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寺廟的詩詞
古代文人雅士喜歡游覽名勝古跡,其中包括寺廟,寫下了很多關于寺廟的詩詞:1、《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2、《題破山寺后禪院》唐代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 余鐘磬音。3、寺廟頌鳴鐘香鼎繞紅塵,朝拜誰來覺了因。
出入廟堂逢惡鬼,刮來膏血奉諸神。3、云 怨 詞 (清。
陳維崧)春山云幅和,山前春水,朝來齊綠。指點前村古寺。
4、花祭騰:廟宇 避世不須山,門今倍忙。 佛祖如有意,游人宿佛堂。
5、朝中措——陸游 冬冬儺鼓餞流年,燭焰動金船。 彩燕難尋前夢,酥花空點春妍。
文園謝病,蘭成久旅,回首凄然。 明月梅山笛夜,和風禹廟鶯天。
6、《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7、蝶戀花---陸游 禹廟蘭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
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 冉冉年華留不住。
鏡里朱顏,畢竟消磨去。一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8、 《與從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李白 掛席凌蓬丘,觀濤憩樟樓。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覽云測變化,弄水窮清幽。
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詩成傲云月,佳趣滿吳洲。
9、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10、《過香積寺》---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11、《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王維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 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
夜坐空林寂,松風直似秋。12、《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13、《江南春》 杜 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14、《北岳廟》 賈島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 人來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時起霖雨,一灑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國。
15、《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16、《題杭州孤山寺》---張祜 樓臺聳碧岑,一徑入湖心。 不雨山長潤,無云水自陰。
斷橋蕪蘚澀,空院落花深。 猶憶西窗月,鐘聲在北林。
17、《題杭州靈隱寺》 --- 張祜 峰巒開一掌,朱檻幾環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樓下月,十里郭中煙。 后塔聳亭后,前山橫閣前。
溪沙涵水靜,澗石點苔鮮。 好是呼猿久,西巖深響連。
留題靈隱寺方丈 蘇軾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 喬木百丈蒼髯須,擾擾下筆柳與蒲。
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絕勝絮被縫海圖。
18、《題潤州金山寺》 唐 張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離世群。 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云。
樹色中流見,鐘聲兩岸聞。翻思在朝市,終日醉醺醺。
19、《望懸空寺 》-- 汪承爵 刻石成香地,憑虛結構工。 梵宮依碧獻,棧閣俯丹楓。
濤壯磁窯雨,僧寒谷口風。 躋攀真不易,遙望意無窮。
20、《過懸空寺》 明 鄭洛石壁何年結梵宮,懸崖細路小徑通。 山川繚繞蒼寞外,殿宇參差碧落中。
殘月淡煙窺色相,疏風幽籟動禪空。 停車欲向山僧問,安得山僧是遠公。
21、《登懸空寺》 明 鄭洛 昨過招提故不登,重尋蘭若問山僧。 峰頭青鳥來還否,洞口白云去未曾。
誰結丹梯高萬丈,我聞佛法演三乘。 憑虛頓悟心無住,好歩禪關最上層。
22、《登懸空寺》 明 劉遵憲 誰開石壁禮金仙,縹縹層樓結構難。 清梵漫疑云外度,香臺真向霧中看。
山連太岳千秋壯,客到孤峰五月夜。 為問遠師曾沽酒,好邀明月共盤桓。
23、《題懸空寺》 明 吳禮嘉 飛閣丹霞上,白云幾度封。 蘿懸千洞月,風落半空鐘。
樹杪流清梵,檐前宿老龍。 慧光千萬丈,日夕滿恒宗。
24、《游懸空寺》 清 鄧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懸。 凈土絕塵境,岑樓綴遠天。
一灣巖畔月,半壁畫中禪。 俯視行人小,飄然意欲仙。
25、《楓橋寺》俞桂 湖水相連月照天,雁聲嘹嚦攪人眠。昔年曾到楓橋宿,石岸傍邊系小船。
26、《賦得寒山寺送別》--高啟楓橋西望碧山微,寺對寒江獨掩扉。船里鐘催行客起,塔中燈照遠僧歸。
漁村寂寂孤煙近,官路蕭蕭眾葉稀。須記姑蘇城外泊,烏啼時節送君違。
27、《夜宿山寺》--李白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二、描寫禪寺的詩句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皆寂,惟聞鐘磬音.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王維《過香積寺》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岳王廟聯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寒山寺 清·陸鼎
寺樓直與眾山鄰,魚米東南此要津。
獨惜牙郎趨利市,不聞漁火感詩人。
絕無逆旅知歸客,安問寒巖舊應真。
一自鐘聲響清夜,幾人同夢不同塵。
寒山寺 明·王犀登
古寺西邊路,青山滿目中。
石龍從作雨,江鵲尚鳴風。
市近僧難定,泉慳花不紅。
燭憐門外路,塵土暗江楓。
賦得寒山寺送別 明·高啟
楓橋西望碧山微,寺對寒江獨掩扉。
船里鐘催行客起,塔中燈照遠僧歸。
漁要寂寂孤煙近,官路蕭蕭眾葉稀。
須記姑蘇城外泊,烏啼時節送君違。
夜泊楓橋望寒山寺
夜火疏鐘伴寂寥,十年舊夢泊楓橋。
清狂不見王司理,來問寒山寺外潮。
寒山寺
瑟瑟吳江正落楓,碧山古寺獨攜筇。
寒空鳥下巖邊塔,殘照僧歸徑外松。
虛寂高齋無俗韻,風狂彌勒有遺蹤。
扁舟卻趁寒潮去,夢里應聞夜半鐘。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三、跟寺廟有關的詩句
唐代常建
《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 余鐘磬音。
七律 寺廟頌
鳴鐘香鼎繞紅塵,朝拜誰來覺了因。
出入廟堂逢惡鬼,刮來膏血奉諸神。
云 怨 詞
(清。陳維崧)
春山云幅和,山前春水,朝來齊綠。指點前村古寺。
花祭騰:廟宇
避世不須山
空門今倍忙
佛祖如有意
游人宿佛堂
朝中措
冬冬儺鼓餞流年,燭焰動金船。彩燕難尋前夢,酥花空點春妍。
文園謝病,蘭成久旅,回首凄然。明月梅山笛夜,和風禹廟鶯天。
——陸游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蝶戀花
禹廟蘭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
冉冉年華留不住。鏡里朱顏,畢竟消磨去。一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陸游
與從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唐 作者:李白
掛席凌蓬丘,觀濤憩樟樓。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覽云測變化,弄水窮清幽。
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詩成傲云月,佳趣滿吳洲。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
王維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
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風直似秋。
四、關于寺廟的詩詞
《送靈澈上人》
年代: 唐 作者: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江南春》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過香積寺》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聽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五、形容寺院的詩句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皆寂,惟聞鐘磬音。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六、贊美寺院的詩句有哪些
1、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
《宿山寺》唐代:賈島 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疏木 一作:疏水) 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聞。
釋義:高聳的群峰寒氣逼人,一座佛寺屹立在山頂。疏疏的樹木漏下幾點星光,月亮迎著行云匆匆前行。
高山絕頂來人稀少,蒼松在林中猶如鶴立雞群。一位年過八十的老僧,從未聽說過世間所發生的事情。
2、靈光何足貴? 長此鎮吳京。《登瓦官閣》唐代:李白 晨登瓦官閣,極眺金陵城。
鐘山對北戶,淮水入南榮。漫漫雨花落,嘈嘈天樂鳴。
兩廊振法鼓,四角吟風箏。杳出霄漢上,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氣滅,地古寒陰生。寥廓云海晚,蒼茫宮觀平。
門馀閶闔字,樓識鳳凰名。雷作百山動,神扶萬栱傾。
靈光何足貴? 長此鎮吳京。釋義:凌晨即起,高攀瓦官寺中高閣,遠遠望去,金陵城盡在眼中。
北邊是巍峨的鐘山,南面的閣檐正對著浩蕩的淮河水。寺廟中傳來的頌經聲里,天花如雨亂墜;合奏的樂音如同天籟齊鳴。
兩側的廟廊鼓聲隆隆,飛檐四角的鐵馬片在風中沉吟叮叮。閣高聳入云霄,舉頭仿佛可以將日月攀緣。
鐘山秋色蕭條,霸王之氣耗盡;悠久的歷史有多少憂傷的故事沉積。夜幕中云海寥廓無邊,巍峨的宮觀幾乎與云海齊平。
只有門匾上書寫的“閶闔”,樓匾中提寫的“鳳凰”等字尚依稀可辯。雷聲隆隆,萬山震撼,屋拱欲傾,神人來扶助。
靈光殿何足珍貴?用它可以長期保佑金陵城。3、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
《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唐代:白居易 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盧橘子低山雨重,栟櫚葉戰水風涼。
煙波澹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
釋義:在西湖附近的孤山上有座孤山寺,傍晚聽完高僧佛經講解劃船回去。因為盧橘飽含雨水,所以其果實沉重而低垂,棕櫚的葉子隨著清風的吹動相互擊打著。
湖上的水氣迷蒙,微波動蕩,水天一色, 望湖上瓊樓珠殿,參差不去,倒映在夕陽下。回到對岸,請各位客人在回首望去,孤山寺仿佛像仙山中的蓬萊宮一樣,坐落在水中央。
4、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唐代:韓愈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
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噴云泄霧藏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
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
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一徑趨靈宮。粉墻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紅。
升階傴僂薦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導我擲,云此最吉余難同。竄逐蠻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長終。
侯王將相望久絕,神縱欲福難為功。夜投佛寺上高閣,星月掩映云曈昽。
猿鳴鐘動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東。釋義:祭五岳典禮如同祭祀三公,五岳中四山環繞嵩山居中。
衡山地處荒遠多妖魔鬼怪,上天授權南岳神赫赫稱雄。半山腰噴泄云霧迷迷茫茫,雖然有絕頂誰能登上頂峰。
我來這里正逢秋雨綿綿時,天氣陰暗沒有半點兒清風。心里默默祈禱仿佛有應驗,豈非為人正直能感應靈通?片刻云霧掃去顯出眾峰巒,抬頭仰望山峰突兀插云空。
紫蓋峰綿延連接著天柱峰,石廩山起伏不平連著祝融。嚴森險峻驚心動魄下馬拜,沿著松柏小徑直奔神靈宮。
粉色墻映襯紅柱光彩奪目,壁柱上鬼怪圖畫或青或紅。登上臺階彎腰奉獻上酒肉,想借菲薄祭品表示心虔衷。
主管神廟老人能領會神意,凝視窺察連連地為我鞠躬。手持杯蛟教導我擲占方法,說此卜兆最吉他人難相同。
我被放逐蠻荒能僥幸不死,衣食足甘愿在此至死而終。做侯王將相的欲望早斷絕,神縱使賜福于我也難成功。
此夜投宿佛寺住在高閣上,星月交輝掩映山間霧朦朧。猿猴啼時鐘響不覺到天亮,東方一輪寒日冉冉升高空。
5、溪上遙聞精舍鐘,泊舟微徑度深松。《柏林寺南望》唐代:郎士元 溪上遙聞精舍鐘,泊舟微徑度深松。
青山霽后云猶在,畫出東南四五峰。(東南 一作:西南) 釋義:還在溪上航行,就已聽到寺廟的悠悠鐘聲。
停船拾階而上,山路蜿蜒穿越著秘密松林。雨后初晴,山色青翠,白云悠悠飄蕩。
眺望西南,四五青峰,更加郁郁蔥蔥,猶若剛剛畫成。
七、雨中禪寺詩句
雨中禪寺 來自樹
上周末,我們去石佛寺上課,明心讀書會開班了,同行的有王小胖、南希和樹三位姑娘。去的那天,下著大雨,路面騰起的水汽,白茫茫的。石佛寺中杳無人跡,只聽得檐下的雨滴聲。滿眼郁郁蔥蔥的綠色,耀人眼目,在欄前小立,看到攀在眼前的幾樹梅花,花苞初綻,墜著晶瑩的雨滴,花香幽密深邃,漾漾地傳過來,沁入人的肺腑。細雨濕流光。
廟里兩日,三位可愛的姑娘各有體悟,王小胖十分精進,早起打坐,和小狗們團團嬉戲,說,廟里飯菜好吃,我又腫了!
南希姑娘說,“晚餐過后,行香15分鐘,然后開始打坐45分鐘。找了個合適的姿勢,半盤姿勢開坐。一開始思緒紛飛,5分鐘后漸漸安靜。外面雨滴聲清晰可聞。接著外頭開始打鼓敲鐘,思緒又開始雜亂。趕緊深呼吸調整。最難熬最后五分鐘,每分每秒都覺得堅持不下。只好在腦子里唱了首歌來渡時間。半圓滿阿。
五點半的早課,其實早就改在六點開始了。我們仨抖抖地站在漆黑雨天里,陪師兄敲鐘。早課唱誦的是晨始誦經,師父聲音清幽低遠,直達人心。配合著鼓點聽起來,樹說有搖滾樂的感覺。天漸漸光起來,雨居然停了。唉,只是天氣實在太冷,我實在穿太少了。幽怨姿。”
樹姑娘回來后給了我們最大的驚喜,在微博上發了一系列的圖文,不僅圖美得讓人嘖嘖贊嘆,文也清麗。遂整理如下:
去石佛寺禪修。早春的雨天幾乎沒有游客,寺院里有結滿玉珠的梅花,走近就能聞到甜美的梅花香。在禪堂打坐的時候能聽到雨滴掉落水塘的聲音。純凈、直接、當下、不二。
清麗的風拂起掛在門口的紅絲繩,牽起銅鈴叮叮如語。
石佛寺的粗茶淡飯也很美味。飯前用心念了用餐文,挺感動的。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也能改變我們觀看世界的角度吧?
“天亮”和“天黑”是生活在石佛寺的兩只流浪狗,受到各位禪修人士熱寵。我以為寺院里的狗是跟著大家吃齋飯的,后來看到師父給他們喂狗糧才覺悟它們每天在禪堂前休憩,在草地邊玩耍,跟著修行人散步,偶爾互相掐架,沒有正念,不具妄念。
興許是雨天的關系,這里的一草一樹一石都滲透著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