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十六句古詩詞
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風蕭蕭兮易水寒,吾將上下而求索
雨:好魚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何但共剪西窗竹,卻話巴山夜雨時
山: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水: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花: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末馬蹄
草: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雪:孤舟蓑立翁,獨釣寒江雪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月:名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二、國學的詩句
1、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2、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風相鼠)
3、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6、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7、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8、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9、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10、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11、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1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20、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2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2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三、整首詩有16句的古詩詞(至少6首)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王維)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尋西山隱者不遇 》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關無僮仆,窺室惟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