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同里的詩句
1,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臺城》作者;韋莊
2,伊予同里。自來交契。各貪浮名浮利。總悟無常,物物般般捐棄。予先別離寧海,又繼而、賢來關里。愿同志,更同心同德,同搜玄理。慎勿攀援愛念,便寧心寧意,全神養氣。塵世之中,不染不著為最。殷勤完全功行,常清靜、有些消息。神光燦,潑焰焰焰地,是你真底《滿庭芳·伊予同里》年代: 元 作者: 馬鈺
3,仲月當南呂,晨裝拜古林。逢君在東觀,不得話離襟。策馬緣云路,開緘扣玉音。還期才浹日,里社酒同斟。《拜昭陵出城,與張秘監閣老同里,臨行別承在》年代: 唐 作者: 權德輿
4,云階連月地。記舊游、身在溫柔鄉里。花陰透窗綺。羅衾擁殘夢,流鶯驚起。銀瓶水沸。待梳妝、屏風共倚。看情眉恨眼,宿粉剩香,亂愁無際。長記。多情消減,宋玉連墻,茂陵同里。離懷似水。天涯路,嘆愁悴。想鴛機織錦,鸞臺窺鏡,秦絲幽怨未已。好歸去、共把琴書,倚嬌扶醉。《瑞鶴仙·云階連月地》年代: 宋 作者: 郭世模
5,伊予同里。自來交契。各貪浮名浮利。總悟無常,物物般般捐棄。予先別離寧海,又繼而、賢來關里。愿同志,更同心同德,同搜玄理。慎勿攀援愛念,便寧心寧意,全神養氣。塵世之中,不染不著為最。殷勤完全功行,常清靜、有些消息。神光燦,潑焰焰焰地,是你真底。《滿庭芳·伊予同里》年代: 元 作者: 馬鈺
二、有哪些描寫“同里”的詩句
1.《拜昭陵出城與張秘監閣老同里臨行別…歸尋辱清辭輒酬之》
唐代:權德輿
仲月當南呂,晨裝拜谷林。逢君在東觀,不得話離襟。
策馬緣云路,開緘扣玉音。還期才浹日,里社酒同斟。
2.《夏日同里楊華州中丞》
唐代:武元衡
三伏草木變,九城車馬煩。碧霄回騎射,丹洞入桃源。
臺殿云浮棟,緌纓鶴在軒。莫將真破妄,聊用靜持喧。
石甃古苔冷,水筠涼簟翻。黃公壚下嘆,旌旆國東門。
3.《奉酬禮部閣老轉韻離合見贈(時為秘書監)》
唐代:張薦
移居既同里,多幸陪君子。弘雅重當朝,弓旌早見招。
植根瓊林圃,直夜金閨步。勸深子玉銘,力競相如賦。
間闊向春闈,日復想光儀。格言信難繼,木石強為詞。
4.《弘農公以碩德偉材屈于誣枉左官…謹獻詩五十韻以畢微志》
唐代:柳宗元
故友仍同里,常僚每合堂。淵龍過許劭,冰鯉吊王祥。
玉漏天門靜,銅駝御路荒。澗瀍秋瀲滟,嵩少暮微茫。
遵渚徒云樂,沖天自不遑。降神終入輔,種德會明揚。
獨棄傖人國,難窺夫子墻。通家殊孔李,舊好即潘楊。
世議排張摯,時情棄仲翔。不言縲紲枉,徒恨纆徽長。
賈賦愁單閼,鄒書怯大梁。炯心那自是,昭世懶佯狂。
5.《喜遷鶯》
宋代:王千秋
春前臘尾。問誰會開解,幽人心里。映竹精神,凌風標致,姑射昔聞今是。試妝競看吹面,寄驛勝傳緘紙。迥瀟灑,更香來林表,枝橫溪底。
誰為。停征騎。評蕙品蘭,俱恐非同里。天意深憐,花神偏巧,持為翦冰裁水。擬喚綠衣來舞,只許蒼官相倚。醉眠穩,盡參橫月落,留連行李。
三、有哪些描寫“同里”的詩句
1.《拜昭陵出城與張秘監閣老同里臨行別…歸尋辱清辭輒酬之》 唐代:權德輿 仲月當南呂,晨裝拜谷林。
逢君在東觀,不得話離襟。 策馬緣云路,開緘扣玉音。
還期才浹日,里社酒同斟。 2.《夏日同里楊華州中丞》 唐代:武元衡 三伏草木變,九城車馬煩。
碧霄回騎射,丹洞入桃源。 臺殿云浮棟,緌纓鶴在軒。
莫將真破妄,聊用靜持喧。 石甃古苔冷,水筠涼簟翻。
黃公壚下嘆,旌旆國東門。 3.《奉酬禮部閣老轉韻離合見贈(時為秘書監)》 唐代:張薦 移居既同里,多幸陪君子。
弘雅重當朝,弓旌早見招。 植根瓊林圃,直夜金閨步。
勸深子玉銘,力競相如賦。 間闊向春闈,日復想光儀。
格言信難繼,木石強為詞。 4.《弘農公以碩德偉材屈于誣枉左官…謹獻詩五十韻以畢微志》 唐代:柳宗元 故友仍同里,常僚每合堂。
淵龍過許劭,冰鯉吊王祥。 玉漏天門靜,銅駝御路荒。
澗瀍秋瀲滟,嵩少暮微茫。 遵渚徒云樂,沖天自不遑。
降神終入輔,種德會明揚。 獨棄傖人國,難窺夫子墻。
通家殊孔李,舊好即潘楊。 世議排張摯,時情棄仲翔。
不言縲紲枉,徒恨纆徽長。 賈賦愁單閼,鄒書怯大梁。
炯心那自是,昭世懶佯狂。 5.《喜遷鶯》 宋代:王千秋 春前臘尾。
問誰會開解,幽人心里。映竹精神,凌風標致,姑射昔聞今是。
試妝競看吹面,寄驛勝傳緘紙。迥瀟灑,更香來林表,枝橫溪底。
誰為。停征騎。
評蕙品蘭,俱恐非同里。天意深憐,花神偏巧,持為翦冰裁水。
擬喚綠衣來舞,只許蒼官相倚。醉眠穩,盡參橫月落,留連行李。
四、描寫同里的詩句
1,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臺城》作者;韋莊2,伊予同里。
自來交契。各貪浮名浮利。
總悟無常,物物般般捐棄。予先別離寧海,又繼而、賢來關里。
愿同志,更同心同德,同搜玄理。慎勿攀援愛念,便寧心寧意,全神養氣。
塵世之中,不染不著為最。殷勤完全功行,常清靜、有些消息。
神光燦,潑焰焰焰地,是你真底《滿庭芳·伊予同里》年代: 元 作者: 馬鈺3,仲月當南呂,晨裝拜古林。逢君在東觀,不得話離襟。
策馬緣云路,開緘扣玉音。還期才浹日,里社酒同斟。
《拜昭陵出城,與張秘監閣老同里,臨行別承在》年代: 唐 作者: 權德輿4,云階連月地。記舊游、身在溫柔鄉里。
花陰透窗綺。羅衾擁殘夢,流鶯驚起。
銀瓶水沸。待梳妝、屏風共倚。
看情眉恨眼,宿粉剩香,亂愁無際。長記。
多情消減,宋玉連墻,茂陵同里。離懷似水。
天涯路,嘆愁悴。想鴛機織錦,鸞臺窺鏡,秦絲幽怨未已。
好歸去、共把琴書,倚嬌扶醉。《瑞鶴仙·云階連月地》年代: 宋 作者: 郭世模5,伊予同里。
自來交契。各貪浮名浮利。
總悟無常,物物般般捐棄。予先別離寧海,又繼而、賢來關里。
愿同志,更同心同德,同搜玄理。慎勿攀援愛念,便寧心寧意,全神養氣。
塵世之中,不染不著為最。殷勤完全功行,常清靜、有些消息。
神光燦,潑焰焰焰地,是你真底。《滿庭芳·伊予同里》年代: 元 作者: 馬鈺。
五、蘇州同里作文
哇啊!是個大池塘,中間有一座橋,上車了。
我在路上想著:同里是一個小鎮子,房間里還擺放著古人的生活用品,我甚至還看見了古代女人穿的鞋子,居然比我的手還小…… 同里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還有更多的景區、珍珠塔,應該沒多大吧!3小時過去了,我們一家計劃要去蘇州市吳江區的古鎮——同里游玩!我跳下車,只見同里的大門有20米至30米高,里面都是一條條有我肚子大小的金魚。出了耕樂堂,我們又來到了“退思園”,我們還觀看了《新珍珠塔傳奇》!一棟棟古人住的房子矗立在整齊的石板上,我在其間穿進穿出,我迫不及待地跑了進去,原來這還不是鎮子呢!我們買了票,順著大路走,10分鐘后,終于檢票了。
我走進去:羅星州,我們到達同里了!這才叫真正的古鎮。 我們順著小道,走到了“耕樂堂”,太強悍了!我們繼續向里走去,它的大門被推開,“吱吱”地響,我興奮地跑進去,只見迎面來是一個雕像,我摸了摸,哇!這竟然是用木頭雕刻的。
這里的房子上全有雕刻,是我看不懂的文字,真好看、三橋……我愛蘇州同里,有機會我還會來的國慶節終于被我盼來了,我們一家收拾好行李,哇。 第一天的上午。
六、描寫古鎮的古詩詞
請樓主注意,一樓的很多詞句,并不是江南的風景。
如天街小雨,那首是說長安的。
好雨知時節,那首是說成都的。
忽如一夜春風來,那首是說塞風的……
關于江南的:
蘇軾的: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白居易的:
憶江南①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②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③
能不憶江南。
【注釋】
①據《樂府雜錄》,此詞又名《謝秋娘》,系唐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作。又名《望江南》、《夢江南》等。分單調、雙調兩體。單調二十七字,雙凋五十四字,皆平韻。 ②諳(音安):熟悉。 ③藍:藍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
關于古鎮的:
杜荀鶴的: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撟多。
夜市買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明月夜,相思在漁歌。
這首詩是唐朝詩人杜荀鶴描寫蘇州“小橋、流水、人家”的風情。
你喜歡詩詞,喜歡江南嗎?
有空發消息聯系吧!
或者我的 QQ:書劍懷茗:450842297
其實我個人也寫過一些江南詩詞的。
七、關于蘇州詩句
1、《烏棲曲》——李白,創作于盛唐。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白話譯文: 姑蘇臺上的烏鴉剛剛歸窩之時,吳王宮里西施醉舞的宴飲就開始了。
飲宴上的吳歌楚舞一曲未畢,太陽就已經落山了。 金壺中的漏水滴了一夜,吳王宮山的歡宴還沒有結束,吳王起身看了看將要墜入江波的秋月。
天色將明,仍覺余興未盡,就是天亮了,又可奈何我樂興未艾哉! 2、《楓橋夜泊》——張繼,創作于中唐。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白話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3、《送人游吳》——杜荀鶴,創作于晚唐。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白話譯文: 你到蘇州就會發現,當地人家都在河上建房。 吳宮遺址建滿民居,空地極缺,而此地港漢河渠密布,到處遍架木橋。
夜間集市在叫賣菱藕,游船上載著衣著華麗的游玩男女。 我知道遠方的你在月明不眠之夜,會把對我的思念寄托在漁歌聲中。
4、《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創作于唐代。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白話譯文: 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繽紛。 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凈心。
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5、《蘇臺覽古》——李白,創作于盛唐。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白話譯文: 山上荒臺與殘破的宮墻對著新綠的楊柳,山下采菱人的歌聲中一派春光錦繡。 當日這里的歡歌盛舞到何處去尋?只有那曾照吳王宮里人的西江月依然如舊。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蘇州。
八、求幾篇寫同里的散文 拜托了
夢幻同里春天心里總是想著那個叫做同里的江南小鎮。
它位于太湖東岸,京杭大運河畔,距蘇州只十幾公里。同里是必須得去的,不然它就像一條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蕩來蕩去。
終于有機會去了同里。同里鎮四周有五湖環繞,江河湖汊天水相連,同里鎮就像是浸在水中的一粒珍珠,圓潤得使人不忍撫摸……同里鎮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小橋流水人家又被人譽為東方威尼斯。
同里鎮上的嘉蔭堂、崇本堂、世德堂、陳去病故居等莊重古樸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瓏的園林小筑,各有千秋,毫不遜色,無一不力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濃烈的明清宅院的藝術氛圍。 同里鎮古宅群中,還有被同里人最引為驕傲也被世人競相傳說并無數次進入影視的獨一無二的“退思園”呢。
退思園,為光緒年間安徽兵備道任蘭生遭貶回鄉后所建的私家園林。“退思”二字取“退而思過”之意。
因是帶罪思過,那園子必須得有些低頭順眉的小模樣,自然是不能如同位在高官時那樣張揚跋扈了,自然得打破常規,作出檢省內愧的收斂狀。這一“思過”,連宅子的方位也整個改向,由縱向變為橫向,自西向東一路苦思,左為宅、中為庭、右為園,竟構思出一座別具一格的“貼水筑”,為江南古鎮留下了一處頗費后人尋思咂味的別樣庭園。
相傳任蘭生在同治年間官居安徽鳳穎六泗兵備道道臺兼鳳陽關監督。鳳陽關監督為肥缺,凡過往商賈都要向他送紅包,因此宦囊充盈,方才能在家鄉同里鎮上興建這樣一座顯赫氣派的私家宅園。
取名“退思園”,只不過制造出一種認罪悔過的假象,專門糊弄皇上罷了。 既是閉門思過,“退思草堂”是不可缺的;貼水近湖,視野開闊,園中山水盡收眼底,心胸仍然豁朗;解甲歸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自然得有“水薌榭”和“眠云亭”下棋解悶,“攬勝閣”作畫;春有“鬧紅一舸”,夏有“菰雨生涼”的情趣;還有橫空出世、八面來風的“天橋”,可令人精神一爽。
再有讀書思過的“辛臺”,撫琴聽樂的“二曲橋”,將園主的退休生活,安排得有聲有色、滴水不漏。 卻因是解職下臺,清靜中不免寂寞冷清,門前車馬日稀,因此,中庭通往園內,泊有一艘旱船,好似一艘正在靠岸的到客船,為園主請來了一批批佳賓。
側旁的“歲寒居”,正待好友圍爐品茗,舞文弄墨,談古論今,以期有朝一日宦海復出,東山再起。 質樸而秀美的同里,常讓人思念。
再思同里,卻是為了那座名聞遐邇的“退思園”——為什么人們總是要待“退”時才能思過呢?盡管退而思過,當強于退而拒思者百倍,但若在“進取”時,亦能冷靜檢省自己,豈不是能避免更多“過錯”么? 退思園在江南的雨霧中變得朦朧。退出那個園子以后,我們或許有了一種異樣的思緒。
同里那片富土也由于退思園的存在,而區別于其它江南小鎮,被罩上一層冥思苦想的思辨色彩。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蘇州同里古鎮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