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牙齒的古詩(古代和現代)多一些
一、關于口腔的健康美白方面 1.張枯《吳官曲》:“皓齒初含雪.” 2.李白《贈裴司馬》:“向君發皓齒.” 3.李白《古風》:“粲然啟玉齒.” 4.陸龜蒙《陌上桑》:“皓齒還如貝色含.” 5.劉希夷《采桑》:“紅臉耀明殊,絳唇含白玉.” 6.盧照鄰《和玉是秋夜有所思》:“此曲何人吹,丹唇間玉齒,妙響入云崖.” 7.張仲方《贈毛仙翁》:“容貌常如二八童,……方口秀啟編貝齒.” 8.李白《白纖辭》“楊清歌發皓齒.” 9.韋應物《擬古詩十二首》:“艷曲呈皓齒.” 10.李賀《將進酒》:“吹龍笛,畫鼉鼓,皓齒歌,細腰舞” 二、關于老年人助牙齒變化方面 1.白居易《不致仕》:“……可憐八九,齒墮雙眸昏.” 2.施間吾《誚山中叟》:“老人今年八十幾, 口中零落殘牙齒. 3.白居易《浩行歌》:“鬢發蒼浪牙齒琉,不覺身年四十七.” 4.白居易《十年三月二十日別微之……》:“齒發(足差、足它 這兩個字我不認識呀)將五十“ 三、關于牙齒與年齡助關系方面 1.白居易《吾雛》:“吾雛字阿羅,阿羅才七齡,我今齒欲墮,汝齒昨始生.” 2.白居易《歲暮》:“壯齒韶顏去不回.” 3.白后易《夢仙》:“齒發日衰白,耳目減聰明.” 4.韓愈《贈劉師服詩》:“羨君牙齒牢且潔,大肉硬餅如刀截.我今牙齒落者多,所存十 余皆兀?.” 四、關于暮齒(晚年)方面 1.白居易《漸老》:“今朝復明日,不覺年齒暮.” 2.吳融《和楊侍郎》:“煙霄漸葛齒” 3.王維《嘆白發》:“宿昔朱顏成暮齒” 4.白居易《戒藥》:“早夭羨中年, 中年羨葛齒.暮齒又嘆生,服藥求不死.” 五、關于叩齒方面 1.自居易《辰興》:‘‘起坐兀無思,叩齒二十六.” 2.白法易《味道》:“叩齒辰興秋院靜.” 3.自居易《晚起閑行》;“起來無可作, 閉目時叩齒.” 4.李咸用《臨川逢陳百年》:“不保元和虛叩齒叩齒.” 六、關于牙齒知覺過敏方面 1.白居易《祭社宵興燈前偶作》:“夜鏡藏白發,秋泉漱齒寒.” 2.白居易《不如來飲酒》:“齒傷朝水冶,?….” ’ 3.白居易《東院》:“老去齒衰嫌桔醋…..” 4.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齒為嘗梅楚.……”。
二、中國古代人是怎么清潔牙齒的
在公元前3000年,我國就已有了保護牙齒清潔口腔的記載。
春秋時期《禮記》上就有“雞初鳴,咸盥漱”的記載。我國最早使用的漱口劑有酒、醋、鹽水、茶及溫水等。
酒、醋、鹽水等有解毒殺菌的作用。茶中含有氟和維生素,可以防蛀,保持口腔清潔。
我國五代時期已經出現了復方配制的潔牙劑,以后又逐漸發展到采用香藥去穢,就是在牙齒清潔劑中加入清熱解毒的中藥如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藿香、佩蘭等,不僅能保持口腔清潔,還有治療口腔疾病的作用。 我國于公元前數世紀已經開始用刷牙的方法來清潔牙齒,當時使用的工具十分簡單,如楊柳枝。
東漢高世安譯(公元25年)《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中講到洗浴時所需的七種用具,其中有“六者楊枝”之句,當時楊枝,就是一種將楊枝的一端或兩斷打扁成刷狀制成的牙刷,形如掃帚,以蘸藥刷齒。
三、看古人如何保護牙齒
你真的會保護牙齒嗎?看看古人是怎么保護牙齒的。
其實,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掌握了一些護齒方法。在中有“雞初鳴,咸漱”的記載,可見在清晨漱口是當時的一種潔牙方法。
古人常使用的漱口水有酒、醋、鹽水、茶水等,酒、醋、鹽水等有解毒殺菌的作用,而茶葉中含有氟和維生素,可以防蛀,保持口腔清潔衛生。 西晉時出現了“牙簽”的記載。
晉代陸云在致其兄陸機的書信里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簽,今以一枚寄兄”之語,其制法雖不詳,但可看出牙簽在當時尚屬稀罕珍奇之物。 東晉醫藥學家葛洪在中提到叩齒健齒法,即上下齒輕輕相互叩擊,此法至今仍有人奉行,且證實有效,其機理是通過叩齒給予齒齦以適度的刺激,促進牙周血液循環,預防牙周疾患,以達到固齒的目的。
清代的乾隆皇帝活到了89歲,是我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帝王,他在晚年總結自己的養生經驗時就提到了“齒常叩”,步入暮年牙齒依然康健,可以吃許多老年人都已咬不動的食物。 我國最早的牙齒潔具是楊柳枝,在晚唐時期,人們會把楊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時候,用牙齒咬開楊柳枝,里面的楊柳纖維就會支出來,好像細小的木梳齒,古語“晨嚼齒木”自此誕生。
后來,考古學家在遼代的墓穴中發現過骨質的牙刷柄,它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牙刷實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而牙刷一詞的出現,始于元代,主要在上層社會中使用,價錢昂貴。
很久很久前,古人都已經意識到保護牙齒的重要性,采用各種牙齒清潔法去保護牙齒。那么作為雅靚人,口腔保健意識應該更加強烈。
更多。
四、描寫古代女性嘴唇的詩句有哪些
1,《大招》先秦:屈原
朱唇皓齒,嫭以姱只。比德好閑,習以都只。
豐肉微骨,調以娛只。魂乎歸來!安以舒只。
嫮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則秀雅,稚朱顏只。魂乎歸來!靜以安只。
白話文釋義:美人們唇紅齒白,容貌倩麗實在漂亮。品德相同性情嫻靜,雍容高雅熟悉禮儀典章。肌肉豐滿骨骼纖細,舞姿和諧令人神怡心曠。魂魄歸來吧!你會感到安樂舒暢。美目秋波轉巧笑最動人,娥眉娟秀又細又長。容貌模樣俊美嫻雅,看她細嫩的紅潤面龐。魂魄歸來吧!你會感到寧靜安詳。
2,《江神子·賦梅寄余叔良》宋代:辛棄疾
未應全是雪霜姿。欲開時。未開時。
粉面朱唇,一半點胭脂。
白話文釋義:看那開煩的花朵,也不全是冰雪晶瑩的姿態呢。有的吐蕾(未開)有的含苞(欲開),就像紅唇的淡雅的女子,只輕輕的掃了些許脂粉。
3,《玉門關蓋將軍歌》唐代:岑參
紫紱金章左右趨,問著只是蒼頭奴。
美人一雙閑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眸。
白話文釋義:紫綬金印的在左右趨,一問才知不過是家中奴。美人一對閑且都,紅唇翠眉映著那明瀘。
4,《殢人嬌·或云贈朝云》宋代:蘇軾
空方丈、散花何礙。
朱唇箸點,更髻鬟生彩。
這些個,千生萬生只在。
白話文釋義:天女在維摩室中散花,室小無任何妨礙。紅色口唇似用筷子點畫,改變年少時的發髻形態顯得更美。這些事,千輩子萬輩子的情愛仍在。
5,《郭恒惠牙刷得雪字》元末明初·郭鈺
朱唇皓齒嬌春風,口脂面藥生顏色。
白話文釋義:紅唇白色的牙齒,嬌媚地像春風一樣,口紅像藥一樣美。
6,《詠佳人效香奩》元末明初·陶宗儀
色酣眉黛綠,香膩口脂紅。
白話文釋義:妝容姣好,眉毛是黛綠色的,香氣撲鼻,口脂是紅色的。
五、古人如何刷牙
在刷牙工具沒有發明之前,古代漱口普遍采用含漱法,以鹽水、濃茶、酒等為漱口劑。除了漱口之外,古人清潔牙齒的方法還有剔牙。
1、宋代,已有了類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藥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來漱口。如果怕清洗不干凈,便用手指代替現在的牙刷,再不然,就是先前說的楊柳枝,蘸上古牙膏清理牙齒。到了南宋,城里已經有專門制作、銷售牙刷的店鋪。那時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頭部鉆毛孔兩行,上植馬尾。
2、元朝時期的牙刷已經與現代牙刷相差無幾了。元人郭鈺有《郭恒惠牙刷得雪字》一詩:“南州牙刷寄來日,去膩滌煩一金直。短簪削成玳瑁輕,冰絲綴鎖銀鬃密。”由此可知,詩中所講述的牙刷柄如短簪,由玳瑁制成,刷毛是白色馬鬃,由白色絲線鎖固在刷柄上。這在當時很是新奇,有可能還是舶來品,由南方寄來,價值一金。
3、明代,刷牙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在馮夢龍輯錄的民歌集《童癡二弄》中,有一首南方情歌:“吃個鏡子來里做眼,編筐著弗得個蓬塵,牙刷子只等你開口,絆頭帶來里繾筋,眉刷弗住介掠來掠去,刮舌又介掀嘴撩唇。”這里面不僅提到了牙刷,還很形象地描繪了刷牙時的動作:刮舌、掀嘴、撩唇。