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贊揚“海瑞”的詩詞有哪些
贊揚“海瑞”的詩詞比較少,有:
1. 風微夜幕小窗前,
燭影飄搖入未眠。
墨疏辭成雷雨勢,
霆驚可否裂霾天。
2. 目斷垂云徒北望,
初生一念萬思牽。
滔滔惡浪掀天涌,
老死空骸海角邊。
有關”海瑞“的個人簡歷:
【人物簡介】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并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賄,并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萬歷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獲贈太子太保,謚號忠介。海瑞死后,關于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海瑞罷官】
海瑞罷官即是歷史中發生的真事,也有后來旁人加工潤色,用來歌頌海瑞不畏強權、不諂媚逢迎,堅持正義的美好歌頌而作的戲劇。事情的講過大概是這樣的,當時的明朝首輔徐階告老還鄉,但是他兒子徐英儀仗自己父親做首輔時的權勢,橫行鄉里,霸占民田,氣死趙玉山之子,又搶走趙的孫女小蘭。
于是小蘭的母親洪氏就去縣衙控告徐英,但是縣令大人畏懼當時首輔徐階的權勢,和徐英串通,不但當堂打死趙玉山,還把小蘭母親洪氏轟出縣衙大堂。恰巧海瑞調任應天巡撫,得知此事,重新審理,徐階自恃有恩于海瑞,代子求情,提出交田贖罪。海瑞指明占田應退,犯法當誅。徐階惱怒,唆使朝臣彈劫海瑞,新巡撫戴風翔親來摘印。海瑞于交印前,斬了徐瑛及縣令王明友。
這就是還原整個歷史事實后的海瑞罷官,由此可見,這樣一位不畏強權,為民做主的官員,怎么能不受民眾擁戴呢?甚至在百家講壇海瑞中,說到這樣一件事,說海瑞一生清廉,家中貧困,甚至一年之中都見不到肉,也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會去市場割兩斤肉和母親一起吃點肉。每每看到于此,總是忍不住扼腕嘆息……。
【海瑞斗嚴嵩主題曲和戲曲 】
“海瑞斗嚴嵩”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世人對其的熟悉程度恐怕僅次于“包拯斗秦檜”了。目前由陳庭威、何寶生、陳煒等主演的20集古裝戲說劇《海瑞斗嚴嵩》正在熱播,以其曲折起伏的情節、命運多舛的人物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大家有感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去看看。 總結:縱觀海瑞一生,他嘔心瀝血為整個國家,為百姓蒼生,但有時候卻又過于迂腐,正直,不懂變通,致使他以及他的家人跟著受了很多磨難,在百度貼吧海瑞吧看到這樣一段話,我覺得很好,就干脆轉過來吧:他、前無古人,后也將無來者,他是信仰的圣人、卻是禮教的奴仆,他活的壯烈也不免凄涼,他是歷史的豐碑,卻也是現實的悲哀。他把禮教完完全全變成理想,致使孤獨相伴、貧老一生,只為后人楷模。
【海瑞墓】
明萬歷十五年(1587),海瑞卒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任上,消息傳到北京,萬歷皇帝下詔南京、北京二都舉行公祭,喪出江上,奠祭哭拜的人,百里不絕。朝廷專門派行人司行人,海瑞的同鄉、學生許子偉護送其靈柩回瓊州安葬。
萬歷十七年(1589)二月廿二日,海瑞的靈柩終于運回海南,安葬在海口市濱涯村。
海瑞墓,位于海口市丘海大道39號,占地面積10000㎡,1996年11月**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海瑞墓歷代有重修。解放后,在1959年重修一次,1962年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11月,“四人幫”之一的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成為“**”的導火索,海瑞墓遭到破壞。
歷史是不容篡改的,1983年海口市委、市人民政府籌集資金再次重修被毀的海瑞墓主墓,并增建了海瑞陳列室。1996年4月,海口市委、市人民政府在社會各界的強烈要求下,擴建了海瑞墓,增辟了海瑞紀念園。
現海瑞墓規模宏大,布局嚴謹、風格獨特,是人們瞻仰古賢,欣賞文物的游覽勝地。
二、贊揚海瑞的詩詞
贊揚“海瑞”的詩詞比較少,有: 風微夜幕小窗前,燭影飄搖入未眠。
墨疏辭成雷雨勢,霆驚可否裂霾天。目斷垂云徒北望,初生一念萬思牽。
滔滔惡浪掀天涌,老死空骸海角邊。有關”海瑞“的個人簡歷: 【人物簡介】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
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并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
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賄,并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萬歷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
獲贈太子太保,謚號忠介。海瑞死后,關于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海瑞罷官】 海瑞罷官即是歷史中發生的真事,也有后來旁人加工潤色,用來歌頌海瑞不畏強權、不諂媚逢迎,堅持正義的美好歌頌而作的戲劇。事情的講過大概是這樣的,當時的明朝首輔徐階告老還鄉,但是他兒子徐英儀仗自己父親做首輔時的權勢,橫行鄉里,霸占民田,氣死趙玉山之子,又搶走趙的孫女小蘭。
于是小蘭的母親洪氏就去縣衙控告徐英,但是縣令大人畏懼當時首輔徐階的權勢,和徐英串通,不但當堂打死趙玉山,還把小蘭母親洪氏轟出縣衙大堂。恰巧海瑞調任應天巡撫,得知此事,重新審理,徐階自恃有恩于海瑞,代子求情,提出交田贖罪。
海瑞指明占田應退,犯法當誅。徐階惱怒,唆使朝臣彈劫海瑞,新巡撫戴風翔親來摘印。
海瑞于交印前,斬了徐瑛及縣令王明友。 這就是還原整個歷史事實后的海瑞罷官,由此可見,這樣一位不畏強權,為民做主的官員,怎么能不受民眾擁戴呢?甚至在百家講壇海瑞中,說到這樣一件事,說海瑞一生清廉,家中貧困,甚至一年之中都見不到肉,也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會去市場割兩斤肉和母親一起吃點肉。
每每看到于此,總是忍不住扼腕嘆息……。 【海瑞斗嚴嵩主題曲和戲曲 】 “海瑞斗嚴嵩”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世人對其的熟悉程度恐怕僅次于“包拯斗秦檜”了。
目前由陳庭威、何寶生、陳煒等主演的20集古裝戲說劇《海瑞斗嚴嵩》正在熱播,以其曲折起伏的情節、命運多舛的人物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大家有感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去看看。
總結:縱觀海瑞一生,他嘔心瀝血為整個國家,為百姓蒼生,但有時候卻又過于迂腐,正直,不懂變通,致使他以及他的家人跟著受了很多磨難,在百度貼吧海瑞吧看到這樣一段話,我覺得很好,就干脆轉過來吧:他、前無古人,后也將無來者,他是信仰的圣人、卻是禮教的奴仆,他活的壯烈也不免凄涼,他是歷史的豐碑,卻也是現實的悲哀。他把禮教完完全全變成理想,致使孤獨相伴、貧老一生,只為后人楷模。
【海瑞墓】 明萬歷十五年(1587),海瑞卒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任上,消息傳到北京,萬歷皇帝下詔南京、北京二都舉行公祭,喪出江上,奠祭哭拜的人,百里不絕。朝廷專門派行人司行人,海瑞的同鄉、學生許子偉護送其靈柩回瓊州安葬。
萬歷十七年(1589)二月廿二日,海瑞的靈柩終于運回海南,安葬在海口市濱涯村。海瑞墓,位于海口市丘海大道39號,占地面積10000㎡,1996年11月**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海瑞墓歷代有重修。解放后,在1959年重修一次,1962年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6年11月,“四人幫”之一的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成為“**”的導火索,海瑞墓遭到破壞。歷史是不容篡改的,1983年海口市委、市人民政府籌集資金再次重修被毀的海瑞墓主墓,并增建了海瑞陳列室。
1996年4月,海口市委、市人民政府在社會各界的強烈要求下,擴建了海瑞墓,增辟了海瑞紀念園。現海瑞墓規模宏大,布局嚴謹、風格獨特,是人們瞻仰古賢,欣賞文物的游覽勝地。
三、贊揚海瑞的詩詞海瑞是明朝的清官,有沒有誰知道贊揚他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朝。
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并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得到提升,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賄,并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1587年(萬歷十五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贈太子太保,謚忠介。海瑞死后,關于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四、贊美“海南”的古詩詞有哪些
一、《望海樓》 朝代:宋代 作者:米芾 云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
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州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釋義:高聳入云的鐵甕城已近青天,凌云的縹緲高樓似與天相連。
三峽的江聲似乎流入我筆底,六朝的帆影好像映落我杯前。幾番嗚咽的畫角催落著紅日,遠處幽靜的滄洲裊起了白煙。
忽憶起賞心美景究竟在何處?往事如煙那春風秋月已茫然。 二、《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釋義:參星橫北斗轉已經快到三更時分,雨綿綿風不停老天爺也應該放睛。
云忽散月兒明用不著誰人來點綴,長空凈滄海色本來就是澄澈清明。雖乘船渡大海空懷孔子救世之志,仿佛聽到了黃帝成池優美的樂聲。
被貶南荒雖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這次遠游是我平生最奇絕的經歷。 三、《望海樓晚景·橫風吹雨入樓斜》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釋義:大風吹打雨水斜著飄進望海樓,壯麗的景觀應該用華美的辭句來夸贊。
風雨過后潮水平靜江海碧澄,時時閃過的電光形成紫金般的龍蛇。 四、《浪淘沙·白浪茫茫與海連》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
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 釋義:白浪一望無邊,與海相連,岸邊的沙子也是一望無際。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海浪從不停歇地淘著沙子,于是滄海桑田的演變就這樣出現。 五、《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
壯志病來消欲盡,出門搔首愴平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釋義:迢迢萬里的銀河朝西南方向下墜,喔喔的雞叫之聲在鄰家不斷長鳴。
疾病折磨我幾乎把救亡壯志消盡,出門四望不禁手搔白發抱憾平生。三萬里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云霄上摩青天。
擴展資料: 海南省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文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海南省的管轄范圍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
海南省全省陸地總面積3.5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南本島面積3.39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