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大雁的詩詞句.
劉禹錫 秋風引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王維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吳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杜牧 早雁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錢起 歸雁
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崔涂 孤雁
幾行歸塞盡,念爾獨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
渚云低暗度,關月冷相隨。
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
杜甫 規雁
東來萬里客,亂定幾年歸。
腸斷江城雁,高高正北飛。
李益 水宿聞雁
早雁忽為雙,驚秋風水窗。
夜長人自起,星月滿空江。
李益 揚州早雁
江上三千雁,年年過故宮。
可憐江上月,偏照斷根蓬。
二、求有關大雁的古詩詞(名句)或傳說和故事
關山魂夢長 塞雁音書少 可憐兩鬢青 只為相思老 歸倚碧紗窗 說與人人道 真個別離難 不似相逢好白日登山望烽火 黃昏飲馬傍郊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萬里連城郭 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 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 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 空見蒲桃入漢家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朝聞游子唱離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 云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曙色催寒近 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是長安行樂處 空令歲月易蹉跎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應逐月華留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渡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未還家 江水連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情滿江樹嗟君此別意如何 駐馬銜環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 衡陽歸雁幾封書 清楓江上秋帆遠 白帝城邊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 暫時分手莫躊躇旅館無良伴 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 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 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 門系釣魚船。
三、有關“大雁”的古詩、名句、格言
1、成語共有43個:
沉魚落雁、雕心雁爪、斷雁孤鴻、鳧居雁聚、河魚天雁
衡陽雁斷、鴻雁哀鳴、寄雁傳書、箭穿雁嘴、落雁沉魚
鳴雁直木、雙鳧一雁、雁泊人戶、雁斷魚沉、雁過拔毛
雁過撥毛、雁過留聲、雁默先烹、雁南燕北、雁去魚來
雁逝魚沉、雁素魚箋、雁塔題名、雁塔新題、雁杳魚沉
雁影分飛、燕雁代飛、鷹拿雁捉、鷹心雁爪、魚腸雁足
魚沉雁靜、魚沉雁落、魚沉雁渺、魚沉雁杳、魚封雁帖
魚貫雁比、魚貫雁行、魚箋雁書、魚書雁帛、魚書雁帖
魚書雁信、魚尾雁行、指雁為羹
2、詩句有: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 李商隱(霜月)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溫庭筠(瑤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沈如筠(閨怨)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四、關于大雁,老人,小孩的名人詩句.
早雁 年代:【唐】作者:【杜牧】體裁:【七律】類別:【動物】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歸雁 年代:【唐】作者:【錢起】體裁:【七絕】 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孤雁兒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體裁:【詞】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 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孤雁 年代:【唐】作者:【崔涂】體裁:【五律】 幾行歸塞盡,念爾獨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
渚云低暗度,關月冷相隨。 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
孤雁兒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體裁:【詞】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紙帳朝眠起, 說不盡無佳思。 沈香煙斷玉爐寒, 伴我情懷如水。
笛里三弄, 梅心驚破, 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 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 腸斷與誰同倚? 一枝折得, 人間天上, 沒個人堪寄。 規雁 年代:【唐】作者:【杜甫】體裁:【五絕】 東來萬里客,亂定幾年歸。
腸斷江城雁,高高正北飛。 秋雁(一作虞世南詩) 年代:【唐】作者:【褚亮】 日暮霜風急,羽翮轉難任。
為有傳書意,翩翩入上林。 鴻雁 年代:【先秦】作者:【詩經】 鴻雁于飛,肅肅其羽。
之子于征,劬勞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鴻雁于飛,集于中澤。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鴻雁于飛,哀鳴嗷嗷。
維此哲人,謂我劬勞。 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聞雁 年代:【唐】作者:【杜牧】體裁:【五律】 帶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 驚起向何處?高飛極海涯。
入云聲漸遠,離岳路猶賒。 歸夢當時斷,參差欲到家。
雁 年代:【唐】作者:【杜牧】體裁:【七律】 萬里銜蘆別故鄉,雪飛雨宿向瀟湘。 數聲孤枕堪垂淚,幾處高樓欲斷腸。
度日翩翩斜避影,臨風一一直成行。 年年辛苦來衡岳,羽翼摧殘隴塞霜。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李商隱(霜月)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溫庭筠(瑤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沈如筠(閨怨)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五、關于鴻雁的古詩名句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 李商隱(霜月)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溫庭筠(瑤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沈如筠(閨怨)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1.《早雁》唐.杜牧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2.《歸雁》唐.錢起 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3.《鴻雁》先秦.詩經 鴻雁于飛,肅肅其羽。
之子于征,劬勞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鴻雁于飛,集于中澤。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鴻雁于飛,哀鳴嗷嗷。
維此哲人,謂我劬勞。 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4.《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亂為群。 且休悵望看春水,更恐歸飛隔暮云。
青春欲盡急還鄉,紫塞寧論尚有霜。 翅在云天終不遠,力微矰繳絕須防。
5.《鳴雁行》唐.李白 胡雁鳴,辭燕山,昨發委羽朝度關。 一一銜蘆枝,南飛散落天地間,連行接翼往復還。
客居煙波寄湘吳,凌霜觸雪毛體枯。 畏逢矰繳驚相呼,聞弦虛墜良可吁。
君更彈射何為乎。 6.《揚州早雁》唐.李益 江上三千雁,年年過故宮。
可憐江上月,偏照斷根蓬。 7.《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亂為群。
且休悵望看春水,更恐歸飛隔暮云。 青春欲盡急還鄉,紫塞寧論尚有霜。
翅在云天終不遠,力微矰繳絕須防。 8.《雜曲歌辭·鳴雁行》唐.韓愈 嗷嗷鳴雁鳴且飛,窮秋南去春北歸。
去寒就暖識所處, 天長地闊棲息稀。風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顧群侶違,哀鳴欲下洲渚非。江南水闊朝云多, 草長沙軟無網羅,閑飛靜集鳴相和。
違憂懷息性匪他, 凌風一舉君謂何。 9.《二弟宰邑南海,見群雁南飛,因成詠以寄》唐.張九齡 鴻雁自北來,嗷嗷度煙景。
常懷稻粱惠,豈憚江山永。 小大每相從,羽毛當自整。
雙鳧侶晨泛,獨鶴參宵警。 為我更南飛,因書至梅嶺。
10.《歸雁》唐.杜甫 聞道今春雁,南歸自廣州。見花辭漲海,避雪到羅浮。
是物關兵氣,何時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過五湖秋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 整首詞是: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出自范仲淹 《漁家傲·塞下秋來》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六、有關雁的詩句 全詩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 高適《別董大二首》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 王維《使至塞上》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 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王灣《次北固山下》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鴻雁在云魚在水。
—— 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 杜甫《孤雁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 —— 薛道衡《人日思歸》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 韋應物《聞雁》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舉頭忽見衡陽雁。
—— 陳達叟《菩薩蠻·舉頭忽見衡陽雁》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 溫庭筠《商山早行》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 劉徹《秋風辭》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 杜甫《月夜憶舍弟》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 杜甫《孤雁 》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 李商隱《春雨》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
—— 韋應物《聞雁》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 趙嘏《長安晚秋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 李煜《長相思·一重山》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 杜甫《天末懷李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 曹操《蒿里行》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 溫庭筠《瑤瑟怨》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 劉禹錫《秋風引》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 杜甫《孤雁 》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 —— 韋承慶《南中詠雁詩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 王勃《蜀中九日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 歐陽修《戲答元珍》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 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 黃庭堅《寄黃幾復》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 李頎《古從軍行》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 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磯》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 江總《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雁足無書古塞幽。
—— 史達祖《鷓鴣天·衛縣道中有懷其人》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 錢起《歸雁》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 李商隱《霜月》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 徐昌圖《臨江仙·飲散離亭西去》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
—— 李頎《送魏萬之京》。
七、如何描寫大雁
大雁又稱野鵝,天鵝類,大型候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大雁熱情十足,能給同伴鼓舞,用叫聲鼓勵飛行的同伴。大雁是雁屬鳥類的通稱,共同特點是體形較大,嘴的基部較高,長度和頭部的長度幾乎相等,上嘴的邊緣有強大的齒突,嘴甲強大,占了上嘴端的全部。
頸部較粗短,翅膀長而尖,尾羽一般為16—18枚。體羽大多為褐色、灰色或白色。
全世界共有9種,我國有7種,除了白額雁外,常見的還有鴻雁、豆雁、斑頭雁和灰雁等,在民間通稱為“大雁”。大雁是人們熟知的鳥類類群之一,在遷徙時總是幾十只、數百只,甚至上千只匯集在一起,互相緊接著列隊而飛,古人稱之為“雁陣”。
“雁陣”由有經驗的“頭雁”帶領,加速飛行時,隊伍排成“人”字形,一旦減速,隊伍又由“人”字形換成“一”字長蛇形,這是為了進行長途遷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當飛在前面的“頭雁“的翅膀在空中劃過時,翅膀尖上就會產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氣流,排在它后面的就可以依次利用這股氣流,從而節省了體力。
但“頭雁”因為沒有這股微弱的上升氣流可資利用,很容易疲勞,所以在長途遷徙的過程中,雁群需要經常地變換隊形,更換“頭雁”。它們的行動很有規律,有時邊飛邊鳴,不停地發出“伊啊,伊啊”的叫聲。
遷徙大多在黃昏或夜晚進行,旅行的途中還要經常選擇湖泊等較大的水域進行休息,尋覓魚、蝦和水草等食物。 每一次遷徙都要經過大約1—2個月的時間,途中歷盡千辛萬苦。
但它們春天北去,秋天南往,從不失信。不管在何處繁殖,何處過冬,總是非常準時地南來北往。
八、有關雁的詩句 全詩
有關“雁”的詩句或詩有:
1.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杜甫《孤雁》
2.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韋應物《聞雁》
3. 旅雁向南飛,風雨群初失。— —朱敦儒《卜算子·旅雁向南飛》
4. 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 —韋承慶《南中詠雁詩》
5. 雁帖寒云次第,向南猶自怨歸遲。— —納蘭性德《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飛》
6. 人去西樓雁杳。敘別夢、揚州一覺。— —吳文英《夜游宮·人去西樓雁杳》
1、杜甫《孤雁》
7. 原詩如下: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8. 譯文:
一只離群孤雁,不想飲水,不肯進食,只是低飛哀叫,思念追尋它的同伴。
雁群消失在云海之間,誰來憐惜著天際孤雁?
放眼望盡天涯,好像看到同伴身影;哀鳴響震山谷,好像聽到同伴的聲音。
野鴉不解孤雁心情,只顧自己鳴噪不停。
2、韋應物《聞雁》
9. 原詩如下: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10. 譯文:
故園遠隔云山究竟在何處?歸思悠長上心頭情滿胸懷。
淮南秋雨綿綿的漫漫長夜,高齋獨坐聽雁聲陣陣傳來。
3、朱敦儒《卜算子·旅雁向南飛》
11. 原詩如下:
旅雁向南飛,風雨群初失。饑渴辛勤兩翅垂,獨下寒汀立。
鷗鷺苦難親,矰繳憂相逼。云海茫茫無處歸,誰聽哀鳴急。
12. 譯文:
遠行的大雁向南飛翔,風雨中與雁群失散。饑渴辛苦的大雁雙翅無力地下垂,只好獨宿于清冷的河中小洲。
沙鷂和白鷺苦于難以親近,時刻擔心被弓箭射殺。茫茫云海中找不到歸宿,有誰來聽鴻雁的聲聲哀號。
4、韋承慶《南中詠雁詩》
原詩如下:
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
不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
譯文 :
我被流放到萬里之外、土地荒蕪的南方,路途中看到三春時的大雁正朝北飛去。不知道到哪年哪月,我才能與你們一道回到北方?
5、納蘭性德《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飛》
原詩如下:
雁帖寒云次第,向南猶自怨歸遲。誰能瘦馬關山道,又到西風撲鬢時。
人杳杳,思依依,更無芳樹有烏啼。憑將掃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別離。
譯文:
秋風正濃,大雁迫不及待,匆促南飛,惟恐落后。而自己有家難回,猶白騎著瘦馬,一年又一年,迤邐在古道之上,讓西風撲面而來。
離人杳無蹤跡,佳人愁思依依,再無心情尋芳弄草,整日待在深閨中,任憑月落烏啼。無聊之極,隨手閑拂窗前月光,想起這月光也正落在離人身上。
6、吳文英《夜游宮·人去西樓雁杳》
13. 原詩如下:
人去西樓雁杳。敘別夢、揚州一覺。云澹星疏楚山曉。聽啼烏,立河橋,話未了。
雨外蛩聲早。細織就、霜絲多少。說與蕭娘未知道。向長安,對秋燈,幾人老。
14. 譯文:
人離去后西樓就變得空空如也,鴻雁也早已經飛往遠方而渺無蹤影。與舊日朋友暢敘別離之情也只能在那虛幻的夢境。我和你站立在河橋上,傾述著分別以后的彼此的相思與深情。話還沒有說完,卻被窗外鳥兒的啼聲驚醒了。只見外面云淡星稀,天才剛剛拂曉,楚山迷蒙不清。
秋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夾雜著蟋蟀的哀鳴,仿佛織布機梭在來往穿行,織出了我那如同繁星般的滿頭白發。這種凄清艱苦的境況,即使我告訴伊人,恐怕也難以體會到我現在的心情。我遙望京師,獨自一人對著一盞熒熒秋燈,怎能不百愁俱生,那絲絲白發,怎能不再添幾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