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寧夏西夏王陵的導游詞怎樣寫比較精彩
游客們,大家好,歡迎來到西夏王陵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x導。現在,讓我來帶領大家游覽這神秘的王陵吧!
現在各位看到的就是寧夏的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是我國現存最密集的帝王陵區,被世人稱為“東方金字塔”。看見這些陵墓了嗎?這兒分布著九座帝王陵和140多座王公大臣的殉葬墓。西夏王陵不僅吸收了秦漢以來,特別是唐宋皇陵之所長,同時又受到佛教建筑的影響,使漢族文化、佛教文化與黨項民族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我國陵園建筑中別具一格的形式。西夏陵規模宏偉,布局嚴整,每座帝陵由闕臺、神墻、碑亭、角樓、月城、內城、獻殿、靈臺等部分組成。
現在,大家已經來到了寧夏中衛沙坡頭:
寧夏中衛沙坡頭位于騰格里沙漠腹地,是一處富有濃郁西部特色的著名沙漠旅游區。這里的高山、黃河、沙漠、長城和綠洲在此匯聚一地,形成了獨特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觀。奔流的黃河,無際的沙漠,神奇的沙漠草原,蒼涼的明代長城,造型雄秀的古水車,讓許多人都如癡如醉。在此可騎駱駝遨游沙海,乘坐古老羊皮筏子漂流黃河,咫尺之間領略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奇異景觀。
大家看,這里就是寧夏平羅沙湖:
沙湖位于寧夏平羅縣,距銀川市區56公里。沙湖擁有萬畝水域、五千畝沙丘、兩千畝蘆葦。沙湖盛產魚、鳥。有數萬只鳥在這里棲居,可稱得上是大自然中的一處奇觀。沙湖的魚類十分豐富,不僅有鯉、鰱、鳙、鯇、鯽魚,而且有北方罕見的武昌魚、娃娃魚。在沙湖的餐館里,專門設有魚宴,烹飪沙湖出產的活魚。瞧,湖西賀蘭山磅礴而立、倒映湖中。
我們現在來到了寧夏六盤山風景區:
六盤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位于寧夏南部,這里是北方游牧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結合部,文化古跡較多,自然資源豐富。繁茂的森林、良好的植被和生物多樣性使六盤山成為休閑、消夏避暑、森林探險、科考科普和教學實習的理想場所;保護區內有老龍潭、二龍河、鬼門關、涼殿峽、荷花苑、白云山六大景區60余個景點。保護區中部有固原古城、戰國秦長城、安西王府遺址等。北部有須彌山石窟為中心包的丹霞地貌風景,美不勝收。
二、關于寧夏的古詩
俄博的午后 俄博的午后,一叢狼毒花繁衍著罪惡 它熱烈,陰郁,像情欲飽滿的突厥女子 在陌生的草原上打開欲望的身子 這暗藏的陰謀 讓一陣風改變了原來的方向 俄博的午后,馬啼上的光陰讓一個人慢慢老去 那個唐古特部落的二道販子,馬背馱鹽 換取堯熬爾人的羊皮 安靜的肅南街道上 一個醉醺醺的雜種唱著民謠 俄博,我失散多年的遠方兄弟 在歌手鐵穆爾的帳篷里 一個流浪的西海固穆斯林后裔 傾聽他蒼老而憂傷的聲音 古歌呦呦,古歌呦呦 一輛爬坡的拖拉機,讓我聽見 祁連山已暮色蒼茫 寧夏以北 寧夏以北。
沉睡的馬蹄聲蕩起大漠孤煙 包蘭鐵路兩側,一邊是青草,一邊是沙石 仿佛額濟那牧民的一對兒女,相互擁抱 比青草更青的是藍天 比沙石更白的是羊群 一聲悠遠的蒙古長調啊,黃昏的奶茶愈來愈濃 誰把一襲黑夜的愁腸慢慢咽下 誰把四月的羔羊撫養長大 而不遠處,那一雙閃爍的綠寶石 是一只求偶的孤狼的悲哀 寧夏以北。胡笳一曲源頭來 旅人的憂郁穿過青草的手掌,打馬而去 我遠方的蒙古姐姐 今夜空曠的行囊里,唯有 思念的馬頭琴輕輕響起 陰山歌謠 飛騎度陰山,陰山高不過騰格里 放鷹過陰山,陰山走不出阿拉善 一把蒙古彎刀出鞘 秋天深了 干草絆住了馬蹄 嘴唇落滿了霜 陰山寒 陰山下有駝毛取暖 一個羅圈腿的勇士 老得抱不動女人了 童子歌曰: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不見牛羊 大 音 黃昏,黃土塬和我的皮膚愈加深了 蘋果花香籠罩四野 高亢的大贊自寺院而來 贊美你的真:天空背后的天空 贊美你的善:大地深處的大地 贊美你的美:一切源于心靈的自由 花開怒放,蘋果花開滿了 一棵樹 二棵樹 三棵樹 …… 在我守望的秋天里 我會用另一種聲音 和你交談 青銅峽:一百零八塔 黃河帶走了西夏,留下經書 風聲帶走了語言,留下文字 佛帶走了喇嘛,留下光陰 烏鴉帶走了光明,留下黑暗 一百零八塔,一百零八盞平原上的神燈 遠處的寺院里有人誦讀《古蘭經》 一百零八塔,一百零八個西夏的胎記 青銅峽小鎮上哪一個是李元昊的后裔 我路過一百零八塔,看見 一百零八個風塵女子在塔前合影 木雅,木雅 天都山下,一根老藤上的三個苦瓜 ……黨項、密納克、還有木雅 木雅,木稚,我努力喊出你的小名 干凈而新鮮的青草上 一群木雅人的孩子磨拭著鈍化的刀 迎風一擊的瞬間 一只蝴蝶的翅膀突然斷了 一個經過海原的紅衣僧人 點燃一盞酥油燈 念叨著神秘的語言 ——康巴,西藏。
康巴,西藏 隴東的天都山啊 請讓馬蹄聲輕些再輕些 別讓高原上的康巴人夢見風雪中的祖先 ……逐狼、牧馬、盟血、飛箭的木雅人噢 那些陶器的碎片上留下的是誰悲傷的淚痕 一片苜蓿地 這里埋藏著大地深處遙不可及的致命的力量 但四月的雪水澆出了北地村莊一坡青青的苜 蓿草 五月的鐵匠燒紅了打鐵的爐灶 一把鐮刀看見了苜蓿粗壯的腰 六月幼小的千里馬喲 請停下來加些趕路的腳力 這是一塊待嫁的苜蓿地 野蜂群繁殖著愛情的蜜 十月的白露在一個孩子的眉骨上凝成了霜 苜蓿說:明年的四月你會老嗎? 黃羊灘:幻覺 黃羊灘,賀蘭山遺忘的孤兒 坍塌的狩獵場 讓一群黃羊驚慌失措 那盞西夏的馬燈喚醒了磷火 那片搖晃的月光吹露成霜 而我住在離西夏王陵不遠的地方 一座戈壁的羊圈旁 我已馴化了 一只調皮的野羊 烏 鴉 這個被遺棄的夜行者 黃昏的草坪上 有兩個黑點 它們的紅嘴唇 讓落日的陰影 更加昏暈 仿佛還有一個黑點 它來自 深山女巫的身旁 在你的幻覺里 越飛越遠 塔爾寺:一枚落葉 一枚落葉打在頭頂 一百零八顆露珠打濕風塵的面容 塔爾寺 金碧輝煌的殿堂之側 一棵樹詮釋著秋天的內容 此時 如果一匹馬在黃昏里奔走 如果一個人在沉思中仰望 瞬間的墜落中 你會聽到 十萬獅吼迎風而來 十萬獅吼 十萬般若誦 讓廣大的安多在風雪中享受安詳。
三、為何稱西夏王陵為“東方金字塔”
970多年前,西北大地聳立著一個與宋、遼鼎立的少數民族王國——“大夏”封建王朝,西夏語為“大白高國”。
因其位于宋、遼兩國之西,歷史上稱之為“西夏”。它“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余里,倚賀蘭山以為固”,雄踞塞上,立朝189年,傳位十主。
13世紀,蒙古迅速興起并日漸強大,開始對外擴張和擄掠,西夏便成為蒙古對外擴張的首要目標。1227年,成吉思汗包圍西夏都城興慶府達半年,威震四方的成吉思汗雖戰無不勝,但西夏人拼死抵抗,雙方陷人苦戰之局。
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戰斗,蒙古大軍攻下了西夏都城興慶府,接著在城里四處搶掠、大肆屠殺,鐵騎所到之處,白骨蔽野。 歷時189年,曾在中國歷史上威震一方的西夏王朝滅亡了,黨項族也從此消失。
只有賀蘭山下一座座高大的土筑陵臺——西夏王陵,仍然默默矗立在風雨之中,展示著神秘王朝的昔日輝煌。于是,西夏王朝留給后人的,只剩下這些歷史遺跡和一個又一個難解之謎。
元人主修的《宋史》、《遼史》和《金史》中各立了《夏國傳》或《黨項傳》,但沒有為西夏編修專史,這無疑給研究人員增加了困難。 近年來,研究人員試圖從那些廢棄的建筑、出土文物和殘缺的經卷中,尋找西夏王國的蹤跡,以求破譯眾多謎團。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考古人員對矗立在荒漠中的西夏王陵進行了科學的考察和研究,清理了一座帝王陵、四座陪葬墓、四個碑亭及一個獻殿遺址,并從中發現了一些很珍貴的西夏文物。 這些文物中有西夏文字,有反映西夏人游牧生活和市井生活的繪畫,有各式各樣的雕塑作品,有“開元通寶”、“淳化通寶”、“至道通寶”、“天禧通寶”、“大觀通寶”等各個時期的流通錢幣,有工藝精巧的各類銅器、陶棋子等文物。
更讓人‘涼訝的是,這當中出土了大量造型獨特的石雕和泥塑。 與此同時,考古工作者還對陵區進行了多次全面系統的測繪與調查,陸續發現了新的大小不等的陵墓。
發現的陵墓從15座增加到70多座,后又增加到200余座,截至1999年共發現帝陵9座、陪葬墓253座,其規模與河南鞏縣的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當。東西5千米,南北10多千米,總面積50多平方千米,如此規模的皇家陵園在中國實屬罕見。
人們還驚奇地發現,在精確的坐標圖上,9座帝王陵組成一個北斗星圖案,陪葬墓也都是按星象布局排列!為什么要這樣排列呢?至今仍沒人能夠解釋。西夏王陵和其他陵園相比,有自己的特點。
西夏王陵三號陵園陵城和角闕形制具有西夏佛教的顯著特點。研究人員在清理陵塔墻基周圍的堆積物時,未發現有登臨頂端的任何形狀的階梯、踏步,角闕附近也僅發現大量的磚瓦及脊獸殘片,而未發現明顯的方木支撐結構,由此專家們推測角闕之上應為一種實心的,用磚瓦、脊獸壘砌的高低錯落的塔式建筑,而決非可以拾級而上的廳臺樓閣,而在此出土的銅鈴應為佛塔角端懸掛的裝飾物。
研究人員說這種在陵園中修建的佛塔式象征性建筑目前尚屬首見,這可能與西夏尊崇佛教有直接關系。另外陵園所有角闕和門闕皆由一座座大小不一的佛塔組成,與陵塔遙相呼應,形成一座氣勢恢弘的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建筑群。
研究人員推想,西夏王陵應是以高大宏偉的密檐塔狀陵臺為中心,四周圍繞高低相間錯落有致的佛塔群,從而使整個陵園充滿尊崇佛法的宏大氣勢,突出了西夏王陵別具一格的建筑特色。 西夏王陵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是它放置石像的位置。
石像生自東漢創制以來,列于陵園正門外的神道兩側,成夾道之勢。而西夏卻將月城作為列置石像生之地,與傳統的正門外神道兩側置石像生完全不同。
考古工作者從月城殘留的遺跡現象中,已找出了四條擺放石像生的夯土臺基,臺基呈窄長條形,南北長41。 5米,東西寬3。
7-3。9米。
月城出土了數百塊石像生碎塊,研究人員根據石像生碎塊的分布狀況分析,一條夯土臺階上可能有5尊石像生,兩條臺階上約擺放石像生10尊。三號陵園石像生的擺放狀況可能是4排20尊,改變了宋陵將石像生群列于神道兩側一字排開的做法,這樣使石像生更加集中、緊湊,縮短了陵園的南北縱向距離,形成了“凸”形的基本結構,與宋陵方形布局有明顯不同。
研究人員認為,把文臣武將集中擺列在月城,突出了皇家陵園的威嚴和氣勢。西夏陵月城的設置不同于宋陵,研究人員認為西夏陵園平面可能是仿國都興慶府城之平面。
陵園前凸出的一塊,是仿常見的城門外之甕城,突出了月城保衛陵園(陵城)的作用,可見西夏人仍按古代“視死如生”的喪葬要求設計陵園。 另外,研究人員在西夏王陵還發現了中原地區陵墓所沒有的塔式建筑。
據此有關專家推測,西夏王陵可能吸收了我國秦漢以來,特別是唐宋陵園之所長,同時又受到了佛教建筑的巨大影響,使漢族文化和佛教文化、黨項民族文化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西夏王陵以其獨特之處吸引著眾多研究者,而那一個個未解之謎也給它增加了幾分神秘,使它備受人們的關注。
四、西夏王陵為何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被稱為“東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位于銀川市以西約40公里的賀蘭山東麓,陵區 東西寬4。
5公里,南北長10公里,總面積近50平方公里,陵區內共有9座帝陵,約250座 陪葬墓,這片陵區地闊野平,居高俯視,可以看到銀川平原,極目遠眺,可以看到滾滾黃河。 研究者通過科學復原發現,西夏王陵應是由一座中為夯土,外面磚木結構檐梁的八面七層的巨塔,輔之以角臺、碑亭、神墻、月城、獻殿、陵臺等附屬建筑所構成的宏 大、壯麗的一代帝王陵園。
但是,現在陵園內的地面建筑已經蕩然無存了,那些矗立在 賀蘭山下的巨冢,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西夏王朝昔日的輝煌與不幸。 西夏王朝是以黨項民族為主體建立起來的一個地方割據政權,隋唐時期,善于游牧的黨項人開始崛起。
不久,他們南征北戰,占據了今四川、甘肅、青海及內蒙古自治區 的部分地區。到了宋代,黨項人與宋、遼展開較量。
1038年,黨項首領元昊登基稱帝。 從此,西夏開始了近200年的燦爛歷史。
從元昊建國開始,西夏共出現了 10位皇帝。到了 13世紀初,強勁的蒙古軍隊打敗了 西夏,于是西夏王國就這樣永遠沉沒于滔滔的歷史長河之中。
在宋人眼里,西夏是“叛臣逆子”,所以《宋史》不載;而在元人眼中,西夏有“弒祖之仇”,于是《元史》亦不載。在兩邊都不承認的情況下,西夏王朝就成了一個 歷史之謎。
其實受漢文化的影響,西夏有自己的方塊文字和歷法,還有一套完整的政治和宗教體系。近年來西夏文字也屢有出土,但是,完全解讀破譯西夏文還很難做到,所以這一 西夏文化的載體,還不能告訴我們有關于這段歷史更多的信息。
然而當西夏王陵被發掘 出來之后,雖然它本身又有許多未解之謎,但這讓人們對了解西夏的歷史又有了信心。 西夏王陵對人們來說是神秘的,主要表現在至今沒有人能破解其建筑形式和文化內涵的謎團。
由于缺乏文獻記載,現在考古學家還難以確定陵區每座陵墓的主人是誰,西 夏陵區的每一座帝陵,都是由宮城和其他附屬建筑組成的獨立完整的建筑群體,它們均 坐北朝南,基本結構大體相同,如果從陵園宮城的墻垣形制考察,其平面結構像一個倒 置的“凸”字。 西夏陵園內最為高大醒目的建筑,是一座殘高23米的夯土堆,狀如窩頭,仔細觀 察,其為八角,上有層層殘瓦堆砌,多為五層。
于是有學者認定,這在未破壞前是一座 八角五層的實心密檐塔,于是便有了 “陵塔”之說。但陵園之內為何會有塔式建筑,其功能又如何,目前還少有人能說清楚。
至于這座“陵塔”又為什么要建在陵園的西北隅,學術界的說法也莫衷一是。自上世紀70年代初西夏王陵被發現以來,它一直在人們心中保持著神秘感。
后來, 專家們繪制了一個關于西夏王陵的精確坐標圖,人們驚訝地發現,9座帝王墓的組成正 是一個北斗星的圖案,而它的陪葬墓也都是按各種星象的布局來設計的,這使西夏王陵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西夏王陵無處不透露著神秘的色彩,但人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東方金字塔”之謎必將被破譯,而當年突然湮滅的西夏文明也必將重見天日。
五、關于寧夏的古詩
俄博的午后,一叢狼毒花繁衍著罪惡 它熱烈,陰郁,像情欲飽滿的突厥女子 在陌生的草原上打開欲望的身子 這暗藏的陰謀 讓一陣風改變了原來的方向 俄博的午后,馬啼上的光陰讓一個人慢慢老去 那個唐古特部落的二道販子,馬背馱鹽 換取堯熬爾人的羊皮 安靜的肅南街道上 一個醉醺醺的雜種唱著民謠 俄博,我失散多年的遠方兄弟 在歌手鐵穆爾的帳篷里 一個流浪的西海固穆斯林后裔 傾聽他蒼老而憂傷的聲音 古歌呦呦,古歌呦呦 一輛爬坡的拖拉機,讓我聽見 祁連山已暮色蒼茫 寧夏以北 寧夏以北。
沉睡的馬蹄聲蕩起大漠孤煙 包蘭鐵路兩側,一邊是青草,一邊是沙石 仿佛額濟那牧民的一對兒女,相互擁抱 比青草更青的是藍天 比沙石更白的是羊群 一聲悠遠的蒙古長調啊,黃昏的奶茶愈來愈濃 誰把一襲黑夜的愁腸慢慢咽下 誰把四月的羔羊撫養長大 而不遠處,那一雙閃爍的綠寶石 是一只求偶的孤狼的悲哀 寧夏以北。胡笳一曲源頭來 旅人的憂郁穿過青草的手掌,打馬而去 我遠方的蒙古姐姐 今夜空曠的行囊里,唯有 思念的馬頭琴輕輕響起 陰山歌謠 飛騎度陰山,陰山高不過騰格里 放鷹過陰山,陰山走不出阿拉善 一把蒙古彎刀出鞘 秋天深了 干草絆住了馬蹄 嘴唇落滿了霜 陰山寒 陰山下有駝毛取暖 一個羅圈腿的勇士 老得抱不動女人了 童子歌曰: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不見牛羊 大 音 黃昏,黃土塬和我的皮膚愈加深了 蘋果花香籠罩四野 高亢的大贊自寺院而來 贊美你的真:天空背后的天空 贊美你的善:大地深處的大地 贊美你的美:一切源于心靈的自由 花開怒放,蘋果花開滿了 一棵樹 二棵樹 三棵樹 …… 在我守望的秋天里 我會用另一種聲音 和你交談 青銅峽:一百零八塔 黃河帶走了西夏,留下經書 風聲帶走了語言,留下文字 佛帶走了喇嘛,留下光陰 烏鴉帶走了光明,留下黑暗 一百零八塔,一百零八盞平原上的神燈 遠處的寺院里有人誦讀《古蘭經》 一百零八塔,一百零八個西夏的胎記 青銅峽小鎮上哪一個是李元昊的后裔 我路過一百零八塔,看見 一百零八個風塵女子在塔前合影 木雅,木雅 天都山下,一根老藤上的三個苦瓜 ……黨項、密納克、還有木雅 木雅,木稚,我努力喊出你的小名 干凈而新鮮的青草上 一群木雅人的孩子磨拭著鈍化的刀 迎風一擊的瞬間 一只蝴蝶的翅膀突然斷了 一個經過海原的紅衣僧人 點燃一盞酥油燈 念叨著神秘的語言 ——康巴,西藏。
康巴,西藏 隴東的天都山啊 請讓馬蹄聲輕些再輕些 別讓高原上的康巴人夢見風雪中的祖先 ……逐狼、牧馬、盟血、飛箭的木雅人噢 那些陶器的碎片上留下的是誰悲傷的淚痕 一片苜蓿地 這里埋藏著大地深處遙不可及的致命的力量 但四月的雪水澆出了北地村莊一坡青青的苜 蓿草 五月的鐵匠燒紅了打鐵的爐灶 一把鐮刀看見了苜蓿粗壯的腰 六月幼小的千里馬喲 請停下來加些趕路的腳力 這是一塊待嫁的苜蓿地 野蜂群繁殖著愛情的蜜 十月的白露在一個孩子的眉骨上凝成了霜 苜蓿說:明年的四月你會老嗎? 黃羊灘:幻覺 黃羊灘,賀蘭山遺忘的孤兒 坍塌的狩獵場 讓一群黃羊驚慌失措 那盞西夏的馬燈喚醒了磷火 那片搖晃的月光吹露成霜 而我住在離西夏王陵不遠的地方 一座戈壁的羊圈旁 我已馴化了 一只調皮的野羊 烏 鴉 這個被遺棄的夜行者 黃昏的草坪上 有兩個黑點 它們的紅嘴唇 讓落日的陰影 更加昏暈 仿佛還有一個黑點 它來自 深山女巫的身旁 在你的幻覺里 越飛越遠 塔爾寺:一枚落葉 一枚落葉打在頭頂 一百零八顆露珠打濕風塵的面容 塔爾寺 金碧輝煌的殿堂之側 一棵樹詮釋著秋天的內容 此時 如果一匹馬在黃昏里奔走 如果一個人在沉思中仰望 瞬間的墜落中 你會聽到 十萬獅吼迎風而來 十萬獅吼 十萬般若誦 讓廣大的安多在風雪中享受安詳。
六、西夏王陵我為什么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970多年前,我國西北地區聳立著一個 少數民族王國“大夏”封建王朝,(西夏語為 “大白高國”)與宋、遼形成鼎立之勢。
由于它位于宋、遼兩國的西面,所以史稱“西夏”。 它“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 漠,地方萬余里,倚賀蘭山以為固”,經歷了 十代君主,持續了 189年的時間。
13世紀, 蒙古崛起并越來越強大,不斷對外征戰討伐, 西夏首當其沖成了蒙古外擴的目標。1227 年,成吉思汗花了半年圍攻西夏都城興慶府, 雖然成吉思汗威名遠播戰功卓越,但西夏人 頑強抵抗,雙方陷入持久戰。
在驚心動魄的戰斗之后,蒙古大軍最終攻進了西夏都城興慶府,為了報復,蒙古將士四處燒殺搶掠,鐵 騎到處,尸橫遍野。 擁有189年歷史,曾經威震一方的西夏王朝滅亡了,西夏的少數民族 也遭到滅頂之災在歷史中消失了。
而一座座 高大的西夏王陵則千百年來仍然默默矗立在 賀蘭山下,向后人展示著這個王朝昔日的輝煌。于是,這個曾經在史書中寫下重重一筆 的少數民族政權,除了后人留下這些歷史遺 跡,還有無數未解之謎。
西夏沒有專門的歷 史,只有在元人主修的《宋史》、《遼史》和《金史》中設了《夏國傳》或《黨項傳》,史料的缺 乏為研究這個國家帶來不少麻煩。最近考古 學家希望能在廢墟、出土文物和經卷的殘卷中發現這個王國的蛛絲馬跡,從而解開更多 的謎團。
考古人員自20世紀70年代起對在荒漠中矗立了千年的西夏王陵進行了細致的整 理、認真的發掘,在對一座帝王陵、四座陪葬 墓、四個碑亭及一個獻殿遺址的清理過程中 發現了一些非常珍貴的西夏文物。 其中有很稀有的西夏王朝的文字,還有反映西夏人日 常生活的繪畫,以及形形色色的雕塑,有不同 君主當政時鑄造的錢幣,如“開元通寶”、“淳 化通寶”、“至道通寶”、“天禧通寶”、“大觀通寶”等,還有雕琢得非常精巧的各種銅器、陶 棋子一類的文物。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這當 中出土了許多風格各異的石雕和泥塑。 在考 古工作者對整個陵區多次系統測量和調查后,前后又發現了其他大大小小的陵墓。
這 些陵墓的數目從15座增加到200多座,1999 年經統計發現共有9座帝陵、253座陪葬墓,陵墓所覆蓋范圍跟河南鞏縣的宋陵、北京明 十三陵相當。陵區東西5千米,南北超過10 千米,總面積達50多平方千米,規模如此巨 大在中國歷史上是很少見的。
更讓人驚訝的 是如果用坐標來標繪,將9座帝王陵連起來 后會得到一個北斗星圖案,陪葬墓也按一定 的星相圖排列!為什么要這樣安排陵墓的位 置呢?人們到現在也無從知曉。相比于其他的皇家陵園,西夏王陵獨具 特色。
其三號陵園的陵城和角闕反映了這個 國家宗教的特色。 工作者在打掃陵塔墻基周 圍堆積的雜物時,沒有看到任何能登上頂端的階梯或踏步,角闕附近也只有數量可觀的 瓦石脊獸殘品,并沒有發現用來支撐的方木 結構,根據出土的資料考古學家認為角闕上 面是一種用磚瓦和脊獸壘硇而成的錯落有致的塔式建筑,不是傳統的殿廊回廳,在這里出 土的銅鈴應該掛在佛塔角端起裝飾作用。
研 究者稱這還是第一次在陵園中發現佛塔式建 筑。這大概是因為當時的西夏王朝對佛教十分尊崇。
此外陵園里所有的角闕和門闕都是佛塔構成的,與陵塔形成遙相呼應的關系,組 成了極富少數民族色彩的建筑群落。研究者 推測,西夏王陵的中心應是巍峨壯觀的密檐 塔狀陵臺,錯落有致的佛塔群將其圍繞起來,由此導致西夏王陵籠罩在佛法的氛圍里,突 出西夏王陵的與眾不同。
西夏王陵的另一個特色是它放置石像生 的方式。這些石像生的設立習俗大概可以追 溯到的東漢時期,一般分列在陵園正門外神 道的兩旁。
而西夏卻把石像生置于月城之中,和傳統大相徑庭。歷史學家們從城市殘 留的遺址中,已發現4條用來放置石像生的 夯土臺基,這些臺基南北長41。
5米,東西寬 3。7米?3。
9米,呈狹長形。這個地區出土的 石像碎塊達上百片,從石像生碎塊的分布狀 況來看,研究者認為可能5尊石像生安置在一條夯土臺階上,這樣兩邊的臺階加起來可 能總共放置了 10尊石像生。
在三號陵園里, 可能共擺放了 4排20尊石像生,而不是像宋 陵那樣將石像生群在神道兩側一字排開,使 這些石像位置趨于集中、緊湊,這就讓陵園南北之間的距離縮短了,20尊石像生構成了 “凸”形結構,這種做法跟宋代王陵的房型布 局風格迥異。 研究者認為文臣武將集中陳列,可以烘托出皇家陵園的威嚴肅穆:西夏 王陵月城的布局結構跟宋陵不一樣,研究者 認為西夏陵園平面借鑒了國都興慶府城的平 面圖。
月城向前面突出的一部分,和城門外的甕城類似,表明月城有保衛陵園(陵城)的 作用,由此可見西夏人設計陵園時遵循了 “視死如生”的古代喪葬傳統。 另外,考古專 家在月城還發現了中原地區陵墓所沒有的塔式建筑。
根據這些內容考古學者認為,西夏 王陵融合了我國自古以來,尤其是唐代和宋 朝時期陵園的建筑特色,同時佛教建筑對其 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它是漢族文化、佛教文化和黨項民族文化的有機結合體。 西夏王陵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而 它籠罩著的神秘外衣,使它備受人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