董大》詩意畫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第二首 六翮飄飖私自憐, 一離京洛十余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 今日相逢無酒錢。
第一首: 天空萬里烏云,遮天蔽日,昏昏暗暗,北風吹來大雪紛飛,不要擔心往后不會遇到知己,天下還有誰不認識你呢? 第二首: 六翮飄搖自傷自憐,離開京洛已經十多年。大丈夫貧賤,誰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錢。[2]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句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話說得多么響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因為是知音,說話才樸質而豪爽。又因其淪落,才以希望為慰藉。 “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余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可見他當時也還處于“無酒錢”的“貧賤”境遇之中。這兩首早期不得意時的贈別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但詩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給人一種滿懷信心和力量的感覺。 詩人在即將分手之際,全然不寫千絲萬縷的離愁別緒,而是滿懷激情地鼓勵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來。詩之所以卓絕,是因為高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殷璠《河岳英靈集》)、“以氣質自高”(《唐詩紀事》),因而能為志士增色,為游子拭淚。如果不是詩人內心的郁積噴薄而出,則不能把臨別贈語說得如此體貼入微,如此堅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樸素無華之語言,鑄造出這等冰清玉潔、醇厚動人的詩情。
二、友誼的古詩詩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注釋] ①杜少府:作者的一位朋友。
少府是對縣尉的稱呼。之任:赴任。
蜀川:今四川崇慶縣。 ②城闕:城郭宮闕。
闕是宮門前兩邊的望樓。三秦:項羽曾分秦地為三,這里泛指秦地(今陜西關中一帶)。
輔:京城附近地區。這里是說長安以三秦為輔。
③五津:四川岷江上的五個渡口,是杜少府赴任去的地方。 ④宦游:在外做官。
⑤海內:四海之內,指中國。存:有。
⑥天涯:天邊,指相距遙遠。若:如同,好像。
比鄰:近鄰。 ⑦無為:不要。
歧路:岔路。這兩句是說,不要像兒女那樣,在分別時哭泣。
[解說] 這首詩是作者在長安送朋友到遠處做官時寫的。詩的前四句概括了兩地相距之遠,抒發了兩人離別時的共同感慨。
后四句說明了兩人友情的深重,并且相互勉勵,不要為分別而過分感傷。 作者簡介:王勃,字子安。
絳州龍門人。初唐詩人。
字子安。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號稱“初唐四杰”。
淮上與友人別 【唐】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 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 君向瀟湘我向秦。
〔注釋〕 ①淮(huái):淮河。 ②揚子江:長江在江蘇鎮江、揚州一帶的干流,古稱揚子江。
③離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們常在此送別,所以稱為離亭。 ④瀟湘(xiāo xiāng):瀟水和湘水,流經今湖南境內。
秦:今陜西境內。 〔解說〕 瀟湘在南,秦在西,詩人與朋友從此分別,誰知何時再能相會?暮春的楊花,更增添了詩人的愁思。
作者簡介:鄭谷,唐代詩人,字守愚,袁州人。光啟三年擢第,官右拾遺,歷都官郎中。
幼即能詩,名盛唐末。有《云臺編》三卷,《宜陽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編詩四卷。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 1.芙容樓: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城樓。辛漸: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連江:潤州在長江邊。這句是說,夜里長江上下了寒雨。
吳:春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3.平明:清晨。
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楚 山。 4.洛陽:今河南洛陽,是辛漸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純潔。玉壺:冰在玉壺之中,進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解說] 一夜寒雨過后,詩人在芙蓉樓與友人話別,這時只有晨光映照著遠處的山巒。他囑咐朋友,如果遠方的親友問起我,請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傳達給他們。
作者簡介:王昌齡(689-約757),字少伯,長安人。開元十五年(七二七)進士,官汜水尉、校書郎,后貶龍標尉,世稱王龍標。
安史之亂后,回到故鄉,為刺史閭丘曉所殺。他與詩人王之渙、高適、岑參、王維、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齡以擅長七絕而名重一時,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他善于把錯綜復雜的事件或深摯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煉和集中,使絕句體制短小的特點變成優點:言少意多,更耐吟詠和思索。
他的邊塞詩充滿了積極昂揚的精神,鄉思和送別之詩,節奏明快,而抒情風格更以誠摯深厚見長。現存詩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輯有《王昌齡集》。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注釋] 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使:出使。
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護府,在今新疆庫車附近。 4.渭城:秦時咸陽城,漢改渭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5.朝雨:早晨下的雨。 6.浥(yì):濕。
7.客舍:旅店。 8.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作者簡介:王維(701-761),字摩潔,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通音樂,工書畫。
唐代著名詩人。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注釋] 1.董大: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董庭蘭。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簡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
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崔玨有詩道:“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終憐得董庭蘭。”這時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游,常處于貧*的境遇之中(他在《別董大》之二中寫道:“丈夫貧*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但在這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兩句“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用白描手法寫眼前之景:北風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到處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變成了黃色,本來璀璨耀眼的陽光現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輝一般。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群雁排著整齊的隊形向南飛去。
詩人在這荒寒壯闊的環境中,送別這位身懷絕技卻又無人賞識的音樂家。 后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話說得多么響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
作者簡介: 高適。
三、高適歌頌人間親情友情的詩句
《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月夜憶舍弟》)
友情的詩句
,疑是地上霜?孤帆遠影碧空盡?(王維:《月夜憶舍弟》)
6.洛陽城里見秋風。(王維。
無端更渡桑干水,歸雁洛陽邊。
感時花濺淚,低頭思故鄉:《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磨刀霍霍向豬羊,豆在釜中泣?,還應說著遠行人,欲作家書意萬重,不敢問來人,當戶理紅妝。
白頭搔更短?,歸心日夜憶咸陽。
本是同根生:《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西出陽關無故人。
誰言寸草心,天下誰人不識君,不及汪倫送我情:《秋思》)
7.獨在異鄉為異客,江春人舊年,經冬復立春,報得三春暉。
有弟皆分散。
來日綺窗前,況乃未休兵,應知故鄉事:《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歸來何太遲。(孟郊。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木蘭辭》)
4.國破山河在,無家問死生;
阿姊聞妹來,惟見長江天際流。(白居易,贏得鬢邊絲?(賀知章。
海日生殘夜?莫愁前路無知己。(劉皂,每逢佳節倍思親。(李白,散入春風滿洛城。(王灣,鄉音無改鬢毛衰。(杜甫?
共誰爭歲月。(薛道衡。
復恐匆匆說不盡?。(杜甫。―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游子身上衣。(張籍。
兒童相見不相識。
此夜曲中聞折柳。
寄書長不達。
鄉書何處達。
近鄉情更怯。
遙知兄弟登高處,相煎何太急,恨別鳥驚心。
露從今夜白:《七步詩》)
3.爺娘聞女來。
想得家中夜深坐。(宋之問;
小弟聞姊來,出郭相扶將。―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
露從今夜白,城春草木深?勸君更進一杯酒, 天涯若比鄰,邊秋一雁聲:《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況乃未休兵:《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曹植,行舟綠水前:《歸家》)
詩中鄉情
1.君自故鄉來:《春望》)
5.戍鼓斷人行:《邯鄲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牽衣問。
寄書長不達,何人不起故園情?,思發在花前,抱膝燈前影伴身,渾欲不勝簪。(李白,行人臨發又開封,家書抵萬金?,邊秋一雁聲,笑問客從何處來,無家問死生。
人歸落雁后?桃花潭水深千尺,風正一帆懸詩中親情
1.慈母手中線。
臨行密密縫,寒梅著花未?(杜牧:《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8.邯鄲驛里逢冬至。
烽火連三月。―李白《贈汪倫》
,意恐遲遲歸。(杜甫:《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遍插茱萸少一人。
有弟皆分散,卻望并州是故鄉?海內存知己。
潮平兩岸闊,離家已二年:《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
舉頭望明月,月是故鄉明,月是故鄉明
四、關于友誼的詩句有哪些
說起友誼,俗話說,“為朋友兩勒插刀”,“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文人墨客也說,“伯牙不作鐘期逝,千古令人說破琴”,“陌路相逢,肥馬輕裘敝之而無憾”。
俱往矣,如今我們不得不說,這些詩句不再是當代人友誼中的要義。 寫友情最為絕頂的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可惜了的是,他們“同是宦游人”,一“宦”煞風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把盞相送,酒桌上泛泛之交的感覺。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看到杜甫的詩句,以為老杜和衛八處士是知己呢,其實二人偶爾認識而已,因詩句而友誼濃 啊。 說起老杜,我們不得不感嘆李白不夠哥們了。
公元763年,即李白死后的第二年,杜甫出成都,來到梓州,因很久沒有李白的消息,八月中秋,寫下《不見》一詩,懷想詩友李白,“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可見老杜的情深意切。可李詩仙就冷淡了許多,“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自得其樂;“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以自然為友;“我醉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情來”,干脆把人轟走了。倒是我們皖南汪倫先生淳樸之情打動了詩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古人詩文中有關友誼的描述很多,但是我一直不理解的是,作為中華民族文學“圣經”的《紅樓夢》,好像沒有像樣的友誼出現,賈雨村和甄士隱之間是典型的功利關系,賈寶玉和蔣玉菡的關系就更加微妙了。 人生聚散無常,友情可以帶來幾許溫暖,幾多溫馨。
魯迅先生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真的有一知己,才會更多體味人間那點點令人動心的美。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 友誼是一種溫靜與沉著的愛,為理智所引導,習慣所結成,從長久的認識與共同的契合而產生,沒有嫉妒,也沒有恐懼。
——荷 麥 友誼永遠是一個甜柔的責任,從來不是一種機會。 ——紀伯倫 真友誼象磷火——在你周圍最黑暗的時刻顯得最亮。
——D.M.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長緩慢的植物。 ——華盛頓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雨 果 摯友如異體同心。 ——亞里士多德 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愛因斯坦 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忘。 ——紀伯倫 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
——拉法特 對眾人一視同仁,對少數人推心置腹,對任何人不要虧負。 ——莎士比亞 在各種孤獨中間,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獨。
——巴爾扎克 單獨一個人可能滅亡的地方,兩個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巴爾扎克 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錢或一切物質上的接濟,而是那些親切的態度,歡悅的談話,同情的流露和純真的贊美。
——富蘭克林,美國政治家、科學家 友誼是我們哀傷時的緩和劑,激情的舒解劑,是我們的壓力的流泄口,我們災難時的庇護所,是我們猶疑時的商議者,是我們腦 子的清新劑,我們思想的散發口,也是我們沉思的鍛煉和改進。 ——杰里米.泰勒,美國政治家 友誼,以互相尊重為基礎的崇高美好的友誼,深切的同情,對別人的成就決不惡意嫉妒,對自己培養一種集體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識。
——奧斯特洛夫斯基,前蘇聯作家 一個人在其人生道路上如果不注意結識新交,就會很快感到孤單。先生,人應當 不斷地充實自己對別人的友誼。
——塞.約翰遜,英國作家 真誠的,十分理智的友誼是人生的無價之寶。你能否對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遠 做一個無愧于他的人,這就是你的靈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驗。
——馬克思,德國思想家、哲學家 最長的友誼最能給人以歡樂。更何況還有這么一句至理名言:“在一起共過很多 患難的人,其友誼才稱得上牢不可破。”
——西塞羅,古羅馬雄辯家、政治家 最好的朋友是那種不喜歡多說,能與你默默相對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高爾基 你的敵人和朋友攜手合作,才能傷你的心。
敵人大肆誹謗你,朋友趕忙傳給你聽。 ——馬克·吐溫 真正的友誼既能容忍朋友提出的勸告,又有使自己接受勸告。
——西塞羅 友情為人生之酒。 ——楊格 于順境中交朋友只需費一舉手之勞;在困厄時尋找友誼簡直比登天還難。
——愛比克泰德 在無利害觀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誼的另一要點。 ——莫。
五、高適歌頌人間親情友情的詩句
《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月夜憶舍弟》)友情的詩句,疑是地上霜?孤帆遠影碧空盡?(王維:《月夜憶舍弟》) 6.洛陽城里見秋風。
(王維。 無端更渡桑干水,歸雁洛陽邊。
感時花濺淚,低頭思故鄉:《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磨刀霍霍向豬羊,豆在釜中泣?,還應說著遠行人,欲作家書意萬重,不敢問來人,當戶理紅妝。 白頭搔更短?,歸心日夜憶咸陽。
本是同根生:《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西出陽關無故人。 誰言寸草心,天下誰人不識君,不及汪倫送我情:《秋思》) 7.獨在異鄉為異客,江春人舊年,經冬復立春,報得三春暉。
有弟皆分散。 來日綺窗前,況乃未休兵,應知故鄉事:《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歸來何太遲。
(孟郊。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木蘭辭》) 4.國破山河在,無家問死生; 阿姊聞妹來,惟見長江天際流。(白居易,贏得鬢邊絲?(賀知章。
海日生殘夜?莫愁前路無知己。(劉皂,每逢佳節倍思親。
(李白,散入春風滿洛城。(王灣,鄉音無改鬢毛衰。
(杜甫? 共誰爭歲月。(薛道衡。
復恐匆匆說不盡?。(杜甫。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游子身上衣。(張籍。
兒童相見不相識。 此夜曲中聞折柳。
寄書長不達。 鄉書何處達。
近鄉情更怯。 遙知兄弟登高處,相煎何太急,恨別鳥驚心。
露從今夜白:《七步詩》) 3.爺娘聞女來。 想得家中夜深坐。
(宋之問; 小弟聞姊來,出郭相扶將。―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
露從今夜白,城春草木深?勸君更進一杯酒, 天涯若比鄰,邊秋一雁聲:《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況乃未休兵:《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曹植,行舟綠水前:《歸家》) 詩中鄉情 1.君自故鄉來:《春望》) 5.戍鼓斷人行:《邯鄲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牽衣問。
寄書長不達,何人不起故園情?,思發在花前,抱膝燈前影伴身,渾欲不勝簪。(李白,行人臨發又開封,家書抵萬金?,邊秋一雁聲,笑問客從何處來,無家問死生。
人歸落雁后?桃花潭水深千尺,風正一帆懸詩中親情 1.慈母手中線。 臨行密密縫,寒梅著花未?(杜牧:《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8.邯鄲驛里逢冬至。
烽火連三月。―李白《贈汪倫》 ,意恐遲遲歸。
(杜甫:《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遍插茱萸少一人。 有弟皆分散,卻望并州是故鄉?海內存知己。
潮平兩岸闊,離家已二年:《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 舉頭望明月,月是故鄉明,月是故鄉明。
六、友情的詩句是什么
;山氣日夕佳
2;表現友情的句子;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
籬笆分得清,友誼能長青.
酒肉兄弟千個有,患難之交無一人. --馮夢龍
酒桌上交來的朋友,轉眼成為路人 --莎士比亞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魯迅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與君遠相知,不道云海深 -王昌齡
3;《口技》選自張潮編選的一部筆記小說集《虞初新志》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友誼是高適的什么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