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子的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及解析
初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很自然地想起日本良寬禪師的一首詩:“囊中三升米,爐邊一束薪.誰問迷悟跡,何知名利塵.夜雨草庵里,雙腳等閑伸.”當一個人不為物拘,心靈自由,并且對自己所擁有的懷有知足感恩的心情,那么他永遠都是快樂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更是給人一種歡欣明朗的感覺,以至于讓人產生一種錯覺:這是一首歡快明亮的贊美幸福生活的詩. 有別于舒婷、梁小斌等朦朧詩人,新生代詩人海子認為:“詩,說到底,就是尋找對實體的接觸.實體就是主體,是主體沉默的核心.”(《河流》原序)詩中既沒有繁復的意象群落,也沒有豐富復雜的情感變化,詩人以率真、平實的語言,表現了生命的幸福與痛苦.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怎樣才是幸福呢?“喂馬,劈柴,周游世界樅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俄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喂馬、劈柴”“糧食、蔬菜:是現實的物質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理想、精神的寄寓,詩人心目中的幸福是現實與理想、物質與精神和諧完美的統一.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在未來幸福中,詩人不只顧著自己,他要將這幸福傳遞給“每一個親人”,直至“每一個人”.他知道“詩人必須有力量把自己從自我中救出來,因為人民的生存和天、地是歌唱的源泉”(《太陽短頭篇》代后記).詩人的“幸福”給山川河流也暈染上溫暖的色調.緊接著,詩中連用三句“愿你……”,給“陌生人”獻上真摯美好的祝福.明快的節奏,增強了情緒的渲染力. 在暖橙色的基調中,我們不能不注意詩中一些特別的“音符”:“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幸福”是一種帶有后驗性質的感覺,不可能去“做”一個幸福的人.“從明天起”意味著“今天”的不如意、不幸福,“明天”的幸福只能是詩人熱切的期盼、美好的憧憬,寄寓了詩人善良、真摯的意愿和對理想熱烈的追求.海子一方面歌唱生命,歌唱生命中的激情,歌唱生命輝煌的瞬間;另一方面,他又看到這生命注定要遭受的阻力.于是他被迫去表現這生命的痛苦.由此,我們感受了詩中潛在的現實與理想、物質與精神的對抗.回顧海子的創作生涯,詩人最初試圖構建最完美的理想境域,因無力調和物質與精神的對抗,他單單進入詩歌的幻象之中.不久,他發現困難重重,愛詩如命的他不得不對理想作出退讓——最悲壯的大退讓:“放棄沉思和智慧/如果不能帶來麥粒/請對誠實的大地/保持緘默.”(《重建家園》)“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中的“陌生人”是別人,也是作者人格分離后的另一個陌生的“我”;“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這“幸福”已貯滿痛苦和堅忍的淚水!即便此時,詩人心底還有一個固執的聲音“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像水面下沉默的冰山,使人感到一種潛在的危機.只有絕對的永恒,才可能解除物質與精神的對抗,單純、敏感而又有些急躁的詩人陷人了困惑. 在《我熱愛的詩人——荷爾德林》中,海子指出“必須克服詩歌的世紀病——對表象和修辭的熱愛”,好詩應是“自然的、真實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語言直白,淡化意象,體現了新生代詩歌的審美取向:疏離朦朧詩的崇高美,強化個體意識,淡化群體意識;強化平民意識,淡化英雄意識.舒婷的《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為了表現“我”與祖國血肉相連的內部感受,用了許多意象(礦燈、路基、古蓮等),這些意象層層深入,表現了“十年浩劫”中的一代人對祖國深沉的愛.“從明天起,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平白如話,直截了當地表達詩人的主觀愿望.“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表現普通人的生活理想,讓生活的真實與藝術的真實融合.它是真實、自然的,樸實無華. 像一顆流星,海子從當代詩壇閃過.海子的詩從默默無聞到新近選人課本,其價值也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視.。
二、海子有哪些經典的詩句
海子經典語錄 1、從此再不提起過去,痛苦或幸福,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秋日黃昏》 2、今天,我什么也不說,讓別人去說。——《新娘》 3、今夜我不會遇見你,今夜我遇見了世上的一卻,但不會遇見你。
——《情詩一束,山楂樹》 4、當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說我一無所有,你不能說我兩手空空。 ——《麥地與詩人,答復》 5、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更遠的地方,更加孤獨,遠方的幸福,是多少痛苦。
——《遠方》 6、沒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沒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來。——《西藏》 7、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
——《九月》 8、黑夜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黑夜的獻詩》 9、該得到的尚未得到,該喪失的早已喪失。
——《秋》 10、誰的聲音能抵達秋子之夜,長久喧響,掩蓋我們橫陳于地的骸骨。——《秋》 11、風后面是風,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還是道路。
——《四姐妹》 12、雨是一生錯過,雨是悲歡離合——《我請求:雨》 13、亞洲銅,亞洲銅。祖父死在這里,父親死在這里,我也將死在這里,你是唯一的一塊埋人的地方。
——《亞洲銅》 14、你從遠方來,我到遠方去,遙遠的路程經過這里,天空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 ——《黑夜的獻詩(獻給黑夜的女兒)》 15、珍惜黃昏的村莊,珍惜雨水的村莊,萬里無云如同我永恒的悲傷。
——《村莊》 16、過完了這個月,我們打開門,一些花開在高高的樹上,一些果結在深深的地下。——《新娘》 17、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
——《活在珍貴的人間》 18、雨是一生錯過,雨是悲歡離合——。《我請求:雨》 19、當我倆同在草原曬黑,是否飲下這最初的幸福最初的吻。
——《幸福(或我的女兒叫波蘭)》 20、當我沒有希望,坐在一束麥子上回家,請整理好我那凌亂的骨頭,(經典語錄 )放入那暗紅色小木柜,帶回它,像帶回你們富裕的嫁妝。 ——《莫扎特在安魂曲中說》 21、這是我們共同的平原和水,這是我們共同的夜晚和詩歌。
——《海子小夜曲》 22、那秋風吹涼的地方,那片我曾經吻過的地方。——《給B的生日》 23、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我的琴聲嗚咽,淚水全無——《九月》 24、云朵的門啊,請為幸福的人們打開,請為幸福,和山坡上無處躲藏的憂傷的眼睛,打開!——《詩人葉賽寧之二》 25、我本是農家子弟,我本應該成為,迷霧退去的河岸上,年輕的鄉村教師。
——《詩人葉賽寧之七》 26、如今我坐在街鎮的一角,為你歌唱,遠離了五谷豐盛的村莊。——《長發飛舞的姑娘(五月之歌)》 27、在什么河岸,你最寂寞,搬進了空蕩的房屋,你最寂寞,點亮燭火。
——《夜晚親愛的朋友》 28、亡靈游蕩的河,在過去我們有多少恐懼,只對你訴說。 ——《漢緋,河水》 29、詩人,你無力償還,麥地和光芒的情義。
——《麥地與詩人,詢問》 30、你不能說我一無所有,你不能說我兩手空空。——《麥地與詩人,答復》 31、在劈開了我的秋天,在劈開了我的骨頭的秋天。
——《幸福的一日(致秋天的花楸樹)》 32、如果不能帶來麥粒,請對誠實的大地,保持緘默,和你那幽暗的本性。——《重建家園》 33、誰的聲音能抵達秋子之夜,長久喧響。
——《秋》 34、該得到的尚未得到,該喪失的早已喪失——。 《秋(另)》 35、我要成為宇宙的孩子,世紀的孩子,揮霍我自己的青春,然后放棄愛情的王位,去做鐵石心腸的船長。
——《眺望北方》 36、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還是道路——。《四姐妹》 37、大風從東刮到西,從北刮到南,無視黑夜和黎明,你所說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春天,十個海子》 38、我有三次受難:流浪、愛情、生存,我有三種幸福:詩歌、王位、太陽。——《夜色》 39、海水點亮我,垂死的頭顱。
——《兩行詩》 40、像此刻的風,驟然吹起,我要抱著你,坐在酒杯中。 ——《四行詩》 41、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
——《日記》 42、那時候你是愉快的,憂傷的,混沌的。——《遙遠的路程》 43、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44、泉水白白流淌,花朵為誰開放。——《黎明(之二)》。
三、求海子的《太平洋上的賈寶玉》賞析最近在鑒賞海子(查海生)的詩
今讀《海子評傳》,又想起“太平洋上的賈寶玉”,才知不論“太平洋”還是“賈寶玉”,并非胡亂使用的意象.如果不明白當時的背景,想理解確實不易,且只有用詩的“跳躍性”特征來解.而了解海子,研究過海子的人都知道,海子之死并不單單為了詩歌,感情上的挫折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海子的幾次戀情都不順利,也可以說均以失敗告終,而這無疑給他留下了深深的創傷.其中一個女友遠渡大洋彼岸,或可猜測“太平洋”意象的由來.“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眾所周知,賈寶玉便是一個多情種子.脂硯齋在點評紅樓時,也說過“黛玉情情,寶玉情不情”,而海子所說"太平洋上的賈寶玉",多是用寶玉來比自己的多情,而多情總比無情苦,心上人卻去了大洋彼岸.若從這個角度,“太平洋上的賈寶玉”實不難解,且可從中看出當時詩人的心境.所以難解之詩,若單從文本之中看不出玄機,那就要盡量聯系作者成詩的因由背景及其過程,這些若能知道多半,那些難解之詩便不再有什么難處了.如若不然,則必產生誤讀。
四、《麥田上的光芒:海子詩傳》最觸動你的段落或句子或詩歌至少2處(
我的認識里,首先海子是一個人,一個生活的體驗者;其次他是一個詩人,一個詩歌王國里的“西西弗”.海子現象,對我來說,是一種生命現象.他在二十六年生命里的經歷和體驗,并且以文字形式展現出的自身生命的璀璨和幽暗,對我們活著的每一個人,都有思考和啟發.當我坐在五月的火車上,望著整片整片的田野被甩向身后,那些一望無際的空曠中,倏忽挺立著一座或幾座房舍;當我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回到生養和埋葬父母的村莊,從狹長的田埂慢慢離開那塊蒼茫的土地,黃昏時它們總是靜默而悠長;當我在城市落雨的天空,在小小的傘下行走,汽車疾駛而過,發出摩擦雨水和大地的聲音;當月光打在楊樹葉子上,當河水倒映兩岸燈火,當冬日的暖陽無遮掩地灑向大地,是的,我想起了海子,海子的詩歌,海子的笑容,海子的青海湖,山楂樹,野鴿子,海子的村莊,麥地,谷倉,星空,海子縱身一躍. 那時我是如此懷念家鄉豐收時期的打谷場.金黃的稻草黃中有青.稻谷不斷流瀉到今天重新整修的打谷場上.人們感到了成年時期收獲的愉快.。
五、求語文高手解讀海子的《黎明:一首小詩》
天空和大地都是具有終極意義的最高本體,“天梯”則是純粹的、虛妄的觀念,它蘊涵著詩人在天地之間奔突求索的艱難處境和痛苦歷程.我曾在《梯子與什么有關?》一文中寫道:“梯子的兩極象征著我們生命的兩個向度:棲居大地、升上天國.梯子既是喻體又是本體:經由梯子,天堂、大地、人三者觀念性地聯結起來.” [9](2003·4)然而在詩人內在精神的痛苦角力和觀念的自我置疑、顛覆中,天梯一方面是飛翔(方向:天空)和墜落(方向:大地)的介質,另一方面又是飛翔與墜落的目擊者,歸根到底是詩人內在精神中諸多異質元素——飛翔、火/血、黑暗(黑夜)、分裂、死亡——的對話和演繹:. 一、“飛翔”意象 飛翔是詩人超越世俗經驗的精神訴求,飛翔的先決條件是掙脫.請看《黎明 一首小詩》: 黎明 我掙脫 一只陶罐 或大地的邊緣 我的雙手 向著河流飛翔 我掙脫一只刻劃麥穗的陶罐,太陽 我看見自己的面容,火焰 在黎明的風中飄忽不定 我看見自己的面容 火焰像一片升上天空的大海 像靜靜的天馬 向著河流飛翔 這首詩不僅虛構了飛翔的姿態,而且涉及與飛翔有關的意象系列:火、風.“陶罐”象征著歷史文化的束縛力,歸根到底是大地的束縛力,詩人要掙脫大地,飛向天空和太陽,哪怕是棄絕了麥子也在所不惜.詩人還預見了吞噬命運的火焰,盡管此時火焰尚未敞開其核心饕餮般的黑暗.為了解除內在的黑暗,他必須飛翔,“在黑暗的盡頭/太陽,扶著我站起來” [3](P144). 下面解析“飛翔”所統攝的幾個關聯性意象:遠方、風. (一)“遠方”.“遠方”在時間上指向未來,在空間上則是一個僅次于天空的具有超越性的世界,遠方是海子向天空飛翔的必經之境,然而又是痛苦的.《九月》:“遠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言下之意,遠方在生之原野則枯草寂寂.在《遠方》一詩中,詩人哀嘆:“更遠的遠方 更加孤獨/遠方啊 除了遙遠 一無所有.”詩人業已洞察了九天之外的空虛.在《夜晚 親愛的朋友》一詩中,遠方成為一個遠離大地、房屋、燈火、親人等世俗經驗的他者“去而不返”的所在:“哪輛馬車,載你而去,奔向遠方/奔向遠方,你去而不返,是哪輛馬車.” [3](P115)“你”、“遠方”、“馬車”的回環復沓拉長了仰望遠方的視線,營造了一派哀怨凄迷的意境,“遠方”最終成為一個無限推衍的不知所終的風向. (二)“風”.“風”是常常被人們忽視的意象.在1988年的《兩行詩》和《生日》里,詩人寫下了相同的詩句:“起風了.//太陽的音樂./太陽的馬.”風是來自太陽的飄渺的音樂,而太陽在海子詩歌辭典里就是神的變體,因此,可以猜想風就像在天梯上來來往往的傳達神諭的使者.這與里爾克在《致俄耳甫斯十四行》中吟唱的“風”很相似:“在真實中歌唱,是另一種氣音./一種若有若無的氣音.神身上一縷吹拂./一陣風.” [7](P495)海子《黑夜的獻詩》寫到“風”和“天空”:“走在路上/放聲歌唱/大風刮過山岡/上面是無邊的天空.”刮過山岡的風可以視作詩人力圖溝通天地人神的中介.雖然風的吹動可以向我們提示事物的存在,但風本身卻是無形無色、變幻莫測的,就像神的氣息吹拂大地,卻難以企及,所以大風之上只能是“無邊的天空”.無邊得令人既虔誠、敬畏又感到絕望.里爾克在另一首詩《關于僧侶的生活·1》里寫道:“我圍著上帝,圍著古老鐘樓轉動,轉動了一千年之久;/還不知道我是一只鷹隼一場旋風/或是一支洪大的歌曲.” [7](P158)“轉動”的“旋風”的力量能夠企及上帝嗎?這里的吟唱是虔誠而又飄忽不定的,與海子的吟唱何其相似乃爾!大風毋寧說是向著天空、上帝的遙望的視線和顫栗的音符,大風托住了飛翔的翅膀,卻無力奔向天空中的最高本體,只能在天梯上作無邊的漂泊. 西川在悼念海子的《懷念》一文中寫道:“這個渴望飛翔的人注定要死于大地,但是誰能肯定海子的死不是另一種飛翔,從而擺脫漫長的黑夜、根深蒂固的靈魂之苦,呼應黎明中彌賽亞洪亮的召喚?” [2](P310)當飛翔的翅膀像颯颯風聲一樣擦過天空,詩人是否發現了天空的隱秘屬性?“天空”意象系統:海子的精神父本和宇宙幻象 天空和太陽是海子觀念中的絕對終極,是直逼詩人生命本體的精神父本.《天問》是屈原從認識論和倫理角度對宇宙萬象奧妙的發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10](P60)接著屈原的發問由天道轉向人道——政治倫理:“天命反側,何罰何佑……受禮天下,又何至代之?”[10](P81—85)但丁完全將世俗宗教與政治倫理進行同構性的描述,將大地上的靈魂救贖和政治倫理的重整納入群體性的宗教幻覺.海子的“太陽神教”則是純粹個體化的,類似于莊子那種“游乎四海之外”、“游乎無人之野”的元素原型、心靈狂想和宇宙幻象,并不涉及世俗經驗中的政治倫理和宗教情結. 一、“天空”意象。
六、【路過海子作文】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大風從東刮到西,從北刮向南,無視黑夜和黎明,你所說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春天,十個海子》我想,我永遠都不可能完全理解海子的詩句,以及掩蓋于文字下的矛盾體般的復雜內心。
他的人生軌跡不是像普通人那樣是條簡簡單單的拋物線,而是曲曲折折的,在最高點處是人生的句點。他所經歷的愛情,所擁有的夢想,他的人生,在別人看來是那么的不可思議與不可承受。
但正是這些讓海子的詩句變得獨特起來,如黑色曼陀羅,散發甜蜜的香氣,卻代表著無法預知的宿命與愛情。我只是簡單地愛著他的美好詩句,那些散發著灼灼光華的文字。
初次接觸海子,并不是因為他的詩集。但也是因為他的文字。
在一本筆記本的扉頁上寫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當時的我,正帶著耳機聽那首《張三的歌》。
我聽著“我要帶你到處去飛翔”的旋律,覺得那是溫暖至極的八個字,那溫暖不是正午刺目的陽光,而是微微吹過城鎮的輕風,是一種平靜,略帶點清澈的溫暖。那時的我并不知道海子在寫下這八個字的兩個月后就臥在山海關的鐵軌上沉沉睡去,我偏執地以為海子是個快活的幸福人,他“喂馬,劈柴,周游世界”,他“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當我知曉海子的已經自殺死去,我的的確確震驚了,我相信海子是個幸福的人,自殺與他相去甚遠。通過閱讀越來越海子的詩,我覺得海子是個游離在內心邊緣的詩人。
他愛自然,他曾在在《詢問》中寫道“在青麥地上跑著/雪和太陽的光芒/詩人你無力償還/麥地和光芒的情義”。他在生靈和自然面前回歸到最原始的虔誠膜拜的姿態——“當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說我一無所有/你不能說我兩手空空”他對于自然是尊敬的,是依賴的。
他把自然作為世界美好的象征。他愛著他的愛情,愛情和詩歌都是他生命的重要組成,“我愛過的這糊涂的四姐妹啊/像愛著我親手寫下的四首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海子是長期徘徊與孤獨與空虛,但卻存有一絲溫暖的狀態,這種狀態為他的寫作提供靈感卻也折磨著他。他的詩句彌漫著一種神秘的哥特風格,略顯詭異,揭示著一種內心掙扎的不可名狀的矛盾。
海子是倔強的詩人,他用悲傷地喉嚨歌頌,以滴著血的方式歌頌宿命以及愛情。他以一種極具洞察力的眼光審視自己、命以及世界。
他似乎又有些相信宿命,他說:“從此再不提起過去,痛苦或者幸福,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應該是海子在漂離那么久之后想告訴他自己以及這個世界的吧。
我記得有人說,三月,叁是散落的散。1989年3月24日,海子離開了這個世界——“就剩這一個,最后一個/這是黑夜的兒子,沉浸于冬天,傾心死亡”。
我想,死亡是海子的歸宿,也是這場漫長放逐的最后歸宿。我只是路過一片海子所留下的燦爛,不知會停留多久。
我想,我只是迷戀那些微弱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