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含 “楊” 字的詩句
揚yáng:
帶“揚”字的詩句如下:
1. 清揚婉兮。——《詩·齊風·猗嗟》
2. 問我何所得,樂色填清揚。——《唐·盧仝》
3. 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王維《春中田園作》
4.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煙花三月下揚州》
5.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6.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7.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杜牧《遣懷》
8.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大風歌》
9. 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李白《九日登山》
10. 揚鞭走馬城南陌,朝逢驛使秦川客。——崔顥《雜曲歌辭·渭城少年行》
11. 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李白《梁園吟》
《詩·齊風·猗嗟》
猗嗟昌兮,頎而長兮。抑若揚兮,美目揚兮。巧趨蹌兮,射則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儀既成兮。終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孌兮,清揚婉兮。舞則選兮,射則貫兮。四矢反兮,以御亂兮。
二、含\"楊\"的詩句
含\"楊\"的詩句,最常見的是含有"楊柳“,”楊花“的詩句,如下: 楊柳青青杏發花。
(王翰《春日歸思》) 韓章蕭條暗楊柳。(皎然《春日對雨聯句一首》) 楊柳青青江水平。
(劉禹錫 《竹枝詞》) 昔時飛箭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王維《老將行》)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杜甫《麗人行》)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韓愈《晚春》)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李商隱《無題》) 不見楊柳春,徒看桂枝白。(吳均《詠雪》) 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
(李白《贈錢征君少陽》) 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儲光羲《釣魚灣》)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劉攽《雨上池》) 一川晚照人閑立,滿袖楊花聽杜鵑。
(鄭協《溪橋晚興》)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晏殊《玉春樓》)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武元衡《春興》)。
三、大洋邊戲水,高山上漫步詩詞妙語
1、簡述: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2、原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毛 澤 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
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3、譯文:我從小就心懷凌云壯志,今天我重新登上井岡山。走了千里來尋訪這片舊地,哪里還有半分它昔日的容顏。
到處都是鶯啼燕飛的晚春新景,還有汩汩暢行的流水,寬大的盤山公路直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隘口,就沒有任何的險處可看了。
風和雷在運動,旌旗在招展,這就是人間。三十八年都過去了,猶如彈指的一剎那。
可以飛向長空摘月亮,也可以潛下海洋捉魚或鱉,談笑間高奏凱歌還師。世上沒有什么困難的事,只要肯下定決心去登攀。
四、帶 楊 的古詩詞
1、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出自宋代志南的《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譯文
我在高大的古樹陰下拴好了小船;拄著拐杖,走過小橋,恣意欣賞這美麗的春光。
絲絲細雨,淋不濕我的衣衫;它飄灑在艷麗的杏花上,使花兒更加燦爛。陣陣微風,吹著我的臉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動著嫩綠細長的柳條,格外輕飏。
注釋
⑴系(xì):聯接。短篷:小船。篷,船帆,船的代稱。
⑵杖藜:“藜杖”的倒文。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桿直立,長老了可做拐杖。
⑶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開時節的雨。
⑷楊柳風:古人把應花期而來的風,稱為花信風。從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信,總稱“二十四花信風”。其中清明節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稱楊柳風。
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出自唐代王之渙的《涼州詞二首·其一》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一
黃河好像從白云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
將士何須哀怨那柳樹不發芽,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
譯文二
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云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里,顯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注釋
1、涼州詞:又名《出塞》。為當時流行的一首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
2、原題二首,此其一,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詞》載有《涼州歌》,并引《樂苑》云:“《涼州》,宮調曲,開元中西涼府都督郭知運進”。涼州,唐隴右道涼州治所在姑臧縣(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
3、遠上;遠遠向西望去。“遠”一作“直”。
4、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約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帶。羌笛是羌族樂器,屬橫吹式管樂。屬于一種樂器.
8、楊柳:《折楊柳》曲。古詩文中常以楊柳喻送別情事。《詩·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9、度:吹到過。不度:吹不到
10、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11、何須:何必。何須怨:何必埋怨。
12 楊柳:楊樹的柳條,又指的是《楊柳曲》。
五、含有楊字的詩句有哪些
1.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長恨歌》唐·白居易
2.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3.楊柳岸,曉風殘月
《雨霖鈴·寒蟬凄切》宋·柳永
4.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
5.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二首·其一》唐·王之渙
6.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村居》清·高鼎
7.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宋·志南
8.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宋·歐陽修
9.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
10.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竹枝詞二首·其一》唐·劉禹錫
11.羌笛何須怨楊柳,春光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二首》唐·王之渙
12.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
《鵲踏枝·清明》五代·馮延巳
13.垂楊紫陌洛城東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宋·歐陽修
14.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送別》唐·王之渙
15.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宋·蘇軾
16.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玉樓春·春景》宋·宋祁
17.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晚春二首·其一》唐·韓愈
18.繞岸垂楊
《如魚水·二之一·仙呂調》宋·柳永
19.昔往我矣,楊柳依依
《采薇(節選)》先秦·佚名
20.墮淚羊公卻姓楊
《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宋·蘇軾
21.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淮上與友人別》 唐 · 鄭谷
22.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宋 · 晏幾道
23.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送別詩》 隋 · 佚名
24.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長安清明》 唐 · 韋莊
25.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閨怨》 唐 · 王昌齡
26.綠楊芳草長亭路
《玉樓春·春恨》 宋 · 晏殊
六、描寫大海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大海的詩句有:
1.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2.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4. 海水無風時,波濤安悠悠。 鱗介無小大,遂性各沉浮。
5. 一雨縱橫亙二洲,浪淘天地入東流
1. 大海:即海洋。其實海與洋還是有些差別的。海和洋的區分:廣闊的海洋,從蔚藍到碧綠,美麗而又壯觀。海,在洋的邊緣,是大洋的附屬部分。海的面積約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較淺,平均深度從幾米到4三千米。海臨近大陸,受大陸、河流、氣候和季節的影響,海水的溫度、鹽度、顏色和透明度,都受陸地影響,有明顯的變化。
2. 上述詩句全文如下:
(1)《送僧歸日本》 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2)《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望月懷古》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4)《題海圖屏風》白居易
海水無風時,波濤安悠悠。 鱗介無小大,遂性各沉浮。 突兀海底鰲,首冠三神丘。 釣網不能制,其來非一秋。 或者不量力,謂茲鰲可求。 赑屃牽不動,綸絕沉其鉤。 一鰲既頓頷,諸鰲齊掉頭。 白濤與黑浪,呼吸繞咽喉。 噴風激飛廉,鼓波怒陽侯。 鯨鯢得其便,張口欲吞舟。 萬里無活鱗,百川多倒流。 遂使江漢水,朝宗意亦休。 蒼然屏風上,此畫良有由。
(5)《太平洋遇雨》梁啟超
一雨縱橫亙二洲,浪淘天地入東流。卻余人物淘難盡,又挾風雷作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