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間正道是滄桑》經典語句
1. 戲中有文 文中有戲 識文者看文 不識文者看戲 音中有調 調中有音 懂調的聽調 不懂調的聽音2.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中統找談話~3.立青:上樹別上尖,左路莫走邊,事事留一半,日后好相見。
4.董建昌: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5.鋼刀歸鋼刀,同窗歸同窗6.張寡婦床上的棒槌——樣子貨7.斬斷光陰,也斬斷愛情.8. 瞿恩:理想有兩種:一種,我實現了我的理想;另一種:理想通過我而實現。
什么叫理想主義?什么叫**人?什么叫利他主義?這就是。我們應當集合起這樣的人,全中國的勞苦大眾跟隨他們,一定能戰勝一切內外敵人,開創世界的光明時代。
9.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10.世間萬物尚可相克相生,為什么人就不行呢11.時來人人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12.立仁在前幾集里的一句話:世上事,了猶未了,終以不了了之.13.老董說:無論在那里,你真是要有出息,就一句話,多做事,少言語,無論吃什麼苦,你都要忍住。 (多棒的修身原則,處世哲學。
經典!)14.立仁: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市場上大聲叫賣的,都是賣狗皮膏藥的。
15.董建昌:我還以為我是伯樂,卻不知道成了千里馬的草料。16.楊廷鶴:“小天時決利鈍,大天時決興亡。”
17.瞿恩:“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而不回者,機也。”
18.楊立仁:“從本質上講,革命和情愛是同義語。因為二者都需要狂熱和迷戀。
所以才有這么多人愿意為二者而獻身。”19.該忍時忍,不能氣短,該狠時狠,不能手軟。
20.明知山有虎 偏找不自在21.“其實這事一點也不浪漫,一陣手忙腳亂而已。”——心灰意冷的女人,這樣對精神之戀的男人說,他們也許可以在情感上超越肉體,卻跨不過那張床與床的距離。
22.你怎么就跟你姐一樣倔呢,咬著個牛卵蛋,給個雞腿都不送口。23.立青說過:“討厭的人,拉屎也要離他八丈遠。”
24.湯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中統找談話25.人除了血緣,還有感情。血緣有時候并不如感情來的可靠。
這個感情不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大愛其實無言。
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出自誰的哪首詩(詞)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金銅仙人辭漢歌》,是唐代詩人李賀原創的詩句其原詩為:《金銅仙人辭漢歌》(唐)李賀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宮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而后來**在1949年寫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絕妙的補上:“人間正道是滄桑”,由此創作了一句千古絕唱。
其中《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的全詩如下:《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鐘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三、人間正道是滄桑出自那首詩
出自**所作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全詩原文如下: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白話文意思是革命的暴風雨震蕩著蔣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軍以百萬雄師突破長江天險,直攻蔣軍苦心經營三個半月的根據地—南京城。
以雄奇險峻而著稱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時候都美麗。這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歡欣鼓舞的。
應該趁現在這敵衰我盛的大好時機,痛追殘敵,解放全中國。不可學那割據長江南岸,建立割據勢力的霸王項羽。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會體察到興盛與衰敗這條不可改變的法則。不斷地變異、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前進,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擴展資料 《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是**所寫的一首七言律詩,創作于1949年。這是一首紀念南京解放、慶祝革命勝利的詩篇。
詩人熱情歌頌了人民解放軍飛渡長江天塹,解放南京,改造黑暗舊社會的光輝史實。并以富有哲理意味的詩句,闡發了“追窮寇”的深刻軍事哲理。
全詩前四句著重于敘事,后四句主要是議論,首聯描繪了解放軍解放南京戰役的宏偉場面,總結全詩。頷聯進一步贊頌了南京解放取得的歷史性勝利,抒發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
頸聯是全詩的主旨和靈魂。 詩中既寫出了革命風暴席卷南京的磅礴氣勢,展示了我人民解放軍空前的巨大勝利,也形象地表現了一個偉大革命家、戰略家的膽識和氣魄,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激動和喜悅。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人間正道是滄桑。
四、**詩詞: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該如何解釋
前句借用唐朝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詩句,原詩說的是漢武帝時制作的極貴重的寶物金銅仙人像,在三國時被魏明帝由長安遷往洛陽的傳說。
原句的意思是:對于這樣的人間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傷而衰老。這里是說,天若有情,見到國民黨統治的黑暗殘酷,也要因痛苦而衰老。
人間正道--即社會發展的正常規律。滄桑--即滄海桑田的略語。
葛洪《神仙傳.麻姑》里,麻姑對王方平說,“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滄海(大海)變為桑田。
這里比喻社會的發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