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達母子情的詩句
游子吟
孟郊
慈 母 手 中 線,
游 子 身 上 衣。
臨 行 密 密 縫,
意 恐 遲 遲 歸。
誰 言 寸 草 心,
報 得 三 春 暉。
[注釋]
1. 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詩歌的一種名稱。
2. 寸草:在這里象征子女。
3. 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這里“心”字雙關。
[簡析]
這是一支親切誠摯的母愛頌歌。題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一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得到溧陽縣尉的卑微職位。此詩便是他居官溧陽時作。
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慈母”與“游子”緊緊聯系在一起,寫出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通過慈母為游子趕制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之情。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是因為怕兒子“遲遲”難歸。偉大的母愛正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自然地流露出來。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飾,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這兩句采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女兒像區區小草,母愛如春天陽光。女兒怎能報答母愛于萬一呢?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托著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
這首詩藝術地再現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來贏得了無數讀者強烈的共鳴。直到清朝,溧陽有兩位詩人又吟出了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縈我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足見此詩給后人的深刻印象。
參考資料:http://**schoolweb/gtzxxx/banji/3.2/gushi/gushi/*
二、表達父母之愛的詩句
【別老母】 搴幃拜母河梁去, 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 此時有子不如無 中華詩詞-清-黃景仁 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 “父書空滿筐,母線縈我襦”(史騏生《寫懷》)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勸孝歌》 青天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
《勸孝歌》 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
《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
《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
《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
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
《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三、關于體現親情的詩
詩中親情1.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詩》)3.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辭》)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5.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6.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張籍:《秋思》)7.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8.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杜牧:《歸家》)1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9.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11.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16.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17.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1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19.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20.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21.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2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2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25.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韋應物>2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27.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28.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同上.29.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宋.黃庭堅>30.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31.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3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同上.現代詩童年時看父親父親是一座山而我是一只林中鳥鳥永遠離不開山的熏陶童年時看母親母親是一片藍色的湖而我則是一尾魚魚永遠離不開湖的懷抱山給我堅強的品格湖給我水的歡笑山進化我飛翔的羽毛湖蛻盡我游弋的鱗屑成年時再看父親父親變成山中一片林而我卻挺拔成一座山山永遠報答不完林的恩情成年時再看母親母親則變成湖中一片水草而我卻坦蕩成一片湖水草永遠庇護湖的波濤所以請尊敬親情,珍愛親情,因為它是那么的永恒。
四、表達父母之愛的詩句
【別老母】
搴幃拜母河梁去,
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
此時有子不如無
中華詩詞-清-黃景仁
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
“父書空滿筐,母線縈我襦”(史騏生《寫懷》)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勸孝歌》
青天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