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散步的詩句
1、《春朝閑步》唐代:楊師道
原文:
休沐乘閑豫,清晨步北林。
池塘藉芳草,蘭芷襲幽衿。
譯文:在休假的時候非常清閑,清晨的時候在北邊樹林散步。池塘邊草木茂盛,蘭花在幽靜的地方生長。
2、《除草》唐代:杜甫
原文:
清晨步前林,江色未散憂。
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
譯文: 清晨在樹林中散步,江邊的美景讓人感到憂傷。光芒照在我眼中,還怎么能待到秋天。
3、《春日山中憶崔峒吉中孚(一作寄李舍人)》唐代:盧綸
原文:
延步愛清晨,空山日照春。
蜜房那有主,石室自無鄰。
譯文:清晨的時候非常喜歡散步,春天的太陽照耀著山峰。蜜房里沒有主人,石室自然沒有鄰居。
4、《海珠寺 其一》明代:馮元基
原文:
長歌游寶地,延步愛清晨。
煙氣籠青閣,晴光轉綠蘋。
譯文:在這個寶地放聲高歌,清晨的時候非常喜歡散步。煙氣籠罩著青色的閣樓,太陽光照射著綠蘋。
5、《題破山寺后禪院》唐代:常建
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譯文: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繽紛。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凈心。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二、形容云霧得詩句
1、煙波縹緲隱險峰,上下左右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云霧漫山中。
2、芳菲夕霧起,暮色滿房櫳。
3、江中綠霧起涼波,天上迭山獻紅嵯峨。
4、飛埃結紅霧,游蓋飄青云。
5、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
6、鐸吟輕吹發,幡搖薄霧霏。
7、咫尺愁風雨,匡廬不可登。只疑云霧窟,猶有六朝僧。
8、寒野凝朝霧,霜天散夕霞。歡情猶未極,落景遽西斜。
9、曹公迷楚澤,漢帝出平城。涿鹿妖氛靜,丹山霽色明。類煙飛稍重,方雨散還輕。倘入非熊兆,寧思玄豹情。
10、永夕飛淫雨,崇朝蒸毒霧。
11、陶侃寒溪寺,如今何處邊。汀沙生旱霧,山火照平川。
12、蘭氣已熏宮,新蕊半妝叢。色含輕重霧,香引去來風。
13、蒼山寂已暮,翠觀黯將沉。終南晨豹隱,巫峽夜猿吟。天寒氣不歇,景晦色方深。待訪公超市,將予赴華陰。
14、殘云收翠嶺,夕霧結長空。帶岫凝全碧,障霞隱半紅。仿佛分初月,飄飖度曉風。還因三里處,冠蓋遠相通。
15、氤氳起洞壑,遙裔匝平疇。乍似含龍劍,還疑映蜃樓。拂林隨雨密,度徑帶煙浮。方謝公超步,終從彥輔游。
16、月落寒霧起,沈思浩通川。宿禽囀木散,山澤一蒼然。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猶當依遠樹,斷續欲窮天。
17、白霧埋陰壑,丹霞助曉光。
18、煙霧氛氳水殿開,暫拂香輪歸去來。
19、亂幡霧中見,雁塔云間識。
20、城闕霧中近,關河云外連。
21、秋城海霧重,職事凌晨出。才看含鬢白,稍視沾衣密。道騎全不分,郊樹都如失。霏微誤噓吸,膚腠生寒栗。
22、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
23、朝壇霧卷,曙嶺煙沉。爰設筐幣,式表誠心。
24、踏霧乘同歸,撼玉山上聞。
25、飄飄且在三峰下,秋風往往堪沾灑。腸斷憶仙宮,朦朧煙霧中。
26、和氣吹綠野,梅雨灑芳田。新流添舊澗,宿霧足朝煙。
27、有鳥圖南去,無人見北來。閉門滄海曲,云霧待君開。
28、丹成作蛇乘白霧,千年重化玉井土。
三、描寫霧中山水的詩句
1. 凌霧行 (韋應物)
秋城海霧重,職事凌晨出。才看含鬢白,稍視沾衣密。道騎全不分,郊樹都如失。霏微誤噓吸,膚腠生寒栗
2. 霧 (李嶠)
曹公迷楚澤,漢帝出平城。涿鹿妖氛靜,丹山霽色明。類煙飛稍重,方雨散還輕。倘入非熊兆,寧思玄豹情。
3. 詠霧 (蘇味道)
氤氳起洞壑,遙裔匝平疇。乍似含龍劍,還疑映蜃樓。拂林隨雨密,度徑帶煙浮。方謝公超步,終從彥輔游。
4. 水亭夜坐賦得曉霧 (李益)
月落寒霧起,沈思浩通川。宿禽囀木散,山澤一蒼然。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猶當依遠樹,斷續欲窮天。
5. 詠霧 (董思恭)
蒼山寂已暮,翠觀黯將沉。終南晨豹隱,巫峽夜猿吟。天寒氣不歇,景晦色方深。待訪公超市,將予赴華陰。
6. 樂天是月長齋鄙夫此時愁臥里閭非遠云霧難披 (劉禹錫)
風光徒滿目,云霧未披襟
7. 夏日晚望 (貫休)
陶侃寒溪寺,如今何處邊。汀沙生旱霧,山火照平川。
8. 菩薩蠻 (李曄)
飄飄且在三峰下,秋風往往堪沾灑。腸斷憶仙宮,朦朧煙霧中。
四、描寫晚飯后散步的詩句
1、在“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秋夜,散步在“庭松不改青蔥色,盆菊仍霏清靜香”的庭院里,“欄外青山排撻繞,樓前積水當湖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再加上遠處“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境界定會讓你心曠神怡、愜意滿懷。
2、路上的汽車,由于天氣的原因,從以前的瘋狂咆哮,變為了此時的緩慢行走。霧在駕駛座位前的擋風玻璃上輕輕附上一層像霧一樣薄的氣體,使擋風玻璃也變得朦朧了。駕駛員只好拿著抹布左擦擦,右擦擦。蹭開一小片清楚的視野區,不一會兒,又被附上了氣。
五、煙霧朦朧美的詩句
1、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釋義:
暮靄沉沉,樓臺消失在濃霧中,月色朦朧,渡口也隱匿不見。望斷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也無處可尋。怎能忍受得了在這春寒料峭時節,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斜陽西下,杜鵑聲聲哀鳴!
遠方的友人的音信,寄來了溫暖的關心和囑咐,卻平添了我深深的別恨離愁。郴江啊,你本來是環繞著郴山奔流,為什么偏偏要流到瀟湘去呢?
2、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
《花非花》唐代:白居易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
釋義:
像花而不是花,似霧而不是霧。半夜時到來,天明時離去。來時仿佛美好的春夢能有多少時間呢?離去時又像清晨的云彩散去無處尋覓。
3、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
《菩薩蠻·霧窗寒對遙天暮》清代:納蘭性德
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
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風翦一絲紅,紅絲一翦風。
釋義:
滿天是霧花的寒窗對著天空漸暝的暮色,傍晚的天空遙遙對著寒窗的霧花。花兒凋零,啼鴉聲聲。烏鴉開始啼叫,正值落花時節。垂著羅袖的影子顯得清瘦不已。清瘦的身影正垂著羅袖。和風剪出一絲絲紅線,紅線似春風剪得整整齊齊。
4、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海棠》宋代: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釋義:
裊裊的東風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濃。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回廊。只害怕夜深人靜花兒獨自開放無人欣賞,特意點燃蠟燭來照亮海棠的美麗姿容。
5、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宋代: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釋義:
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云濤。銀河轉動,像無數的船只在舞動風帆。夢魂仿佛回天庭,聽見天帝在對我說話。他熱情而又有誠意的問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報天帝路途還很漫長,現在已是黃昏還未到達。即使我學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長空九萬里,大鵬沖天飛正高。風啊!千萬別停息,將我這一葉輕舟,直送往蓬萊三仙島。
六、贊美唐詩的語句
O(∩_∩)O~
很贊同第三樓的那位仁兄
霧里看花的感覺的確的很好,
鏡中花,水中月,
朦朧美的確很美
①我喜歡一個人在霧中散步。為此,過去的許多好時光在瀏覽唐詩中流去了。因為唐詩很美,而且美意朦朧,就像久欠籠罩在朦朧中的一抹天光。
②唐詩的朦朧美,先是朦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詩、絕句,每句字數相等,且求對仗、平仄音律,講究字面的整齊性和音調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輩出的詩人們,幾乎每一個都能在清純的詩情和幾近桎牿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幾首流傳后世的好詩。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鋯,縱是最偉大的天才,也無法把所有的詩篇都寫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詩的形式美最終迷失在層巒疊嶂中的偉大的詩人。杜甫讓世間如夢如幻地領略到唐詩的形式無與倫比的朦隴美意。杜甫寫“絕”了唐詩,也寫“完”了唐詩。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詩韻格律,最終都以他的詩篇為金科玉律。然而,歷史自有靜觀的明眸。杜甫賴以名垂千古的最終是他的新樂府“三吏”“三別”,他的《兵車行》《麗人行》《北征》。他的律詩千秋無匹。然而,帶著鐐拷,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譽為“千古七律壓軸之作”的《登高》,終因他追求四聯對仗,而不免“氣竭意盡”。這是唐詩失之于完美的悲衰,但這并非是偉大詩人的悲衰。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寫出的打破了韻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獨步尋花》那些詩篇,至少與他許多真氣彌漫的杰出律詩相映成輝。
③形式精美的唐詩,迷失在朦朧中。數以萬計的唐人詩篇,真正流傳于口碑的,不過三百。后世家喻戶曉,更多的是唐人瑰麗多姿的零落詩句。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因為謀篇之難能,往往是先成句,爾后湊合成篇,也因此唐詩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霧中之星光,朦朧間,只見斑斑點點,隱隱綽綽。
④唐詩的形式美在朦朧中迷失,而唐詩秀色可餐、光可鑒人的字面美,則在朦朧中生成。中國傳統文化最神秘的源頭,恐怕是它獨特的漢字。獨特的漢字天生是靈犀一點,只可意會。由它直接產生的舉世無雙的書法藝術,真可說是上溯遠古,下接千載。以至當代抽象為其精靈的現代藝術,似乎也是濫觴于它,而似乎最美的書法藝術又多是書錄唐詩的柞品。這不難,讓人想到,漢字甚至不須閱讀,便有一種讓人在視覺上獲得愉悅的字面美。漢字經過富有靈性的選擇、組合,能讓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詩的字面美,達到的是幾乎空前絕后、出神入化的境界。“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朱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信手拈來這兩首唐詩,不須細讀,不求甚解,單從字面所洋溢出米的朦朧美意,便是千盅酒,萬朵花。
⑤紅塵無涯,萬象朦朧,蒙蒙迷霧中偶現得一線天光,自然更見嬌妍。而嬌妍無比的唐詩,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紅塵的朦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間的一個浣紗女,它是胡天飛雪中的兩行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葉獨舟。萬里悲秋,百年多病,是為詠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為紀游。而尤為管領千秋的,是唐詩中參盡的人間真禪。三春暈,明月光,自發悲,斑馬鳴,生死,離合,榮辱,悲歡,凄美之至,傷感之至,瀟灑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這一嬌妍的天光,讓紅塵更見其朦朧,至美至真。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化用詩句朦朧霧中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