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心好亂的詩句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唐)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你的文章就像蓬萊宮中儲藏的仙文一樣高深淵博,同時還兼具建安文學的風骨。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飄逸豪放。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然而每當想起人生的際遇,就憂從中來。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猛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排遣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發,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二、帶有心字的詩句
1、《讀書》——唐代: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共圣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譯文】家中的財產是些什么,就是那滿滿一屋的書籍。在環境優美安靜的書齋緩緩打開書卷,徜徉書海與圣賢心靈對話。德才兼備的人們雖然沒有在同一時代,但自古以來他們卻是互相贊許欣賞的。在書桌上看見書的欣喜,勝過與闊別已久的好友相見。
2、《清江引·棄微名去來心快哉》——元代:貫云石
棄微名去來心快哉,一笑白云外。
知音三五人,痛飲何妨礙?
醉袍袖舞嫌天地窄。
【譯文】拋棄那微不足道的名位,歸隱后多么暢快,笑聲傳到白云外。三五個知心朋友相聚,無所顧忌地開懷痛飲又有什么妨礙?酒足飯飽后揮袖起舞,只嫌天地太窄。
3、《游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即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
4、《嫦娥》——唐代: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譯文】云母屏風上燭影暗淡,銀河漸漸斜落晨星也隱沒低沉。嫦娥應該后悔偷取了長生不老之藥,如今空對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5、《飲酒·其五》——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將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卻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問我為什么能這樣,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伴而還。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三、"亂我心者,今日只日多煩憂"是哪首詩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作者:【李白】 年代:【唐】 體裁:【七古】 類別:【未知】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注釋】: 宣州:今安徽省宣城縣。
謝眺樓:又稱謝公樓,也稱北樓。校書:官名,校書郎的簡稱。
云:李云。蓬萊:指東漢時藏書的東觀。
建安骨,指漢獻帝建安年間,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風格剛健清新,被后世稱為“建安風骨”。 【簡析】: 此詩的重點不是寫離情別緒,而主要是感懷,抒發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不能實現的牢騷。
全詩感情沉郁、奔放幾乎句句都是精華,是李白詩的代表作之一。 詩旨在以蓬萊文章比李云,以謝清發自喻。
借送別以贊對方,惜其生不稱世。 開首二句,不寫敘別,不寫樓,卻直抒郁結,道出心中煩憂。
三、四句突作轉折,從 苦悶中轉到爽郎壯闊的境界,展開了一幅秋空送雁圖。一“送”,一“酣”,點出了 “餞別”的主題。
“蓬萊”四句,贊美對方文章如蓬萊宮幽藏,剛健遒勁,有建安風 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謝自比,表達了對高潔理想的追求。
同時也表現了詩人的 文藝觀。末四句抒寫感慨,理想與現實不可調和,不免煩憂苦悶,只好在“弄扁舟” 中去尋求寄托。
思想感情瞬息萬變,藝術結構騰挪跌宕,起落無端,斷續無跡,深刻 地表現了詩人矛盾的心情。語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諧統一。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 銷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來描摹愁緒的名言,眾**贊。 --引自"超純齋詩詞"* 翻譯、評析:劉建勛 這是天寶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間餞別秘書省校書郎李云之作。
謝朓樓,系南齊著名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創建,又稱北樓、謝公樓。詩題一作《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發端既不寫樓,更不敘別,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結。“昨日之日”與“今日之日”,是指許許多多個棄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
也就是說,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時光難駐,心煩意亂,憂憤郁悒。這里既蘊含了“功業莫從就,歲光屢奔迫”的精神苦悶,也融鑄著詩人對污濁的政治現實的感受。
他的“煩憂”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煩憂”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說,這是對他長期以來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個藝術概括。
憂憤之深廣、強烈,正反映出天寶以來朝政的愈趨腐敗和李白個人遭遇的愈趨困窘。理想與現實的尖銳矛盾所引起的強烈精神苦悶,在這里找到了適合的表現形式。
破空而來的發端,重疊復沓的語言(既說“棄我去”,又說“不可留”;既言“亂我心”,又稱“多煩憂”),以及一氣鼓蕩、長達十一字的句式,都極生動形象地顯示出詩人郁結之深、憂憤之烈、心緒之亂,以及一觸即發、發則不可抑止的感情狀態。 三四兩句突作轉折:而對著寥廓明凈的秋空,遙望萬里長風吹送鴻雁的壯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飲高樓的豪情逸興。
這兩句在讀者面前展現出一幅壯闊明朗的萬里秋空畫圖,也展示出詩人豪邁闊大的胸襟。從極端苦悶忽然轉到朗爽壯闊的境界,仿佛變化無端,不可思議。
但這正是李白之所以為李白。正因為他素懷遠大的理想抱負,又長期為黑暗污濁的環境所壓抑,所以時刻都向往著廣大的可以自由馳騁的空間。
目接“長風萬里送秋雁”之境,不覺精神為之一爽,煩憂為之一掃,感到一種心、境契合的舒暢,“酣飲高樓”的豪情逸興也就油然而生了。 下兩句承高樓餞別分寫主客雙方。
東漢時學者稱東觀(政府的藏書機構)為道家蓬萊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閣指秘書省,李云是秘書省校書郎,所以這里用“蓬萊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剛健遒勁的“建安風骨”。
上句贊美李云的文章風格剛健,下句則以“小謝”(即謝朓)自指,說自己的詩象謝朓那樣,具有清新秀發的風格。李白非常推崇謝朓,這里自比小謝,正流露出對自己才能的自信。
這兩句自然地關合了題目中的謝朓樓和校書。 七、八兩句就“酣高樓”進一步渲染雙方的意興,說彼此都懷有豪情逸興、雄心壯志,酒酣興發,更是飄然欲飛,想登上青天攬取明月。
前面方寫晴晝秋空,這里卻說到“明月”,可見后者當非實景。“欲上”云云,也說明這是詩人酒酣興發時的豪語。
豪放與天真,在這里得到了和諧的統一。這正是李白的性格。
上天攬月,固然是一時興到之語,未必有所寓托,但這飛動健舉的形象卻讓我們分明感覺到詩人對高潔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這兩句筆酣墨飽,淋漓盡致,把面對“長風萬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揚情緒推向最高潮,仿佛現實中一切黑暗污濁都已一掃而光,心頭的一切煩憂都已丟到了九霄云外。
然而詩人的精神盡管可以在幻想中遨游馳騁,詩人的身體卻始終被羈束在污濁的現實之中。現實中并不存在“長風萬里送秋雁”這種可以自由飛翔的天地,他所看到的只是“夷羊滿中野,綠葹盈高門”(《古風》五十一)這種可憎的局面。
因此,當他從幻想中回到實里,就更強烈地感到了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不可調和,更加重了內心的煩憂苦悶。“抽刀斷。
四、帶有我字的詩句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喜外弟盧綸見宿》(司空曙)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沈久,愧君相見頻。
平生自有分,況是霍家親。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五、帶我字的詩句有哪些
1、恐高辛之先我;欲遠集而無所適兮(先秦·屈原·《離騷》
2、國無人莫我知兮(先秦·屈原·《離騷》
3、我聞琵琶已嘆息(唐·白居易·《琵琶行》
4、我從去年辭帝京(唐·白居易·《琵琶行》
5、感我此言良久立(唐·白居易·《琵琶行》
6、天生我材必有用(唐·李白·《將進酒》
7、請君為我側耳聽(唐·李白·《將進酒》
8、多情應笑我(宋·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9、我欲乘風歸去(宋·蘇軾·《水調歌頭》
10、我醉歌時君和(宋·蘇軾·《水調歌頭》
六、有心字的句子
只找到成語
心安理得 心謗腹非 心比天高 心不兩用 心不應口 心不由意
心不由主 心不在焉 心長發短 心長綆短 心長力短 心潮澎湃
心弛神往 心馳神往 心馳魏闕 心慈面軟 心慈手軟 心粗膽大
心粗氣浮 心存芥蒂 心存目想 心膽俱裂 心膽俱碎 心蕩神迷
心蕩神搖 心蕩神怡 心到神知 心低意沮 心煩技癢 心煩慮亂
心煩意亂 心煩意冗 心非巷議 心服口服 心服首肯 心浮氣粗
心浮氣盛 心浮氣躁 心腹大患 心腹之病 心腹之患 心腹之疾
心腹之交 心腹之憂 心腹重患 心甘情原 心甘情愿 心高氣傲
心孤意怯 心貫白日 心廣體胖 心寒膽落 心寒膽戰 心狠手毒
心狠手辣 心花怒發 心花怒放 心懷鬼胎 心懷叵測 心懷忐忑
心慌撩亂 心慌意急 心慌意亂 心灰意敗 心灰意懶 心灰意冷
心回意轉 心活面軟 心急火燎 心急如焚 心急如火 心堅石穿
心焦火燎 心焦如焚 心焦如火 心驚膽顫 心驚膽寒 心驚膽裂
心驚膽落 心驚膽戰 心驚肉跳 心驚肉戰 心旌搖搖 心旌搖曳
心開目明 心口不一 心口如一 心口相應 心寬體胖 心曠神飛
心曠神恬 心曠神怡 心曠神愉 心辣手狠 心勞日拙 心勞意攘
心勞意冗 心力交瘁 心力衰竭 心靈手巧 心靈性巧 心領神會
心領神悟 心領意會 心膂股肱 心亂如麻 心滿意得 心滿意足
心滿原足 心滿愿足 心忙意急 心忙意亂 心明眼亮 心摹手追
心慕手追 心凝形釋 心平氣定 心平氣和 心虔志誠 心喬意怯
心巧嘴乖 心去難留 心如刀銼 心如刀銼 心如刀割 心如刀絞
心如刀攪 心如刀鋸 心如槁木 心如古井 心如寒灰 心如火焚
心如堅石 心如金石 心如木石 心如死灰 心如鐵石 心如懸旌
心如止水 心若死灰 心上心下 心神不定 心神不寧 心神恍惚
心事重重 心手相忘 心手相應 心術不端 心術不正 心同止水
心頭鹿撞 心頭撞鹿 心往神馳 心無二用 心無掛礙 心無旁騖
心細如發 心細于發 心閑手敏 心鄉往之 心向往之 心小志大
心心念念 心心相印 心雄萬夫 心緒恍惚 心緒如麻 心血來潮
心癢難撓 心癢難揉 心癢難撾 心癢難抓 心怡神曠 心逸日休
心慵意懶 心有余悸 心余力絀 心猿意馬 心悅誠服 心悅神怡
心殞膽落 心殞膽破 心在魏闕 心瞻魏闕 心照不宣 心照情交
心照神交 心知其意 心織筆耕 心直口快 心直嘴快 心中無數
心中有數 心拙口夯 心醉魂迷 心醉神迷 心之官則思
心病還須心藥醫
心有靈犀一點通
心有余而力不足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有亂我心幾個字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