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去世難過的句子
1、整個世界突然變暗,視線模糊了,心臟也變得異常沉了。腦子里一片迷蒙,身體開始失重,似乎要飄起來。一種掉入黑洞般的感覺變化成淚水從眼中奪眶而出。我猛然發覺,他(她)不在了!
2、他不覺得悲,但心中又不知是什么滋味,然而他忽而明白了:他現在心里早就麻木了!他嚼著口中的菜,卻覺得那菜似是泥做的,但要真是泥做的,也應該有些泥滋味吧!
3、他忽而死死盯著那水果攪拌機,好象他自己的心在那兒攪拌、流血,再把那破碎的心植回胸膛,卻也只剩一攤死水。*
4、他覺得他的心像是被一把鈍了的銼刀殘忍地割開,悲痛從傷口流出,撒落一地憂傷。
5、他心里好像有種說不出的滋味,好像全世界的蛇膽都在自己肚子中翻騰,他受不了,想把這種苦吐掉,但是這東西剛倒嘴邊,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空留他一口苦澀。
6、我的內臟也會跟著我的眼淚抽搐,我忘了怎么哭,只是在不停的笑,不停的笑,不知在笑什么,為什么而笑。
7、我兀自站在冷風里,像泥塑木雕一樣,一動也不動,仿佛舅舅在我的心腸上面系了一條繩索,走一步,牽扯一下,牽得心腸陣陣作痛。
二、對死的看法和悲傷原因的詩句
一切恩愛會,皆由姻緣合;會合有別離,無常難得久。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本來無一物,言空未必空;世事皆有定,奈何費思冥?
這是佛經里的句子,主要勸世人莫耽于情愛。
關于死,對佛家的說法就不敢茍同了。前識滅時名之為死,后識續起號之為生。那人意識無盡,這是唯心主義。
所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是享樂主義。
咱們黨教育的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利益而死,無上光榮。這才是唯物主義的價值觀。
所謂悲傷,佛家說法是來源于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正是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但是不能人人成佛,紅塵俗世,必有七苦,所以必有悲傷。
三、悼念死者的詩句..
悼亡詩詞:? 西晉潘岳最早創作《悼亡詩三首》,寫對其妻子去世后經久難泯的懷念,遂開悼亡詩一途。
齊梁間詩人沈約、隋詩人薛德音,俱有同題為“悼亡”的詩,都是悼念亡妻的。梁江淹有《悼室人》十首,也是悼亡之作。
? 唐之后,悼念亡妻的詩詞,多不以“悼亡”為題。總起來看,悼亡之作遠不如哀祭文那樣眾多,這是因為悼亡詩詞畢竟是詩(詞)人們的即興抒情之作,有妻子去世而且要先于詩(詞)人的事,也畢竟是極少數。
另外,夫妻之情是人世間最珍貴也是最隱秘的感情,我國古代的詩(詞)人們,尚缺少將這一感情宣于詩詞的習慣和勇氣。? 詩人中,以唐之元稹和李商隱的悼亡之作最有名,尤其是元稹,有《遣悲懷》七律三首,又有《離思》七絕五首、《六年春遣懷》七絕八首,共十六首悼亡詩。
詞人中,以宋蘇軾和清納蘭性德的悼亡詞最有名,尤其是納蘭性德,詞題中明標有“悼亡”、“夢亡婦”、“亡婦忌日”、“亡婦生辰”等字樣的詞即有五、六首之多,其他無題而語中可能涉及悼亡的詞遠不止此數。? 悼亡詩詞一如哀祭文,其要在于感情的真摯而不在于字面上的刻骨銘心,蘇軾《江城子》中“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數句,即因此而傳誦。
又因為悼亡詩詞悼念的不是那些志存高遠的士人之輩,而是與詩(詞)人久居一室的妻子,所以寫來多親昵之語,又多擷取妻子在世時的許多生活瑣事,并與妻子死后人亡物在作比較的方式表達感情。元稹的悼亡詩且多議論,這與元妻韋叢不但與丈夫生前恩愛,且甘于貧賤、品性高尚,所以元稹諸如“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遣悲懷》其二)、“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離思》其四)這些比而兼議的句子,也成為傳誦不衰的名句。
?? 悼亡詩 潘岳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 黽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 幃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
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 悵恍如或存,回遑忡驚惕。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 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隙來,晨溜承檐滴。 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悼亡詩 沈約 去秋三五月,今秋還照梁。
今春蘭蕙草,來春復吐芳。 悲哉人道異,一謝永銷亡。
簾屏既毀撤,帷席更施張。 游塵掩虛座,孤帳覆空床。
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者傷。 悼室人詩 江淹 佳人永暮矣,隱憂遂歷茲。
寶燭夜無華,金鏡晝恒微。 桐葉生綠水,霧天流碧滋。
蕙弱芳未空,蘭深鳥思時。 湘醽徒有酌,意塞不能持。
悼室人詩 江淹 適見葉蕭條,已復花庵郁。 帳里春風蕩,檐前還燕拂。
垂涕視去景,摧心向徂物。 今悲輒流涕,昔歡常飄忽。
幽情一不弭,守嘆誰能慰。 遣悲懷三首 元稹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昔日戲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辭。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離思五首 元稹 自愛殘妝曉鏡中,環釵謾篸綠絲叢。
須臾日射燕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 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
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 紅羅著壓逐時新,吉了花紗嫩麹塵。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
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萬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正月崇讓宅 李商隱 密鎖重關掩綠苔,廊深閣迥此徘徊。
先知風起月含暈,尚自露寒花未開。 蝙拂簾旌終展轉,鼠翻窗網小驚猜。
背燈獨共余香語,不覺猶歌起夜來。 江城子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悼亡詩 王士禎 陌上鶯啼細草薰,魚鱗風皺水成紋。
江南紅豆相思苦,歲歲花開一憶君。 南鄉子 為亡婦題照 納蘭性德 淚咽卻無聲。
只向從前悔薄情。 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
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
午夜鶼鶼夢早醒。 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
泣盡風檐夜雨鈴。 金縷曲 亡婦忌日有感 納蘭性德 此恨何時已。
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 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
料也覺、人間無味。 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
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 我自中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
待結個、他生知已。 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里。
清淚盡,紙灰起。
四、頭七祭奠傷感的詩句有哪些
頭七祭奠傷感的詩句有:1.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____元稹《離思五首·其四》2.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____元稹《離思五首·其四》3.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____白居易《夢微之》4.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
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____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5.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____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6.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____陸游《沈園二首》7.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____納蘭性德《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8.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____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9.惟將終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____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三》10.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____陸游《沈園二首》11.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幾多時。____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三》12.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____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三》13.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____李忱《吊白居易》14.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____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15.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功。____張蠙《吊萬人冢》16.綠兮絲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無訧兮!____佚名《綠衣》17.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____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 賞析 這首《夢微之》是白居易在元稹離世九年后所做的一首七言律詩。
其中頸聯“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古往今來更不知有多少人為它而傷懷!公元 801年,30歲的白居易在長安結識了 23歲的元稹,他們為對方的文采精華而深深折服,政治上又都反對宦官專權、提倡輕徭薄賦。真是相見恨晚!為了實現古代仕人懷有的那份安邦定國的宏偉抱負,二人同時參加了吏部的制科考試,并且同時當上校書郎。
雖是個閑官,倒也可自得其樂。飲酒賦詩賞花聽書,好個詩酒風流!直到元稹因敷水驛事件得罪宦官、被貶下放,白居易以死上書無效。
公元815年,元稹被貶為通州司馬,同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同是天涯淪落人!此后,二人只能互通書信、傾訴衷腸!公元831年,60歲的白居易正賦閑于東都洛陽,驚聞元稹病逝于武昌,悲痛不已!當元稹的靈柩運回老家陜西咸陽時,途徑洛陽,白揮淚寫下祭文。“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
夢中樂天與微之重逢,二人攜手同游,他們可能意氣風發地暢談天下大事、黎明蒼生;可能痛斥那宦海風波、官場污濁;可能恥笑那魑魅小人、假義君子……可是夢總有醒來的時候!淚水打濕了樂天的絹帕,老淚縱橫也無心擦拭了。時年,樂天已經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
他想起了元稹當年還和過他的一首詩,詩中有這么兩句:“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閑人不夢君”。確實,生時不能相見,夢見還可以慰藉相思,夢不見是悲痛的!可是,死后故人夢更是痛徹心扉!明知此生不能再見,卻又一遍遍回憶著逝去的時光,每每回憶一次,都是一遍強于一遍的無奈憂傷!死亡,切斷了所有一切可能的念想!“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草樹八回秋”。
樂天說他自己在漳浦這個地方已經生了幾次病了,長安城草生草長不知不覺已有八個年頭。時間蹉跎了芳華,元稹死后,樂天的一把老骨頭也不得安生,只是淡漠地看著長安城的草生草長。
如果人的生命也能夠像草生草長一樣該多好,就像樂天 17歲時寫下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樂天與元稹一別已是九年,而且還會有好幾個九年,直到樂天也身赴黃泉。
樂天的生老病死,已經沒有了元稹的參與!“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元稹埋在黃泉之下,泥土侵蝕著他的身體,也許早已和泥化作塵土,樂天也只是頂著滿頭白發暫時居住在人間。
樂天是一位“深入淺出”型的沉思者:孤高、正直、磊落、坦蕩。這句話正是白詩在字面、形式上看似淺顯,而情意、內涵甚深的表現。
我想起了祖父,我那逝世不久的祖父。很多時候,在我們的親人活著時,我們是羞赧于將悄悄寫下的那些關于他們的贊美文字與人分享的,尤其是不愿讓他們本人看到。
而今,祖父魂歸大地、深埋黃土,他在人間的最后一席之地只是水泥石碑下一方小小的骨灰盒,家人把祖父與已逝世 13年的祖母合埋了。寫著這些文字時,我想起祖父總是在清明前后輕輕擦拭著太祖父、太祖母及祖母的祭框,擦著擦著就出神地望著。
可是如今,他深埋地下,誰又來擦拭他嶄新的祭框呢?有關祖父的一切,我再也不會知曉了。他早年因公致殘的左腿,還會風濕發作嗎?黃泉該是個濕冷的地方吧?想到這些,我已經受不住了。
有句話是殘忍的:“我們將會死去很久”。樂天寫下這首詩時,身邊不是缺乏朋友,亦不是敵人泛濫。
拉法特曾說:“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樂天恰好不是個凡夫俗子,他一生的朋友是很多的,比如李商隱就是他的忘年交。
也正因為如此,在時隔九年后,樂天的這份思友之情才愈顯得彌足珍貴!“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阿衛是元稹的小兒子,韓郎是元稹的女婿。
他們都先后死去。
五、形容人傷心,心痛的詩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胭脂淚 相留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可以參考這個:?loc_ans=76255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