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已亥雜詩 古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作者龔自珍(1792—1841),號字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詩人。官至禮部主事,辭官南歸主講于書院。他且開一代新詩風的大詩人,作品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突出的社會現實內涵。在藝術表現上,縱橫恣肆,狂放不羈,體現出嶄新的獨創精神,代表了清詩的成熟個性面貌,被譽為古代的最后一位和近代的最初一位杰出詩人,在中國詩歌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這首詩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抒發離京南返的愁緒,二是表示自己雖已辭官,但仍決心為國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豐富的思想感情。
詩中的“落紅”、“化作”兩句是歷來傳頌的經典名句,他們一方面是詩人言志抒懷的心聲,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廣泛意義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寫照。詩的開拓為表現自己離愁別緒的豐富感情,詩人用了“浩蕩”一詞來形容“離愁”,既強化“愁”意。又體現出詩人狂放深沉的內心思緒和個性特點,這里典型的詩人本色。緊接著的“吟鞭”句,對前人詩局的化用也恰倒好處,并形成了兩句相連呼應的藝術效果,仿佛能感受到詩人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中的心情。最后則筆鋒一轉,用形象生動的比喻抒發胸臆,使全詩渾然一體動人肺腑。
二、龔自珍《己亥雜詩》中有關安全的詩句
《己亥雜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1792-1841)創作的一組詩集.己亥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這一年作者48歲,因厭惡仕途,辭官離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屬,又往返一次.所作詩文,提倡“更法”“改圖”,批評清王朝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是一組自敘詩,寫了平生出處、著述、交游等,題材極為廣泛,己亥雜詩·其五浩蕩離愁白日斜(xia),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二百二十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根據意思,就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望采納,謝謝!。
三、6、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寫詩人辭官之后的離愁別緒的詩句是:,
6、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寫詩人辭官之后的離愁別緒的詩句是: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載著“浩蕩離愁”辭官還鄉,仍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詩句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表現詩人鞠躬盡瘁,甘愿犧牲自己,培植新生力量的高尚品質的詩句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歐陽修曾嘆“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其實,《己亥雜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又何嘗不是一種新意呢?7. 根據課文內容,我能將對偶句補充完整.岳陽樓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醉翁亭邊歐陽修與民同樂.8.在開展《尋覓春天的蹤跡》綜合性學習中,請你解決疑難.有幾位同學合作“演繹春天的詩句”,他們已經寫了一組,請你按照例句,再寫一組句子:例句1:小雨潤物細無聲,從遠處看,春草綠了,到近處卻又看不見了.——“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湖邊的春草嫩嫩的,從遠處望著,像和湖水一樣碧綠碧綠.----------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課后古詩詞十首背誦默寫練習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寫送別的地點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詩句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勸慰友人不要哀傷,表達出詩人豁達、爽朗的胸懷的詩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把對朋友的真摯感情升華為哲理,寫出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還是近鄰一樣的親近,說明知心朋友聲息相通的兩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同窗好友將隨父去西藏就讀,請選擇古詩名句贈別留念,以示萬水千山隔不斷真摯友誼: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朝陸 龜蒙《別離》詩中有“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的詩句.如朋友遠行,你借用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兩句送別則略顯傷感,不妨用王勃的詩句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來表達一種豪邁的情懷. 2、《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一詩中描寫早春的細雨蒙蒙,春色若隱若現的詩句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3、李商隱的《無題》:這首詩寄托了作者仕途苦悶的心情,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寫傷別的詩句是:相見時難別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常用來比喻教師的工作,被人們用來贊美無私奉獻的精神的詩句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4、王安石的《登飛來峰》:詩中蘊含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的詩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寫出詩中與王之渙“欲窮千里目,更上一曾樓”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兩句詩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5、、《蘇幕遮》是宋代 范仲淹 的著名詞作,描繪秋天天空和地面、江上的景色的詩句是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寫出對家鄉思念之深的是 暗香魂,追旅思.。
四、古詩《己亥雜詩》的意思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翻譯:
滿懷離愁而對夕陽西下,鳴鞭東指從此浪跡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鮮花。 己亥雜詩·第二百二十首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譯文 只有狂雷炸響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機,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終究是一種悲哀。 我奉勸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規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五、《己亥雜詩》其一至其五的詩句有哪些
《己亥雜詩》 作者:龔自珍 清代 1、《己亥雜詩.其一》 著書何似觀心賢,不奈卮言夜涌泉。
百卷書成南渡歲,先生續集再編年。 譯文: 著書立說雖然比不佛家沉默“觀心”,悟解人生,可以明哲保身,無奈的是心緒總是不能平靜,各種思想猶如暗泉噴涌,不能自止,表明了辭官以后的心緒。
自己針砭時弊、主張變法,一再遭到頑固保守勢力的打擊,但始終不屈不撓重整旗鼓的豁達心境躍然紙上。 2、《己亥雜詩.其二》 我馬玄黃盼日曛,關河不窘故將軍。
百年心事歸平淡,刪盡蛾眉惜誓文。 譯文:黃昏日落,馬已疲勞,但人還要趕夜路,幸而沒有人來阻攔。
故將軍是指名將李廣。激烈的心情如今已趨于平淡,即使像屈原那樣被迫離開京師,我也不寫像《惜誓》一類文章了。
3、《己亥雜詩.其三》 罡風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臥九閽。終是落花心緒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譯文:越高的地方,風力越強,花就越受到搖撼。還有虎豹把守在天門前面。
比喻朝廷中某些大臣,盤據要津,使自己不安於位。雖然已經是落花,畢竟還抱著好心情,因為我平生是默默地感激“玉皇”的恩惠的。
4、《己亥雜詩.其四》 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白云出處從無例,獨往人間竟獨還。
譯文:這趟旅行走過東山再去北山,鏡子里還尚看得見你的臉,白云到處都是無例外的,孤身來到世界竟然也要獨自一個離去。 5、《己亥雜詩.其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組詩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
這年龔自珍辭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屬,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著祖國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難中的人民,不禁觸景生情,思緒萬千,即興寫下了一首又一首詩,于是誕生了《己亥雜詩》。 按理說,龔自珍不滿于死氣沉沉的禮部衙門生活,毅然辭去禮部主事之職,準備回家鄉杭州干一番事業,只身出都,有的只是對舊勢力的決裂之感和憎惡之情,不應產生浩蕩的離愁。
龔自珍雖說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但小時候在北京住過,又在禮部和其他機構做了十余年京官,京城早已成了他的第二故鄉。 雖然龔自珍是主動要求辭職,但辭職的原因卻是因為沉淪下僚,生活拮據,事出無奈,客觀上是被迫離京出都。
因此,“浩蕩離愁”中,含有些許仕途蹭蹬,不為世用的感嘆和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孤獨感。 兼之龔自珍當時與妓女靈簫關系十分密切,《己亥雜詩》十分之一的主題都與靈簫有關,其中一首說自己正墮入“紅似相思綠似愁”的情場里。
雖說靈簫并不在京師,但在這種情況下,與過去的生活告別,纏綿悱惻、依依不舍的“離愁”也就難排難遣。可見,龔自珍的“離愁”內涵是豐富、復雜和多方面的。
六、己亥雜詩其一至其五的詩句有哪些
《己亥雜詩》 作者:龔自珍 清代 其一 著書何似觀心賢,不奈卮言夜涌泉。
百卷書成南渡歲,先生續集再編年。 譯文: 著書立說雖然比不佛家沉默“觀心”,悟解人生,可以明哲保身,無奈的是心緒總是不能平靜,各種思想猶如暗泉噴涌,不能自止,表明了辭官以后的心緒。
自己針砭時弊、主張變法,一再遭到頑固保守勢力的打擊,但始終不屈不撓重整旗鼓的豁達心境躍然紙上。 其二 我馬玄黃盼日曛,關河不窘故將軍。
百年心事歸平淡,刪盡蛾眉惜誓文。 譯文:黃昏日落,馬已疲勞,但人還要趕夜路,幸而沒有人來阻攔。
故將軍是指名將李廣。激烈的心情如今已趨于平淡,即使像屈原那樣被迫離開京師,我也不寫像《惜誓》一類文章了。
其三 罡風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臥九閽。終是落花心緒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譯文:越高的地方,風力越強,花就越受到搖撼。還有虎豹把守在天門前面。
比喻朝廷中某些大臣,盤據要津,使自己不安於位。雖然已經是落花,畢竟還抱著好心情,因為我平生是默默地感激“玉皇”的恩惠的。
其四 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白云出處從無例,獨往人間竟獨還。
譯文:這趟旅行走過東山再去北山,鏡子里還尚看得見你的臉,白云到處都是無例外的,孤身來到世界竟然也要獨自一個離去。 其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己亥雜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1792-1841)創作的一組詩集。
本詩是一組自敘詩,寫了平生出處、著述、交游等,題材極為廣泛,其中第125首《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被中國中小學語文課本六年級下冊(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滬教版)收錄,以及五年級下冊(北師大版)收錄,七年級下冊(2017版)還有一首《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龔自珍所作詩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評清王朝的腐敗,洋溢著愛國熱情。
擴展資料: 《己亥雜詩》整體賞析: 《己亥雜詩》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議時政,或述見聞,或思往事,題材十分廣泛,內容復雜,大多借題發揮,抨擊社會。龔自珍生活在鴉片戰爭前夕。
他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主張改革內政,抵抗外國侵略。《己亥雜詩》中的批判、呼喚、期望,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的痛心疾首,言語之間多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計堪危,表達了變革社會的強烈愿望。
《己亥雜詩》多用象征隱喻,想象豐富、奇特,運用多種手法寫景抒情。 己亥雜詩文學體裁為七言絕句。
名家陳錦榮曾評論道:“龔自珍《己亥雜詩》作品高度凝煉、形象生動,深刻反映了清王朝沒落衰朽的現實,發展七絕議論時事、干預現實的功能,是在絕句藝術上的開拓與創造。”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己亥雜詩。
七、已亥雜詩 的詩句
已亥雜詩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釋] 1.這是《已亥雜詩》中的第二百二十首。
九州:中國。 2.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啞。
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究:終究、畢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
抖擻:振作精神。 6.降:降生。
-------------------------------------------------------------------------------- [解說] “萬馬齊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現了龔自珍對清朝末年死氣沉沉的社會局面的不滿,因此他熱情地呼喚社會變革,而且認為這種變革越大越好,大得該像驚天動地的春雷一樣。他又認為實行社會變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熱情地呼喚:天公啊!請你抖擻精神,把各式各樣的人才都賜給我們吧。
參考資料:http://**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