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有”竹“的詩句
籬竹
(清)鄭板橋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題畫
(清)鄭板橋
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
滿堂皆君子之風,萬古對青蒼翠色。
有蘭有竹有石,有節有香有骨,
任他逆風嚴霜,自有春風消息。
題畫
(清)鄭板橋
一陣狂風倒卷來,竹枝翻回向天開。
掃云掃霧真吾事,豈屑區區掃地埃。
題畫
(清)鄭板橋
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場。
題畫
(清)鄭板橋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竿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題畫
(清)鄭板橋
我有胸中十萬竿,一時飛作淋漓墨。
為鳳為龍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綠。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唐.杜甫《詠春筍》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宋.蘇軾《于潛僧綠筠軒》
竹勁由來缺祥同,畫家雖巧也難工。
細看昨夜西風里,若今瑯玕不向東。
――明.徐渭《風竹》
太多了,你自己看看吧
二、寫出古詩詞中含竹的詩句
關于竹的古詩
1、《新竹》
宋·楊萬里
東風弄巧補殘山,一夜吹添玉數竿。
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
2、《竹》
梁·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3、《賦得階前嫩竹》
宋·張正見
翠云梢云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
欲知抱節成龍處,當于山路葛陂中。
4、《詠竹》
唐·李嶠
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氣。
白花搖風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云。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5、《郡齋左偏栽竹百余詩》
唐·令狐楚
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
青藹近當行藥處,綠陰深到臥帷前。
風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
6、《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許渾
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
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7、《初食筍呈座中》
唐·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云一寸金。
8、《詠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9、《竹風》
唐·唐彥謙
竹映風窗數陣斜,旅人愁坐思無涯。
夜來留得江湖夢,全為乾聲似荻花。
10、《春日山中竹》
唐·裴說
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
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
11、《詠竹》
唐·張必
樹色連云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
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
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
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云撫翠苔。
12、《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13、《賦園中所有》
宋·蘇轍
寒地竹不生,雖生常若病。
斸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
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
繁華見孤深,一個敵千頃。
令人憶江上,森聳緣崖勁。
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
14、《竹》
清·鄭燮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15、《詠東湖新竹》
宋·陸游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16、《野竹》
元·吳鎮
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
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
虛心抱節山之河,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17、《新筍歌》
明·岳岱
滿林黃鳥不勝啼,林下新筍與人齊。
春風閉門走山兔,白晝露滴驚竹雞。
雨中三日春已過,又近石床添幾個。
競將頭角向青云,不管階前綠苔破。
18、《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19、《詠竹》
齊·謝眺
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
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
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
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
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
20、《竹》
唐·李賀
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汗,栽堪釣綿鱗。
三、帶有竹的詩句
白居易 【池畔二首】 持刀密竹,竹少風來多。此意人不會,欲令池有波。
王勃 【贈李十四四首】 野客思茅宇,山人愛竹林。琴尊唯待處,風月自相尋。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 秋浦田舍翁,采魚水中宿。妻子張白鷴,結罝映深竹。
杜甫 【絕句六首】 日出籬東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鳴翡翠,沙僻舞鹍雞。
杜甫 【絕句六首】 鑿井交棕葉,開渠斷竹根。扁舟輕褭纜,小徑曲通村。
韓愈 【題張十一旅舍三詠·蒲萄】 新莖未遍半猶枯,高架支離倒復扶。若欲滿盤堆馬乳,莫辭添竹引龍須。
劉禹錫 【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 春過也,笑惜艷陽年。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樽前。惟待見青天。
張先【憶秦娥】 參差竹。吹斷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樓窮遠目。憶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飛速。菰草綠。應下溪頭沙上宿。
張先【菩薩蠻】 佳人學得平陽曲。纖纖玉筍橫孤竹。一弄入云聲。海門江月清。髻搖金鈿落。惜恐櫻唇薄。聽罷已依依。莫吹楊柳枝。
晏殊【連理枝】 玉字秋風至。簾幕生涼氣。朱槿猶開,紅蓮尚拆,芙蓉含蕊。送舊巢歸燕拂高檐,見梧桐葉墜。嘉宴凌晨啟。金鴨飄香細。鳳竹鸞絲,清歌妙舞,盡呈游藝。愿百千遐壽比神仙,有年年歲歲。
歐陽修【漁家傲】 一派潺湲流碧漲。新亭四面山相向。翠竹嶺頭明月上。迷俯仰。月輪正在泉中漾。更待高秋天氣爽。菊花香里開新釀。酒美賓嘉真勝賞。紅粉唱。山深分外歌聲響。
四、含有孫字的古典唯美詩詞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
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鄭澣
【和李德裕房公舊竹亭聞琴】
石室寒飆騖,孫枝雅器裁。坐來山水操,弦斷吊遺埃。
李群玉
【役從叔】
可惜出群蹄,毛焦久臥泥。孫陽如不顧,騏驥向誰嘶。
李澣
【房公舊竹亭聞琴】
石室寒飆警,孫枝雅器裁。坐來山水操,弦斷吊塵埃。
歐陽詹
【許州送張中丞出臨潁鎮】
心誦陰符口不言,風驅千騎出轅門。孫吳去后無長策,誰敵留侯直下孫。
呂溫
【晉王龍驤墓】
虎旗龍艦順長風,坐引全吳入掌中。孫皓小兒何足取,便令千載笑爭功。
杜牧
【題橫江館】
孫家兄弟晉龍驤,馳騁功名業帝王。至竟江山誰是主,苔磯空屬釣魚郎。
謝勮
【游爛柯山】
仙弈示樵夫,能言忘歸路。因看斧柯爛,孫子發已素。孰云遺跡久,舉意如旦暮。
李璟
【游后湖賞蓮花】
蓼花蘸水火不滅,水鳥驚魚銀梭投。滿目荷花千萬頃,紅碧相雜敷清流。孫武已斬吳宮女,琉璃池上佳人頭。
李嶠
【布】
御績創羲黃,緇冠表素王。瀑飛臨碧海,火浣擅炎方。孫被登三相,劉衣闡四方。佇因舂斗粟,來曉棣華芳。
杜審言
【歲夜安樂公主滿月侍宴應制】
戚里生昌胤,天杯宴重臣。畫樓初滿月,香殿早迎春。睿作堯君寶,孫謀梁國珍。明朝元會日,萬壽樂章陳。
宋詞:
程大昌·感皇恩
七十在前頭,難言未老。只是中間有些好。鬒云雖瘦,未有一根華皓。都緣心地靜,無憂惱。此際生朝,梅花獻笑。似向天邊得新報。孫枝秀雅,已掛恩袍春草。定從歡喜處,添年考。
程大昌·韻令
是男是女,都有官稱。孫兒仕也登。時新衣著,不待經營。寒時火柜,春里花亭。星辰上履,我只喚卿卿。壽開八秩,兩鬢全青。顏紅步武輕。定知前面,大有年齡。芝蘭玉樹,更愿充庭。為詢王母,桃顆幾時赬。
崔敦禮·鷓鴣天
本是瑤臺月里仙。笑麾鸞鶴住人間。蟠桃一熟三千歲,剩對春風日月閑。縭綬結,彩衣斑。孫枝相應傍門闌。年年同上長生酒,得見滄溟幾度乾。
黃庭堅·念奴嬌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遍照醽醁。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曲。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晁補之·滿庭芳
閑說秋來,乘槎心懶,夢回三島波間。便思黃帽,同我老山顏。上界仙人官府,何似我、蕭散塵寰。云無止,流泉自急,此意本來閑。寂寥,松桂圃,陪君好語,亦可望飡。況瓊枝玉蕊,秀滿春山。若問幽棲何意,莫道是、飛鳥知還。無言處,孫登半嶺,高韻更難攀。
惠洪·浪淘沙
山徑晚樵遠。深壑孱顏。孫山背后泊船看。手把遺編披白帔,剩卻清閑。籬落竹叢寒。漁業凋殘。水痕無底照秋寬。好在夕陽凝睇處,數筆秋山。
葉夢得·念奴嬌
云峰橫起,障吳關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盡處,秋水黏天無壁。綠鬢人歸,如今雖在,空有千莖雪。追尋如夢,滿馀詩句猶杰。聞道尊酒登臨,孫郎終古恨,長歌時發。萬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滅。鼓吹風高,畫船遙想,一笑吞窮發。當時曾照,更誰重問山月。
朱敦儒·水龍吟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云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念伊嵩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鐵鎖橫江,錦帆沖浪,孫郎良苦。但求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五、帶有“竹”的古詩詞
未出土時先有節; 縱淩云処也無心。
竹
唐·李建勛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摘自《詠物詩選》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颯風雨聲。
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時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巰侵見前峰。
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韋式
竹,臨池,似玉。
悒露靜,和煙綠。
搶節寧改,貞心自束。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
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訂本》
從韋續處覓綿竹
唐·杜甫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六、含有 竹 的詩詞名句 要注明出處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鄭板橋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鄭板橋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唯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場。---鄭板橋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鄭板橋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竹,十丈龍孫繞鳳池。
---鄭板橋陳 陶 .唐(847-859為仕)。嵩伯。
福建南平或江西波陽人。題僧院紫竹喜游蛟井寺。
復見炎州竹。杳靄萬丈間。
嘯風清獨速。竹十一首之一不厭東溪綠玉君。
天壇雙鳳有時間。一峰曉似朝仙處。
青節森森倚絳云。竹十一首之二萬枝朝露學瀟湘。
杳靄孤亭白石涼。誰道乘龍不得雨。
春雷入地馬鞭狂。竹十一首之三嘯入新篁一里行。
萬竿如甕鎖龍泓。驚巢翡翠無尋處。
閑倚云根刻姓名。竹十一首之四青嵐帚亞思祖。
綠潤偏多憶蔡邕。長聽南園風雨夜。
恐生鱗甲盡為龍。竹十一首之五迸玉閑抽上釣磯。
翠苗番次脫霞衣。山童泥氣青驄馬。
騎過春泉掣手飛。竹十一首之六須題內史瑯 塢。
幾醉山陽瑟瑟村。剩養萬莖將掃俗。
莫教凡鳥鬧云門。竹十一首之七一溪云母間靈花。
似到封侯逸士家。誰識雌雄九成律。
子喬丹井在深涯。竹十一首之八燕燕雛時紫米香。
野溪羞色過東墻。諸兒莫拗成蹊筍。
從結高籠養鳳凰。竹十一首之九一節呼龍萬里秋。
數節垂海六鰲愁。更須瀑布峰前種。
云里欄干過子猷。竹十一首之十丘壑誰話碧鮮。
靜尋春譜認嬋娟。會當小殺青瑤簡。
圖寫龜魚反上天。竹十一首之十一玄圃千春閉玉叢。
湛陽一祖碧云空。不須騷屑愁江島。
今日南枝在國風。王安石 .宋(1021-1086)。
字介甫,半山,江西臨川人。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京峴城南隱映深,兩牛鳴地得禪林。
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帖碎金。竹里竹里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
閑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一竹根珠勝竹皮冠,欲著先須短發干。
要使竹林有共見,不持方帽御風寒。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二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戀戀睇袍意,豈為哀憐范叔寒。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三玉潤明信好冠,錯力剜出鮮紋干。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歡盟未可寒。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四冠工新意斷檀欒,霧卷云蒸久未干。
遺種山林真自稱,何須貂暖配金寒。竹窗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從水際門。
只我近知墻下路,能將屐齒記苔痕。華藏院此君亭詠竹一徑森然四詩人座涼,殘陰余韻去何長。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憐倫學鳳凰。陶淵明 .東晉(365-427)。
潛,元亮。江西九江人。
桃花園詩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余蔭。菽稷隨時藝。
歸園田居五首其四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
井烘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悠悠不復返。
歸園田居井灶有遺處。修竹帶平津。
王貞白 .唐(895年進士)。有道。
江西永豐人。洗竹道院竹繁教略洗。
鳴琴酌酒看扶疏。不圖結實來雙鳳。
且要長竿釣巨魚。錦籜裁冠添散逸。
玉芽修饌稱清虛。有時記得三天事。
自相瑯 節下書。孫峴 唐 文山。
江西贛州人。送鐘元外賦竹萬物中瀟灑。
修篁獨逸群。貞姿曾冒雪。
高節欲凌云。細韻風初發。
濃煙日正熏。因題偏惜別。
不可暫無君。樂史 .宋(930-1007)。
子正。撫州宜黃(今江西)人。
慈竹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一叢闊數步,森森數十莖。
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去年笱已長,今年笱又生。
高低相倚賴,渾如長幼情。孝子侍父立,順孫隨祖行。
吾聞唐之人,孝行常忻忻。鄆州張公藝,九世同一門。
大帝聞其名,衡茅降至尊。朱熹 .宋(1130-1200)。
元晦。江西婺源人。
新竹春雷殷巖際,幽草齊發生。我種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次韻擇之詠竹竹塢深深處,檀欒繞舍青。
暑風成慘淡,寒月助清冷。客去空塵塌,詩來拓采欞。
此君同一笑,午夢頓能醒。丘子野表史郊園詠竹移自溪商園。
種此墻陰路。墻陰少人行。
來歲障幽戶。公濟因君次韻新筍因君寄,康廬入夢中。
日日來丹元余故宅,翠竹尚余風。猶嫌有兼味,不似一源攻。
和劉秀野新筍修修江上林,白日暗風雨。下有萬玉虬,三冬臥寒土。
筍脯南山春筍多,萬里行枯臘。不落盤餐中,今知綠如簣。
次韻謝劉仲行惠筍二首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差差。知君調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鄭谷. 唐朝(851-910)。江西宜春人。
竹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