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名城的詩句
蘇州:
楓橋夜泊 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杭州: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泰山:
杜甫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二、請你默寫一首描寫秀麗風光的古詩
居初夏——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
槐樹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
草深無處不鳴蛙。
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淡妝濃抹總相宜。
春日——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改了,
山色空蒙雨亦奇,謝謝提醒啊。
欲把西湖比西子,
無邊光影一時新
三、描寫名山的詩句和描寫名城詩句
1.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3.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5.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6.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7.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8.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9.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10.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11.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2.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13.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張養浩《山坡羊》
14.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15.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四、請你默寫一首描寫秀麗風光的古詩
幽居初夏——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
槐樹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
草深無處不鳴蛙。
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春日——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影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改了,謝謝提醒啊。
五、請你再默寫一首描寫兒童活動的古詩
所見 【清】 袁 枚 牧童⑴騎黃牛, 歌聲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鳴⑹蟬, 忽然閉口立。 【注釋】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陰的樹。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鳴:叫。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作者] 高鼎(生卒年不詳),字象一,又字拙吾,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清代詩人。 [注釋] 1.拂堤:形容楊柳枝條很長,下垂著,像 是撫摸著堤岸。
2.醉:作動詞用,即迷醉于。 3.春煙:春天水澤、草木間蒸發的霧氣。
4.紙鳶:鳶:一種鷹;紙鳶即風箏。 [譯文] 綠草茂盛,黃鶯飛舞,正是二月早春,輕拂堤岸的楊柳沉醉在煙霧之中。
鄉間的孩子們放學回來得很早,一個個借著東風愉快地放起了風箏。作者在詩中所表現的是早春二月的明媚景色。
前兩句描寫江南二月里的自然風光,用一個“拂”字,一個“醉”字,把靜止的楊柳人格化了。后兩句敘寫了兒童 們放學歸來放風箏的情景,刻畫出了孩子們的天真爛漫,也映襯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題解】 袁牧(1719~1798),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詩人。著有《小倉山房文集》與《隨園詩話》等。
“所見”,即詩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畫面。 【朗誦指導】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賞析】 野外林**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
也不知有什么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木全給他驚動了。 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
“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只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一手呢! 這情景,全被詩人看在眼里,寫進詩中。
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后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么專注啊!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廳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至于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想象了。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圓。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 枝頭花落末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所見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與小女 見人初解語嘔啞, 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 為嫌衣少縷金華。 池上 **詞 **才六歲, 小娃撐小艇, 未知巧與拙。
偷采白蓮回。 向夜在堂前, 不解藏蹤跡, 學人拜新月。
浮萍一道開。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請你默寫一首描寫名城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